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统计局
2010年2月10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奋斗目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态势,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回升,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经济发展速度稳步上行。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71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6%,增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一、二、三季度累计增幅分别为8.7%、11.1%和12.2%,呈逐步回升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0.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936.4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609.0亿元,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6:55.5:33.9调整为9.9:54.6:35.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375元,增长13.1%,按当年汇率折算为4593美元。
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1.9个百分点,各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11.7%、12.5%、13.3%和15.5%,增速逐步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8.1%。
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0%,价格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全年分别上涨2.6%、0.8%、0.3%和0.1%;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3.7%、2.7%、0.4%和0.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4%。房地产价格涨势同比回落,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8%,涨幅比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新建房销售价格上涨1.7%,二手房销售价格上涨2.1%,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3.3个和2.7个百分点;土地交易价格上涨3.3%,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房屋租赁价格和物业管理价格与上年持平。
劳动力就业形势稳定。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6.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万人,安置就业特困人员85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低于3.8%的控制目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万人。在岗职工51.8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33.2亿元,分别增长2.1%和19.4%。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35.3亿元,增长15.0%,占GDP的66.2%,提高4.0个百分点。实现税收89.7亿元,增长27.0%,占全部税收的78.4%,提高3.4个百分点。2009年末,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8万户,从业人员21.9万人,注册资金2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8%、12.9%和27.0%;私营企业发展到1.8万户,从业人员17.1万人,注册资金332.6亿元,分别增长11.2%、0.3%和25.0%。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结构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200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0.3亿元,增长4.5%。其中,种植业实现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2.7%;林业5.9亿元,增长17.8%;牧业42.7亿元,增长7.3%;渔业6.0亿元,增长1.8%;农林牧渔服务业6.9亿元,增长4.4%。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全市新调整高效经济作物面积 15万亩,新增高值田面积10.5万亩,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全年新发展有机食品5万亩,其中有机蔬菜3.6万亩。全市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5个,面积8.1万亩,总面积达到197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9个,面积10万亩,总面积达到216.3万亩。
主要农牧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42.0万亩,比上年增加1.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7.9万亩,增长1.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1.3万亩,减少0.7%;棉花播种面积11.6万亩,减少20.2%。大多数农产品产量有所提高。
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 量 增长
粮食 303.6 万吨 4.4%
其中:夏粮 141.6 万吨 4.2%
秋粮 162.0 万吨 4.7%
棉花 0.98 万吨 -21.0%
油料 19.9 万吨 -0.1%
蔬菜(含菜用瓜) 713.6 万吨 4.7%
水果 55.5 万吨 1.1%
生猪年末存栏 169.1 万头 17.6%
牛年末存栏 31.6 万头 11.6%
其中:奶牛 18.8 万头 8.3%
羊年末存栏 152.1 万只 -1.9%
家禽年末存养 2770.6 万只 16.1%
肉类总产量 37.2 万吨 13.5%
奶类产量 42.7 万吨 4.1%
禽蛋产量 18.4 万吨 5.9%
林业、渔业稳步发展。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1512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3339公顷,防护林面积5294公顷。全市森林面积21.9万公顷,增长5.7%,活立木蓄积量1066.8万立方米,增长7.4%,木材产量7.9万立方米,增长26.3%。水产养殖面积1.1万公顷,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7.0万吨,增长1.4 %。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增速高于财政支出20.3个百分点。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取得进展。全市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9万多个,沼气产量3190.0万立方米,增长24.9%,太阳能热水器应用53.4万立方米,增长9.0%。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市农机化投入资金2.5亿元,增长79.4%,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32.2万千瓦,增长5.2%,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75.1%,机耕作业面积40.2万公顷,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39.3万公顷、35.2万公顷。水利有效灌溉面积25.0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5.0万公顷,分别增长2.0%和3.0%。农村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全市村镇建设投资达48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建成农村无害化生态卫生厕所5.7万座,96.7%的村通自来水,100%的村通汽车和电话,78.8%的农村住户用上电话。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回升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一、二、三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7.7%、12.2%和13.2%,工业生产回暖持续加快。其中,国有工业65.0亿元,增长14.4%;集体工业29.5亿元,增长28.5%;股份制工业604.4亿元,增长1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31.3亿元,增长10.4%。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98.1亿元和736.2亿元,增长20.3%和1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1.2%和78.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成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在全市统计的200余种工业产品中,同比增长的有140余种,占70%以上,化肥、玻璃纤维纱、焦炭、水泥等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增长超过30%的有60种,占29.7%。
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量 增 长
原煤 2564.2 万吨 3.0%
发电量 108.8 亿千瓦时 -1.5%
钢材 268.9 万吨 17.6%
焦炭 155.9 万吨 -4.3%
原盐 68.4 万吨 9.9%
化学肥料 59.5 万吨 -13.4%
化学农药 15018 吨 -10.0%
塑料制品 16.0 万吨 36.0%
水泥 705.5 万吨 -3.8%
纸面石膏板 52766 万平方米 67.8%
起重机 50.9 万吨 64.4%
电力电缆 34.4 万公里 17.2%
工业锅炉 5947 蒸吨 0.6%
变压器 5526 万千伏安 2.1%
玻璃纤维纱 34.8 万吨 -4.6%
小麦粉 140.3 万吨 24.0%
白酒 10235 万升 3.2%
液体乳 29.2 万吨 3.6%
机制纸 26.1 万吨 12.0%
布 80615 万米 21.8%
高压开关板 3439 面 -8.4%
液压元件 74.8 万件 41.7%
工业企业效益水平逐步攀升。全市15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利润219.6亿元,利税374.9亿元,分别增长22.3%和20.4%。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277.6%,提高16.8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10.4亿元,增长21.3%,实现利税30.6亿元,增长1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24.7亿元,增长10.8%,实现利税5.6亿元,增长1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城镇投资完成801.8亿元,增长27.9%;农村投资完成230.1亿元,增长15.1%。从投资项目建设性质看,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完成629.2亿元,增长31.2%,新建项目投资335.4亿元,增长29.5%。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4亿元,增长13.0%;第二产业完成574.6亿元,增长16.3%,其中,工业投资550.2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完成420.0亿元,增长43.7%。低能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投资得到加强。其中,邮电通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教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幅分别为120.4%、136.5%、104.9%和118.8%,远远高于服务业和全部投资增长幅度。部分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下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41.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5.5%,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投资下降30.8%。
民间投资保持主导地位。民间投资完成95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规模以上投资的92.5%,对规模以上投资增长贡献达92.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投资381.3亿元,增长32.0%,占民间投资的40.0%;股份制经济投资289.4亿元,增长8.9%,占民间投资的30.3%;集体经济投资249.2亿元,增长28.2%,占民间投资的26.1%。
房地产开发健康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2.2亿元,增长18.9%。商品房屋施工面积556.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4.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08.2万平方米,增长28.3%;商品房销售额67.1亿元,增长76.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城镇378.4亿元,增长20.4%,市场份额为68.0%;农村178.0亿元,增长16.7%。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120.3亿元、345.1亿元、15.9亿元、66.6亿元,分别增长25.4%、14.2%、49.6%、33.1%。
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围绕提升生活质量的消费热点继续升温。2009年,家具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8.2%、36.9%、33.3%、28.4%、24.6%、24.0%、21.2%和20.7%。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3604公里,比上年增加24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2.7公里。公路水路货运量9335万吨,货运周转量119.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4.0%和 51.4%;客运量4681万人,客运周转量37.9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4.8%和8.4%。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6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8.4亿元,分别增长4.4%和14.5%。函件2013万件,增长9.1%;汇票51.0万张,增长3.6%;特快专递59.4万件,下降21.9%。年末固定电话户数106.5万户,下降10.7%;移动电话317.7万户,增长26.5%;宽带上网用户35.7万户,增长34.6%。
七、对外经济、旅游
对外贸易同比下滑。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2009年,全市对外贸易明显下滑,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1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8.6%。其中,出口7.1亿美元,进口3.7亿美元,分别下降23.4%和36.9%,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0.7和10.2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5.3亿美元,下降25.4%;加工贸易出口1.8亿美元,下降16.9%。
利用外资形势有所缓和。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29个,比上年增加11个。合同外资额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增长8.8%,增幅较年内各月明显提高;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761万美元,下降44.5%。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略有萎缩。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1218个,比上年减少500个,合同额5.9亿美元,增长0.4%,完成营业额3.8亿美元,下降7.5%;外派各类劳务和研修生16746人,期末在外32417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0.3%、0.1%。
旅游业异常活跃。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4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8.1亿元,分别增长25.6%和31.1%。其中:国内游客2321.8万人次,旅游收入177.8亿元,分别增长25.6%和29.9%;境外游客24.1万人次,增长26.5%,旅游外汇收入15050.2万美元,增长58.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1.4亿元,增长19.7%,其中各项税收73.1亿元,增长24.6%,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9.9%,提高3.2个百分点。各项税收中,增值税11.9亿元,营业税11.5亿元,企业所得税5.7亿元,分别增长7.3%、25.2%和10.5%。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对社会事业支持力度加大。全市地方财政支出134.5亿元,增长20.5%;对教育、文体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的支出分别为24.1亿元、1.5亿元、16.3亿元、10.2亿元和3.1亿元,分别增长12.5%、39.8%、17.2%、46.1%和21.1%。国、地两税实现收入114.4亿元,增长12.7%,其中,国税66.3亿元,地税48.1亿元,分别增长13.2%和12.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213.2亿元,比年初增长24.5%,比年初增加额同比增长47.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59.0亿元,比年初增长41.8%;农业存款余额22.5亿元,增长22.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22.5亿元,增长15.6%。各项贷款余额为769.6亿元,比年初增长27.2%,比年初增加额同比增长103.0%。短期贷款余额410.6亿元,比年初增长15.1%;其中农业贷款余额为159.4亿元,增长15.5%;工业贷款余额为111.5亿元,增长6.3%;商业贷款余额为36.6亿元,增长35.4%;私营及个体贷款余额11.9亿元,增长137.5%;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8.6亿元,增长7.6%。中长期贷款余额302.5亿元,增长57.1%;其中基建贷款余额108.7亿元,增长38.5%;技改贷款余额9.6亿元,增长28.8%;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81.3亿元,增长74.1%。
保险业加快发展。全市28家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财险收入7.8亿元,增长27.3%;人身险收入28.3亿元,增长17.1%。全年赔付额9.1亿元,增长7.7%。其中,财险赔付3.8亿元,增长8.0%;人身险赔付5.3亿元,增长7.5%。
九、科技、教育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全市获科学技术奖154 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50项,市级100项;国家“863”科技成果产业基地2家;全市共申请国内专利5316件,比上年增长4.6%;全市国内专利授权1397件,增长27.4%。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2项,增加17项,合同金额5609万元,增长58.1%。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15.1亿元,增长24.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0.9%,比年初提高2.2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全市7所普通高校共招生2.7万人,在校生9.3万人,专任教师5027人;27所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2.0万人,在校生6.6万人,专任教师2733人;178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0.9万人,专任教师2.0万人;675所小学在校学生37.9万人,专任教师2.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升学率96.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档案、广电事业协调发展。全市已建成综合文化站79个;已建各类农家书屋1126家;组织举办了泰城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泰安市第八届器乐大赛”、“庆‘六一’少年儿童文艺晚会”、军民联欢文艺晚会、第七届“全民读书月”、“庆七一”广场文艺晚会、迎全运广场文艺演出等30余项文化活动;为庆祝建国60周年,安排演出周活动80余场(次);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共获得市级以上奖项567个,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57个;全市3个艺术表演团体全年演出370场。10个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总量88.6万卷,本年利用档案1.8万卷次。6套广播电台自办节目制作时间 15651小时,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0%,制作广播剧15部;6套电视台自办节目制作时间11177小时,全年电视播出时间35253小时,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9%,有线电视入户率32.7%。
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全市拥有卫生机构768所(不含计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含门诊部所,下同),其中医院77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7 所,妇幼保健机构7所,卫生院7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9355张,卫生技术人员23455人,其中,执业医师7859人,执业助理医师1697人,注册护士8575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9年,圆满完成了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各项承办工作,被十一运组委会评为“优秀赛区”,22名泰安籍运动员参加全运会比赛,共获得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2枚。成功举行第23届泰山国际旅游文化登山节,第14届全国全民健身登泰山比赛暨国际邀请赛。全市累计获批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家,单项国家级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家,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家,山东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4家。全市体彩开机站点达到268个,实现总销量22714万元,比上年增长1.9倍。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环山路全线通车,共铺筑路面68万平方米,修建大、小桥涵31座,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建成了20万平方米的石腊河水面景观;泮河城市风光、京沪高铁泰安站新区等工程逐步展开;长城路综合开发工程完成60万平方米;大汶河、两轴等“创城”项目全面铺开,城市发展框架拉大,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开展“12路1湖”绿化整治工程,“7路1桥”墙面粉饰工程和“9路1河”的灯光亮化工程,先后对35条路街进行整治。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泰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用水普及率达到100%,燃气普及率达到99.5%。截至年末,泰城拥有公交标准运营车辆814标台,实有出租车1292辆。
安居工程建设成效明显。2009年,新建廉租住房10.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5.1万平方米,其中市区新建廉租住房4.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8万平方米,对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扎实开展城中村改造建设,泰城有17个村居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额23.2亿元,开工231.6万平方米。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力度加大。2009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2吨标准煤,万元GDP电耗793.2千瓦时,分别比2008年降低3.3%和12.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9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取水量23.6立方米,分别比2008年降低14.4%和6.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7%,提高0.3个百分点。
建筑领域节能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全市关停、改造粘土砖厂32家,新型墙材在城镇规划“禁实”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例达到100%,新开工项目全部按节能新标准设计施工,全年使用新型墙材10亿标块,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205万平方米。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取得新成绩。加强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处置闲置土地3893亩。整理复垦土地面积11.5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7万亩,实现了占补平衡。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09年,城市空气质量等级为优良的天数208天,增加6天;COD减排项目16个,削减COD排放量4800.9吨;SO2减排项目12个,削减SO2排放量19491.1吨。东平湖水质持续改善,湖心COD和氨氮年均浓度分别为22.9 mg/L、0.28mg/L,较上年改善5.8%和12.5%,已满足南水北调水质要求。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生态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共有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5.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32个乡镇获得环境优美乡镇命名,其中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9个。建成绿色社区4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6个;建成绿色学校12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9个;组织2个镇、3个村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示范村镇建设试点。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940起,死亡284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4.0%和6.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17人,下降15%。其中煤矿百万吨死亡0.05人,下降5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3.58人,下降14.4%。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48.0万人,增长4.4‰。其中城镇人口264.2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2009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2元,比上年增长9.8%;人均消费性支出12319元,增长5.0%,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4.6%。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70元,增长8.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630元,增长17.3%。
表3:每百户市区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彩 电 122台 电冰箱 92台
助力车 44辆 家用汽车 16辆
摩托车 60辆 空调器 81台
家用电脑 70台 淋浴热水器 71台
微波炉 50台 移动电话 196部
洗衣机 78台 照相机 61架
表4:每百户农村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彩 电 119台 移动电话 124部
电冰箱 43台 家用电脑 17台
洗衣机 63台 摩托车 72辆
电话机 104部 电动自行车 61辆
空调器 22台 影碟机 67台
微波炉 20台 照相机 14架
热水器 45台 汽车(生活用) 3辆
社会救助体系更趋完善。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增加到97个,拥有床位1.3万张,年末收养人数1.1万人,其中敬老院94处,供养床位1.2万张,集中供养率达到73.4%;全市最低保障救助8.3万户,16.7万人,分别增长15.7%和12.4%,发放低保金16088万元,增长60.5%;其中城镇1.3万户、2.9万人,发放低保金5113万元;农村7.0万户、13.8万人,发放低保金10975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1085万元,增长84.0%,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625万元,增长76.3%,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512万元。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收缴各项保险费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6.5万人、48.2万人、151.0万人、60.9万人和53.5万人,收缴保险费分别为29.3亿元、1.9亿元、13.5亿元、1.4亿元和5931万元。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36.3亿元,增长24.6%。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养老保险有效参保农民达到101.5万人,当年收缴保费1.7亿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58.9万人,参合率达到98.9%,提高0.4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快报数。
2、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