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平顶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09:57:20 来源:平顶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812次

平顶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平顶山调查队

(2008年4月13日)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态势: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回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对外贸易稳步发展,财政收支快速增长,金融市场运行良好,市场物价上涨明显,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4%,经济总量跃上800亿元的新台阶。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8.5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4.7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8.3亿元,增长13.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983元,比上年增长15.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9:61.7:27.4变化为10.8:62.6:26.6,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化建设进程有新的加快,保障和社会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1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3%。

市场物价上涨明显。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5.1%,居住类价格上涨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2.9%,衣着类价格下降3.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3.8%。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5%。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所170个,各级劳动部门组织培训农民工3.6万人次,培训失业下岗职工3.5万人次,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使3.9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1.4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仍然较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新开工和后续项目不足,投资保持持续较高增长有难度,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压力增大,财政收入的不稳定因素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总水平仍偏低,城乡新增劳动力较多,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等。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持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0.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71.2亿元,林业产值4.6亿元,渔业产值1.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0%、10.6%、4.7%、10.9%。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93.9万吨,增长6.3%,其中夏粮94.5万吨,秋粮99.4万吨。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3281吨,下降32.3%;油料总产量13.9万吨,增长5.3%;蔬菜瓜类总产量291.6万吨,增长12.2%;烟叶总产量3.2万吨,增长3.2%。全年造林面积11623公顷,其中新发展经济林2597公顷,零星植树1056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1400公顷次。

渔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28913吨,比上年增长17.1%。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4.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1万亩,新打机井2008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3平方公里。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8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4%;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9.6万台和5.9万辆,分别增长2.1%和2.6%;全年农村用电量59181万千瓦·时,增长9.9%;化肥施用量(折纯)30.6万吨,增长7.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5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完成工业增加值487.5亿元,增长18.9%,其中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增加值3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6.7亿元,增长25.9%;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24.4亿元,增长23.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0.6亿元,增长31.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98.2亿元,增长22.4%。

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炼焦、化工、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等行业增长较快,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见附表二)。与上年相比,限额以上石油加工及炼焦工业完成增加值21.8亿元,增长3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5.8亿元,增长33.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9.1亿元,增长30.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1.6亿元,增长3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3.7%。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加强,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39.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限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提高0.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40%;产销率97%,和上年持平;实现利税16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其中利润93.7亿元,增长53%;亏损企业27家,比上年下降38.6%;亏损企业亏损额1.5亿元,下降10.7%;亏损面为4.3%,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33.5亿元,比上年增长45.4%。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8.7%,比上年提高20.6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7.8%,上升1.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9.1%,上升0.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3.6%,下降7.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0.3%,提高2.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12758元/人,增长32.9%;流动资金周转率为2.4次/年,提高0.1次/年。但仍有部分企业效益不理想。

建筑业较快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2亿元,比上年增长5.1%。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独立核算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63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6%;竣工面积21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结构渐趋合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城镇及城镇以上单位完成投资311.4亿元,增长32.1%,民间投资完成139.7亿元,占城镇投资的比重达44.9%;港澳台投资22.6亿元,增长43.3%。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及城镇以上单位完成工业投资161.6亿元,增长19.6%,完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45.5亿元,增长3.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5.1亿元,增长47.3%;房地产业投资50.2亿元,增长117.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2.1亿元,增长413.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型项目支撑作用明显。2007年全市完成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2个,合计完成投资153.9亿元,占全市城镇以上投资总量的49.4%,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郑石高速公路建成全线通车;平高东芝二期工程、宝丰大地水泥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蓝光环保发电公司2号机组扩建、舞钢公司100万吨宽厚板生产线扩建工程、银龙集团20万锭气流纺扩建、天瑞集团火车轮铸造项目、平煤集团朝川焦化厂等工程均已竣工投产;神马博列麦6000吨安全气囊丝项目、天广水泥旋窑扩建工程、平煤集团总医院综合大楼等项目即将投产;平顶山姚孟第二发电有限公司2×60万千瓦机组扩建、燕山水库建设工程、太澳高速公路平顶山段等项目进展顺利。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以“双创”活动为契机,完善城市功能,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有新改观。开源路南延、凌云路北延、高阳路三期以及程平路改造等工程建成通车,和平路西段步行街、联盟路连片开发和文化宫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湛河治理四期工程开工建设,新华路北延、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建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湖滨新城初具规模。城镇化率达到38.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分城乡看,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26.8亿元,增长19.2%;县的消费品零售额35.5亿元,增长17.6%;县以下零售额36.8亿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8亿元,增长30.5%。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0.8亿元,增长10.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4382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外贸出口总值31706万美元,增长16%,外贸进口总值12123万美元,下降29.6%。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0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6.5%。年末实有“三资”企业336家,比上年增加10家。

旅游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18.8亿元,增长24.8%,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9.8万人次,同比增长23.1%。

七、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32.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2%,公路客运周转量27.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7%。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年末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2.1万门,比上年增长12.6%,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233.7万户,增长10.3%,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6.2万户,比上年增长37.2%。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持续较快增长。据财政部门统计,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7亿元,同比增收13.5亿元,增长30.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1亿元,同比增收9.7亿元,增长24%%;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6.4亿元,增长15.9%;区级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增长23.3%;县(市)级一般预算收入23.2亿元,增长30.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4.8亿元,增长24.6%。

金融运行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47.1亿元,比年初增加48.8亿元,增长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5.1亿元,比年初增加44.9亿元,增长11.8%。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06.3亿元,比年初增加73.3亿元,增长22%,其中工业贷款余额51.6亿元,增长5%,商业贷款余额36.4亿元,增长12.9%,农业贷款余额76.4亿元,增长16.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6万人。科技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全年共申请专利401项,增长49.6%,审批218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5项,其中省级15项。全市共认定技术合同132件,技术合同交易额6400万元。“科技兴平”战略取得新成效。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2452所,教职工58108人,在校生人数90.8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45583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在校生2.3万人;普通中学282所,在校生29.5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初中、高中升学率分别为94.7%、49%和51%。成人高等学校招生6217人,在校生14684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907人,在校生6637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长足发展。2007年,全市文化事业繁荣活跃,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07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文艺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61.6万册。《平顶山日报》全年发行量2360万份,《平顶山晚报》全年发行量2560万份。拥有广播电台7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台7座,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23.6万户。档案事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全市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专业档案馆2个,各级各类综合档案室927个,保藏档案198万卷册,达到省级以上标准的馆室705个。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义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697个,卫生技术人员15837人,其中执业医师6085人,护师和护士5118人,农村医疗点3045个。全市各种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有所增加,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妇女儿童保健、职业病防治、社会无偿义务献血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50枚,其中金牌14枚、银牌9枚、铜牌27枚,其中获国家级金牌3枚,世界级金牌1枚。

十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2007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狠抓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关停25台小火电机组,淘汰机械化水泥立窑生产线16条,关闭了天宏焦化66型焦炉和其他10家重污染企业,取缔养鱼网箱60多箱,旅游快艇30条,机动采沙船35条。完成市区周边矸石山的综合整治任务,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12369环保热线受理群众投诉1317起,处理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全年出境水质达标率84.7%;全年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13天,达标率达85.8%,比上年增加14.3个百分点;市区交通噪声66.1分贝,比上年降低2.2分贝;全年没有酸雨。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积极推进环保节能技术进步,加大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成效逐步显现。2007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新增日处理垃圾能力940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人口、社会、劳动保障与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卓有成效。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到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49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0.9万人,非农业人口127.6万人,城镇化率达38.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提高。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5元,比上年增长18.4%;人均消费性支出8261元,增长17.1%。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98元,增长22.2%;农民人均纯收入3733元,增长18.5%。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24台,冰箱92台,空调器120台,洗衣机102台,家用电脑48台。每百户农民拥有彩电101台,冰箱29台,空调器23台,洗衣机91台,摩托车50辆。但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统筹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统筹、医疗费用统筹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市已有24.3万名职工和7.5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统筹,45.5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统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总人数为55.5万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42.1万人,退休人员12.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社会福利收养单位124个,床位数7051张,收养人数6846人。全年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总人数18758人。享受城镇居民低保人数8.7万人,保障总额816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5万人,五保供养人数2.1万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共安置退役士兵复员干部2019人,其中转业士官138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