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焦作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09:58:49 来源:焦作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74次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全会、市人大九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强力推进第三次创业,调整经济结构,加大投资力度,推进科技进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城市化步伐,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市经济出现了重要转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综合

2000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是: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消费品市场稳定运行;税收稳定增长,财政收入结构改善,可支配财力增加。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16.8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72.2亿元,增长10.3%。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7.1%,比上年减少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1.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31.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降幅缩小。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降幅比上年缩小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4.7%,衣着类价格下降4.4%,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3.2%,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下降2.6%,居住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分别上升5.0%和12.3%。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8%。(详见附表1)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352662人。全年各类职业介绍所介绍12917人次就业,组织9800人次参加了各类就业培训。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国有企业1.39万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较突出,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尚未根本缓解;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社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安全生产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

农业结构向优质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7426万元,同比增长5.2%,其中:农业增长3.8%;林业增长11.9%;牧业增长7.4%;渔业增长8.0%。

2000年,我市种植业在战胜严重旱涝灾害之后,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167.39万吨,比上年下降6.2%。其中夏粮84.39万吨,下降4.3%;秋粮82.99万吨,下降7.9%。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上升,产量增长较快。全年棉花产量5573吨,比上年增长45.5%。油料产量69096吨,比上年增长12.8%。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持续增产(详见附表2)。

造林绿化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4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8.8%;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6.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8.0%;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畜牧、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5.95万吨,增长6.6%;禽蛋产量18.61万吨,增长7.3%。奶类总产量0.4万吨,增长241%。水产品产量0.4万吨,增长8.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11.1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8.8%;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载重汽车分别达到7.26万台和0.33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8.5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7.8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73.6亿元,增长8.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26.0亿元,增长2.4%;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增长15.4%;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3.1亿元,增长29.4%。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下降0.2%;重工业增加值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35.4亿元,增长12.4%。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增加值30.1亿元,增长6.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详见附表2)。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无保障的小企业。同时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43.6%。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好转,产销衔接状况有所改善,经济效益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利税总额211547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8404万元,比上年增长40.3%。亏损企业亏损额31295万元,比上年下降22.0%;亏损面17.2%,下降4.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25500万元,下降20.8%;亏损面32.0%,下降7.7个百分点。全年产成品资金占用190078万元,比上年末下降6.4%。但是,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亏损面和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仍然比较大。

建筑业生产平稳,效益有所回升。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93120万元,增长1.9%。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046个,比上年减少17个。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6147元/人,比上年增长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其中国有经济投资327779万元,增长69.5%;城镇集体经济投资8114万元,增长65.9%;农村投资146639万元,增长10.1%。按投资管理渠道观察,基本建设投资24.9亿元,增长75.8%;更新改造投资5.2亿元,增长74.7%;房地产开发投资11741万元,增长26.9%。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0年我市用于基础产业投资为16665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9.5%,比上年同期增长49.5%。其中,农林牧渔业投资6725万元,增长11.7%,交通运输通信业投资97324万元,比上年增长67.3%;能源工业投资62603万元,增长32.4%。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0年焦作—晋城高速公路完成投资25913万元;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80KA槽铝电解工程完成投资48977万元;市电业局城网工程完成投资14666万元;焦作—巩义黄河大桥完成投资19346万元;焦作至新庄高速公路完成投资20084万元。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68861万元。建成投产项目242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1.0%。竣工房屋面积为112.91万平方米,竣工率为51.7%。基本建设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新建公路16.8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4.31公里,氧化铝8万吨/年。更新改造新增主要能力有:轮胎外胎30万条/年。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缓发展。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9917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公路货物周转量272290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6.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412.32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70.4万门。移动电话新增用户8.5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3.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5部/百人,比上年提高3.8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50997户,比上年增长6.4倍。

六、国内贸易

商品市场稳步运行,市场销售稳定上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1亿元,比上年增长9.4%。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6亿元,增长10.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9.5万元,增长8.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3.2%,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5.2%,制造业零售额下降2.3%,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增长5.9%,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长1.2%。

绝大多数商品处于供求宽松的状态,买方市场特征明显。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成交额达43亿元。大型商业零售企业销售活跃,经济效益明显回升。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124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8.2%。其中,出口总额7080万美元,增长27.3%;进口总额5332万美元,增长133.7%。主要贸易伙伴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利用外资大幅下降。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14个,协议利用外资额3370万美元,全年利用外资1289万美元,下降77.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67万美元,下降81%。

国际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1024人次,其中港澳台同胞266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5.2万美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城乡居民储蓄稳定增长。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0.9亿元,比年初增加18.1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5.17亿元,增加3.0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5.51亿元,增加10.9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54.22亿元,比年初增加6.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16.86亿元,增加5.2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0.63亿元,增加1.23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末,全市各类财险业务承保金额1235069万元;保费收入9267万元,增长2.78%;财险赔款金额5386万元,减少3.96%。2000年末,全市各类人寿保险业务承保金额556201万元,增长2.8%;保费收入17777.4万元,增长32.58%;人身险给付金额(含期满给付)3898.6万元,增长10.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前进。2000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859人,比上年末增长6.3%。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00年全市共获得科技成果奖77项,其中优质、高产、强抗倒伏小麦新品种“豫麦49”选育及应用分获市级和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QP12.7气动钳盘制动器,防止煤炭自燃的新型阻化药剂的研究等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491所,其中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3所,普通中专8所,成人中等学校11所,普通中学266所,农职业学校25所,小学1168所,其他学校(特殊教育学校)8所。教职工总数39677人,其中:专任教师30799人。全市在校学生总数799696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11785人,成人高校在校生2371人,普通中专在校学生12477人,成人中等学校在校生152329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7040人,农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3425人,小学在校学生36897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68%。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群众文娱生活丰富多采。2000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演出场次1065场,观众达137.9万人次;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48.8万册;博物馆7个;群艺馆、文化馆13个,举办各种展览62次,组织文艺活动186次。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提前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广播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

档案事业发展迅速,档案馆档案开放工作取得进展。至2000年底,全市共有档案馆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79846卷(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包括个体行医)608个,床位963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589张;卫生技术人员14301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4187人,护师、护士2889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712人。专科防治机构3个,卫生技术人员114人。妇幼卫生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260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0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省级以上比赛冠军61个,其中世界冠军2个,亚洲冠军2个,全国冠军4个。2000年全市举承办各种竞赛27次,其中国家级6次,省级6次,参加竞赛运动员达29540人。全民健身活动推向新阶段。成功举办了中国•焦作(温县第六届)国际太级拳年会、第十一届市直机关运动会,开展了普及太级拳活动。学校体育活动活跃,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97.4%。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各级环境监测站11个,环境保护系统共有714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7个,总投资4351.1万元。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6.13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6.73%。

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在全市3个城市中建成了15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60.78平方公里;在3个城市中建成了7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26.61平方公里。但环境污染的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但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仍然艰巨。2000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965元,比上年增长16.98%。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7.59元,比上年增长6.28%;人均消费性支出3467.72元,比上年增长7.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元,比上年增长1.4%。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竣工住宅面积43.99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住宅竣工面积306.4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9.6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8.9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有22.75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66万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0年,全市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69.2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为2950人。2000年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333张,收养858人。其中:老人780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和劳动生产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有关数据因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仍在核查,结果将按国家统一要求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