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平顶山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4 09:29:18 来源:平顶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60次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投资和扩大消费,稳步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市场繁荣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9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1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54.5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96.7亿元,增长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131元,比上年增长7.7%。

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居住类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5.7%,衣着类价格下降4.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1.9%。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2.3%。各级劳动部门共培训失业下岗职工15040人次。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使19853名失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矛盾仍较突出,消费需求依然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虽有好转但仍不理想;社会投资还未全面启动,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不足;财政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的措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预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54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农业产值39.67亿元,林业产值2.95亿元,牧业产值31.47亿元,渔业产值0.4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0%、5.7%、5.9%、7.0%。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167.92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夏粮总产量80.57万吨,比上年增长25.8%;秋粮总产量87.35万吨,比上年增长14.6%。名优特色种植业发展较快。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2989吨,增长6.8%;油料产量7.56万吨,增长14.9%;蔬菜瓜类总产量156.81万吨,增长5.0%;烟叶总产量3.6万吨,增长66.7%.

造林绿化有新的进展。全年造林面积0.93万公顷。其中新发展经济林0.45万公顷,零星植树1540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91万公顷次。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28.61万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猪肉产量17.93万吨,增长4.5%。禽蛋产量10.18万吨,增长3.1%。奶类产量4608吨,增长73.9%。大牲畜年末存栏头数87.7万头,比上年增长6.6%,其中牛存栏81.57万头,增长6.6%。生猪存栏212.88万头,增长5.8%。山羊、绵羊存栏123万只,增长9.2%。猪牛羊出栏397.69万头(只),增长7.2%。其中生猪出栏236.04万头,增长5.4%。

渔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7500吨,比上年增长11.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8.8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16万亩,新打配机电井4456眼,治理水土流失105.20平方公里,完成坡耕地改造3.39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2.44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2%;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6.65万台和3.89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3.13亿千瓦•时,增长2.3%;化肥施用量(折纯)21.29万吨,增长3.1%。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所发展。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增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40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完成工业增加值141.8亿元,增长8.6%,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5亿元,增长18.0%,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下降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8%。轻工业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重工业增加值57.8亿元,增长7.6%。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煤炭、冶金、建材、电力和造纸等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主要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速加快。与上年相比,限额以上煤炭采选业增长24.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6.0%,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增长16.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31.9%。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加强,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11.0%。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产销率达97.9%。实现利税14.69亿元,增长8.4%;其中利润2.52亿元,增长14.1%。亏损企业89家,比上年减少7家;亏损面为23.5%,下降1.9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14.35亿元,下降12.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78.94%,比上年提高2.93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5.6%,上升了0.0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1.47%,上升0.0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4.34%,提高2.5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9.28%,上升0.6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0799元/人,增长15.58%;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1.13次/年,上升0.07次。但仍有部分企业效益不理想,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较大。

建筑业增速减缓。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3%。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独立核算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217.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6%;竣工面积9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7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国有和其他经济投资34.67亿元,增长13.2%。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7.95亿元,下降1.2%;更新改造投资9.68亿元,增长60.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3亿元,增长1.2%。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全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67691万元,增长3.6%;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6996万元,增长19.7%;国有单位完成农林水利业投资7027万元,下降23.4%;社会服务业投资25501万元,下降13.2%。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大幅上升。如姚电公司1号机组改造完成投资1.42亿元,平煤集团焦化公司30万吨捣固焦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神马集团7000吨技改工程完成投资1.04亿元,三项投资占全市更新改造投资的36.8%。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随着南北环城公路、鹰城广场、河滨广场和山顶公署等项目的相继建成,城市框架有所拉大,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7.3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0.0%。建成投产项目12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34.9%。竣工房屋建筑面积63.66万平方米,竣工率42.1%。

新增了一批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主要有:中国移动公司平顶山分公司五期扩容工程新增基站66个,新增容量20万门;中国联通公司平顶山分公司GSM工程新增基站105个,新增交换机容量10.52万门,CDMA工程新增基站36个,新增交换机容量4万门。改建公路里程共91.02公里,其中二级公路60.20公里;新增原煤开采能力60万吨/年;新增11万伏以上输变电线长度14公里,新增输变电设备能力19.15万千伏安。国债项目汝州市粮食储备库新增储备库容2500万公斤,面积7840平方米等。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3.8亿元,增长12.1%;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5.5亿元,增长13.1%,县以下零售额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餐饮业堆售额11.2亿元,增长7.7%;制造业零售额10亿元,增长5.3%;农业生产者零售额12.4亿元,增长10.7%。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27.4亿元,增长10.0%。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形势较为严峻。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23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出口总值4530万美元,下降9.5%,进口总值7862万美元,增长69.4%。

利用外资有所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4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2.1%。其中直接利用外资1085万美元,下降74.2%;年末实有“三资”企业261家,比上年增加7家。

七、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衡。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690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2%,公路客运周转量1440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邮电通信业投资增加,主要项目有网络传输工程、67GSM扩容、无线市话工程等。年末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75万门,电话普及率达13部/百人。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业务快速发展。分组交换用户已达574户,数据通信用户达到671户,新增117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拨号注册用户)达到16万户,比上年增长102.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速减缓。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86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4.1%,比上年增长2.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2亿元增长3.4%;市本级完成财政收入5.96亿元,下降1.8%;区级财政收入2.02亿元,增长14.8%;县(市)级3.88亿元,增长4.8%。全年累计地方财政支出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9.18亿元,增长12.5%。增支因素增多,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0.01亿元,比年初增加232.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9.83亿元,比年初增加4.0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5.92亿元,比年初增加24.0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73.41亿元,比年初增加15.5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财产险承保总额381亿元,保费收入1.3亿元,财产险支付赔款6162万元;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32619万元,人身险支付赔款1569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4705人,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41项,其中星火项目27项,攻关项目114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88项,其中省部级13项。全市认定技术合同86件,技术合同交易额7876万元。“科教兴平”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4304所,教职工54392人,在校生人数102.9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3所,在校生9289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生1.6万人;普通中学320所,在校生30.4万人;小学2261所,在校生51.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高中升学率分别为88.3%、41.0%和61.0%。成人高等学校招生686人,在校生204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585人,在校生4033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磁针生15.6万人,成人初等学校在校生11884人,全市共扫除文盲7900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文艺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51万册;《平顶山日报》全年发行量2024万份,《平顶山晚报》全年发行量1587万份。年末拥有广播电台4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台4座,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8.5万户。档案事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年末全市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各级各类综合档案室811个,保藏档案151.8万册,达到省级以上标准的馆室610个。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67个(含个体),卫生技术人员15970人,其中医生6647人,护师和护士4242人。农村医疗点3772个。全市各种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有所增加,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妇女儿童保健、职业病防治、社会无偿义务献血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169枚,其中金牌62枚、银牌68枚、铜牌39枚。在169枚奖牌中国家级奖牌7枚。全市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人数56万人,达标率为90.3%,达标学校2046所。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我市环保工作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突出“蓝天工程”,巩固了“一控双达标”等5项治理成果,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全面完成了各项环保目标,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区共关停70多台燃煤锅炉,完成油烟治理15家,共接受“环保110”投诉1128起,处理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7.0%,市区出境河流断面水质主要污染指标COD浓度为23.2mg/L,比上年下降26.8%。建成烟尘控制区10人,面积63.9平方公里,噪声控制达标区23个,面积52.8平方公里;全年大气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40微克/标立方米,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276微克/标立方米,下降30.6%,大气平均降尘量15.0吨/月•平方公里,市区交通噪声68.6分贝。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884人,科技业务人员223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1个,环境监测人员197人。

十二、人口、社会、劳动保障与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1‰。年末全市总人口48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8.3万人,非农业人口114.7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居民生活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1元,比上年增长6.7%;人均消费性支出4055元,增长1.5%。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556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2067.56元,增长5.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元,增长3.5%。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12台,冰箱81台,空调器49台,洗衣机96台;每百户农民拥有彩电41台,冰箱11台,空调器3台,洗衣机34台。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一部分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仍然艰巨。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类职业介绍中心(所)19个,组织22060人次参加了就业培训。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45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8%。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统筹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统筹、医疗费用统筹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市已有45439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统筹,43.8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统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43万人,其中退休人员7.9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社会福利院2个,福利院床位59张,城镇老年福利机构13个,床位354张,农村老年福利机构82个,床位1807张。城镇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年优抚对象总人数166989人。优待优抚户数9498户,优抚对象享受定期抚恤金人数761人,优抚对象享受定期补助人数9533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安置义务兵2909人,士官187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含六县(市)城镇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