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南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1:32:57 来源:南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73次

南阳市统计局

(2003年3月10日)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加快开放、优化环境,整体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态势,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调控目标,巩固了“十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协调发展态势。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0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283.7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10.6%。

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9%,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各类价格指数见表1:

表1:       2002年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类    别 2002年

居民消费价格 100.9

#城市 99.9

农村 101.6

#食品 98.8

粮食  99.7

肉禽及其制品 97.2

蛋类 101.0

水产品 95.8

鲜菜 101.8

烟酒及用品 100.2

衣着 98.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8.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10.3

交通和通信 99.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2.3

居住 100.6

商品零售价格 99.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100.1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66.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全年有989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优,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仍较突出;微观经济活力不够强,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较差;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户增收困难,“三农”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民间投资启动迟缓,农村市场销售不旺,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90.86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44.63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减少3.77千公顷和3.36千公顷;油料面积257.3千公顷,增加28.3千公顷,为历年之最。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占到58.0%,双低油菜良种率达到38.0%。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全面启动,辛夷、山茱萸、裕丹参等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迈出较大步伐。花卉、蔬菜、青饲料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其中青饲料种植面积增长15.4倍。区域特色逐步形成,一批经济林果、特种蔬菜、花卉苗木、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等基地初具规模。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420.36万吨,比上年增长3.1%;油料产量73.37万吨,比上年增长23.1%,再创历史新高;棉花产量15.21万吨,增长5.3%。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持续增产,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表2:          2002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2002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420.36 3.1

其中:夏粮 万吨 224.42 -1.3

秋粮 万吨 195.94 8.7

其中:小麦 万吨 222.33 -1.5

稻谷 万吨 38.94 2.6

玉米 万吨 90.32 15.7

油料 万吨 73.37 23.1

其中:花生 万吨 56.22 22.9

油菜籽 万吨 8.04 23.4

芝麻 万吨 8.88 25.8

棉花 万吨 15.21 5.3

烟叶 万吨 6.09 -6.4

蔬菜 万吨 772.09 5.0

水果 万吨 24.91 13.9

肉类 万吨 77.36 7.7

其中:猪牛羊肉 万吨 69.13 7.1

禽蛋 万吨 36.86 8.0

奶类 万吨 9.29 54.3

水产品 万吨 5.59 1.6

林业、牧业、渔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9.0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65倍;退耕还林10.96千公顷,幼林抚育面积186.32千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畜牧业生产稳定。全年肉类总产量77.36万吨,其中猪牛羊肉69.13万吨,分别增长7.7%和7.1%;禽蛋总产量36.86万吨,增长8.0%;奶类总产量9.29万吨,增长54.3%。年末大牲畜存栏298.20万头,其中牛289.45万头,分别增长2.8%和3.6%,猪存栏559.93万头,羊存栏553.71万只,家禽存栏7033.31万只,分别增长8.2%、10.2%和8.9%。全年水产品产量5.59万吨,增长1.6%。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2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05.1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6%;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23.69万台和6.03万辆,分别增长15.6%和4.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0.39万吨,增长8.4%;农村用电量10.45亿千瓦小时,增长5.4%。改造中低产田40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213平方公里。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3.3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3%,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5.6%;其中,节水灌溉面积60千公顷,增长17.3%;旱涝保收农田面积293.63千公顷,增长1.6%。鸭河口灌区10万亩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整体框架基本形成。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50.3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全部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111.29亿元,增长10.0%。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66.84亿元,增长6.6%;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3.16亿元,增长16.0%;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22.99亿元,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5.20亿元,增长7.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3.14亿元,增长12.7%;重工业增加值68.16亿元,增长8.4%。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66.77亿元,增长5.5%。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优势企业扩张步伐加快,劣势企业的优化改组改造力度加大,在纺织、医药、机电、电力、化工、食品饮料烟草等骨干行业中,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起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进展顺利。南纺集团高档服装面料、衡淯公司1000万瓶大输液车间GMP改造等11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3亿元;天冠集团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南召回龙蓄能电站、二胶厂计算机直接制版版材、中光厂夜视瞄准镜等5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46.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表3:          2002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2002年 比上年增减(±%)

纱 万吨 13.6 24.4

布 万米 18423.5 17.2

丝 吨 716.0 21.1

饮料酒 万吨 8.3 -15.9

酒精 万吨 9.0 -4.6

卷烟 万箱 33.8 -12.8

天然原油 万吨 188.0 1.1

成品钢材 万吨 5.8 49.7

水泥 万吨 543.5 9.7

砖 万块 164603.1 25.0

硫酸(折100%) 万吨 2.3 100.8

烧碱 万吨 5.0 49.3

机制纸 吨 99763.0 15.7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147.4 34.6

化肥(折纯) 万吨 20.8 32.6

化学农药 吨 1319.8 -11.7

塑料制品 万吨 39173.2 25.0

发电量 万千瓦时 535101.2 8.8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初步统计,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7.05%,为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实现利润总额13.67亿元,增长51.9%;利税总额35.92亿元,增长19.1%;产成品库存25.84亿元,下降2.3%;亏损企业亏损额9658万元,比上年下降56.8%;亏损面6.9%,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见表4:

表4:    2002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计量单位 2002年 比上年增减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107.05 13.41个百分点

总资产贡献率 % 9.47 0.68个百分点

成本费用利润率 % 4.72 1.27个百分点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15.54 15.92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 % 65.59 -3.68个百分点

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年 1.41 0.2次/年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30609 11.5%

工业产品销售率 % 98.53 1.32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长加快。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9.62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761万元,增长58.8%,税金总额1.20亿元,增长36.5%。施工单位工程个数2794个,增长55.4%;其中投承包工程个数1576个,增长29.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10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96.21亿元,增长17.5%;集体经济投资26.75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4.46亿元,增长11.6%。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7.87亿元,增长19.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2.62亿元,增长16.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36亿元,增长89.0%。第三产业成为投资主要领域,全市第一产业投资2.48亿元,比上年下降23.4%;第二产业投资36.58亿元,下降0.4%;第三产业投资122.25亿元,增长17.8%。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投资34.24亿元,增长34.2%;房地产公用服务咨询业完成投资10.78亿元,增长43.7%。工业投资完成3.46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原材料工业投资2.89亿元,增长8.6%;机械电子工业投资2.24亿元,增长98.2%;纺织工业投资6.40亿元,增长20.6%。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宁西铁路南阳段铺轨工程全面完成。火车东站正在建设,汽车南站建成投运。许平南高速公路进入施工高潮,南邓高速公路破土动工。独山大道、滨河大道等景观路建设如期完工,中州东路开发、卧龙路改造进展顺利。

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 天然原油开采22.7万吨,粮食仓库储量3500万公斤,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19.4万千伏安,改建公路123.7公里,新建公路142.3公里。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5.38亿元,增长11.0%;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9.61亿元,增长10.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0.44亿元,增长12.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0%;餐饮业零售额18.64亿元,增长10.0%;制造业零售额43.38亿元,增长8.3%;其他行业零售额32.53亿元,增长9.1%。以住房、通讯、旅游、信息产品等为代表的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形成。分规模看,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24.28亿元,比上年增长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10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年城乡集市贸易商品成交额59.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第一年,全市上下积极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呈现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71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出口总额(不含委托出口)11252万美元,增长32.0%;进口总额5882万美元,增长31.0%。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0190万美元,增长45.0%,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82.4%提高到90.6%;加工贸易出口1062美元,下降28.0%。从出口方向看,亚洲、欧洲联盟、北美洲的传统市场继续巩固,出口额分别为7465万美元、2204万美元和851万美元,分别增长44.0%、2.0%和18.0%;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得到拓展,出口额分别增长55.0%、50.0%和63.0%。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10446万美元,增长29.0%,占全市出口总额92.8%。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出口1929万美元,增长36.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1000万美元,达1086万美元,增长54.0%。

招商引资工作得到加强。以“两节一会”的成功举办为标志,利用外资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30项,比上年增加18项;协议利用外资77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倍;实际利用外资3877万美元,增长61.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349万美元,增长2.9倍。

七、公路、邮电和旅游

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零的突破。许平南高速公路进入施工高潮,南邓高速公路破土动工。年末全市公路里程749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2330公里,县乡公路5162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1533公里。本年新增通油路乡镇8个,通油路行政村450个。全市4652个行政村,通汽车村达到4542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信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23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26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97亿元。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4.48万公里,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4.8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65.2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0.2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64.9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52.5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入境旅游1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分别增长16.0%和15.0%,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增支。全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同口径增长8.6%),完成年度预算的102.7%。其中,增值税完成3.36亿元, 增长1.6%;营业税完成2.85亿元,增长17.2%;企业所得税完成0.85亿元,下降30.9%;个人所得税完成0.57亿元,增长18.5%;城市维护税完成1.22亿元,增长19.3%;受农村税费改革、税率提高影响,农业税完成5.54亿元,增长5.95倍。全年完成财政支出4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基建支出增长1.28倍,农业支出增长29.6%,教育、科技支出分别增长18.7%和14.8%,社会保障支出和抚恤支出增长73.2%。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15.93亿元,贷款余额为358.6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4.63亿元和31.79亿元。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76.28亿元,居民储蓄存款300.2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98亿元和43.17亿元。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287.13亿元,中长期贷款61.5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2.60亿元和13.17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326.55亿元,现金支出1335.23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8.68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18198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67947万元,健康险和意外险收入3031万元。财产险赔款金额11153万元,人寿险赔付金额1979万元,健康险和意外险赔付金额2907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基础教育结构优化,高等教育规模扩大。2002年,3所普通高校共招生7988人,比上年增长17.4%;在校生20765人,增长36.8%。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扩建工程进展顺利,中原技校升格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等教育结构得到调整。普通中学635所,当年招生24.54万人,在校生73.93万人,分别增长6.2%和5.1%;中等专业学校14所,当年招生1.46万人,在校生3.91万人,分别增长31.9%和19.4%。全市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2.31%。小学在校生94.0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全年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67.8万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2.26万人。

科学研究成果累累,科技推广应用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8万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3285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全市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1项。全年申请专利172件,专利授权135件。技术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03份,成交金额1.1亿元。

十、文化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 文化馆231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3个,档案馆14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7.5%,电视人口覆盖率96.3%;有线电视用户28.72万户。全年出版报纸5178万份,各类杂志28万册。曲剧《惊蛰》在全省第九届戏曲大赛上荣获金奖。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南阳府衙、武侯祠、医圣祠、汉画馆得到整修。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2年,在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获得全国冠军2个、省际冠军74个。在全省第九届运动会上,南阳代表团获金牌71枚、银牌84枚、铜牌62枚,取得了金牌全省第七,总分第六的好成绩。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全市新增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6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到351万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678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2个,环境监测人员287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0个,总投资1042.4万元。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市建成了烟尘控制区7个,面积达71.4平方公里;建成了环境噪声达标区7个,面积达48.7平方公里。城市污染治理能力增强,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44.1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2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6.07%。

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达到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0千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7.5%。

十二、人口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全市出生人口11.67万人,出生率为11.01‰;死亡人口6.34万人,死亡率为5.98‰;全年净增人口5.3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03‰。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60.33万人。人口主要构成情况见表5:

表5:               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总人口 1060.33 100

其中:城镇人口  230.90 21.78

乡村人口  829.43 78.22

其中:男性  557.39 52.57

女性  502.94 47.43

其中:0-14岁  231.89 21.87

15-64岁  754.64 71.17

65岁及以上   73.80  6.96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9元,比上年增长19.1%;人均消费性支出4125元,增长11.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20元,比上年增长4.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53元,增长6.8%。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78.13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124.43万平方米。但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任务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60.7万人,有24.3万名企业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有49万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13万名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统筹。全市有12.8万人得到社会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各类福利院床位达8720张,收养7400人。全市有3.6万人享受国家抚恤或补助。城镇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28个,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22处。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50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4万元,接受社会捐赠89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