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许昌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1:13:33 来源:许昌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470次

许昌市统计局

2009年3月31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国家、省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积极应对不懈怠,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开拓进取,经济整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获得全面进步,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测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06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97.0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10.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4706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0:64.1:22.9调整为12.6:65.6:21.8,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32.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7%提高到69%。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9%,其中,市区涨幅为5.3%。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与上年同期相比,食品类上涨15.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6.4%;医疗保健和个人日用品类上涨4.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2.2%;居住类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衣着类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7.8%。分行业看,服务项目价格下降,工业品整体价格水平上升。2008年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7%。工业品价格同比上升1.5%。

表1:2008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类别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3

工业品价格指数 101.5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7.6

一、食品 115.0

粮食 106.8

肉禽及其制品 120.9

鲜    菜 112.2

二、烟酒及用品 106.4

三、衣着 100.3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2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4.8

六、交通和通信 92.2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9

八、居住 101.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68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0.94亿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8%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57万人。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亿元,增长23.2%。其中:市本级完成10.3亿元,增长25.7%;县级完成29.2亿元,增长21%。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完成32.6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4%。全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6.6亿元,增长22.6%。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5.3亿元,增长21.8%;县级一般预算支出59.5亿元,增长22.5%。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1.3%、20.4%和43.8%;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39.7%和65.7%,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市粮食总面积632.25万亩,较上年增加5.86万亩,同比增长0.9%。棉花播种面积21.29万亩,较上年减少5.91万亩,下降21.7%;烟叶播种面积19.34万亩,较上年增加2.68万亩,增长16.1%;油料面积42.17万亩,较上年减少5.19万亩,下降11%;蔬菜总产量213.42万吨,比上年下降11.25%。花卉种植面积61.12万亩,比上年增加2.22万亩,增长3.8%;中药材面积27.95万亩,比上年减少0.29万亩,下降1.0%;蔬菜面积70.71万亩,比上年减少10.79万亩,下降13.2%。

粮食总产量达到270.73万吨,比上年增加5.61万吨,增长2.1%;平均亩产428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增长1.2%;总产、亩产双创历史最好水平。尤其全年粮食总产首次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五年增产,年年创新高。棉花总产量达到1.39万吨,下降20.7%;烟叶总产量3.55万吨,增长20.5%;油料总产量8.19万吨,下降8.9%;蔬菜总产量213.42万吨,比上年下降11.2%。

全年全市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8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栽植农田林网56万株,被评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46.54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2.49万千瓦,增长3.7%;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398.18万亩、519.56万亩和363.41万亩,比上年增长0.7%、18.6%和7.8%。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09万口,建立沼气循环农业示范村20个。组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98个,完成29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解决了1.3万人的脱贫问题。

全年全市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2.33万亩,比上年增加14.82万亩,增长1.97倍;零星四旁植树2000万株,比上年增加590万株,增长41.8%;竹木采伐量5.5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54万立方米,增长10.8%。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34.12万吨,禽蛋产量20.97万吨,奶类产量5.5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7.5%、8.1%和20.5%。全市生猪出栏328.9万头,比上年增加26.59万头,增长8.8%。全年全市畜牧业产值94.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45.1%,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表2: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70.73 2.1

# 夏粮 147.57 2.7

秋粮 123.15 1.4

棉花 1.39 -20.7

烟叶 3.55 20.5

油料 8.19 -8.9

蔬菜 213.42 -11.3

肉类 34.12 7.5

蛋类 20.97 8.1

奶类 5.54 20.5

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0.8万吨,比上年增加0.51万吨,增长1.76倍。

全年全市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5家,带动农户57万户。全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57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15家,获得国家、省级名牌产品企业达16个,有5家企业的14个产品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长葛市、禹州市分别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中药材加工业示范基地和全国蜂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基地,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农业部认定为猪肉加工专业分中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6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7.21亿元,增长19.6%。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食品加工3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电力电子、超硬材料、发制品、烟草等4大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工业格局进一步完善。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具备的36个工业大类中,33个行业保持增长,15个行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有8个行业增加值超过20亿元,煤炭开采、非金属矿物制品两个行业增加值超过50亿元,完成增加值77.6亿元和58.07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8.66亿元,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28.12亿元,纺织业完成增加值29.587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1.04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3.29亿元,发制品业完成增加值37.08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22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有9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比上年增加2家,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8.8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26.6%。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

表3: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增加值(万元) 比上年增长(%)

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 487.2 19.6

#轻工业 170.5 19.6

重工业 316.8 19.6

#国有企业 84.3 13.3

集体企业 18.8 -15.5

股份合作企业 1.3 -11.6

股份制企业 187.4 17.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28.2 8.1

其它经济类型企业 167.2 34.3

#农村工业 46.0 0.6

#大中型企业 223.1 20.0

#公有制 114.2 9.0

非公有制 373.0 23.1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实现利润193.94亿元,同比增长25.1%。9个行业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煤炭开采业实现利润37.55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18.87亿元,炼焦业实现利润16.50亿元,纺织业实现利润13.22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2.79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利润12.78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10.53亿元,发制品业实现利润10.38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10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3.1%,发电量下降20.7%,小麦粉增长27.5%,鲜冷冻肉下降8.8%,布下降27.0%,纱增长45.3%,卷烟增长2.2%,机制纸及纸板增长27.4%,日用陶瓷增长7.0%,农用运输机械增长0.9%,汽车配件增长5.8%。

表4: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1932.0  3.1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2 -20.7

小麦粉 万吨 140.8 27.5

鲜冷藏冻肉 万吨 21.1 -8.8

卷烟 万只 3884317 2.2

纱 万吨 44.5  45.3

布 万米 46585.7 -27.0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42.7 27.4

继电器 万只 14 -17.6

水泥 万吨 269.2 93.2

日用陶瓷 万件 74594 7.0

农用运输机械 万辆 17.6 0.9

汽车配件 万件 1217.9 5.8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6.7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4453万元,增长142.3%;税金总额17759万元,增长1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8.3亿元,增长34.6%。

表5:2008年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行业 投资额(万元) 比上年增长(%)

城镇以上投资总额 428.3  34.6

# 农林牧渔业 6.48  297.6

工业 281.74  39.6

建筑业 0.79  11.9

交通运输业 13.53  -50.5

房地产业 79.37  53.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06  67.2

教育 6.97  2.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0.73  -15.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85  46.5

其它行业 20.81  33.1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78.45亿元,增长34.6%,外商投资6.51亿元,增长54.5%,民间投资343.82亿元,比上年增长80.3%,占城镇投资的比重达到八成以上。

工业投资281.74亿元,比上年增长39.6%。8个行业投资超过1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7.06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超过六成。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48.78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投资38.58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21.08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16.84亿元,纺织业投资16.14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13.25亿元,金属制品业投资11.55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0.84亿元。

服务业投资139.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3.53亿元,比上年下降50.5%;房地产业投资79.37亿元,增长53.9%;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5.06亿元,增长67.2%;批零贸易餐饮和住宿业完成投资13.98亿元,增长70.9%,

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增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9.73亿元,比上年增长65.9%。住宅投资居主导地位,完成投资40.53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比重的81.5%。房屋竣工面积45.4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74.6%。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年初安排的1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禹州电厂二期工程、许昌铁矿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东城区热电厂、烟草薄片生产线等43个项目竣工投产。中原电气谷核心区、帝豪品牌卷烟专线、西区热电厂等重大前期工业项目取得突破,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6.2亿元,比上年增长5.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0.3亿元,增长12.1%。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52.02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6.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6%和22.6%,增幅分别比上年加快5.8和5.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91.29亿元,增长22.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8.5%。

消费结构升级产品的销售增长较快,家用电器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4.1%,通讯器材类增长19.1%,汽车类增长43.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5%,化妆品类增长33.9%,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9.7%,日用品类增长80.2%。

六、对外经济

据商务部门统计,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8.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出口6.89亿美元,增长12.1%;进口2.04亿美元,增长27.9%。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都得到大幅度增加,机电产品出口39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19万美元,增长49%。

对非洲、欧洲等国际市场的出口大幅增长,其中非洲、欧洲出口额增幅较大,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28.6%。

全市发生出口业务企业208家,比上年增加64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超5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22家,超2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62家。

全年全市新批三资企业14家,合同外资额达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实际利用外资11730万美元,同比增长3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全年全市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7.0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3%。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862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高出全省平均数3.17公里,农村公路网密度高出全省平均数30.3公里。全年客运量3919万人,货运量3234万吨,客运周转量15.80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9.40亿吨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邮政业务量1.79亿元,增长11.5%;电信业务量50.25亿元,增长12.1%。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2.15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4.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4.32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2.31万户,增长4.6%。

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2%;旅游总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36%。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10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2处。星级酒店16个,旅行社48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3.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8.35亿元,增长21.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8.65亿元,增长17.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45.26亿元,增长11.5%;中长期贷款余额86.99亿元,增长23.7%。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94.51亿元,增长27.6%。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81亿元,增长20.1%。

年末境内上市公司3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证监会在审企业2家。累计募集资金26.1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51.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1亿元,增长18%;人寿险保费收入11.39亿元,增长59.8%。全年赔款及给付3.07亿元,比上年下降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21亿元,增长14.7%;人寿险赔付1.85亿元,增长9.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0811人,在校生28099人,毕业生7362人。职业中等技术教育招生21019人,在校生55362人,毕业生14816人。普通高中招生31670人,在校生98670人,毕业生32363人。初中学校招生64744人,在校生214658人,毕业生78297人。普通小学招生71605人,在校生392743人,毕业生64744人。对农村中小学生继续实行“两免一补”,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5.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6.5万平方米。

全年全市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11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总数达到59家。14家企业被命名为首批市级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14家企业被新认定为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361种。6个县(市、区)全都有了省级民营科技园区,是拥有省级民营科技园区最多的省辖市。全年全市63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7项;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陈玉忠、刘建设获得第二届全市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全年全市共申请专利1818件,同比增长71.7%;获得专利授权587件,增长39.1%。长葛市连续3年成为全省申请专利最多的县(市、区);禹州市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并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市)。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被科技部授予“2005-2006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实现了“三连冠”。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9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6万台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8个,河南名牌产品53个,拥有国家地理志产品5个。

全市已建立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站5个,气象公益服务站5个,121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询服务系统5个,防雷减灾系统1个,电视气象服务系统5个,人工影响天气系统5个。测绘、计量和地震等其他综合技术服务工作继续取得进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个。

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台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教育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36.3万户。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50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3个。病床床位1.0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0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52万人,注册护士0.38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技术人员708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309人。农村乡(镇)卫生院81个,床位0.2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3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标准提高到90元。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348.5万人,平均参合率达到94.5%。

成功举行了第六届运动会,成功承办了3个摔跤项目国家级体育赛事,建成了10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13个社区安装配备了全民健身器材,2人入选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有1人担任北京奥运会裁判。在省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17块。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456.41万人。出生人口4.35万人,出生率10.1‰;死亡人口2.46万人,死亡率5.7‰;自然变动净增人口1.89万人,自然增长率4.4‰。年末城镇人口161.6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7.51%;乡村人口269.2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2.49%。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41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01元,实际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48元,实际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27元,实际增长11.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4%。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58万人。其中,职工参保人数24.22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7.3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7.01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0.9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0.8亿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8万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0.65万元,享受农村低保对象达到12.8万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114万元,救助15.3万人次。

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56张,收养116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1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9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0.7亿元;接受社会捐赠4284.9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城建环保与安全生产

“四城同创”成效显著,城市森林绿化覆盖率33.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成功摘取“国家卫生城市”桂冠,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5%。许由路东段、议台路、清虚街、光明路、向阳路等8条断头路全部贯通。市群众艺术馆、社会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许扶运河游园、南湖游园等建成投用,市文博馆、会展中心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等开工建设,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启动。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5321吨和13867吨。建成烟尘控制区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4282平方公里。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天数累计达到334天,优良率达91.3%。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287起,死亡191人。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99起,死亡248人。发生火灾事故91起,死亡3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