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漯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1:17:28 来源:漯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84次

2005年,漯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大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主要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幅再创1997年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8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200.6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63.7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为17.9:62.3:19.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2768元,突破1500美元。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9亿元,比上年增长66.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2%和12.0%。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1%,居住价格上涨8.2%。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3.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7.8%。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51.3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9.3万人,同比增长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不够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不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投资总量相对较小,特别是工业投入需要加大;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产品价格下降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132.8万吨,比上年增长0.7%,是历史上第三个好年份。夏粮总产量77.7万吨,受病虫害影响,减产3.8%;秋粮总产量55.1万吨,增长7.5%。油料总产量6万吨,增长10.5%;棉花总产量2.2万吨,增长3.5%;烟叶总产量1.3万吨,增长18.8%;蔬菜总产量263.0万吨,增长17.9%。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经比例为64:36,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37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9.3%。畜禽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8.4万吨,比上年增长10.0%;禽蛋产量10.6万吨,增长7.2%;生猪出栏325.1万头,增长13.4%。奶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奶类产量5.5万吨,增长76.4%。水产品产量0.5万吨,增长9.7%。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45.3千公顷,新增2.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6千公顷,新增2.7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1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9%;农用拖拉机9.3万台,增长0.3%;农用运输车3.9万辆,增长16.1%。农村用电量3.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15.1%;集体企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27.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2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33.4%。轻工业增加值101.1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增加值35.4亿元,增长14.7%。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3%;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87.3亿元,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4.0%;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65.0亿元,比上年增长28.5%。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16.1%,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提高37.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537.6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实现利税64.9亿元,增长54.3%,其中实现利润42.9亿元,增长66.0%。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税5106万元,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扩张。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其中城镇以上投资84.9亿元,增长51.7%。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城镇以上完成工业投资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6%;房地产业投资1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9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1.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金融业投资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批发和零售业投资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漯平高速公路、双汇集团低温肉制品生产线、大豆蛋白二期及信息化平台、银鸽造纸集团公司10万吨牛皮纸及4万吨生态肥、市中心医院病房大楼、双汇国际花园、金大地化工60万吨真空制盐、热电联供及制碱、颍青化工5万吨合成氨及3万吨尿素、中原祥基高档肉牛示范工程、仁和线材40万吨棒线、小胖购物广场、豫南陆路口岸、澳佳涂料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或投入使用;卷烟厂生产线技改、新锐化工92万吨玉米深加工、兴茂钛化工钛白粉技改、漯河报业新闻大厦、科教艺术中心、漯河中学、新天地购物广场、家?盛世100国际购物广场、温州商贸广场、中汇广场、台湾旺旺食品加工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全年66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8.7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2.1亿元,增长14.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3.4亿元,增长3.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7.8亿元,增长13.8%;餐饮业零售额15.7亿元,增长6.4%;其他行业零售额1.9亿元,增长14.2%。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0.2%。

六、对外经济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170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8%。其中,出口总额9518万美元,下降5.9%;进口总额7501万美元,下降22.0%。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497万美元,增长29.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652万美元,增长31.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全年货运量1757万吨,增长9.7%,其中水运122万吨,增长20.3倍。货物周转量22240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1.4%,其中水运86148万吨公里,增长20.4倍。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的增长主要是水运方面新增2个企业,且新增企业的发展势头较好。客运量3377万人,旅客周转量13070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4%。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8483万元,比上年增长39.9%。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8.4万门,比上年增加3.2%;固定电话用户45万户,比上年增加2.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7万户,乡村18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54万户,新增12.9万户,增长28.0%。电话(含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9部/百人。

旅游业持续稳步发展。全市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2693人次,比上年增长9.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2.7万美元,增长6.0%;接待国内旅游者92.6万人次,增长6.0%,实现国内旅游直接收入1.9亿元,增长10.0%。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国内旅行社27家,比上年增加4家;星级宾馆9家,与上年持平;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7家,比上年增加1家。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8.1%;一般预算支出25.9亿元,增长25.4%。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1.1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企业单位存款余额34.8亿元,下降4.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2.7亿元,增长8.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4.5亿元,比上年下降2.3%。短期贷款余额134.1亿元,下降10.5%,其中工业贷款余额24.5亿元,下降26.6%;商业贷款46.1亿元,下降3.0%;农业贷款余额35.1亿元,增长3.2%。中长期贷款余额56.9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基本建设贷款余额23.9亿元,增长16.6%。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证券市场运行平稳。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家,上市股票2只。年末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全年新增股民开户472户,股票A股交易量27.4亿元。全市证券资产价值3.6亿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6850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223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6627万元。全年赔付额与给付15693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4881万元,人寿险赔付额10812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健康发展。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364人,在校学生9509人,毕业学生1778人。全市成人高等教育招生451人,在校学生1089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1291人,在校学生30164人,毕业学生6417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1253人,在校学生55682人,毕业学生15096人。全市初中招生43891人,在校学生147109人,毕业学生52992人。普通小学招生31830人,在校学生199629人,毕业学生44556人。特殊教育招生83人,在校学生65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2575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10130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908人。

科学技术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810人。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287万元。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取得市级科技进步奖94项。全年申请专利156件,授权专利12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7.0%和33.0%。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33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综合技术服务取得新成绩。2005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个,其中市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44家,比上年增长18.9%。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6个。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个。新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9项。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电视天气预报制作服务系统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5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4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5座,其中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电视台3座,教育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全年出版报纸960万份。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6个。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5个,其中医院34个、卫生院4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病床床位5163张,其中医院3599张、卫生院1301张;卫生技术人员7062人,其中执业医师1750人,执业助理医师651人,注册护士1866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326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体育产业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成功承办了“双汇杯”2005全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比赛、2004-2005赛季全国男排联赛河南队主场比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体育比赛共13次,其中国际级1次、国家级6次、省级6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举办规模较大、社会影响较好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3次,中小型活动52次。全市共拥有体育场地109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71平方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生育水平继续得到控制。年末全市总人口252.9万人。出生人口2.5万人,出生率9.86‰;死亡人口1.3万人,死亡率5.19‰;人口自然增加1.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67‰。全市城镇人口80.2万人,占总人口的31.7%;乡村人口172.7万人,占总人口的68.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万人,占总人口的9.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3元,比上年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620元,增长15.0%。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19元,比上年增长12.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43元,增长13.2%。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5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7.1%;农村竣工住宅面积22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0.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9万人,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3.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17.7万人,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4.0万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700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9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523张,收养1500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2处,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550个。接受社会捐赠89.6万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地表水质保持稳定。7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为:澧河-丁湾断面为Ⅱ类水质,水质为优;沙河-刘李渡口断面为Ⅲ类水质,水质良好;其它断面水质均劣于Ⅴ类,污染仍然较重。

城市饮用水质良好。澧河-三里桥断面各项监测指标的年均浓度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水质良好。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监测指标年均浓度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水质良好。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市区空气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二级及二级以上标准的天数占88.0%。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1个,达标面积65.1平方公里。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15个,面积65.1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市区绿化覆盖面积1719.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6%,创建成了国家园林城市。年末全市已建立了沙、澧河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面积210平方公里,覆盖率8.0%。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