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菏泽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11:42:13 来源:菏泽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827次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2 

菏泽市统计局

(2008年3月)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重大战略机遇,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到“八个更加注重”,着力解决突出矛盾,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稳定,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5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15.9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增加值162.1亿元,增长22.9%。2003-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比1992-2002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0个百分点,是八五年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6:47.8:24.6,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6年提高3.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价格总水平上涨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为10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3%,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6.0%,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为121.1%,物业管理价格指数为102.9%。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如下(上年为100):

食品 111.6

烟酒及用品 100.7

衣着 98.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2.5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3

交通和通讯 98.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5

居住 104.0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能力不强,“三农”问题依然困扰我市。

二、农业

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2007年,市委、市政府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和农业产业化战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市场化进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我市农业逐步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粮食连续五年喜获丰收,2007年又创十年来最高水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8.5亿元,可比增长3.8%。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农产品名称 总产量(万吨) 比上年±%

粮食 491.26 2.5

其中:

夏粮 335.00 -0.1

秋粮 156.25 8.7

油料 32.28 0.7

棉花 28.45 8.1

蔬菜、瓜类 985.72 3.8

水果 58.96 4.5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造林面积12665公顷,年末实有农田林网化面积72.26万公顷,年末木材蓄积量2178万立方米,比年初增长10.6%,森林覆盖率达30.8%。

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肉、禽、蛋产品产量增加。主要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情况如下:

畜产品或牲畜名称 单位 总产量 比上年±%

肉类总产量 万吨 57.35 2.8

其中:猪 肉 万吨 32.79 1.1

牛羊肉 万吨 16.43 4.7

禽蛋总产 万吨 35.84 6.3

奶类产量 万吨 5.36 7.7

大牲畜年末存栏 万头 68.72 -6.5

猪年末存栏 万头 318.49 4.7

羊年末存栏 万只 853.72 2.5

渔业生产规模扩大。2007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0%;全年水产品生产总量12.22万吨,增长10.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年末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160.6万千瓦,增长4.5%,其中:农产品加工机械总动力74.2万千瓦,排灌机械总动力186.6万千瓦。年末拥有农用拖拉机12.66万台,农用运输车53.59万辆。年末耕地总资源69.46万公顷,其中:机耕地面积67.93万公顷,机电灌溉面积53.83万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19.80亿千瓦时,农用化肥(折纯)使用量47.77万吨,地膜覆盖面积23.27万公顷。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7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267.98亿元,同比增长24.5%。2007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05家,比上年末增加262个,全年完成增加值240.0亿元,同比增长3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5.0亿元,同比增长43.0%;实现利税63.9亿元,同比增长53.3%;亏损面4.14%,同比上升0.3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17.5%,同比提高2.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3.64%,同比下降6.2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4.58次,同比加快0.3次;全员劳动生产率11.13万元/人,增长21.7%;产品销售率98.6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4.96%,比去年提高20.94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工业品名称 单位 年产量 比上年±%

小麦粉 万吨 205.60 7.91

配混合饲料 万吨 72.72 55.48

食用植物油 万吨 29.25 6.52

鲜冷藏冻肉 万吨 2.89 48.97

原油加工量 万吨 206.12 15.72

饮料酒 千升 138920 34.51

毛皮服装 万件 16.97 -2.71

纱 万吨 68.38 35.00

布 万米 19555 74.14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72.04 28.89

机制纸 万吨 18.42 -4.71

化肥(100%) 万吨 9.00 4.36

轮胎外胎 万条 84.48 10.75

塑料制品 万吨 5.59 27.08

水泥 万吨 447.81 48.25

轴承 万套 840.75 45.29

家具 万件 128.55 64.13

发电量 万千瓦时 888434 22.95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出现新亮点。2007年新增29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年末已达160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73.1亿元,同比增长54.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47.9%;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92%,比去年提高1.8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6.9亿元,增长27.0%。第一产业投资18.5亿元,同比增长38.8%;第二产业投资338.1亿元,增长24.1%,其中工业投资323.6亿元,增长24.0%;第三产业投资172.1亿元,增长25.7%。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3.5:64.0:32.5,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回落0.4和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建设趋缓,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增幅回落13.2个百分点。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增长27.3%,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0.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0.5%,占4.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4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4%;房屋竣工面积108.3万平方米,下降9.2%;房屋销售面积209.7万平方米,增长44.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交通运输、邮电、旅游

公路运输能力持续增强,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全市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5175万人,比上年增长23.3%;客运周转量550071万人公里,增长24.3%;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4196万吨,增长22.7%;货运周转量381092万吨公里,增长25.6%。截止年末,我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964公里,其中:省级及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1484公里,国道316.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3.6公里。"村村通工程"进程加快,2007年新建通车1243.5公里,年末已达11969.8公里。

邮政电讯通信业成长性良好。2007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9亿元,比上年增长6.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2.7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局用固定交换机容量641.1万门,比上年增长25.4%;年末固定话机及小灵通用户总数达136万部,比上年增长9.1%;移动话机总数达280.9万户,增长55.0%;上网用户达到16.43万户,比上年增长46.7%。网络服务不断拓展,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04.7万人次,旅游收入14.87亿元,分别增长20.9%和23.8%;接待国外游客4048人,旅游收入101.6万美元,分别增长35.4%和39.2%。

六、内外贸易

消费需求增长稳健,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消费品市场中县区以下实现零售额151.7亿元,增长18.8%。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54.2亿元,增长14.0%;零售业零售额225.6亿元,增长21.3%;餐饮业零售额38.1亿元,增长17.8%。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46.5亿元,增长18.7%;私有经济零售额281.1亿元,增长19.2%,其中个体经济零售额240.4亿元,增长19.4%。

对外经贸快速上升,利用投资迅速增加。2007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851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出口总值723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3%。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4个,合同外资金额1838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0.2%;实际利用外资103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5%。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2.1亿元,增长40.2%。其中:增值税完成5.36亿元,增长35.5%;营业税完成8.77亿元,增长36.2%。全年财政支出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0.37亿元,教育支出22.3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81亿元,财政调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金融运行平稳,信贷规模扩大。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0亿元,比年初增加73.6亿元,同比多增3.2亿元,增长14.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27.1亿元,比年初增加55.8亿元,增长15.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4.7亿元,比年初增加47.2亿元,同比少增11.3亿元,增长11.9%。

2007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360.4亿元,增长2.9%,其中储蓄存款收入1718亿元,增长5.2%;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357.5亿元,增长2.8%,其中储蓄存款支出1620亿元,增长5.2%;农副产品采购支出118.1亿元。年内现金收支相抵净回笼2.96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保险费收入13.75亿元,增长21.3%;赔款支出4.52亿元,增长67.4%。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展,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

八、科技、教育、文化

科研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64项,其中省级及以上计划35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78项,其中有7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全年共签各类技术合同375项,合同金额1亿元。随着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日益显现。专利工作受到充分重视,2007年全市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965项,比上年增加319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全市共向本专科院校输送新生46001人,其中本科生12089人,比上年增加591人。年末全市拥有高等院校2所,在校生23963人;中等职业学校77所,在校生9.7万人;普通初级中学328所,在校生41.9万人;普通高级中学69所,在校生19.2万人;小学共1776所,在校生83.2万人。小学毕业升学率97.08%,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86%。

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全市拥有国有书画院1处,民办较大规模书画院1处,博物馆5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1个,艺术馆1处,文化馆9处。公共图书馆9处,藏书总量62.6万册(件)。艺术表演团体11个,乡镇文化站162处。全市拥有无线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座,调频发射和转播台10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5.86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7%和90%。

九、卫生、体育、计划生育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07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8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5所;医院、卫生院编制病床位15569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834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001人,注册护士5705人,全市每万人中已拥有执业医生10.9人,拥有医院病床床位17.03张,医疗条件和防病治病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拥有体校10所,其中业余体校9所,在校生共1092人。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共获金牌114枚、银牌97枚、铜牌95枚。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2007年,全市共施行各种节育手术10.4万例,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达156.5万人,节育率为91.9%,晚婚率68.5%,合法生育率98.7%,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了保障。

十、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据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省统计局公布,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16.55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7年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14934元,比上年增加3063元,增长25.8%;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9715元,比上年增长19.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23元,比上年增加543元,增长15.6%。年末人均居民储蓄存款4672元,比年初增加570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812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79元,比上年增加19.7%。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指标名 单位 指标值 指标名 单位 指标值

摩托车 辆 49 照相机 架 40助力车 辆   60 钢琴 架 1家用汽车 辆 1 微波炉 台 35洗衣机 台 100 空调器 台 105电冰箱 台 88 淋浴热水器 台 70彩色电视机 台 128 消毒碗柜 台 7家用电脑 台 48 健身器材 套 2组合音响 套 20 固定电话 部 84摄像机 架 3 移动电话 部 178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电视机 台 76 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台 2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名 单位 指标值 指标名 单位 指标值

洗衣机 台 72 电冰箱 台 20

空调机 台 2 微波炉 台 2

热水器 台 10 自行车 辆 183

摩托车 台 49 固定电话机 部 71

移动电话 部 101 彩色电视机 台 98

黑白电视机 台 16 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电视机 台 19

影碟机 台 29 照相机 部 3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2007年,全市救济灾民79.8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5.2万人。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87处,拥有床位31066张。

就业与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25万人。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75万人,国有企业参保率为100%;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6万人,参保率93%;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2万人,参保率为77.6%;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14万人,覆盖全部乡镇和96%的行政村。

十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监督效果明显。2007年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82起,同比下降16.3%,死亡人数297人,同比下降3.6%。

注:(1)本文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文所列数字部分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3)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国家自1987年起,在人口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了1%人口抽样调查制度。本公报常住人口数据即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