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郑州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17:11:41 来源:郑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89次

1999年,在经济环境复杂困难的情况下,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措施,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6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342.8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78.5亿元,增长1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519元,比上年增长7.6%。在国民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增加值163.2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4.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38.1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0.9%,占非公有制经济的84.6%,分别比上年提高1.4个和2.7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8643元/人,比上年提高3.4%。

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3%。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3.2%、服务项目类上升13.1%外,多数商品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分类价格见附表1)。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77.5万人,其中城市从业人员110.1万人,城市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7.1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1999年全市通过各种途径使3.84万名下岗职工和3366名失业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劳动部门城镇登记失业率2.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较脆弱,社会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拉动力减弱,国有经济效益不理想,社会就业压力大。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999年种植业在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结构调整,经过努力,全年粮食总产量152.0万吨,比大丰收的1998年减少25.8万吨,下降14.5%,但仍属常年水平。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90.5千公顷,夏粮总产量70.3万吨,比上年下降22.5%;秋粮播种面积203.7千公顷,秋粮总产量81.8万吨,比上年下降6.1%。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蔬菜、瓜果等一批重点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菜蓝子”工程成绩显著,禽、蛋、奶供应充足。

进一步重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造林绿化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6千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2.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7.0%。启动郑州环城生态防护林工程,建成西外环防护林32.6公里,实施绿色通道266.4公里,治沙造林1053公顷。

畜牧、渔业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7.6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4.38万吨,增长7.9%。水产品产量2.7万吨,增长8.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4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3%;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载重汽车分别达到9.34万台和1.02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26.2亿千瓦时。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6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年纺织行业压锭6.81万枚。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无保障的小企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999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71.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5.4亿元,比上年增长3.9%;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57.0亿元,增长0.8%;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7.7亿元,增长1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6.1亿元,下降0.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0.3亿元,下降6.6%。受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轻工业生产增速高于重工业。全年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0.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8亿元,增长0.8%;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9.5亿元,增长3.4%。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详见附表2)。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在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产销率为97.1%。实现利税总额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实现利润19.3亿元,比上年增长9.7%;亏损企业亏损额6.1亿元,比上年下降11.6%;年末产成品资金占用51.5亿元,比上年下降1.7%;资产负债率64.9%,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1.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全年国有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08.1亿元,下降1.9%;国有企业亏损额2.3亿元,比上年上升35.3%。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利税2.3亿元,增长4.5%。施工单位工程个数5306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892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54.5%;施工房屋面积10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6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4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在国家继续实施增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政策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92.6亿元,下降7.0%;集体经济投资64.3亿元,增长9.9%;个人投资28.7亿元,增长22.6%;其他投资52.6亿元,增长13.4%。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4.4亿元,下降4.7%;更新改造完成投资30.6亿元,下降9.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7亿元,增长11.7%。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在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1亿元,比上年下降2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3.9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全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达666个。新增固定资产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3.6%。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长途电缆198延长公里,肉加工品0.55万吨/年,客车制造4000辆/年,铝加工5万吨/年,耐火材料制品0.8万吨/年,学生席位6835个。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市38项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24.0亿元,其中郑缆公司扩大电力电缆出口专项工程建成投产、市博物馆建成开放、第五人民医院门诊楼已竣工。龙祥铝业工程、郑州供水工程、污水净化工程、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登封铁路工程、经济适用房等工程进展顺利。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209.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其中铁路148.1亿吨公里,与上年持平;公路60.9亿吨公里,增长8.0%;航空106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9.6%。完成客运周转量114.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0%。其中铁路54.3亿人公里,增长10.4%;公路52.2亿人公里,增长9.0%;航空7.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5%。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亿元,比上年增长29.1%;电信业务总量30.3亿元,增长20.6%;函件5347万件,下降15.4%。市话总容量135万门,比上年增长20.5%;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3.8万户,年末用户达到42.8万户。全社会年末电话机数达158.6万部,比上年增长43.4%;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5.1部/百人,比上年增加7.3部,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44.7部/百人,比上年增加4.2部。公用通讯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共有公用电话2.9万部,比上年增长11.5%;IC卡电话达5945部。全市所有行政村通了电话。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继续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3.1万户,比上年增长1.2倍。

六、国内贸易

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政策的指导下,我市商业企业积极开拓城乡市场,以丰富的商品品种、充裕的商品货源扩大销售,消费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9亿元,比上年增长9.2%(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12.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2.5亿元,增长4.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39.4亿元,增长15.5%。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完成186.9亿元,增长9.1%;餐饮业零售额39.5亿元,增长8.8%;制造业35.3亿元,增长9.6%;农业生产者零售额35.9亿元,增长9.5%;其它零售行业零售额14.3亿元,增长9.2%。

商贸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共有批零贸易业网点9.6万个(含商品交易市场内摊位数),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达721.9亿元。商品交易市场销售总额257.5亿元。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310个,其中:综合市场170个,专业市场134个,其它市场6个;已形成以全国性交易市场为龙头、区域性交易市场为骨干、地方性交易市场为基础的交易市场体系。市场的辐射力日益强劲,郑州市已成为全国中西部地区商品交易最活跃、最集中的商贸城市之一。

七、对外经济

1999年国家采取了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加之亚洲金融危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市及时调整对外经济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新的对外经济及承包劳务合作伙伴,对外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据海关统计,全年直接进出口总额181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直接进口总额8483万美元,增长3.6%;直接出口总额9702万美元,下降2.2%。分地区看:对亚洲出口5952万美元,对美洲出口1694万美元,对欧洲出口1479万美元,对大洋洲出口452万美元,对非洲出口126万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下降。全年新批外资企业78个,合同外资额1.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2%;实际利用外资2.1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2%;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2.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5%。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较快。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全年签约608万美元,比上年增加521万美元,增长6.1倍;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38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70万美元,增长2.5倍。

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国际旅游发展较快。1999年来我市观光、旅游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境外人员1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9%。全年接待过夜的海外游客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其中外国游客3.83万人次,华侨0.4万人次,港澳台同胞3.68万人次。旅游创汇44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8%。1999年1月郑州市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税收快速增长,199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工商税收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地方财政支出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9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7.3亿元,增长13.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5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3亿元,增长14.1%。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取得成效,及时成功平息了交行“挤兑”风波;郑州合行恢复了信誉,居民抽样调查显示,合行信心指数由10%上升到80.9%,上升70.9个百分点,存贷款逐步增加。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13.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3%;其中定期存款379.9亿元,增长9.2%;活期存款133.6亿元,增长22.2%。

企业股票上市又有新进展。1999年末,全市已有郑州白鸽集团、郑州百文集团、郑州煤电、郑州宇通、河南思达电子科技、河南豫能、郑州众生制药等7家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比上年末增加1家。全市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20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8.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亿元,增长4.5%,综合赔付率39.6%;人身险保费收入4.8亿元,增长3.6%,综合赔付率58.9%。全市共有154.8万人参加了各种类型的人寿保险,25万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积极加大“科教兴郑”战略实施力度。1999年,全市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利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持了一批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初步效益。启动了全市技术创新6122工程。全年共培养“星火人才”27万人,共组织实施攻关、火炬、星火、重点新产品等科技项目465项,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国家级立项34项,省级立项169项。全年有125项成果荣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8项。

技术市场活跃。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936项,技术贸易成交额4.2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年申请专利750件,授权专利600件,增长6.4%。

教育事业发展壮大。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推出重大举措,扩招使高教招生大幅度增长。1999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5万人,比上年增招1.3万人,增长59.1%;在校学生8.8万人,比上年增长22.5%。全市普通高中78所,比上年增加7所;在校生5.6万人,增加1万人。全市普通初中371所,比上年增加9所;在校生30.6万人,增加2.6万人。小学1905所,在校生82.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小学升学率达98.04%。以实用技术培训、岗位及下岗培训为主的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城镇职工3.1万人次,增加0.4万人次;培训农民62.5万人次,增加9.7万人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文化馆18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6个,档案馆18个,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8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有线电视台8座,用户达29.1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7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3个,卫生防疫机构17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机构共有病床2.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8万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医药、卫生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全市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权利。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1999年,全市运动健儿在省级以上竞赛中共获得奖牌741枚,比上年增加346枚。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奖牌34枚,其中获得1个世界冠军和2个亚洲冠军;获得全国冠军51个,亚军39个;全省冠军271个,亚军173个。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发展。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54个,比上年增长21.5%;总投资8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7倍;共安排限期治理企业398家,取缔关停、并转128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比上年增加80家。市区噪声监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实行空气质量日报制度,继续加强“禁鸣”、“禁放”、公共场所“禁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强化了对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全市建成10个烟尘控制区,面积176.7平方公里;建成16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94.1平方公里。

十二、城市建设

年末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24.72平方公里。全市行政辖区城市化水平34.2%,其中中心城区城市化水平70.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全年新铺设城市自来水管道38公里,新铺设城市排水管道29.9公里;新扩建城市道路长度22公里,面积32.1万平方米。年末共有公交汽车1095辆;城市公交客运量达1.7亿人次。全年供水量3.12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18万立方米/日;全年售电量70.4亿千瓦时;集中供热面积1172万平方米;城市居民气化率达97.7%。

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绿、净、亮、美”的要求,开展了卫生治理、退路进厅、拆墙透绿、光辉工程、广场建设等综合治理,新建商博、文化、中州绿荫、航海、裕达等5个广场;新增广场面积22.1公顷,新增公共绿地20.7万平方米。金水河滨河公园按照“水清、界明、常绿、景美”的目标,新增绿地3.3万平方米,栽植花灌木5.3万株,垂直绿化1.5万株。全市人均公共绿地4.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7%。

十三、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的成效。1999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1.0‰,死亡率4.72‰,自然增长率6.28‰。年末全市总人口63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5.3万人,非农业人口216.3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由于全市提高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水平,适当增加行政、事业人员的工资,城市居民和职工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1999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7587元,比上年增长4.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48元,比上年增长7.5%(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8.9%);人均消费性支出5065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83元,比上年增长6.1%(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28元,增长9.6%。但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高低户的收入差距由上年4.1:1扩大到5.0:1。

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年城市商品房竣工面积121.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1%;商品房销售面积7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9.2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9.2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迅速发展。1999年,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488张,收养人数399人;社会各种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人数达5.8万人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统筹和离退休费统筹、医疗费用统筹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年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新增4.3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发放率达10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统计数据以《郑州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和劳动生产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邮电业务总量、增长速度按1990年可比价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