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南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1:31:29 来源:南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94次

南阳市统计局

(2002年3月10日)

2001年是 “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实施中央、省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投资和扩大消费,稳步推进各项改革,积极实施对外开放,国民经济出现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转机,基本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实现了为“十五”计划开好局的基本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呈现稳步协调发展态势。2001年,在国家、省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和南阳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影响下,全市经济增长呈现出稳步回升的新趋势,经济增长率持续七年的长周期回落格局得到遏制。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73.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99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265.9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141.36亿元,增长9.2%。经济结构调整作用显现,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6:45.7:24.7变化为28.9:46.4:24.7。

市场物价开始回升。居民消费价格在连续三年下降之后出现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但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1%,仍在低位运行。各类价格指数见表1:

表1:       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类    别 2001年

居民消费价格 101.7

#城市 102.9

农村 100.9

#食品 101.8

粮食   98.5

肉禽及其制品 104.9

蛋类 102.9

水产品 104.2

鲜菜 102.4

烟酒及用品  99.8

衣着  97.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7.8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4.9

交通和通信  98.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5

居住 109.3

商品零售价格  99.7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98.9

就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349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45.0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7.3%,比上年增加4508人。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1.12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社会投资还未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276.4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61万亩,脱毒红薯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小辣椒种植面积增长18.0%,油菜种植面积增长49.8%、为历年之最,花生、烟叶、中药材等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扩大。一批养殖基地和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建成。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407.66万吨,比上年增长7.8%;油料产量59.62万吨,比上年增长11.8%,为历史最好水平;棉花产量14.44万吨,增长21.9%。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持续增产,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其中小辣椒产量已占到全国的1/3。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表2:          2001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2000年 比上年增减  (±%)

粮食 万吨 407.66 7.8

其中:夏粮 万吨 227.41 12.4

秋粮 万吨 180.25 2.6

其中:小麦 万吨 225.67 27.3

稻谷 万吨 37.96 -5.9

玉米 万吨 78.08 18.3

豆类 万吨 14.29 -8.7

油料 万吨 59.62 11.8

其中:花生 万吨 45.77 3.0

油菜籽 万吨 6.52 108.3

芝麻 万吨 7.06 22.8

棉花 万吨 14.44 21.9

烟叶 万吨 6.51 42.8

蔬菜 万吨 735.19 8.4

水果 万吨 21.87 5.6

肉类 万吨 71.83 4.3

其中:猪牛羊肉 万吨 64.54 3.8

禽蛋 万吨 34.13 6.4

奶类 万吨 6.02 28.1

水产品 万吨 5.50 16.9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71.83万吨,比上年增长4.3%。年末大牲畜存栏290.12万头,猪存栏517.50万头,羊存栏502.47万只,家禽存栏6457.48万只,分别较上年增长2.5%、6.9%、2.5%和5.3%。

造林绿化工作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7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50.7%;幼林抚育实际面积196.9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8.0%。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62.9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5%;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20.50万台和5.79万辆,分别增长6.2%和4.7%;全年农村用电量9.91亿千瓦小时,化肥施用量(折纯)55.73万吨,分别增长4.9%和5.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2.2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8.5%;其中,节水灌溉面积51.15千公顷,增长35.3%;旱涝保收农田面积288.96千公顷,增长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3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10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66.29亿元,比上年增长7.1%;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4.45亿元,增长12.6%;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20.73亿元,增长10.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5.35亿元,增长7.0%。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40.31亿元,增长16.2%;重工业增加值66.56亿元,增长7.3%。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57.91亿元,增长6.9%。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优势企业扩张步伐加快。全市重新筛选确定15家重点骨干企业和30家产品有优势、发展前景好的“小巨人”企业,进行重点培养。金冠集团公司以债转股为契机,初步实现了集团由虚向实的过渡;南纺集团公司成功实现了对邓州一棉的收购重组;南防集团公司对汽车厂的收购和南阳卷烟厂对邓州卷烟厂的资产重组开始起步。劣势企业的优化改组改造力度加大。南阳建材试验厂、云钢总厂等一批困难企业通过异地搬迁、出售出租、合资合作、分块搞活等多种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市丝织厂等20余家企业实施了依法破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进展顺利。9个列入国家、省工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年新增产值14.9亿元。22家企业的27个项目初步列入第二批“双高一优”专项计划。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12.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表3:          2000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2001年 比上年增减  (±%)

纱 万吨 11.2 19.5

布 万米 15722.0 15.2

丝 吨 589.7 -32.3

饮料酒 万吨 9.9 25.8

酒精 万吨 9.5 24.5

卷烟 万箱 38.8 -2.7

天然原油 万吨 186.0 0.5

成品钢材 万吨 3.6 -6.4

水泥 万吨 496.2 18.5

砖 万块 137895.0 8.3

硫酸(折100%) 万吨 1.2 -13.3

烧碱 万吨 3.4 16.8

机制纸 万吨 8.6 12.5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109.5 18.0

化肥(折纯) 万吨 15.8 15.8

化学农药 吨 1138.8 -9.6

塑料制品 万吨 2.4 10.5

发电量 万千瓦时 513224.7 7.0

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3.35%,产销率为98.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1.7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9.30亿元,增长7.2%;亏损企业亏损额2.15亿元,比上年下降10.8%;亏损面9.6%,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见表4:

表4:    2001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计量  单位 2001年 比上年增减 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93.35 -1.71

总资产贡献率 % 8.79 0.36

成本费用利润率 % 3.50 -0.13

资本保值增值率 % 99.62 -4.55

资产负债率 % 68.48 2.12

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年 1.26  -0.23(次)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25170 12.50

工业产品销售率 % 98.14 -0.54

建筑业增长加快。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安工作量22.90亿元,增长7.6%;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978个;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4433元/人,提高9.2%;实现利润4259万元,增长45.7%。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按单位工程竣工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68.9%,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按房屋竣工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54.1%,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2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更新改造投资19.40亿元,增长47.4%;房地产开发投资3.89亿元,下降22.8%。从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第二产业投资37.07亿元,增长37.2%;第三产业投资52.99亿元,增长39.9%。从投资主体看,国有单位投资85.79亿元,增长30.6%;集体经济及城乡居民个人投资58.01亿元,增长11.7%。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8.54亿元,增长43.1%。其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全年投资25.77亿元,增长69.2%;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2.81亿元,增长21.5%。以城市道路、卫生、园林等为主的城市公用事业完成投资2.74亿元;电力供应业完成投资6.89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宁西铁路南阳段路基基本完成,铺轨工作开始进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顺利竣工;备受关注的府衙修复一期工程、滨河路拓宽改造、卧龙路拓宽改造、体育中心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第四橡胶坝竣工蓄水。

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 天然原油开采35.3万吨,粮食仓库储量1500万公斤,程控交换机容量1207万线,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22万千伏安;改建公路199公里。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6.07亿元,增长11.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6.99亿元,增长12.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6.23亿元,增长12.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2%;餐饮业零售额16.94亿元,增长10.6%;制造业零售额40.07亿元,增长8.0%;其他行业零售额29.82亿元,增长10.4%。分规模看,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23.20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10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3%,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

大中型商业企业整体效益有所改善。全市254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7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盈亏相抵后累计实现利润6978万元,增长11.9倍。亏损企业67家,比上年减少37家;亏损面26.4%,比上年下降16.2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30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出口总额(不含委托出口)8527万美元,增长25.0%;进口总额4505万美元,增长71.3%。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出口同步增长。全年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7.6%;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3.8%。出口产品竞争力增强。全年初级产品出口增长11.3%;工业制品出口增长25.8%。从出口市场看,全年对亚洲出口51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0%;对欧洲出口2158万美元,增长9.8%;对北美洲出口723万美元,增长33.0%;对拉丁美洲出口187万美元,下降18.0%;对大洋洲出口89万美元,下降30.0%;对非洲出口192万美元,下降4.0%。

招商引资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12项,比上年增加2项;协议利用外资13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3%;实际利用外资2406万美元,增长13.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63万美元,下降2.4%;对外借款1543万美元,增长25.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营运性客运量6553万人,比上年增长7.2%,旅客周转量37.78亿人公里,增长6.8%;完成营运性货运量4631万吨,增长5.7%,货物周转量35.21亿吨公里,增长4.1%。

县乡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全市4592个行政村,通公路村达到4352个。全年新增油路800公里,新增通油路乡镇12个、通油路行政村322个。年末全市通油路的乡镇达到197个,13个县市区中有9个实现乡乡通油路。

邮电通信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年末交换机总容量116万门,市内电话用户发展到97.7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45.6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3.97%。年末因特网注册拨号用户达到3.51万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旅游业发展较快。2001年,全市大力推进旅游线路建设,促进旅游业规模扩张。备受关注的南阳府衙修复工作正式动工。全年接待旅游者130多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旅游总收入3.3亿元,增长60%。其中,接待海外入境游客4334人次,比上年增长15%;旅游外汇收入59.3万美元,增长1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增支。全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3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完成年度预算的102.6%。其中,其中,增值税完成3.31亿元, 增长13.4%;营业税完成2.43亿元,增长4.4%;企业所得税完成2.47亿元,增长110.7%;个人所得税完成0.96亿元,增长24.8%;农业四税完成3.06亿元,增长3.6%。全年完成财政支出3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61.33亿元,当年新增52.9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75.72亿元,当年新增10.60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57.03亿元,当年新增32.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23.01亿元,当年新增20.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267.23亿元,当年新增19.6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5.87亿元,当年新增1.74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25.22亿元,现金支出1139.02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13.81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3952万元,增长17.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929万元,增长5.9%;人寿险保费收入38023万元,增长22.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21888万元,增长2.4%。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8384万元,下降38.1%;人寿险赔付金额13504万元,增长72.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基础教育结构优化,高等教育规模扩大。2001年,南阳师范学院等3所普通高校共招生6804人,比上年增长19.0%;在校生15175人,增长43.2%。成人高校招生4878人,比上年增长30.1%;在校生10441人,增长22.4%。中等教育结构得到调整。普通中学招生数减少,当年招生23.11万人,比上年下降10.7%;中等专业教育持续发展,当年招生1.11万人,比上年增长13.4%。全市普通初中入学率94.23%,辍学率2.39%。小学在校生93.9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8%。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91.0万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2.36万人。

科学研究成果累累,科技推广应用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6%。全市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2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7项,应用技术成果5项。全年申请专利170件,专利授权128件。技术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810份,成交金额1.22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 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2个,档案馆14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7.3%,电视人口覆盖率86.2%;有线电视用户12.85万户。全年出版报纸5178万份,各类杂志28万册。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防疫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67个,床位1.63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4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2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6428人,护师、护士3881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9个,卫生技术人员1498人。妇幼卫生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519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213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52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达到97%。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1年,在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获得全国冠军8个、省际冠军46个,分别比上年多3个和11个。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316万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1115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2个,环境监测人员383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8个,总投资31万元。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市建成了烟尘控制区4个,面积达52平方公里;建成了环境噪声达标区5个,面积达35平方公里。

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达到7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比上年末增加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0千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的比重由上年末的1.1%上升到7.5%。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全省首家获此殊荣的自然保护区。

十二、人口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2001年全市出生人口12.52万人,出生率为11.90‰;死亡人口6.38万人,死亡率为6.06‰;全年净增人口6.1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8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5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4.62万人,占85.7%;非农业人口150.48万人,占14.3%。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2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比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567元,增长4.0%。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55.42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890.56万平方米。但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60.7万人,有53.5万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22.5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2.9万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统筹。全市有5.4万人得到社会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0.8万张,收养0.7万人。全市有3.4万人享受国家抚恤或补助。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22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35.4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0.7万元,接受社会捐赠32.9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 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