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鹤壁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10:32:54 来源:鹤壁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89次

鹤壁市统计局

(2002年2月21日)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争先晋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两个超过、两个提高”总体目标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认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实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基本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94.9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9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46.88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28.17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2.5:48.6:28.9变化为今年的20.9:49.4:29.7,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

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100%,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4.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0%,居住类价格上涨9.3%,其余五大类价格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6%。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6%。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1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全市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9个,全年成功介绍16607人次就业,各级劳动部门共培训失业下岗人员 612人次。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使7478个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52.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消费需求依然不足,社会投资还未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全年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达到57万亩,比上年扩大19.5万亩,种植比例已达46.1%,比上年提高16.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全市全年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已达36.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一批养殖基地和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年末全市实际拥有万头养猪场个数28个,30万只养鸡场个数106个。

种植业战胜严重旱灾,粮食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88.04万吨,比上年增长3.4%,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份。其中,夏粮47.15万吨,比上年下降1.1%;秋粮40.89万吨,增长9.2%。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持续增产,名优、新特、精细品种不断增加。全年棉花产量0.1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产量5.63万吨,比上年增长2.6%。

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000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1.61万吨,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52万吨,增长7.6%;禽肉产量4.93万吨,增长17.8%。蛋类总产量达8.81万吨,比上年增长6.0%。畜牧业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2%,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畜牧业支柱产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全年水产品产量2400吨比上年增长9.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保持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 136万千瓦,与上年基本持平。农用拖拉机6.43万台,农用运输车1.89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1.7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9.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2.4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节水灌溉面积35.7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9.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3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7.03亿元,比上年增长8.4%;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5.75亿元,增长13.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32亿元,下降10.6%。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8.21亿元,增长14.3%;重工业增加值21.87亿元,增长12.0%。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76亿元,增长11.1%。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煤炭、冶金、建材、电子、电力等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主要支柱产业增速加快。与上年相比,煤炭采选业增长7.9%;电力工业增长15.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4%。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加强,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2.16倍。

工业产销基本衔接,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8.91亿元,比上年增长8.6%,产销率达到98.5%。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83亿元,比上年增长95.5%。亏损企业亏损额0.96亿元,比上年下降13.0%;企业亏损面21.5%,比上年减少3.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3.44%,比上年提高10.67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6.57%,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25次/年,比上年加快0.03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2.72%,提高1.24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0.90%,提高6.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76.38%,下降1.74个百分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9.1%。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不理想,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还比较大,扭亏任务仍然繁重。

建筑业增长加快。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工程质量有所提高。按单位工程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50.4%,比上年提高21.1个百分点;按房屋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50.5%,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3.04亿元,增长32.0%;城乡集体、个体经济投资7.18亿元,增长1.0%。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8.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更新改造投资3.21亿元,增长24.5%;房地产开发投资0.52亿元增长37.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中农林牧渔水利投资1.74亿元,增长20.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投资2.15亿元,增长90.5%;工业投资6.17亿元,增长50.9%。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盘石头水库导流洞、输水洞工程均已贯通,大坝围堰按期截流,一期移民工作顺利完成,二期移民工作全面启动;鹤林线鹤壁段大修工程、新范线改善工程提前竣工,浚内线、107 国道鹤壁段、大白线中北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农网改造一期工程、新区燃气项目一期工程、浚县黎阳粮库、淇县1203粮库建设顺利完成。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8.9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7.8%。建成投产项目108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4.0%。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 49.04万平方米,竣工率为55.5%。

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10万吨;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 10.01万千伏安;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38.24公里(包括城乡电网改造);新建公路15公里;新增中等学校学生席位1690个;新增粮食仓库仓容面积8253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81亿元,增长7.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23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88亿元,增长13.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6%;餐饮业零售额1.19亿元,增长21.4%;制造业零售额5.11亿元,增长5.5%;农业生产者零售额4.62亿元, 增长 6.6%;其他行业零售额 0.24亿元,增长12.7%。全市城乡各类集贸市场商品货源充裕,成交活跃。全年成交额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9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进口总额 146万美元,增长2.8%;出口总额2772万美元,增长47.1%。在出口产品中 , 一般贸易出口增长 52.7% ;工业制品出口增长44.4%。从出口市场看,由于我市主要面向亚洲、北美洲、欧洲联盟等市场,受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因素较少,对港澳台地区出口增长较快。2001年,对港澳台地区的出口总额达902万美元,增长3.4倍 ,出口北美洲地区的981万元,比上年增长27.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85.31万吨,下降7.0%;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2072万吨公里, 比上年下降 1.9%;全年旅客运输753.5 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8.8%; 完成旅客周转量39756万人公里,增长6.0%。

公路路网发展迅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8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63.4公里,比上年增加2.7公里。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鹤壁的区位优势,扩大了知名度。

邮电通信业增长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282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0.3%。全市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 14.75 万门; 电话普及率达到19.62部/百人,比上年提高3.81部。全市移动电话新增用户近4万户,年末用户达到7.8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5.65万户,比上年增长88.5%。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2001年,全市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一河两山”为重点,加快天然太极图、罗贯中隐居处、孙思邈隐居处、上峪火山地幔、赵都古城和宋代古瓷窑遗址等旅游区(点)的规划、开发和建设,全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规模扩张取得一定成效。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人数和国内旅游者人数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市实现旅游直接收入982万元,比上年增长3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在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的同时,我市进一步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有效地保证了全市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全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年财政支出完成6.3亿元,增长10.0%。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20亿元, 比年初增加5.2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3.13亿元,比年初增加2.4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93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7.11亿元,比年初增加2.6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8.95亿元,比年初增加2.4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5.29亿元,比年初增加0.21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长 23.2%。其中: 财产险保费收入0.38亿元,增长9.7%;人寿险保费收入0.77亿元,增长31.6%。全年保险赔付额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财产险赔款余额0.22亿元,增长10.2%;人寿险赔付金额0.13亿元。

八、新区建设

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年,我市紧抓全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到了全省“25+1”的特殊优惠政策,淇滨新区被列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支持城市。新区全年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3亿元,新修、完善城市道路14.2公里,铺设给排水管线14.7公里,增加绿地面积19.8万平方米,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新区第一口地热井采掘工程已经完成。新区新世纪广场一期工程、淇河天赉渠拦河坝整修扩建工程、淇滨中学教学楼等已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区市委党校、淇滨乐园、老年康复医院、市中心医院、市中心血站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管理,亮化美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淇滨新区正在成为全省城市建设的亮点。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经过积极建设,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建成并批准招生,结束了鹤壁没有大学的历史。年末全市已经拥有普通高校1所,共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所。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共招收学生6982人,在校学生10950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168人,在校学生6136人;普通高中共有11所,招生4814人,比上年增加1046人;在校学生11488人,比上年增加2168人。全市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 89.8%。 全市小学在校学生16562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8%。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全市拥有县属以上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4个,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1万人。我市共有27项科技成果被授予2001年度市科技进步奖。全市年末累计申请专利70件,专利授权63件。 技术市场比较平稳, 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03项,成交金额4028.9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3个。全市已建立气象防灾寻呼系统1个,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站4个,气象公益服务站3个,电视气象服务系统3个。测绘、计量和地震等其他综合技术服务工作继续取得较快进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显著。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进京小戏《调查》获全国“群星奖”金奖第一名。全市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85.1%,电视人口覆盖率82.4%,有线电视用户6.00万户。新闻出版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参加全国全省新闻出版知识竞赛,我市代表队均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全年出版报纸总份数也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7个,床位421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482张;卫生技术人员4969人,其中医生1881人,护师、护士1507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 341人;妇幼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89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22个,床位717张,卫生技术人员884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农村总数的99.9%,共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138人。

体育事业成绩斐然。全年在国内外省级以上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得奖牌36枚。全民健身运动取得较好成绩,群众性体育活动健康发展,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已超过国家规定的平均水平。

十一、人口

人口变动基本正常。全年全市出生人口1.99万人,出生率为14.1‰;死亡人口0.87万人,死亡率为6.2‰;全年净增人口1.6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41.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4.58万人,占38.5%;乡村人口87.31万人,占61.5%。年末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4%,老年人口达到9.08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8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2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81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948元,比上年增长10.8%。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 30.53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31.22万平方米。但一些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7.80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 1949人;有6.55万名企业职工和2.0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15.56万名职工和2.54万名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全市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2.8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的保障人数为4635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777张,年末在院孤寡老人463人。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0处,其中社会服务中心6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6万元。

注:①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②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表1: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

类 别 2001年

────────────────────────

居民消费价格 100.0

城 市 100.5

农 村 99.3

食 品 99.3

粮 食 98.3

肉禽及其制品 99.4

蛋 类 104.8

水产品 97.7

鲜 菜 100.7

烟酒及用品 98.8

衣着 95.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6.8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94.2

交通和通信 104.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3.0

居住 109.3

商品零售价格 98.4

城 市 98.5

农 村 98.2

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 99.6

───────────────────────

附表2:2001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

产 品 名 称 2001年 比上年增长(±%)

───────────────────────

一、农产品产量

粮 食(万吨) 88.04 3.4

夏 粮 47.15 -1.1

秋 粮 40.89 9.2

油 料(万吨) 5.67 2.6

其中:花 生 5.52 2.8

油菜籽 0.15 持平

棉 花(吨) 1100 -4.2

蔬 菜(万吨) 40.66 8.6

水 果(万吨) 3.78 5.6

肉 类(万吨) 11.61 12.7

其中:猪牛羊肉 6.52 7.6

禽 蛋(万吨) 8.81 6.0

水产品(吨) 2400 9.1

纱(吨) 26970 -8.2

布(吨) 3596 21.7

配混合饲料(万吨) 31.93 27.5

原 煤(万吨) 819.7 8.5

化妆品(万元) 19229 53.8

机制纸(吨) 38271 6.6

轮胎外胎(万条) 141.8 24.4

小型拖拉机(台) 2800 59.9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25.96 12.2

十种有色金属(吨) 45326 37.4

水 泥(万吨) 176.6 31.6

化 肥(吨) 21985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