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漯河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1:16:44 来源:漯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71次

2004年,漯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大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增幅为1997年以来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10.5%;第二产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为18.6:59.6:21.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1767元,突破1400美元。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4%和12.9%。

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4.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8%,居住价格上涨7.6%。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10.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20.9%。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51万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9.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继续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任务艰巨;信贷资金、建设用地偏紧,煤电油运依然紧张;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比重较低;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等。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32.11万吨,比上年增长27.2%。夏粮总产量80.85万吨,增长10.5%,创历史最高水平;秋粮总产量51.26万吨,增长67.0%。油料总产量5.43万吨,增长22.9%;棉花总产量2.16万吨,增长10.2%。烟叶总产量1.05万吨,增长22.1%;蔬菜总产量222.98万吨,增长28.0%。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两个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73.33千公顷,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5.8%;畜禽优质产品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畜牧养殖业平稳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7.67万吨,比上年增长5.7%。禽蛋产量9.9万吨,与上年持平。奶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牛奶产量3.09万吨,增长36.4%。水产品产量0.49万吨,增长9.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1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6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04.8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4%;农用拖拉机9.31万台,比上年增长1.5%,农用运输车3.35万辆,比上年增长14.3%;农村用电量3.61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8.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4.9亿元,增长9.9%;集体企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7.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3.9亿元,增长2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32.1%。轻工业增加值74.1亿元,增长21.1%,重工业增加值27.1亿元,增长7.4%。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在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4%;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61.8亿元,,增长1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1.1%;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8%。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68.7%,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3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利税31.6亿元,增长17.2%,其中实现利润18.6亿元,增长17.9%。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1%,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税39.6亿元,增长13.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城镇投资55.9亿元,增长27.6%。

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基础设施及信息传输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城镇以上完成工业投资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农林牧渔业投资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8%;建筑业投资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交通运输业投资8.2亿元,比上年增长9.2%;房地产业投资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5.1%;环境管理业投资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5%;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2亿元,比上年增长54.2%。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1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2%。其中,电力供应业完成投资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7.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0%;电信业完成投资1.2亿元,比上年增长381.3%;教育完成投资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6%。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项目责任制的激励下,市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大,项目进度明显加快。召陵500KV输变电站、双汇集团三期扩建、河南仁和线材股份有限公司60米高线、市双龙纺织有限公司8万锭扩建、银鸽造纸集团公司6万吨高强瓦棱原纸及清洁生产综合利用项目、国家棉花储备库库房、城乡道路改扩建工程、全威药业三期扩建、网通移动通信设施、北徐集团生猪屠宰及龙云集团高科技绿色生态园建设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或投入使用;漯平高速公路、银鸽造纸集团公司10万吨板纸、市卫校申报大专工程、入市口改造、豫南口岸、河南南街热电厂、兴茂钛治污、天?募?团花生加工生产线、河南省王牌砂布制造有限公司及澳佳涂料有限公司建厂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亿元,增长16.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0.0亿元,增长14.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4.3亿元,增长15.2%;餐饮业零售额11.0亿元,增长15.9%;其他行业零售额4.4亿元,增长10.0%。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8.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7.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973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出口总额10114万美元,增长62.3%;进口总额9620万美元,增长16.3%。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个,合同外资金额6560万美元,增长32.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838万美元,增长16.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3801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5%。其中:水运4227万吨公里,增长22.8%。旅客周转量12138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9%。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6118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3万门,比上年下降10.3%;固定电话用户42.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5.9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9.6万户,新增用户8.9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41.1万户,新增用户4.2万户。电话普及率为33部/百人,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5.0万户,比上年增长47.0%。

旅游业持续稳步发展。全市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2040人次,比上年增长20.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7.5万美元,增长19%;接待国内旅游者84.02万人次,增长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75亿元,增长10.2%。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国内旅行社22家,比上年增加8家;星级宾馆9家,比上年增加3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5家,比上年增加4家。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9.4%;全市财政支出21.8亿元,增长30.4%。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36.5亿元,下降1.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2.0亿元,增长7.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1.7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1.0亿元,增长6.9%;中长期贷款余额43.9亿元,增长5.3%。基本建设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21.1%,工业贷款余额增长18.3%,农业贷款余额增长18.1%。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49.9亿元,比上年增长9.1%。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5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7.4亿元,增长6.8%。

证券市场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家,上市股票2只。年末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30.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新增股民开户854户,股票A股交易量33.6亿元。全市证券资产价值4.2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538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48亿元。全年赔付额与给付1334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5555万元,人寿险赔付额7790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994人,在校生7721人,毕业生2173人。全市成人高等教育招生630人,在校生630人,毕业生42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0164人,在校生26694人,毕业生7048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8016人,在校生47972人,毕业生11897人。全市初中招生48604人,在校生158373人,毕业生48873人。普通小学招生35399人,在校生212545人,毕业生49189人。特殊教育招生97人,在校生73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557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30960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1440人。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7人。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80.3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全市共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取得市级科技进步奖91项。全年申请专利154件,授权专利8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20%。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08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942万元,比上年增长1%。

综合技术服务取得新成绩。2004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个,其中市以上质量监督检查机构1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7家,比上年增长233%。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种。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个。新制定、修订地方标准5项。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个,电视天气预报制作服务系统3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4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教育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1.46万户。全年出版报纸1620万份。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6个。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个;病床床位491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671张;卫生技术人员693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60人,注册护士1715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个,卫生技术人员437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46个,床位1266张,卫生技术人员1915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漯河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3个、全国冠军126个;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全市共拥有体育场地108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7平方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总人口252万人。出生人口2.4万人,出生率9.67‰;死亡人口1.2万人,死亡率5.04‰;自然增长率为4.63‰。全市城镇人口75万人,占30%;乡村人口177万人,占7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9.2%,老年人口达到23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4元,比上年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86元,增长9.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64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28元,增长16.9%。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34.5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84.5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3%。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8527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35206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72590人。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4355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5206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595.7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0122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达1300张,收养900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2处,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数550个。接受社会捐赠241.1万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2004年,漯河市地表水质状况总体稳定。境内地表水质量除澧河水质继续保持良好外,其他河、渠水质污染仍较严重,7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评价结果为:澧河?三里桥断面为Ⅱ水质,水质为优;其他断面水质类别均劣于Ⅴ类,污染仍然较重。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2004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及二级以上的天数占89.8%,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1个,达标面积65.1平方公里。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15个,面积达65.1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市区绿化覆盖面积为1585.92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4.8%,创建成了国家园林城市。年末全市已建立了沙、澧河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面积210平方公里,覆盖率8.02%。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