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许昌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1:08:43 来源:许昌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94次

2004年许昌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大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主要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1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增幅为1997年以来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6.4∶58.3∶25.3变化为17.2∶59.3∶23.5。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0元大关,达到11518元,比上年增长14.5%。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市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6.3%,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44.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2.7%。

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6(以上年同期价格为100),上升4.6%。其中,食品类上涨13.3%,烟酒及用品类上涨5.5%,居住上涨3.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6%衣着类下降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3%交通和通讯下降5.6%。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200人,“4050”人员再就业3939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123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区经济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全市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信贷、土地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对新上项目的“瓶颈”效应日益明显;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

二、农业

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229.1万吨,比上年增长9.3%,是历史上第四个丰产年;粮食亩产401公斤,增长9.6%,居历史第三位。夏粮总产量124.7万吨,增长4.2%;秋粮总产量104.4万吨,增长16.2%。油料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4.2%,棉花增长24.6%,烟叶增长22.2%,蔬菜增长10.8%。

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优质专用小麦、高淀粉脱毒红薯、优质蛋白玉米、优质大豆等优良品种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优质小麦面积达到140万亩,比上年增长7.7%;药材面积达到30.7万亩,比上年增加5.6万亩,增长22.2%;花卉面积达到45万亩,比上年增加6.4万亩,增长16.4%。全年粮经比例达到64.3∶35.7。

畜牧养殖业平稳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39.8万吨,比上年增长6.6%;禽蛋产量18.1万吨,增长6.5%;奶产量1.2万吨,增长27.3%。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化形成一定基础,催生了一批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河南“众品”、禹州“田园”、许昌“裕昌”、鄢陵“万万”等一批龙头企业已成为全省知名的品牌企业,为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后劲与活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2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7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03.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5%;农用拖拉机8.11万台与上年持平;农用运输车9.80万辆比上年增长8.9%;农村用电量7.28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指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下同)增加值达到155.3亿元,增长20.5%;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7%和17.2%。全年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和其他类型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7.7%、27.3%和33.2%,国有、集体及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增长18.3%、4.9%和2.4%。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电力、食品加工、电器制造、纺织、发制品等支柱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行业增长较快,烟草制品业增长24.1%,煤炭开采和采选业增长19.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6.5%,纺织业增长21.6%;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完成增加值90.42亿元,增长23.1%,高于限额以上工业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加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4%。

工业经济效益持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80.1%,比上年提高17.9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品销售收入444.27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实现利税69.02亿元,增长35.9%。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9.01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税7032万元,与上年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2004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7亿元,比上年增长54.9%。其中,城镇投资110.6亿元,增长69.2%。在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58.1亿元,增长131.1%。其中,煤炭工业投资增长84.1%;电力工业投资增长31.4%;第三产业投资49.5亿元,增长31.5%。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市9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增长79%。许昌卷烟总厂技改、许继集团配网自动化、许继富士电梯生产线一期扩建、黄河集团新建金刚石砂轮生产线、襄城美福林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焦炭、许平南高速公路、4条国债县乡公路、7条二级公路、28所中小学危改、5个疾控中心建设、27所中心卫生院改建、天然气工程主体管网、东城区城市支路网部分道路、禹州市颍河治理工程、文峰广场工程、许继花园小区、怡景园小区、滨河花园二期、市文史资料库、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部分子项目等57个项目竣工或基本竣工。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

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普遍提高,零售总量持续扩大,形成了在大众消费稳步增长和高档消费强力拉动作用下,消费品零售额稳健、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汽车、通信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大幅度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6.9亿元,增长16.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2.6亿元,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4.5%,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3.0%,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长7.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368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出口总额31223万美元,增长22.3%;进口总额5656万美元,增长31.1%。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4个,比上年增长33.3%;合同外资金额6955万美元,增长29.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58万美元,增长15.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2740万人,比上年增长28.2%;旅客周转量11.0亿人公里,增长16.0%;完成货物运输量1859万吨,比上年增长2.4%;货物周转量16.9亿吨公里,增长4.5%。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2.7亿元,同比增长51.0%。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4.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3.2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75.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3.0万户。

旅游业持续稳步发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功,许继集团、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黄河集团和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区四家单位创建成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市全年接待入境游者3216人天,比上年增长53%;接待国内旅游者152.27万人天,增长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35亿元,增长45%。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国内旅行社32家,比上年增加6家;星级宾馆16家,比上年增加1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12家,比上年增加2家。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3%,其中各项税收完成9.8亿元,增长29.3%,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0.5%。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5%。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03.4亿元,比年初增长15.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8.7亿元,比年初增长26.3%;各项贷款余额232.3亿元,比年初增长1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29.2亿元,比年初增长13.1%。

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家,上市股票3支。全年新增股民开户909户。全年通过股票市场发行、配股共募集资金15.24亿元,年末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26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人寿保险费收入53538万元,增长16.7%;财产保险费收入11447万元,增长20.4%。人寿保险赔偿支出2329万元,增长16.6%;人寿保险给付支出3554万元,下降3.5%;财产保险赔偿及给付支出5891万元,下降1.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7307人,在校生16308人,毕业生1977人。全市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366人,在校生6784人,毕业生1489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118人,在校生26694人,毕业生7048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30241人,在校生88051人,毕业生20539人。全市初中招生82855人,在校生257189人,毕业生92018人。普通小学招生61179人,在校生396883人,毕业生84751人。特殊教育招生72人,在校生43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9432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34127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7498人。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30家。全市共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取得市级科技进步奖51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品49种,技术市场平稳。全年申请专利264件,比上年增长20%。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29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441万元。

综合技术服务取得新成绩。2004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其中市级4个,县级5个。全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新制定标准规范20项。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河南省优质产品”9个,新取得免检产品15个。全市已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寻呼系统1个,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站5个,气象公益服务站5个,121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询服务系统5个,防雷减灾系统1个,电视气象服务系统5个,人工影响天气系统5个,测绘、计量和地震等其他综合技术服务工作继续取得进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4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3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教育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6万户。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7个。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病床床位825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861张;卫生技术人员110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374人,注册护士2426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技术人员628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79个,床位1814张,卫生技术人员2886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许昌运动员共获得全国冠军11个,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全市共拥有体育场地248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平方米。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总人口448.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4.82万人,乡村人口313.79万人,城市化率由上年的28.3%上升到3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59.0元,比上年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62.9元,比上年增长6.2%。受今年中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对粮食生产进行直补、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业税减免3个百分点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46元,比上年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65.0元,比上年增长4.1%。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368.1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76.9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4.7万平方米,增长45.7%。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2.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7.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7.7万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095.4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4539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82家,床位达2046张,收养1433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16处,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数52个;接受社会捐赠152.1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2004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及二级以上的天数占90%,全市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一定遏制。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8个,面积达59.92平方公里;2004年许昌市建成区噪声平均值为53.9分贝,比上年降低了0.91分贝;许昌市建成区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29天,空气优良率为90%,比上年提高了5.3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有一定改善。

2004年许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42%;市区两座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各类垃圾4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11%;城市饮用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注:

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为了更加准确和规范地表述地区GDP,将“XX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名称调整为“XX地区生产总值”。

3.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