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潍坊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8-05-05 12:27:20 来源:潍坊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7457次
2017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三四七”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四个城市”建设为总抓手,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为动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提质增效、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审核,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85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一、二、三、四季度GDP累计分别增长7.7%、7.8%、6.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3.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671.3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694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占比为8.4∶45.6∶46。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40.9%和54.9%,分别拉动GDP增长0.29、2.86和3.8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2592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9620美元),增长6.5%。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新突破。全市“1669”产业实现增加值40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9%。品牌农业方面,新增农业“三品一标”数量59个,销售过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222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71.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9.2%。全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6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30.7亿元,增长22.3%,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15%。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增长8.8%、20.9%、16.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634.7亿元,增长9.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7%。
 
市场主体稳步增长。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户数83.8万户,增长15.3%,注册资本(金)13257.3亿元,增长41.1%。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4万户,增长18.7%。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26516户,增长7.2%。
 
非公有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全市非公有经济户数82.7万户,增长15.5%;从业人员629.6万人,增长7.0%;注册资本(金)10509.7亿元,增长41.3%。经初步测算,全市非公有经济增加值3434.5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3082.5亿元。
 
二、农业
 
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2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1%。
 
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总体平稳。据抽样调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40.9万亩,减少0.7%,全年粮食总产量444.4万吨,增长2.9%;棉花产量1.8万吨,减少14.4%;油料产量21.6万吨,增长1.5%;烤烟产量2.4万吨,减少15.7%;蔬菜产量1274.6万吨,增长1.5%;水果产量82.9万吨,增长2.7%。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新增造林3.9万亩,四旁植树1714万株,森林抚育4.6万亩,育苗面积达到30.1万亩,林木绿化率18.1%。
 
畜牧业生产增势趋缓。全市肉类总产量138.8万吨,增长4.7%;禽蛋产量21.4万吨,下降16.6%;奶类产量19.9万吨,减少12.8%;大牲畜年末存栏21.7万头,减少35.2%;生猪年末存栏418.2万头,下降3.1%;家禽年末存栏10582.8万只,下降6.8%;生猪出栏844.8万头,增长2.8%;家禽出栏49286万只,增长16.4%。
 
渔业生产有所减少。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7.1万吨,减少6.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0.7万吨,减少1.3%;淡水产品产量6.5万吨,减少33%。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79万千瓦,增长2%。联合收获机达2.6万台,增长1.8%。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933万亩,机播面积1430万亩,机收面积1325万亩,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9.1%、90.1%、83.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7%。
 
水利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全年调引长江水、黄河水2.2亿立方米,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青州、寿光等6个农田水利项目县完成投资1.5亿元,年新增节水能力1800万方。峡山水库、临朐大关水库、青州仁河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039万元。
 
三、工业
 
工业生产稳定。全市38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3%,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1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7%。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6%。2017年,全市统计范围内的223种主要产品中,有118种主要产品生产量同比增加或持平。发动机、电声器件、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增幅在20%以上,其中,汽车用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基化学纤维等增速超过30%。
 
工业效益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28亿元,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707.4亿元,增长20.2%;实现利税总额1086.5亿元,增长17.2%;全年产品销售率98.9%。前100名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89.5亿元,增长24%,占全市收入的41.6%;实现利润总额318.7亿元,增长54.3%;实现利税总额470.5亿元,增长43%。装备产业发展良好。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4.3亿元、638.1亿元和341.5亿元,增长26.7%、8.4%和19.7%;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13.3亿元、45.4亿元和38.1亿元,增长61%、47%和45.6%;分别实现利税总额159.5亿元、63亿元和41.2亿元,增长60.5%、31.4%和44%。
 
四、投资和建筑业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208个市区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站南广场片区、高铁新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两大片区累计签订合同额82亿元。围绕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五大领域,实施225个市级重大项目,计划投资5710亿元,完成投资147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大力推广PPP模式,建立全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PPP项目库,谋划储备社会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建设项目100个,总投资1175亿元,吸引社会资本956亿元,新签约项目39个,吸引社会资本301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开发投资504.1亿元,增长13.7%,其中住宅投资402.4亿元,增长17.8%。商品房销售面积1302.1万平方米,增长3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56.5万平方米,增长29.8%。商品房销售额625.5亿元,增长44.9%,其中住宅销售额555.9亿元,增长48.1%。全市开工各类保障房91065套,累计基本建成89259套。
 
建筑业运行良好。全市549家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99.1亿元,增长11.6%。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产值756.7亿元,增长10.2%;安装工程完成产值119.5亿元,增长14.7%;其他产值22.9亿元,增长52.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8.5万元/人,增长10.4%。签订合同额1261.6亿元,增长17.8%,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863.7亿元,增长28.9%。
 
五、国内外贸易
 
国内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7.9亿元,增长8.9%。按城乡属性分,城镇零售额实现1776.5亿元,增长7.2%;乡村零售额实现961.4亿元,增长12.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463.5亿元,增长8.4%;餐饮收入274.4亿元,增长13%。全市社会货物物流总额20381.2亿元,增长9%。
 
外贸进出口总量增幅创新高。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463.8亿元,增长17.1%。其中,出口952.9亿元,增长15.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226.6亿元,增长30.3%,占出口总额的24%。进口510.9亿元,增长19.4%,十大类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270亿元,增长30.2%,占进口总额的52.9%。
 
利用外资量质提升。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家,同比增长15.6%;合同利用外资270亿元,增长196%;实际使用外资78.4亿元,增长10.7%。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势头良好。全年新增境外实际投资额2.6亿美元。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65人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7亿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52.5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8.3亿元,港口建设完成投资26.5亿元,铁路建设完成投资3.2亿元,城市公交、场站完成投资1.4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7382.1公里,公路密度169.5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4583.9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104353辆,其中线路客车(含旅游、包车)2468辆,载货汽车97027辆,出租车4858辆。潍坊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山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对台海运直航港口,现生产性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港口总通过能力4156万吨。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市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5968万人次,下降0.7%,旅客周转量45.7亿人公里,增长7.2%;完成公路货运量27156万吨,增长14.7%,货物周转量567.5亿吨公里,增长9.7%。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2422.5万吨,增长49.6%,货物周转量176.4亿吨公里,增长52.7%。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210万吨,增长13.6%。航空运输完成客运量59.8万人次,增长10.5%,货邮吞吐量2.7万吨,增长19.3%。青临铁路完成货运量352万吨,下降23.5%。
 
邮政电信业发展较快。邮政业务总量34.5亿元,增长36%。其中,快递业务1.4亿件,增长36%。全市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84.8亿元,增长45.4%。年末电话用户总数1096.3万户,增长2.7%,普及率达117.3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用户71.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2.8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025.2万户(包括3G用户77.68万户,4G用户604.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09.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791.5万户(包括无线上网用户683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4.6%,使用4M及以上宽带产品用户210.6万户。
 
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接待游客6805.5万人次,增长11.3%,实现旅游消费总额775.9亿元,增长14.6%。A级旅游景区102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24家。星级饭店44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6家,五星级饭店3家。旅行社166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2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预算任务圆满完成,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9.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5%,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407.6亿元,增长9.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8.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4%,增长6%。其中,民生支出完成543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0%。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不断增长。201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613.1亿元,比年初增加519亿元,增长7.3%,其中住户存款为4279.7亿元,比年初增加255.1亿元,增长6.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5388.6亿元,比年初增加483.8亿元,增长9.9%。新增金融机构5家。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总额40.1亿元。
 
企业融资能力增强。全年新增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增“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8家和307家。成立市级资产管理公司,与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组建金融资产优化基金,累计收购不良资产68亿元。再担保集团注册资本增至19.1亿元,累计提供政策性担保、再担保服务142亿元。建立起总资本规模69.7亿元的担保联盟体系,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保险业健康发展。驻潍保险机构71家,其中,财产险机构33家,人身险机构38家。全年保费收入220.8亿元,增长18.7%;赔给付60亿元,增长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达到63亿元,增长7.6%,赔付33.8亿元,增长12.4%;人身险保费收入达到157.8亿元,增长23.8%,赔给付26.3亿元,下降7.7%。全市保险业承担社会风险3.7万亿元,增长38.9%。
 
八、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教育事业成效显著。全市中等职业学校34所,在校学生8.2万人;普通高中58所,在校学生16.9万人;初中281所,在校学生27.1万人;小学804所,在校学生58.8万人;幼儿园1778所,在园幼儿24.2万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将我市确定为全国唯一“市县教育局长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正式落户潍坊。破解中小学“大班额”成效显著,投资99.6亿元,新增优质学位19.4万个。我市成为唯一连续五届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最高奖的城市。
 
医改工作持续深化。全市61个医养结合项目有序推进。采取“五种方式”推动医养结合发展:养医合作,63家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医融养,15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养老服务;以养融医,44家养老机构内设了医疗机构;医养一体,在建医养结合项目35个;居家签约,27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51支签约服务团队,建档服务老年人16.4万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231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4517人,其中医生25438人、注册护士28246人。积极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17年全市出生157391人,增长68.9%,其中一孩38674人,下降23.3%;二孩113071人,增长20.6%。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达到94%。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4万多场,“一村一年一场戏”6000多场,对1983个农家书屋进行了图书更新,安丘市京剧团等3家单位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服务为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板桥县令》等4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备案登记9家非国有博物馆,评选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4个,有16人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个县(市区)镇14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全市81名运动员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获得9枚金牌、6枚银牌、9枚铜牌,参加决赛人数、实得金牌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1062名运动员参加2017年山东省锦标赛26个大项,取得117.5枚金牌、53枚银牌、76枚铜牌。潍坊市体育局与国家队共建的中国女子沙滩手球队获得2018年青奥会参赛资格。
 
九、科学技术、质量监督及人才工作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6项,获得无偿扶持资金2.2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国家级资金1.2亿元,省级项目141项,省级资金9349万元。国家、省科技奖励成效明显,得利斯集团“两百种重要危害因子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进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示。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65.1亿元,同比增长12.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35%,比年初提高1.22个百分点。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区国际动力城、光电城、生命健康城和VR科技城加快建设;滨海区绿色工业园获批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北区获批成立,被济南海关确定为改革试点区和先行区。潍坊(寿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复,纳入省级高新区管理序列。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依托雷沃重工、高新区生物园组建了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山东省雷沃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试点)成为全省首批5个技术创新中心之一。新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48家,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25家;新组建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2家,有1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15家众创空间进入省备案公示名单,备案市级众创空间25家。
 
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显著。全市国内专利申请1908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593件;国内专利授权991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78件。我市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
 
质量技术监督和商标注册工作成效显著。新增山东名牌产品38个,有效期内总量达到22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峡山区获批创建山东省优质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4家单位、3名个人获评第七届潍坊市市长质量奖。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件,总量达到93件。新注册地理标志商标8件,总量达到89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总量达到41家,省级450家,市级690家。
 
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成功举办“双百博士潍坊行”系列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3211人,引进高端外国专家530人次,组织实施引智项目335个。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名、齐鲁友谊奖专家1名,有3名外国专家和1个专家团队入选省“外专双百计划”。新增齐鲁首席技师9名,培养高技能人才1.7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071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8.3万多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外人才工作站、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技师工作站分别达到38家、5家、4家和11家,潍坊技师学院被确定为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集训基地。
 
十、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86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582元,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2平方米/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34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25元,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6平方米/人。
 
物价水平小幅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其中,医疗保健、居住类、衣着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生活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7.8%、2.5%、2.0%、0.8%、0.3%,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增长6.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增长12.7%。
 
社会保障体系运行平稳。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66.3万人、826.1万人、97.3万人、131.6万人、87.7万人。全市户籍人员登记信息入库率达99.9%。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步提高,平均增幅6.1%。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补贴资金25.4亿元,惠及参保居民104.4万人次。全市29家医院接入国家异地结算系统,报销异地医疗费用4435万元。全市830万人实现实名参保,开通社保卡应用122项,累计发放社保卡776万张。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2万人,新增参与创业活动10.8万人,大学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4.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1%。新增省级创业示范平台3家,全市创业平台总量达到172家,其中省级示范平台17家、市级68家。完善创业培训体系,组织职业技能培训8.7万人,创业培训2.1万人。在全省率先开展“证卡合一”试点,实现就业服务与社保经办“一卡通办”,通过社保卡为12.1万人提供就业服务,发放失业金、生育补助金、创业贷款贴息1.3亿多元。在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我市获得“突出贡献奖”,23个项目全部获得“优秀项目奖”。
 
城乡低保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522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220元。在全省领先实施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救助和商业补充保险工作。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全市共建成养老机构191家,新增养老床位6600余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400余张。启动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三年行动,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8处、农村幸福院689处。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12处公办养老机构实现了公建民营。推动医养结合发展,全市建成医养结合综合体24处。累计培训养老管理服务人员5000余人次。
 
扶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全市剩余1.1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8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摘帽退出,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新上总投资1.4亿元的194个扶贫项目全部完工投产达效。市、县两级新调整选派第一书记600名,对28个未退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463个软弱涣散村和109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帮扶,累计投入各类物资3.8亿元,落实帮扶项目567个,帮助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1761万元。全市社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272.8万元,惠及贫困群众58757人次。开展就业创业扶贫,实现就地就近就业6585人。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工和平南路双仓综合管廊、禹王北街双仓综合管廊、潍坊市梨园街(东方路-潍县中路)二期缆线管廊工程、玉清东街综合管廊(高新区段)、高密市高铁北站北二路综合管廊5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48个。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提高1.8个百分点。按照“一厅一校十室”的标准,建设提升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34个。寿光市、安丘市获评省级中等城市试点,昌邑市获评省级Ⅰ型小城市试点。羊口镇试点省级新生小城市,景芝镇、柳疃镇、夏庄镇获评省级重点示范镇。昌邑市山阳村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青州市井塘村、昌邑市齐西村各获得国家级传统村落补助资金300万元。青州文化艺术小镇、安丘健康小镇等9个小镇先后入选省级特色小镇。
 
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全市共有2874个项目通过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先后承办了山东省第六批、第十一批绿色建筑标识评审会,共27个建筑项目参加并通过绿色建筑星级设计标识及运行标识评审,其中有三星级项目2个。全市已有星级绿色标识评价项目104个,面积1114万平方米。其中,运行标识项目12个,面积150.3万平方米。5类32个获批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试点示范,专项奖励资金3021万元。
 
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相比2015年分别削减5.7%、6.6%、12.7%和12.2%。2017年,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277天,同比改善24天。PM2.5、PM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改善9.2%、8.9%、36.1%和5.3%。市控及以上重点河流断面水质COD平均浓度29.6mg/L,氨氮浓度1.2mg/L,比2016年分别改善了6.1%和9.6%。
 
十二、人口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36.3万人,户籍人口908.0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7391人,增长7.7%,合法生育率97.5%,出生人口性别比105.8。
 
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8起,下降39.5%,死亡65人,下降25.3%。
 
注:(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等价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2018年潍坊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