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狠抓落实”的工作大局,不断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市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平稳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创9年来最高水平。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33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增速为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竞相发展,增长速度加快。第一产业增加值33.10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202.26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99.84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57.1∶32.4变化为9.9∶60.3∶29.8,“二、三、一”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800美元。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200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涨幅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涨幅最大的为居住类,其次为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比上年上涨6.4%和3.8%。食品类价格整体比上年上涨2.1%,其中鲜菜和粮食分别比上年上涨11.1%和6.8%。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38032人,比上年增长3.5%。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98万人,通过再就业工作,使1.8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有6249名“4050”人员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缺乏保障,资源约束作用明显;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城乡新增劳动力较多,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等。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随着粮食直补、免征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贯彻实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2005年,由于政策影响,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加之气候条件较好,农产品喜获丰收。据统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81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夏粮总产量为24万吨,比上年增长0.2%;秋粮总产量为24.81万吨,比上年增长6.7%。棉花产量为1795吨,比上年下降7.9%。油料产量为29588吨,下降1.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05年,我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了36万亩无公害苹果、23万亩烟叶和60多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果、牧、林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全年全市水果产量达111.08万吨,比上年增长4.4%;烟叶产量达34562吨,增长2.5%;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79万吨、禽蛋总产量达到4.30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1.7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0%、7.9%和31.3%。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年末大牲畜存栏49.39万头,比上年增长7.3%;生猪存栏65.37万头,比上年增长6.5%;山绵羊存栏54.97万只,比上年增长7.7%;家禽存栏788.37万只,比上年增长8.2%;水产品产量3335吨,比上年增长20.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9.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农用拖拉机3.21万台,比上年增长2.2%;农用运输车5.55万辆,比上年增长1.8%。全年农村用电量24518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1%。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3千公顷,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2.78千公顷。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8千公顷。当年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2.01千公顷,年末旱涝保收田面积达46.54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产销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14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集体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销高速增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销平稳增长。2005年,全市国有及控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1.4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32.91亿元,比上年增长9.0%。集体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3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2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30.38亿元,比上年增长60.5%;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8.40亿元,比上年增长55.1%。二是轻重工业产销同步增长,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全市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7.3%。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0.0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28.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8%和19.2%。三是支撑工业发展的黄金、煤炭、电力、铝、林果品加工等产业发展比较稳定,直接带动了全市工业的发展。全市原煤产量2328.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44.1%;全年发电量为109.63亿千瓦时,增长25.7%;铝17.92万吨,增长1.2%;铝材3.52万吨,增长24.2%;果汁及果汁饮料10.10万吨,增长37.7%。农用化肥、水泥、纱、布等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较高增速。
非公有制工业增势强劲,县域工业规模不断壮大。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8.76亿元,同比增长61.7%,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1个百分点,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市县域工业完成增加值117.27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量的83.7%。非公有制工业、县域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重要力量。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利税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7.03%,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2.07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6.03亿元,增长43.3%。
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税12778万元,增长5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24亿元,同比增长61.6%,投资总量和增速均为1986年区划调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97亿元,同比增长64.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8亿元,同比增长45.3%。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85.89亿元,增长44.2%;港澳台商投资完成7.52亿元,增长290%;外商投资完成12.83亿元,增长9.5%;民间投资完成48.73亿元,增长116.8%。二是项目个数和投资规模同步增长。全年全市城镇施工项目531个,比上年增加156个,增长41.6%。投资总规模达到389.17亿元,同比增长23.9%。新开工项目39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15个,增长40.6%;新开工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123.45亿元,同比增长29.5%,实现了项目个数和投资规模的同步增长。三是工业项目投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全年全市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工业项目投资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77.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加强?熏投资结构继续改善。2005年,在全市全部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业投资5.34亿元,比上年增长58.8%;用于水利管理业的投资1.36亿元,增长79.5%;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投资7.29亿元,增长68.1%;用于教育事业的投资1.46亿元?熏增长57.1%;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0.41亿元,增长298.9%;用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投资0.66亿元,增长111.0%;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10.75亿元,增长147.8%。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共确定重点建设项目39项。其中,续建项目21项,新开工项目18项。全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1.42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39.8%。开曼(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120万吨氧化铝工程一期、三门峡惠能热电有限公司工程、亚能中集天元电力有限公司2号机组工程、三门峡韶星氟化盐公司20万吨氢氧化铝工程、渑池县城市供水工程、渑池康耀电子有限公司液晶玻璃工程、陕县支建煤矿扩建杨庄井工程、西北与华中电网直流换流站工程、灵宝黄金冶炼厂扩建工程、三门峡信德化工装备有限公司装备制造工程等一大批项目已建成投产或投入使用,国债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建成通车。
投资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97.8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63.1%;建成投产项目360个?熏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7.8%;房屋施工面积233.9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35.23万平方米,竣工率达57.8%。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造林面积12.0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9万亩;原煤开采172.36万吨/年,黄金500公斤/年,医药650吨/年,合成氨600吨/年,输电线路长度319公里;改建公路427.9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78.79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74.4万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中等学校学生席位2250个,小学校学生席位1810个。医院病床285张。城市供热能力292吨/小时。这些能力的形成,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4.16亿元,增长16.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2.32亿元,增长12.1%。城市消费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城市比农村增速高4.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餐饮业零售额11.48亿元,增长32.7%;其他行业零售额2.25亿元,增长40.2%。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总额为138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5%。
利用外资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全市新签利用外资合同13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70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208万美元,增长25.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全社会公路货运量完成3742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8.04亿吨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6001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9.41亿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7.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0.0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6.0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2.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2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51.45万户,普及率23.22户/百人。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末,全市共有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27家,比上年增加4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21家,比上年增加3家;旅游星级饭店25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17982人次,比上年增长58.9%;旅游外汇收入227.8万美元,增长22.3%。接待国内旅游者337.84万人次,增长26.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64亿元,增长22.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全年财政工作目标,加强收入征管,及时将经济增长点转化为财政收入的增长点,有效地促进了全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63亿元,同比增长39.5%,在全省财政收入规模和增幅排名中,收入规模排名由上年的第14位提升至第9位,收入增长率排名从上年的第10位上升至第6位。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支撑和拉动作用明显。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1.57亿元,同比增长35.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运行保持稳定。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71.91亿元,比年初增加39.34亿元,增长16.9%;各项贷款余额为176.72亿元,比年初增加13.31亿元,增长8.1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99.04亿元,比年初增加26.33亿元,增长15.2%;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44.08亿元,现金支出1061.86亿元,收支相抵后现金净投放17.78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全市保费收入36279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939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9340万元。全年赔付额6662.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4610万元,人寿险赔付额2052.5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熏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4309人,比上年增加985人。全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8011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65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8.27万人。基础教育不断加强?熏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全市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2.85万人?熏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99.95%;小学在校学生19.8万人?熏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熏全市共安排各类科技攻关计划项目72项,引进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32项;有4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有16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科技厅和三门峡市科技局专家鉴定;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7项;全市共推荐申报省级科技成果登记5项,全部获准省级成果登记。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技术监督系统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7个,全年监督检验工业产品31种,检验工业产品398批次,监督检查食品企业23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总体受检率达98%。
全市共有天气观测站4个,雷达站3个,卫星云图接收站4个,气象公益服务站4个,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讯服务系统4个,电视气象服务系统3个,适时进行人工增雨、防雹、消雹作业72门次。测绘、计量和地震等其他服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群艺馆1个,文化馆6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6个。全年全市文化系统共获得国家、省各种荣誉41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32项。在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上,我市的参赛剧目《虢都遗恨》荣获文华大奖第一名。2005年末,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有线电视用户达18.38万户。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92个,病床床位6382张,卫生从业人员9811人,卫生技术人员7913人,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治愈率达77.37%。新创甲级卫生所20所,全市民营医院已增加到5所。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新扩建了传染病病床,购置了紧急救援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全年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群体活动1468次,组队参加省级和省级以上比赛19项次,获金牌20枚、银牌26枚、铜牌20枚。承办全国性体育比赛1次,举办市级比赛13次。成功举办了三门峡市第五届运动会。在“五运会”上,有82人次打破了48项市纪录。创建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新增修体育活动场地14处,为广大人民群众锻炼、健身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十一、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级环保机构35个?熏环保系统从业人员611人。其中,环境监测站6个,环境监测人员125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环评审批项目132项,环评审批率达100%;辖区内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同时”执行率达100%;辖区内当年已投产的审批权限内的建设项目共17项,经过环保“三同时”验收检测,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达标排放率为100%。区域污染防治工作收到较好效果。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15个,面积达63.7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企业数160个,工业废水处理率为99.5%,废气处理率100%。全年城市污水处理率60.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达73%,经过检测治理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91%。但环境污染的治理任务仍很艰巨。
十二、人口、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9‰,人口出生率为9.08‰。全市年末总人口221.8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其中市镇人口87.1万人,占39.3%;乡村人口134.7万人,占60.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7.5%,老年人口达到16.6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1.40元,比上年增长11.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649元,比上年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762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84.3元,比上年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2935元,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30元,增长14.4%。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65.7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42平方米;全年农村竣工住宅面积60.44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9.20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全年全市共为3.39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2.34亿元,发放率达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22.89万人,征收医疗保险费11902万元;全市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职工5774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507万元,发放率达100%。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全市综合社会福利院床位2047张,共收养1350人。为4.6万名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164万元,兑现率100%。救助特困户32116人,发放特困户救助金316.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