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山东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7-03-06 17:04:18 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927次
山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2017年2月28日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运行态势,民生保障巩固提升,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继续改善,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显着,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6700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9.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0410.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1669.0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9:46.8:45.3调整为7.3:45.4:47.3,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人均生产总值67706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193美元。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21.0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57.6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9.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6%,低于4%的全年调控目标。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2.8%。工业生产者月度同比价格前降后升,全年出厂价格下降1.5%,购进价格下降2.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分别实现生产总值31386.5亿元和908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和7.3%;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分别实现生产总值23230.0亿元和19600.2亿元,分别增长7.4%和7.6%。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30亿元、50亿元、70亿元、100亿元的县(市、区)分别达到52个、27个、16个和6个。
 
非公有经济发展较快。非公有经济增加值39040.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GDP比重为58.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34258.6亿元,增长8.0%;占GDP的比重为51.1%,提高0.2个百分点。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成效。完成270万吨生铁、270万吨粗钢去产能任务。淘汰煤炭产能1960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20.6%。商品房库存减少,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178.1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98.7万平方米。企业负债水平下降,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0%,比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下调4.15分,养老社会保险单位缴费率降至18%。短板领域投入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78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8.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扶贫工作成效显着。现行省定标准下151.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超额完成120万人年度脱贫任务。青岛、淄博、东营、威海4市率先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43.2万户,新登记注册资本(金)2.8万亿元。其中,新登记企业户数占新登记市场主体的比重为35.8%,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
 
重点改革继续深化。削减省级权力事项227项。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期)基本建成。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基本完成,省属一级企业全部实现股权多元化。地方金融条例颁布实施,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合作社达到284家。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改革全面推开。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启动实施。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农业增加值2834.9亿元,比上年增长4.8%;林业增加值103.7亿元,增长9.4%;牧业增加值1061.9亿元,增长2.5%;渔业增加值928.7亿元,增长1.9%。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4700.7万吨,比上年减少0.3%,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份。新增粮食高产创建田524.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企业3439家,比上年增加633家;产品7402个,增加1149个%;产地总面积287.0万公顷,增长14.7%。在34个县分别组织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工程。
 
林业生产发展较快。新造林面积13.1万公顷,完成水系绿化2.8万公顷。木材产量562.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9%。年末林地面积396万公顷,林木绿化率为25.1%,活立木总蓄积量14832万立方米。
 
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猪牛羊禽肉产量764.7万吨,比上年增长0.4%。禽蛋产量440.6万吨,增长3.9%。牛奶产量268.4万吨,下降2.5%。年末生猪存栏2764.1万头,下降3.0%;生猪出栏4662.0万头,下降3.6%。
 
渔业生产进一步加强。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897.2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42.0万吨,增长2.0%;淡水产品产量155.2万吨,下降0.9%。人工鱼礁区118处,比上年增加6处。年末专业远洋渔船487艘,总功率54.8万千瓦。
 
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新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332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511座,开工建设雨洪资源利用项目25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2平方公里。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0%,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三、工业
 
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年末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40600家,比上年末增加253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的企业分别为1935家、145家和2家。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26648.6亿元,比上年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其中,轻工业增长5.5%,重工业增长7.5%。
 
新动能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微波终端机、智能电视、工业机器人、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00.0%、71.1%、58.8%、49.1%和32.3%。
 
企业效益有所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0034.9亿元,比上年增长3.7%;实现利润8643.1亿元,增长1.2%;实现利税13312.9亿元,增长0.4%。利润、利税由上年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工业产销率为98.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8.7万元,比上年增加3.2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3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新开工项目43760个,增长7.1%。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157个,增长10.2%。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6323.4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住宅投资4690.2亿元,增长6.6%。房屋施工面积59957.1万平方米,增长4.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4158.1万平方米,增长4.5%。竣工面积8253.5万平方米,下降0.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358.2平方米,增长2.8%。
 
房屋销售面积快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1178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598.6万平方米,增长24.3%。
 
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54.7万套,基本建成52.4万套,年度任务完成率分别为111.0%和232.5%。棚户区改造开工53.4万套,年度任务完成率为111.2%。
 
建筑业平稳发展。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171家,比上年增加97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580家,增加23家。建筑业总产值10087.4亿元,增长7.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2557.5亿元,增长10.6%;非国有建筑企业产值7529.9亿元,增长6.5%。
 
五、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餐饮收入额3244.0亿元,增长13.7%;商品零售额27401.7亿元,增长10.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447.9亿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97.9亿元,增长11.0%。
 
网络销售快速增长。全省县乡村基本实现电商服务全覆盖。全年网上零售额1722.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商品零售额1504.6亿元,增长31.6%。
 
主要商品销势良好。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672.6亿元,比上年增长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125.4亿元,增长6.7%;日用品类零售额466.4亿元,增长1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073.3亿元,增长11.1%;通讯器材类零售额216.7亿元,增长8.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414.4亿元,增长5.8%;汽车类零售额3218.3亿元,增长9.9%。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1546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出口9052.2亿元,增长1.2%;进口6414.3亿元,增长6.8%。出口市场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11.0%,对东盟、韩国、日本出口分别增长5.9%、4.3%和0.4%,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下降3.9%和3.0%。新业态持续发力,30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209.1亿元,跨境电子商务出口477.6亿元,分别增长1.6倍和45.3%。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3466.3亿元,下降3.1%;农产品出口1075.3亿元,增长13.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76.1亿元,下降11.2%。
 
外商投资增长较快。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77家;合同外资14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实际使用外资1110.7亿元,增长9.8%。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88.9亿元,增长1.6%;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28.3亿元,增长14.2%。总投资过亿美元项目82个,合同外资655.4亿元,分别增长39.0%和57.1%。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3个,投资总额371.7亿元,分别增长37.0%和86.6%。
 
国际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实际对外投资8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41.2亿元,完成营业额726.0亿元,分别增长12.7%和14.6%。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新签工程合同额513.7亿元,完成营业额425.9亿元,分别增长34.3%和45.0%。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9万人次,增长13.0%。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456.6亿元,增长11.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客运量6.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2%;货运量28.2亿吨,增长8.9%。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4.3亿吨,增长6.4%。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6.6万公里,增加23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10公里,增加362公里。新开通5条洲际直航航线,实现零突破。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754.3万辆,增长12.9%。其中,私人轿车1020.7万辆,增长15.1%。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邮电业务总量2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890.0亿元,增长49.3%;邮政业务总量301.6亿元,增长46.7%。光缆线路总长度174.3万公里,增长36.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70.4万户,下降13.1%;移动电话用户9594.5万户,增长1.9%。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07部。
 
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消费总额8030.7亿元,上年增长13.7%。其中,国内游客消费增长13.8%,入境游客消费增长5.8%。旅游投资20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年末A级旅游景区1054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5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33家和3家。省级旅游强乡镇527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180个,分别比上年增加69个和273个。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60.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4212.6亿元,增长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49.6亿元,增长6.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0.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0.6%,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1.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信贷投向持续优化。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5683.5亿元,比年初增加8885.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5243.5亿元,比年初增加6180.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4687.8亿元,增加1413.5亿元;县域贷款余额20188.8亿元,增加1359.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977.0亿元,增加1771.8亿元。
 
资本市场加快发展。股票、债券直接融资57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2%。上市公司268家,比上年增加17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73家,增加12家。“新三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为570家、1811家和57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234家、1200家和252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金额11.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39.6%。年末私募基金机构277家,管理基金规模1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倍。
 
保险业快速发展。保费收入23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6.3亿元,增长10.5%;人身险保费收入1675.9亿元,增长37.3%。承担各类风险责任67.2万亿元,增长33.1%。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786.9亿元,增长26.5%。农业保费收入19.9亿元,增长12.3%,为1688.8万户次农户提供了565亿元的风险保障。
 
九、科技创新和人才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式成立。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8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66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42个,院士工作站298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79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3个、8个、6个、187个、14家和34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6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1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
 
发明专利成果增多。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31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3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发明专利申请量8.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9万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33件,比上年增加1.43件。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新增千人计划专家26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0名,齐鲁首席技师149名,高技能人才25.9万人。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首席技师、高技能人才分别达到37名、174名、162名、3136名、1297名、1209名、268.7万人。新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0个,省技师工作站20个,国家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家、省级基地17家。
 
信息产业发展良好。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利润828.2亿元,增长8.9%;利税1283.6亿元,增长6.4%。软件业业务收入4405.0亿元,增长17.9%;利润290.0亿元,增长21.4%;利税545.0亿元,增长20.2%。软件业务出口14.9亿美元,增长16.6%。17个设区市和95%以上县(市)建成数字城市,基本构建起数字山东地理空间框架。
 
质量强省战略深入实施。新增驰名商标21件,地理标志商标28件,新认定着名商标345件,新核准注册商标10.9万件。主导制定国际标准71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054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3个。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51个,山东名牌产品1784个,山东省服务名牌352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2个、288个和149个。
 
气象地震服务能力提升。发布重要天气预报114期、空气质量预报328期。人工作业增加降水7.9亿立方米,减少雹灾损失3.6亿元。记录并分析天然地震事件414次,陆地最大震级为3.6级,海域最大震级为3.9级。实施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迈出新步伐。解决“大班额”新建、改扩建学校1830所,新聘教师7.5万人。“全面改薄”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858.4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289所。新招研究生2.9万人,普通本专科生62.4万人。
 
文化产业事业融合发展。成功举办第六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94%,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61%。城市营业影院421家,电影票房收入17.5亿元。出版各类图书16193种,报纸87种,杂志262种。艺术表演团体103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博物馆451个,公共图书馆154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157个,文化站1817个。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为99.3%,行政村(社区)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覆盖率为95.6%。文化产业投资33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达到17个和163个。
 
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7.7万所。其中,医院2019所,比上年增加93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3万所。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堂、中医馆)1601个,社区、乡镇覆盖率分别为72.4%和81.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为93.2%、86.8%和93.5%。完成诊疗服务6.3亿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至45元。
 
体育事业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山东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举办赛事活动3956项次,比上年增加488项次;参与总人数达到405万次,比上年增长24.2%。获得里约奥运会奖牌13枚。其中,金牌4枚,银牌4枚。获得国内最高水平比赛金牌37枚。近26万名学生运动员参加省市县三级大中小学体育联赛。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规模达到4.8亿元。
 
十一、城乡建设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02%,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城乡布局进一步优化,菏泽定陶、东营垦利、济南章丘撤县(市)设区。
 
村镇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推进农村改路、改电、改校、改房、改水、改厕、改暖“七改”工程。村镇建设投资177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01.4万户、改造危房5.0万户,年度任务完成率分别为200.7%和100.7%。82%的建制镇、98.8%的农村新型社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稳步提升。农村垃圾及时清运率、存量垃圾清理率、群众满意度分别达到96.0%、91.5%和95.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开展城镇立体交通、停车服务、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智慧城市、住房保障、集中供热、大气治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十个系统”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首条城市地铁线路正式通车。新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座,生活垃圾日无害化处理能力增加3700吨。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23座,日污水处理能力增加89.5万立方米。新建地下综合管廊137公里。新增海绵城市面积24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350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7000公顷、集中供热面积8900万平方米。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勘探取得新成果。新发现矿产地31处,新增查明金金属量659.9吨,铁矿石资源量1.6亿吨,煤炭资源量4318.7万吨。
 
节能降耗成效显着。初步核算,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16%,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24%。重点调查的68种产品中,42种产品单位能耗下降。一次能源转换为二次能源效率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回收利用率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比重为76.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清洁能源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36.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7%;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4.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142.5亿千瓦时,增长38.5%;生物质发电50.3亿千瓦时,增长10.9%;水力发电13.9亿千瓦时,增长79.2%;太阳能发电30.0亿千瓦时,增长42.3%。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3.2%、8.4%、22.2%和7.3%。省控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COD)平均浓度下降2.7%,氨氮平均浓度下降10.8%,水环境质量连续14年改善。国家级森林公园51处,省级森林公园65处,市级森林公园130处。国家级湿地公园65处,省级湿地公园126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3处,分别比上年增加6处、13处和6处。
 
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835起,死亡1755人,分别比上年下降8.2%和3.7%。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6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4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54。
 
食安山东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创建市、创建县分别达到10个和48个。1271个生产基地追溯点、2188个农药经营门店追溯点、730个乡镇监管机构追溯点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出生率提高。全年出生人口177.06万人,比上年多出生53.48万人;出生率17.89‰,比上年提高5.3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69.77万人,死亡率7.05‰。人口自然增长率10.84‰,比上年提高4.96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9946.64万人,比上年增加99.48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42%,15-64岁人口占70.4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18%。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12元,比上年增长7.8%;人均消费支出21495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4元,比上年增长7.9%;人均消费支出9519元,增长8.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7.5平方米和42.1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年末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98.9万人、55.7万人、19.1万人、37.4万人、27.8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525元。年末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38.9万人、7228.8万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100元,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29.3万人,医疗总费用70.1亿元。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5%以上,居民报销比例为70%。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5.6%,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8.9%。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9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5964元,比上年提高3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7.7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3806元,比上年提高415元。
 
社会服务基本面拓宽。实施医疗救助296万人次,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73个,比上年增加1207个。各类养老床位67.7万张,增长4.8%。社会福利企业1068个,安置残疾人员就业3.1万人。各级慈善总会用于朝阳助学、夕阳扶老、情暖万家、康复助医、爱心助残五大工程的支出善款为12.9亿元。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5.房地产业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6.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