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日照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6-04-08 13:42:10 来源:日照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613次
日照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日照调查队
 
(2016年2月17日)
 
2015年,面对国际市场低迷、国内经济下行、贸易融资风险和持续干旱等多重困难压力,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求创新、转型升级促发展”系列活动,把“突破园区、聚力招引”作为发展的头号工程,出台了“五抓”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全力推动发展,全市经济运行趋稳回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民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和改革创新中实现企稳回升。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审核反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0.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4%。全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40.6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13.06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717.14亿元,增长7.4%。其中,一季度GDP增长6.3%,上半年增长6.5%,前三季度增长6.9%,全年增长7.5%,呈现逐季回升态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11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9330美元,比上年增长6.9%,是“十一五”末的1.58倍,年均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86.9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2.0%。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14.68亿元、实际到账外资24.82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8.6%、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3.8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9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55.61亿元增加到121.65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3.61亿吨、281.34万标箱,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9倍、2.65倍,均实现历史性跨越。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872.3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7倍。
 
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3:50.3:41.4调整为8.4:48.7:42.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蓝色经济实现增加值8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9.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上年末提高2.1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数量扩大。年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6.49万户,注册资本(金)2747.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6.9%。其中,内资(非私营)企业2932户、注册资本(金)353.97亿元,分别增长1.2%、45.2%;外资企业468户、注册资本(金)35.55亿美元,分别增长0.4%、8.8%;私营企业3.66万户、从业人员33.64万人、注册资本(金)2037.55亿元,分别增长27.7%、13.6%和26.9%;个体工商户12.01万户、从业人员21.10万人,分别下降3.6%和0.6%,资金数额75.80亿元,增长16.9%;农民专业合作社4749户,出资总额52.37亿元,分别增长14.1%、27.2%。
 
就业创业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镇新增就业4.4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7万人,培训4.1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低于控制目标1.5个百分点。创业成为拉动就业增长新引擎,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9亿元,扶持创业7030人,带动就业3.3万人。日照创业大学暨公共创业孵化基地挂牌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6.37%。1678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物价水平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2%,八大类消费品“七升一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7.4%,降幅比上年扩大3.8、2.2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实现增加值147.39亿元,增长4.3%。受严重旱情影响,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33.95万亩,总产量93.22万吨,单产398.45公斤/亩,比上年分别下降4.1%、6.9%、3.0%。全年肉类产量26.12万吨,增长24.0%;奶类产量2.6万吨,增长6.0%;蛋类产量11.4万吨,下降3.2%。水产品总产量59.56万吨,增长2.0%。
 
特色农业取得新成效。袁隆平院士团队在莒县超级稻高产攻关项目亩产达971.66公斤,再创全国最高纬度单产纪录。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82.77万亩,产量22.97万吨。特色种植业面积突破150万亩,其中茶叶种植面积21.1万亩。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2个、产地面积44.1万亩;有效期内种植业“三品一标”认证总数280个。
 
林业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林水会战”全面展开,植树造林力度加大。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975公顷。其中,经济林2771公顷,防护林1974公顷,用材林2230公顷。全市育苗面积3398公顷。年末全市林木蓄积量540万立方米,有7万公顷林地纳入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管理。林木覆盖率达到41.0%,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26.25亿元,增长2.0%。246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颁发经营权证书59万份。农村流转土地63.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9.5%。工商资本下乡投资项目累计284个,投资额27.36亿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08.47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7.22万台,农用运输车3.93万台。农机专业合作社237家,服务农户9.6万户。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21.41万亩,机播面积315.31万亩,机收面积289.53万亩。年末自来水受益村庄2874个。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12.14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210吨。
 
三、工业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4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6.9亿元,增长8.43%。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0.6%。规模以上工业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3%,制造业增长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完成产值547.06亿元,超过钢铁行业192.94亿元,优势比上年扩大103.31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0.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降低7.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8.92亿元,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12%。
 
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市6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有信息化建设部门的占75%,有信息化规划的占39%,有服务器的占53%,使用ERP的占27%,开展电子商务的占51%,OA普及率达75%。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57,增长14%。日照云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实现三线接入,互联网带宽达到万兆,与腾讯、乐视、安康家园、帝联等大型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搭建了云计算平台、共享灾备云平台、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了3处工业云体验中心。
 
工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2.05亿元,比上年下降6.6%。受市场需求不足、部分产成品价格下降较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6.70亿元,下降22.8%;利税总额109.88亿元,下降11.6%。
 
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市重点调度的116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有67种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7.8%。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其中,水泥产量1095.1万吨,下降6.3%;纸浆产量163.7万吨,下降6.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7.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电力供应形势稳定。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69.9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其中,工业用电量138.50亿千瓦时,下降0.8%。全年完成供电量86.33亿千瓦时,下降2.7%,售电量80.88亿千瓦时,下降4.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放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7.81亿元,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93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29个,比上年下降24.4%,完成投资977.46亿元,下降6.5%;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88个,比上年减少33个,完成投资595.98亿元,增长8.4%;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2483.39亿元,增长29.0%。争取51个项目进入国家重大投资工程包,开工率100%,高于省要求10个百分点。5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9亿元,超出年度计划21.2个百分点;100个市级大项目完成433.9亿元,占年度计划100.7%。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全年一、二、三产业投资之比为2.5:40.0:57.5,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完成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358.32亿元,增长25.4%,占全部投资的25.5%;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4.93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0%;完成装备制造业投资92.2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6%。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108.85亿元,增长18.4%,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其中,住宅投资84.87亿元,增长32.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984.64万平方米,增长37.0%。房屋竣工面积94.01万平方米,增长96.2%。房屋销售面积147.75万平方米,增长0.3%。其中,现房销售面积32.56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115.19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136.57万平方米,增长2.7%。房屋销售额72.85亿元,增长0.1%。
 
保障住房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5683套,其中公租房1811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3872套。基本建成18520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3683套、棚改安置房14837套。自2006年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以来,已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2036户2211万元,其中2015年761户,平均每户补贴1965.7元。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6.65亿元,增长0.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31.56亿元,下降0.8%。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138.94亿元,增长8.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66.56万平方米,增长2.5%。
 
五、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87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54.63亿元,增长3.7%。从城乡居民消费情况看,城镇零售额488.52亿元,增长10.1%;乡村零售额115.36亿元,增长10.9%。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557.65亿元,增长10.1%;餐饮收入46.23亿元,增长13.0%。
 
主要商品消费平稳增长。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情况看,刚性需求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吃穿用等生活基本需求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06.26亿元,增长19.7%。其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82.31亿元,增长25.0%;日用品类零售额5.34亿元,增长15.7%;家具类零售额1.15亿元,增长37.4%;中西药品类零售额2.23亿元,增长8.5%;汽车类商品零售额42.93亿元,增长2.4%;受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调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40.66亿元,下降16.9%。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呈现回落。我市被列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中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和贸易融资风险等影响,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51.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6.3%。其中,出口41.34亿美元,下降13.7%;钢铁、水产品、变速箱、发动机、纺织服装、柠檬酸及衍生物等为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分别占34.1%、10.7%、7.7%、7.5%、4.8%和3.6%;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分别占16.2%、14%、12.8%、7.7%、4.4%、3.4%和3.1%。进口110.51亿美元,下降63.1%;铁矿石、大豆、机械设备、木材、煤炭及木薯干等为主要进口产品,进口额分别占21%、16.1%、14.3%、6.7%、6.2%和4.3%;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进口市场,进口额分别占22.1%、17.3%、14%、9%、4.8%和3.1%。
 
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5个,下降42.3%,合同外资1.96亿美元,增长16.69%,到账外资5.78亿美元,增长0.95%。实际到账外资主要来自现代威亚发动机、森博浆纸、宝华新材料、泰森食品等大项目,共到账外资4.99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来源地主要以新加坡、韩国为主,分别占64.9%、24.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境外投资快速发展。全市实现对外投资2.84亿美元,增长138%。2015年新备案(核准)主要境外投资项目有:岚桥集团并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项目、日广房产加拿大木材开采项目、三奇医疗日本医疗用品生产项目、日照永发房产澳大利亚房地产开发项目、山东中大体育产业集团美国销售公司项目、日照焦化房产美国销售项目、日照尚威能源马来西亚铝土矿项目等。全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74人,下降29.4%。
 
七、交通、邮政电信、旅游
 
港口生产平稳发展。沿海港口新增泊位3个,新增通过能力1480万吨。全市生产性泊位达到62个、年通过能力2亿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全年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61亿吨,比上年增长2.2%。其中,外贸完成2.27亿吨,下降0.9%;集装箱吞吐量281.34万标箱,增长16.2%。有六种货种过千万吨,其中金属矿石13571万吨,下降9.1%;石油及制品5173万吨,增长19.7%;煤炭3142万吨,下降11.3%;矿建材料3195.6万吨,下降5.7%;木材1598万吨,下降8.9%;粮食1250万吨,增长7.2%。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地方公路客运量289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2%;公路旅客周转量20.85亿人公里,增长2.2%。地方公路货运量7459万吨,增长5.1%;公路货运周转量155.86亿吨公里,增长0.5%。地方海上货运量885万吨,增长4.7%;海上货运周转量97.93亿吨公里,增长4.4%。铁路发送旅客量146.09万人次,增长7.1%;铁路货运量4944.77万吨,下降17.3%。
 
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日照机场用667天建成通航,创造了机场建设的“日照速度”。日照港跻身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世界港口第十一大港。瓦日铁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青临高速、疏港高速、613省道西延工程建成通车。青日连铁路日照段累计投资19.17亿元。潍日高速、岚罗高速、机场高速等公路工程加快推进。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274.38公里。其中,国道298.65公里,省道375.14公里,农村公路7600.59公里。按公路等级分,高速公路162.86公里,一级公路215.37公里,二级公路1132.42公里,三级公路393.89公里,四级公路6369.85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5.2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1.1万辆,增长15.1%。民用轿车保有量27.97万辆,增长18.4%,其中私人轿车26.41万辆,增长20.1%。
 
邮电通信业稳定增长。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9.40亿元,增长1.1%;邮政业务总量4.05亿元,增长38.9%;快寄业务量1374.71万件,增长52.1%,实现业务收入1.32亿元,增长37.8%。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5.84万户,下降13.5%;移动电话用户267.56万户(非沉默用户),下降8.2%,其中4G用户69.58万户,增长304.8%。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6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其中国内游客3663万人次,增长6.9%;入境游客27万人次,增长0.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64亿元,增长1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6.8亿元,增长11.6%;旅游外汇收入11808.2万美元,下降7.6%。
 
2015年,日照市在第十三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35家;旅行社141家,其中出境组团社6家,国内旅行社135家。全市A级景区32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4个,旅游强乡镇17处,旅游特色村39处。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65亿元,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96.71亿元,增长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5.39亿元,增长10.5%。其中,科学技术、节能环保、教育支出增长14.7%、21.7%、16.3%,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2.9%、24.4%、16.0%。民生支出154.21亿元,同口径增长11.6%,占财政支出的83.2%。全年国税收入(含海关代征税)379.26亿元,下降28.0%;其中国内税收收入(扣除海关代征税)86.85亿元,增长1.6%。地税收入82.39亿元,增长9.7%;其中税收收入77.42亿元,增长10.0%。
 
货币信贷总体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1872.35亿元,比年初减少49.36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833.83亿元,比年初减少46.9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971.08亿元,比年初增加103.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2159.3亿元,比年初增加271.7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950.55亿元,比年初增加392.3亿元)。
 
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窝窝商城于4月份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成功IPO上市,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达到3家;全年新增新三板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到7家并全部实施了定向增发,融资额2亿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年内新增6家挂牌企业,全市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累计达到37家。全年共实现债券、股票融资13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6%。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作用凸显。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718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6.6亿元。期末在保余额31.1亿元,在保企业714户。
 
保险业平稳运行。全市保险公司33家,专业中介法人机构4家。实现保费收入43.48亿元,增长1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64亿元,增长6.7%;寿险保费收入24.84亿元,增长19.0%。全年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16.66亿元,增长21.8%。其中,财产险赔付9.15亿元,增长8.4%;寿险赔款及各项给付7.51亿元,增长43.3%。
 
九、城市建设
 
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加快完善中心城区市政设施,中心商务区安置楼主体基本完工。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68.4万平方米,海岸带整治基本完成。全年完成城建投资100.4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1%。
 
城市载体功能增强。年末城市道路长度1495.3公里,面积2039.4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5条,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1474.9公里。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7099.72万吨,下降3.1%。城市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煤制气总户数达到21.5万户,全年供应液化气总量1.15万吨,下降4.2%;供应天然气总量1.1亿立方米,增长3.8%;年末用气普及率达到99.4%。新增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510万平方米,增长2.7%。城市公园绿地面积1564.3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3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94%,建成区绿地率42.41%。市区现有公园、动物园24个。光大国际日照垃圾发电项目一期建成投运,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年末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909辆,其中清洁能源公交车209辆,新能源公交车407辆。年客运总量7443.6万人次;出租汽车运营车辆1398辆,年客运量3730.3万人次。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汽车8.63标台。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资源、环境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新增耕地4965亩,连续19年耕地保护面积不减少。做好日照机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青连铁路等大项目用地等保障工作,全年上报各类批次用地84个、1.9万亩。全市招拍挂出让土地240宗、1.66万亩,土地出让收入69.77亿元,实现政府收益28亿元。建成“日照市矿山开发远程监管平台”,对35处矿山进行监控。在全省地级市率先颁发不动产权证书,“数字日照”建设成果已经为全市30多个部门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102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57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改善8.1%、15.6%、5.6%、3.4%,获得省级生态补偿资金475万元。全年空气质量达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为298天,列全省第四位,同比增加15天。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100%。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2.2分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6.1分贝。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全市1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新增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6万吨/日,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60余个,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务。年末全市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生态功能区1个;命名省级以上生态乡镇39个,其中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我市成功创建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沿海地级市。
 
十一、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全市承担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7项,争取无偿资金714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2784件,增长32.7%;授权量1779件,增长17.5%。发明专利申请量1003件,增长153.9%,增幅列居全省第一位;发明专利授权量167件;电子申请率88.1%。
 
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7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颁发市级科技进步奖80项。引进技术专利62项,引进或合作共建省级及以上科技研发服务机构33家。新增4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综合科技服务平台2家、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年末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准予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26个。山东名牌产品101个,增加8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2个,增加1个;拥有省级质检中心2家。
 
人才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日照市人才引进政策》,设立人才招引专项扶持资金和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40个、创业团队20个、创新人才162人。设立“日照友谊奖”,建立日照市人才创新发展院、企业发展研究院,成立了人才开发办公室,建设了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5家、新增1家;五征集团技师工作站被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高技能人才5.5万人,新增6249人。
 
教育事业持续向好发展。年末含大学科技园高校在内的普通高等院校6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3所,技工学校类(日照技师学院)1所。普通中学95所,小学297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100%;全市有成人高等学校1所,幼儿园607所,入园儿童2.75万人,在园儿童9.24万人。新建公益性幼儿园60处,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92%,其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29%。特殊教育学校6所。全市已创建省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获2015年全省中职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3名、2015年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特等奖。
 
全部区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成为全省第二个整建制、一次性通过国家级评估验收的市。全年共招考教师672人,交流948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得到改善。2009年以来累计改造校舍360.06万平方米,新添设备404.45万台(件),新增图书1110.96万册。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机构81处,其中影剧院2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美术馆1个,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影院10家。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馆1个;年末有乡镇综合文化站55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有广播电视台3座,5套电视节目、5套广播节目,全年广播播出节目3.19万小时,电视播出节目3.11万小时。有转播电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9%。有线电视用户46.10万户,下降1.2%,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6.10万户,下降1.2%。IPTV网络电视用户达到6.3万户。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对接加强。深入实施“千百重点文化工程”,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日照图书馆新馆建成启用,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率达到96%,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落实“六个一”保护措施,启动市文物安全“天网工程”试点。打造“日照记忆”特展参加2015(济南)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现代吕剧《银杏树下》入选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展演奖并在全市巡演。成功推出“水知日照”、“舞韵龙门”实景旅游演艺精品。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44处,其中,医院36处,乡镇卫生院48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6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处,卫生监督机构5处,妇幼保健机构5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7处,门诊部、诊所等425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58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开放床位1363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1856张。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830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5472人,注册护士6071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成效明显,重点传染病无暴发流行。全年完成诊疗737.4万人次,出院病人45.1万人次。优化出生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人口环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民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创新运用“三会一体”模式,将市运会、残运会和全民健身运动会合并举办日照市第五届运动会,完成了19个大项333个小项的比赛。新建社区体育健身工程68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5处。举办了5月全民健身月、8月8日全民健身日、万人健步行等活动。打造了“动起来,更精彩”全民健身服务品牌。培育发展体育类社团组织4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96个,全年共举办活动294次,老年体育结成“站企共建”对子11对。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海滨山岳行”体育旅游线路入选“201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全年体育彩票销量4.57亿元。
 
重大赛事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取得新成就。承办了2015年全国航海模型锦标赛、2015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山东日照分会场等4次省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我要去航海”等品牌体育活动,水上运动之都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共获得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奖牌69枚,其中金牌22枚,银牌33枚,铜牌14枚;全国性比赛7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1枚);全省性比赛62枚(金牌18枚、银牌31枚、铜牌13枚)。全市有业余体育运动学校5所,在校学生350人,专职体育教练员23人。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95.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人口135.52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4.44‰,人口死亡率6.32‰,人口自然增长率8.12‰。省内迁入4231人,省外迁入8359人。年末常住人口2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7元,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17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9元,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09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41元,增长8.0%。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4.85万人、38.01万人、26.03万人、35.38万人和28.38万人,同比分别增长8.3%、6.1%、11.2%、5.4%、6.6%。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40.7万人、223.04万人。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扎实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连续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月人均增加246.7元;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5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救助管理站3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处。年末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4个,收养8095人。社会福利企业25个,安置残疾人员670人。现有乡镇敬老院51个,总床位数达到7168张,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4300元/人/年和3300元/人/年。全年福利彩票发行额达5.6亿元。
 
群众生活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350元上调到每人每月1450元,小时最低工资由13.5元调整为14.5元。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城镇保障人数7006人,保障标准提高到460元/人/月,人均月补助300元,比上年提高20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1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保障人数76490人,年保障标准提高到3100元以上,人均月补助170元,提高20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平安日照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形势继续平稳向好,全市接报警总量下降1.23%,其中违法犯罪警情下降1.55%。全市万人发案率为27.01起,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全市可防性案件发案下降12.54%。发现受理治安案件下降8.36%。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8起,死亡人数46人,分别下降7.5%和13.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28人。
 
注:1、本公报数字主要是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