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河南

南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4-07 11:09:10 来源:南阳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69次

南阳市统计局

(2001年3月9日)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认真落实市委全会、市人大二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努力克服有效需求不足、自然灾害严重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努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全面完成。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200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市继续实施以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为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2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37.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30.7亿元,增长10.4%。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2.0:43.4:24.6调整为29.4:45.5:25.1。

市场物价降幅缩小。2000年,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虽仍呈下降态势,但降幅已逐步缩小并趋于稳定,部分大类商品价格开始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3%,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0%,降幅均比上年缩小1.6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2.0%。各类价格指数见表1:

表1:       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类    别2000年1999年

居民消费价格98.797.1

#城市98.997.2

农村98.497.1

#食品类98.194.9

粮食  83.299.3

肉禽及其制品100.992.3

蛋品83.090.0

水产品101.386.8

鲜菜111.993.6

衣着类98.296.3

家庭设备及用品类97.597.4

医疗保健类 94.997.2

交通和通信工具类96.196.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96.695.4

居住类100.496.5

服务项目类104.8108.3

商品零售价格98.096.4

城市99.395.9

农村97.596.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98.096.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较突出;经济自发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难度加大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种植结构向优质和多样化方向发展。2000年,南阳种植业战胜了干旱、洪涝、风雹、地震、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378.05万吨,比上年减产0.2%,其中,夏粮总产202.33万吨,增产4.8%;秋粮总产175.72万吨,减产5.3%。油料总产53.34万吨,增长16.2%。随着《农业行动计划》的启动和实施,在价值规律和政策调控的双重作用下,农作物种植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逐渐形成。全市全年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由1999年的61.3:38.7调整为2000年的59.2:40.8。粮食作物全年播种面积991.4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38千公顷;棉花播种面积144.72千公顷,减少16.01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213.36千公顷,增加25.02千公顷;蔬菜(含菜用瓜)播种面积264.17千公顷,增加50.79千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表2:          2000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2000年比上年增减 (±%)

粮食万吨378.05-0.2

其中:夏粮万吨202.334.8

秋粮万吨175.72-5.3

其中:小麦万吨200.914.7

稻谷万吨40.348.0

玉米万吨66.01-15.9

豆类万吨15.66-3.6

油料万吨53.3416.2

其中:花生万吨44.4422.4

油菜籽万吨3.1355.6

芝麻万吨5.75-24.1

棉花万吨11.85-25.0

烟叶万吨4.65-15.7

糖料万吨2.04-29.1

麻类吨1413-11.5

茶叶吨6167.1

蔬菜万吨678.4713.9

水果万吨20.7113.5

肉类万吨68.886.8

其中:猪牛羊肉万吨62.196.0

禽蛋万吨32.1011.0

奶类万吨4.7018.6

水产品万吨4.7122.4

畜牧、水产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8.89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62.19万吨,增长6.0%。禽蛋产量32.10万吨,增长10.97%。奶类总产量4.70万吨,增长18.6%。水产品产量4.71万吨,增长22.4%。年末大牲畜存栏283.03万头,猪存栏484.04万头,羊存栏469.20万只,家禽存栏6130.40万只。

造林绿化工作持续发展。当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93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31.80万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54.2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7.7%;农用拖拉机18.94万台,比上年增长20.6%;农用运输车达5.53万辆,是上年末的4倍;全年农村用电量9.4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3%;化肥施用量(折纯)52.95万吨,增长6.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1.5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4%,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49.3%;其中节水灌溉面积37.82千公顷,增长6.3%。全市农村通车、通话、通自来水的“三通”程度又有较大提高。年末全市通汽车村庄达到4485个,比重上升到96.4%;通电话村庄达到4635个,比重上升到99.7%;自来水受益村达到1365个,比重上升到29.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增加值98.37亿元,增长11.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6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3.15亿元,下降6.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8.66亿元,增长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5.11亿元,增长39.6%。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35.67亿元,下降4.2%;重工业增加值62.70亿元,增长22.4%。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54.30亿元,增长14.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2000年对成本高、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17类产品实行了转产,对市场滞销、污染严重、技术等级低的55种产品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停产淘汰。同时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培育电子信息、医药生物工程和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7.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

表3:          2000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2000年比上年增减 (±%)

纱万吨9.57.7

布万米13643.3-2.3

化学纤维吨11331.226.5

饮料酒吨78393.6-12.8

卷烟万箱39.84.8

天然原油万吨185.11.1

原油加工量万吨55.19.0

成品钢材吨53806.627.1

水泥万吨416.64.3

硫酸(折100%)吨13436.050.6

机制纸吨76469.011.1

交流电动机万千瓦92.814.4

化肥(折纯)万吨13.6-34.6

化学农药吨1259.8-2.0

服装万件620.758.3

铁合金吨9047.0-41.8

十种有色金属吨14993.3-30.7

发电量万千瓦时461180.010.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产销衔接状况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9.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产销率达98.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亏损企业亏损额2.73亿元,下降50.2%;亏损面11.3%,下降1.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2.5%,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值。但是,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企业扭亏任务依然艰巨。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见表4:

表4:    2000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计量单位2000年1999年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2.4986.28

总资产贡献率%8.347.23

成本费用利润率%3.731.03

资本保值增值率%120.56121.13

资产负债率%65.4768.90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年1.531.51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2959024978

工业产品销售率%98.6998.62

建筑业增长加快。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安工作量21.29亿元,增长10.4%;施工单位工程个数2070个;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153.6元/人,提高4.5%;实现利润2923.6万元,增长10.9%。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按单位工程竣工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31.0%,按房屋竣工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4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8.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92.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由降转升。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国有单位投资61.69亿元,增长22.8%。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4亿元,增长3.7%。商品房施工面积99.3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42.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8.9万平方米。

投资结构得到改善。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8.13亿元,增长19.6%; 更新改造投资13.16亿元,其中:工业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1.22亿元,增长42.4%。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6.90亿元,增长40.9%。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全年投资15.23亿元,增长64.8%;市政公用设施及环保投资3.01亿元,增长63.4%;农林牧渔业投资2.31亿元,增长5.8%;电网改造投资5.01亿元,增长1.01倍。

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发电机组容量1.19万千瓦,天然原油开采12.76万吨,纯碱20万吨,城市道路扩建面积64.64万平方米,粮食仓库储量14700万公斤,有效灌溉面积9.6万亩,长途光缆1769延长公里,新建和改建公路315公里。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2000年,南阳师范学院和南阳理工学院共招生5716人,比上年增长72.4%;在校生10599人,比上年增长63.8%。成人高校招生3749人,比上年增长42.9%;在校生8532人,比上年增长4.5%。南阳师范学院(本科)的正式组建为南阳高等教育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中等教育结构得到调整。普通中学招生数大幅上涨,当年招生25.89万人,比上年增长13.0%;中等专业教育出现萎缩,当年招生9.77万人,比上年下降10.0%。全市普通初中入学率99.4%,辍学率1.7%。小学在校生100.8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全市又有4个县(市、区)完成了“普九”任务。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截止2000年底,全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65.52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108.41万人次。全年扫除青壮年文盲1.73万人。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3%。全市拥有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6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万人,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895人,增长75.5%。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7256万元,增长16.0%。全市共取得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95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70项,软科学成果25项。技术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700份,成交金额1.2亿元。

六、交通和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缓。全年完成营运性客运量7396万人,比上年增长7.4%,旅客周转量339714万人公里,增长7.4%;完成营运性货运量4303万吨,增长3.8%,货物周转量285730万吨公里,增长3.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56.4%。年末市内电话发展到达79.6万户,移动电话发展到20.9万户,无线寻呼发展到15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33201户,比上年增长10.9倍。

七、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在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措施的启动下,市场销售由稳转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3.43亿元,增长8.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9.68亿元,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3.76亿元,增长13.7%;餐饮业零售额15.30亿元,增长5.5%。

市场经营结构有所变化。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7.70亿元,占市场份额的9.7%;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101.36亿元,占市场份额的55.4%。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成交额49.1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大中型商业企业整体效益有所改善。全市244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70.50亿元,比上年下降17.5%;盈亏相抵后全年累计实现利润542万元,扭转了连续三年以来的亏损局面;亏损企业104家,亏损面42.6%,比上年下降9.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93.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八、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随着对外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国家采取的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等政策措施的到位,全市外贸出口由降转升。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18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出口总值8561万美元,增长9.8%;进口总值3249万美元,下降4.8%。在出口总值中,直接出口7213万美元,增长16.0%;委托出口1348万美元,下降14.7%。从出口产品方向看,对拉丁美洲、大洋洲、亚洲出口较上年分别增长96.3%、90.1%、28.1%,而对非洲、北美洲和欧洲出口则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83.0%、21.2%和9.3%。出口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香港、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实际利用外资相对平淡。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10项,比上年减少7项;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8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84万美元,下降28.6%。当年全市新批“三资”企业9家,比上年减少6家。

国际旅游增长较快。全年接待国际旅游人员3856人次,比上年增长138.2%,其中外国人1149人次,增长37.0%;港澳台胞2707人,增长2.47倍。

九、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59亿元,为预算的102.5%,比上年增长7.1%。其中,国税系统组织收入3.06亿元,增长32.5%;地税系统组织收入6.57亿元,增长2.5%;财政等部门组织收入9.96亿元,增长3.9%。累计完成财政支出29.9亿元,为预算的95.9%, 比上年增长11.0%,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3.13亿元,比年初增加26.1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65.14亿元,增加6.7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29.59亿元,增加14.4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05.78亿元,比年初减少0.0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247.59亿元,增加10.5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1.02亿元,减少11.14亿元。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实现现金收入988.57亿元,支出1013.68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净投放现金25.11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6128万元,增长25.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5042万元,增长1.5%;人寿保险保费收入31086万元,增长41.8%。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满期给付21380万元,增长32.9%。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3545万元,增长41.5%;寿险给付金额7835万元,增长20.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0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 文化馆19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2个。年末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9%;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0%。全年出版报纸4088万份,各类杂志18.6万册,分别较上年增长0.25%和3.33%。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包括个体诊所)1612个,床位1607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4430张;卫生技术人员25558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6486人,护师、护士4381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8个,卫生技术人员1352人。妇幼卫生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475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57个。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0年,全市第一届运动会在南阳成功举办。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6个全国冠军,32个省际冠军,195个市级冠军。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加快发展。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2000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1047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4 个,环境监测人员397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73个,总投资9219.1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35.5%和202.6%。全市自然保护区1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建成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0.5千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1.1%。

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市建成了烟尘控制区3个,面积达37平方公里;建成了环境噪声达标区3个,面积达20平方公里。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00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41.07亿元,比上年增长6.9%;职工年平均工资6108 元,增长7.6%。据抽样调查,200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0元,比上年增长6.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03元,恩格尔系数为39.5%,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元,比上年增长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07元,增长4.1%。但一部分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仍然艰巨。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已有35万名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有3.9万人享受国家抚恤或补助,失业保险机构全年直接为1.4万人发放了失业救济金。全年累计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5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95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有关数据因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仍在核查,结果将按国务院统一要求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