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濮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1:01:37 来源:濮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37次

(濮阳市统计局)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积极实施名城带动和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投资和扩大消费,稳步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基本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18.9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48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17.04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54.4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4:54.6:24.0,变化为21.7:53.5:24.9,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居住类价格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3%。

就业形式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32.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2%。全年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14821人次就业,各级劳动部门共培训失业下岗人员4147人次。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使4449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仍够合理,消费需求依然不足,社会投资还未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148.61万亩,优质专用水稻种植面积比上年扩大4.59万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比上年扩大7.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一批养殖基地和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建成。

种植业战胜严重旱灾,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208.42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夏粮118.82万吨,增长0.2%;秋粮89.60万吨,增长10.7%,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持续增产,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全年棉花产量1.95万吨,比上年增长5.9%。油料产量16.80万吨,比上年下降2.7%。

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812千公顷,零星(四旁)植树332万株,育苗面积0.761千公顷。

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7.58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12.37万吨,增长1.2%,禽蛋产量21.22万吨,增长8.9%。奶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奶类总产量7352吨,增长168.7%。水产品产量5423吨,比上年增长4.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74.2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9%;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7.99万台和8.63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3.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5.1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节水灌溉面积69.06千公顷,增长1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97.98亿元,比上年增长9.5%。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74.56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63.54亿元比上年增长6.2%;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4.61亿元,增长2.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0.27亿元,增长10.7%。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12.9%:重工业增加值65.76亿元,增长6.2%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42.01亿元,下降2.1%。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除石化行业因油、气价格下跌增速下降外,其它支柱产业均有增长。与上年相比,石化业下降4.1%;食品加工业增长1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4.4%;玻璃制品、编织袋工业增长较快。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加强,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686.8%。

工业产销基本衔接。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0.7亿元,比上年下降4.0%.产销率达97.8%。实现利润总额12.8亿元,比上年下降22.3%。亏损企业亏损额2.6亿元,增长4.2%;亏损面11.5%,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8.1%,比上年下降6.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9.3%,比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1.2%,提高45.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8.1%,下降0.6个百分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4463元/人。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还比较大。

建筑业增长加快。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安工作量28.24亿元。增长20.4%。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按单位工程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69.7%,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按房屋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62.8%,提高了4.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62.77亿元,增长17.1%;城乡集个体经济投资3.90亿元,下降3.8%。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22.93亿元,比上年增长8.4%;更新改造投资21.36亿元,增长30.2%;房地产开发投资3.12亿元,增长43.8%。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3.8亿元,增长2.55倍;以城市供水、供热、污水处理、道路、园林等为主的城市公用事业完成投资4.20亿元.增长25.7%;文化教育卫生投资0.46亿元,与去年持平。邮电通信业投资1.96亿元,电力供应业完成投资2.42亿元,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1.45亿元。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持续回升。全年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1.73亿元,增长44.87%.其中,石油采掘业投资19.25亿元,增长88.5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2亿元,下降75.5%;轻纺织工业完成投资0.18亿元,下降25%。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56.5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90.1%。建成投产项目119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6.8%。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93.2万平方米,竣工率为70.8%。

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天然原油开采75万吨,天然气开采3.55亿立方米;新、改建公路132公里;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2.5万门;新增中等学校学生席位4950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8亿元,增长10.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4.7亿元,增长1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0.8亿元,增长1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8.6%;餐饮业零售额5.5亿元,增长11.9%;制造业零售额6.4亿元,增长6.0%;农业生产者零售额4.2亿元,增长9.5%;其他行业零售额2.6亿元,增长14.1%。分规模看,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消费品零售额9.0亿元,比上年增长4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1%;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32.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44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出口总额2878万美元,下降4.1%;进口总额1587万美元,增长56.7%。

受国际环境影响,利用外资增加缓慢。年年实际利用外资820万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60万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发展。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1067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7%;完成营业额5888万美元,增长161.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7.3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4%。旅客周转量完成16.4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0%。

公路路网发展迅速。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32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5: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濮阳区位优势。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8774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4%。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6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8.7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1部。移动电话新增用户9.96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8.96万户。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各项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2.12亿元,比上年下降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各项贷款余额为141.88亿元,比上年下降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16.61亿元,比上年下降8.7%;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2.06亿元,比上年增长79.6%。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69亿元,增长3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6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63亿元。全年赔付额0.68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0.57亿元,人寿险赔付金额0.1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2001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573人,在校学生1822人。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共招生23554人,在校学生62094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928人,在校学生20938人。普通高中共有30所,招生16626人,在校学生41156人。全市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9%。全市小学在校学生414484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351692人次。全年共扫除青壮年文盲25013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15%以上。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1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817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5057.9万元,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4633.5万元。全市共取得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励51项。技术市场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16项,成交金额4377万元。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2001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其中市以上质量检验机构4个。全市已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寻呼系统1个,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站3个,气象公益服务站6个,121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询服务系统6个,电视气象服务系统5个。测绘、计量和地震等其他综合技术服务工作继续取得进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1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1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3.5%,电视人口覆盖率93%,有线电视用户3万户。全年出版报纸1166.4万份。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个体诊所)234个,床位776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457张;卫生技术人员9766人,其中:医生4040人,护师、护士2580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560人。妇幼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294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76个,床位1700张,卫生技术人员2130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5.9%,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796人。

全民健身运动取得好成绩,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252185人。

十一、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2001年全市出生人口44419人,出生率为12.79‰;死亡人口18754人,死亡率为5.4‰;全年净增人口25665人,自然增长率为7.3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5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48万人,占21.93%;乡村人口272.2万人,占78.0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9%,老年人口达到240638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2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81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591元,增长4.1%。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但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6.84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088人;有85887名企业职工和18916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150849名职工和53663名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71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为14.38万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50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4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基金135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