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安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0:46:09 来源:安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62次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抓住机遇,努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稳步推进各项改革,积极实施对外开放,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国民经济出现了重要转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6.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80.2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为21.4:47.3:31.3。

市场物价降幅缩小。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2.9%,衣着类价格上升5.3%,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上升0.3%,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3.7%,居住类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升1.9%和8.0%。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2%。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40.4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全年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所21所,介绍9991人次就业。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2960人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52%。年末劳动部门城镇登记失业率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较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社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趋缓。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向优质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种植业战胜了严重旱涝灾害,仍获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220.5万吨,比上年减产14.7%,其中,夏粮142.5万吨,减产2.9%,秋粮78.0万吨,减产30.2%,优质专用小麦增长较快。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产量增长。全年蔬菜总产量307万吨,比上年增长23.0%;棉花产量3.6万吨,比上年增长9.3%;油料产量31.1万吨,比上年增长17.4%;水果总产量30.3万吨,比上年增长3.0%。

绿化造林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9.6%;幼林抚育实际面积55.7千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5.0万吨,增长11.5%。禽蛋产量18.0万吨,增长13.5%。奶类总产量6205吨,增长102.2%。

农业生产投入有所减少。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02.52万千瓦,比上年末下降2.8%;全年农村用电量9.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10.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4.5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79.3亿元,增长15.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7.4亿元,增长4.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4.1亿元,增长42.2%。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8.7%;重工业增加值60.1亿元,增长18.4%。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51.6亿元,增长18.4%。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无保障的小企业。同时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新产品产值完成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8%。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产销衔接状况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产销率达98.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是近年来的最好水平。亏损企业亏损额2.1亿元,下降38.6%;亏损面35.4%,下降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1.9%,比上年提高23.1个百分点。但是,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仍然比较大。

建筑业增长加快。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9亿元,增长41.9%,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实现利税1.5亿元,比上年增长99.4%。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按单位工程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26.4%,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按房屋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44.7%,和上年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8.3亿元,增长5.8%。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4.9亿元,增长18.2%;更新改造投资9.3亿元,减少21.6%;房地产开发投资4.0亿元,增长76.8%。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年投资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3%;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1656万元,电力供应业(含城乡电网改造)投资4.4亿元,上升27.8%。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9.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9.7%。建成投产项目20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7.9%。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93万平方米,竣工率为42.5%。

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文峰中路等“五路一桥”建成通车,改造亮化了城区19条道路;完成了106国道滑县段改建工程,内黄王庄大桥即将竣工;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东区污水处理厂、安阳河市区东段治理工程顺利进行;电信综合楼和广电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市话、农话改造扩容16万门,有线电视光缆数据传输市县连网工程全面开通;市汽车客运东站、塘沟垃圾处理厂已正式开工;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郭家湾村搬迁已经完成,洹水公园部分改造正在实施,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8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改建二级以上公路41.7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82万亩,粮食仓储量7500万公斤;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4万千伏安,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7.2公里(包括城乡电网改造)。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8.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6%;旅客周转量完成2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5.1万门,比上年净增加34.3万门,电话普及率达10.4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26部。移动通信新增用户4.4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3.3万户。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继续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5.7万户,比上年增长11.5倍。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4.2亿元,增长8.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7.4亿元,增长9.8%。

市场经营结构有所变化。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市场份额的12.4%,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3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市场份额的47.1%,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9.8亿元,增长20.6%,占市场份额的11.9%,比上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9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成交金额51.6亿元。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04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出口总额12015万美元,增长3.9倍;进口总额8439万美元,增长32.0%。对亚洲、南美洲、欧洲出口分别增长4.4倍、25.7倍和1.6倍。

旅游业稳步发展。2000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40.75万人次,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3558人次,其中港澳台胞714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49.45万美元,增长12.01%;国内旅游收入8741.14万元。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1.5亿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6.6亿元,比年初增加26.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55.7亿元,增加16.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40.7亿元,增加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28.1亿元,比年初增加23.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95.6亿元,增加21.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1.4亿元,增加536万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9亿元,增长22.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7亿元。全年赔款支出8286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6535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1751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结构得到调整,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2000年,全市有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2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624人,比上年增招2190人,在校生8410人,成人高校招生2373人,在校生4329人。普通高中招生1.5万人,比上年增招5021人,在校生3.5万人。全市普通初中在校生33.1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6.88%。职业学校在校生2.2万人。小学在校生59万余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8%。全市各县(市)、区都基本上完成了“普九”任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5785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37.5万人次。全年扫除文盲7763人。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0年科技三项费支出为531万元,全市共申报科技成果95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61项,其中省级奖4项,市级57奖。全年受理专利申请72件,授权专利60件。技术市场平稳,全市技术贸易机构284个,比去年增加34个,从事科技贸易人员5037人,共签订技术合同37项,实现合同金额10725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0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4个。年末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年发行500万份电视报。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200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包括个体诊所)175个,床位913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580张;卫生技术人员11350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9414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447人。妇幼卫生机构9个,卫生技术人员290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68个,床位1951张,卫生技术人员1971人。农村村级共有卫生人员9430人,村设置的医疗点4191个。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0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参加省以上运动会11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87个冠军,107个亚军,90个第三名。全民健身运动取得好成绩。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环境监测人员217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59个,总投资2168万元。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结合工业结构调整,关停淘汰341家污染重、效益低的企业和245个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新污染得到控制;淘汰、取缔、改造市区3115个燃煤大灶、茶炉、锅炉及露天烧烤,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

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0.71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的4.73%。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00年全市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7581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2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51元,比上年增长22.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084元,增长3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29元,比上年增长4.1%。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但一部分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仍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继续实施。2000年年底参加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共有32万人,参加社会统筹的离退休职工有8.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16.5万人,离退休职工3.9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市社会福利院床位108张,收养55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6万元。城镇社区服务网络继续完善,已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9个。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有关数据将按国务院统一要求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