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淄博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0-04-12 15:12:49 来源:淄博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7425次
淄博市统计局
 
2020年3月31日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经省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364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9.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8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1675.3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1:51.4:44.5调整为4.1:49.9:46。人均GDP达到77510元,比上年增长3.6%,按年均汇率折算达11236美元/人。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1.8%,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8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7%,比上年降低0.27个百分点,低于4%的年度控制目标。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1%,非食品价格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全年平均下降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平均下降4.9%。
 
全市引进过亿元省外投资项目(“十强”产业项目)193个、实际到位外来投资28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17个、175.5亿元;引进中国500强项目37个,增长33个。新引进(已完成工商注册和项目立项)计划外来投资过亿元重大产业项目达到399个,天辰齐翔己二腈、世茂新区文旅及金融中心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2个,比上年增加1个;山东省名牌产品103个,山东省服务名牌37个。年内新增2项市级公用计量标准,1个全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家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龙头骨干企业,全市累计拥有165项市级公用计量标准,10个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8家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龙头骨干企业。
 
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0.4万户,新增89376户;注册资本(金)9465.5亿元,新增1586.0亿元;户均注册资本(金)187.8万元,下降2.2万元。其中,年末实有各类企业13.7万户,新增26361户;注册资本(金)8949.8亿元,新增1503.2亿元;户均注册资本(金)654.8万元,下降20.2万元。
 
二、新旧动能转换与创新
 
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9.1%、9.1%、3%。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增加值增长5.3%,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2.4%。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197.7亿元,增长13.1%,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比重达63.4%,提高1.8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和实验发展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达到20%以上。
 
年内全市新增院士(博士后)工作站11家、省级创新平台41家,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0个,院士工作站和进站院士分别达52家和49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总数分别达7家和2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512家,比上年新增129家,省级以上瞪羚企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52家,“上云”企业突破6000家。全年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7家,累计达到20家;新增山东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24家,累计达到55家。大学城、科学城、创新谷“两城一谷”建设加速推进,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全年全市共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2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签订技术合同155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6.5亿元,分别增长25.7%和23.9%。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334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8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000件。有效发明专利密度达13.3件/万人,增加1.1件/万人。出台并迅速落实“人才金政37条”,举办“山东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系列活动,赴清华、北大等“双一流”名校开展“名校人才特招行动”,达成就业意向5460人次,签约756人。年内新增泰山系列人才26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分别新增15人和8人。拥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齐鲁首席技师136人,技师、高级技师累计达3.0万人。取得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分别达11.8万人和3.7万人。共有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34家,比上年增加1家。国家重点引智项目3项,省重点引智项目11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8项。
 
三、农林牧渔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4.9亿元。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3.6万亩,总产量139.7万吨,增长0.3%;粮食单产431.8公斤/亩,增长2.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69.0万吨,园林水果产量92.1万吨,分别增长4.2%和7.8%。
 
2019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2019年(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39.7
 
0.3
 
夏粮
 
63.5
 
3.2
 
秋粮
 
76.1
 
-2.0
 
棉花
 
0.1
 
5.5
 
油料
 
1.5
 
-7.4
 
蔬菜及食用菌
 
169.0
 
4.2
 
瓜、果类
 
100.6
 
6.9
 
#园林水果
 
92.1
 
7.8
 
年末存栏生猪41.8万头、牛11.9万头、羊35.2万只、家禽1883.7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7.1万吨、8.5万吨和10.3万吨。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43.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机电灌溉面积13.1万公顷,增长1.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1%,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9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828个,比上年新增240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96个,增加56个。其中,无公害认证农产品256个,绿色认证农产品126个,有机认证农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拥有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121个。
 
四、工业、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7%,私营企业增长4.0%,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2.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12.7%,集体企业下降24.7%,股份制企业增长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1%。225种工业产品中有105种产品产量增长,增长面达46.7%。其中,化学纤维增长7.2%,化学原料药增长11.7%,石墨及炭素制品增长12.1%,发动机增长3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6%,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263.3亿元,增长7.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利润下降30.5%;人均年营业收入1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万元。
 
201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2019年产量
 
比上年增长(%)
 
乙烯(万吨)
 
85.7
 
-1.4
 
化学纤维(万吨)
 
4.4
 
7.2
 
塑料制品(万吨)
 
32.7
 
-5.7
 
布(万米)
 
36919.2
 
-9.1
 
化肥(万吨)
 
7.6
 
-0.2
 
化学原料药(吨)
 
102394.4
 
11.7
 
水泥(万吨)
 
1785.3
 
6.6
 
钢材(万吨)
 
383.5
 
9.7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1086.7
 
-21.4
 
汽车(辆)
 
50607
 
-1.1
 
石墨及炭素制品(吨)
 
92522.6
 
12.1
 
发动机(千瓦)
 
675306
 
31.2
 
泵(台)
 
41141
 
-37.4
 
减速机(台)
 
237413
 
17.9
 
电动机(千瓦)
 
1081722
 
-30.7
 
电力电缆(千米)
 
12263
 
-19.5
 
电子元件(万只)
 
39640.3
 
1.4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达430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64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02.1亿元,下降6.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总产值34.4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3.4%;非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967.7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96.6%。
 
五、服务业
 
全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75.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为46.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6.2%。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11.6亿元,增长8.3%;实现营业利润14.9亿元,增长4.6%;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合计6.7亿元,增长3.8%;应付职工薪酬73.1亿元,增长18.3%。
 
全市全年公路客运量599万人,比上年下降1.0%;公路货运量20766万吨,增长3.0%;公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分别达17.6亿人公里、425.1亿吨公里,分别增长0.8%和2.0%。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39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08.2公里。全市现有公共汽车线路297条,营运公交车3280辆,出租车6519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27.2万辆,增长2.8%,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03.4万辆,增长7.9%。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24.8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9.8亿元,增长9.4%。全年函件总数131.4万件,下降23.6%;快递8706.3万件,增长16.6%;订销报纸、杂志份数分别达5774.1万份、336.9万份。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6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20.9万户,其中3G及以上用户435.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3.7万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总人数637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实现旅游消费总额777.9亿元,增长12.1%。拥有国家A级旅游区(点)62处,其中AAAA级旅游区(点)14处,AAA级旅游区(点)34处,AA级旅游区(点)14处。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44.6%,其中,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57.5%和35.1%。装备制造业投资、现代服务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民间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下降67.5%、27.3%、60.4%、45.3%、56.6%。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住宅投资247.6亿元,增长21.1%。房屋施工面积2953.7万平方米,增长10.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155.3万平方米,增长11.6%。房屋竣工面积285.6万平方米,下降34.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12.6万平方米,下降38.0%。商品房销售面积达525.3万平方米,下降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75.8万平方米,增长3.1%。商品房销售额达437.0亿元,增长2.9%。其中,住宅销售额396.5亿元,增长11.1%。
 
七、内外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3%。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2.3%。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日用品类分别增长13.2%、3.1%和13.8%,汽车类零售额增长0.2%,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9.1%,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21.3%。
 
全年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额883.1亿元,比上年下降7.2%。出口额达419亿元,增长0.1%。出口商品中,医药产品、农副产品、轻工产品、冶金矿产分别增长8.7%、7.8%、4.1%、1.3%。对美国、韩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额分别下降14.7%、7.1%、5.7%;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168.4亿元,同比增长6.9%。全市进口额464.1亿元,下降12.8%。其中,原油进口额同比下降15.5%,铝矿砂、塑料原料、棉花进口分别增长38.1%、28.8%、10%。全市完成服务贸易进出口77.2亿元,增长7.4%。其中,出口额23.9亿元,增长8.1%;进口额53.3亿元,增长7.1%。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1家,比上年增加38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亿美元,增长94.5%。新设总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34个,总投资44.7亿美元。新增4个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投资项目,合同外资9334万美元。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新增投资2.9亿美元,占全部实际投资额的比重达86%。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5亿元,增长18.7%;完成营业额46.6亿元,增长12.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8.7亿元,同比下降4.3%,扣除减税降费因素后同口径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8.4亿元,下降5.7%,扣除减税降费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1%;税收收入比重70.1%,扣除减税降费因素后税收比重达到72.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9.4亿元,增长5.2%,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4.3%。
 
全市完成税收收入(含国内税收收入和海关代征税款)654.8亿元,下降1.3%。其中,第二产业税收下降1.2%,第三产业税收下降1.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97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096.5亿元,增长11.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577.0亿元,增长12.1%。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5家,共27只股票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交易,“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59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全年新增挂牌企业884家,挂牌企业总数达4045家;新增托管企业1家,托管企业总数达202家,全年挂牌企业合计融资额95.8亿元,增长63.3%。
 
全市拥有商业保险分支机构71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财产保险机构31家,人寿保险机构40家。实现保费收入192亿元,增长12.5%。其中,产险保费收入38.4亿元,增长2%;寿险保费收入153.6亿元,增长15.5%。支付各项赔款与保险金33.6亿元,增长23.6%。其中,产险赔付21.4亿元,增长22.5%;寿险赔付12.2亿元,增长25.6%。保险深度达5.3%,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九、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普通高校、普通中学、小学数量分别达7所、188所、296所,在校学生数分别达11.2万人、26.1万人、20.2万人,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达6.7万人,各类学校毕业人数达20.9万人。全年完工新改扩建幼儿园85处、中小学35所,建成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127个、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222个。
 
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站88个,文化(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61个,农村文化大院2751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拥有全国统一编号报纸7种,刊物8种,新增版权作品登记943件。现有广播电台调频1个台站3个频率,中波1个台站3个频率;电视开路发射1个台站5个频道,地面数字电视3个频点转播22套节目。全市数字电视用户56.8万户,其中数字高清电视用户39.5万户。年末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9.7%。年内鸿翼创谷·世纪天鸿创业孵化平台等38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中国陶瓷琉璃馆、淄博大剧院、淄博市文化馆等城市文化新地标先后启用。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4709个,其中医院1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7个,乡镇卫生院85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2万人。全市共有执业医师(含助理)1.7万人,注册护士1.7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7190人,其中,报告死亡15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52.91/10万,死亡率0.32/10万。
 
全年全市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597枚奖牌,其中,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我市夺得34金28银29铜,创造了历届最好成绩。全市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体育场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数量分别达84个、532个、3500个;全市2953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体育总会。成功承办中国排球超级联赛、中国足球乙联赛等主场赛事。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额达到12.2亿元。
 
十、城乡建设
 
全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成投资71.3亿元,建成区面积达351.2平方公里,增加9.3平方公里。年内新建城市道路125.3公里,改造道路89.1公里,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分别新增81.4公里和115.2公里。累计开工地下综合管廊工程32.1公里,建成26.3公里。完成海绵城市建设13平方公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5%,提高0.7个百分点。居民使用天然气总户数120.4万户,增加11.8万户;集中供热面积8201万平方米,增加201万平方米。
 
全市城镇化率达72.04%,比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三改三建”工程完成投资额11.2亿元,年内开工棚户区改造4573套,基本建成5554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0个,完成背街小巷整治改造14条;新建、改建便民农贸市场10处已全部开工,完工8处;计划19处停车场建设完工21处。围绕新生小城市、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共完成重点项目112个,投资170亿元,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733户。
 
全年共经公开摇号等方式分配各类保障房1531套,比上年增长19.6%。新增住房租赁补贴417户,全市累计住房租赁补贴在保户数2068户,累计发放补贴614.6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土地面积894.7万亩,其中农用地620.5万亩,建设用地187.8万亩,未利用土地86.4万亩。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310.4万亩。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9.8万亩,交通运输及水利设施用地28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分别为3处、4处、2处、5处。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8.4亿立方米,大型水库蓄水量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3%。全社会用水量10.3亿立方米,增加0.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5亿立方米,农业用水4.9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2亿立方米。年内我市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
 
全年全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186天,良好率51.0%;“蓝繁”天数278天,增加17天。主要污染物SO2、CO同比分别改善9.1%、5.0%,环境空气SO2、NO2、PM2.5三项污染物,按计划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全市主要河流断面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改善11.4%、21.7%。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全年平均气温14.7℃,比上年低0.3℃。平均降水量789.7毫米,减少130.6毫米。现有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83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全年发布各类预警信号98次,重要天气预报14份。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影响面积1338平方公里。全市拥有强震台8个,测震台7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64处。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316起,死亡74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03,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43,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9人。
 
十二、人口和居民生活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9.7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325.7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153.5万户,总人口434.4万人。其中,男性215.8万人,女性218.7万人。出生人口3.8万人,死亡人口2.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
 
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543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26266元,增长7.7%;经营净收入4114元,增长9.7%;财产净收入3064元,增长9.5%;转移净收入4099元,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37元,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16元,增长9.0%。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7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939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52元,增长10.9%。
 
年末全市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48.6万人、127.5万人、291.2万人、137.7万人。全年共收缴养老保险费136.3亿元,发放养老金164亿元。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600元,保障人数0.6万人。农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5150元,保障人数4.2万人。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37个,各类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3.2万张,收养9858人。拥有社区服务中心88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300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3亿元。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按照第四次经济普查统一核算结果,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比调整为4.1:51.4:44.5。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PCT为PatentCooperation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的简写,PCT专利申请是指通过《专利合作条约》向外国提出的专利申请。通过PCT申请专利,只需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就可以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而不必向每一个国家分别提交专利申请,为专利申请人向外国申请专利提供了方便。我市鼓励PCT专利申请,即鼓励向国外申请专利。
 
5.对外贸易及利用外资数据取自市商务局。
 
6.保险深度是保费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反映了某地区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7.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