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聊城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11:16:29 来源:聊城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967次

2008-03-19

200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健康发展态势,呈现出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22.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2%,首次登上千亿元台阶。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4.5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5.16亿元,增长17.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64.85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3.29亿元,增长20.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531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2436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4%。

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6.50:58.48:25.02调整为15.10:59.16:25.74,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0.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10.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其中工业拉动GDP增长10.5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9%;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5.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6%。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位于景气运行之间。反映企业家信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达到159.86%;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51.07%。

招商引资工作顺利进行。全年全市共到位市外资金137.80亿元,比上年增长0.8%。引进市外投资项目1155 个,其中外来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1个。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市拥有个体工商户8.33万户,增长25.6%;私营企业1.07万户,增长5.8%。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26.14亿元,增长53.0%。实缴税金占国地两税收入的比重为31.6%。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人数8.19万人,比上年增长3.8%。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3.70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92万人,分别增长15.9%、6.6%。年末在岗职工人数36.59万人,增长1.7%。全年劳动力输出10.8万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5%,低于省里的控制目标。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07年,全市以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为总抓手,努力建设“平安聊城”,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159起,死亡294人,比上年分别下降15.3%、4.5%。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经济外向度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与农村投入,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9.92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实现农业产值175.08亿元,增长1.5%;林业产值3.53亿元,增长1.2%;牧业产值91.43亿元,增长7.2%;渔业产值5.05亿元,增长7.5%。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2007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538.94万亩,比上年增长2.7%;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94.96%,提高6.2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为1096.44万亩,增长6.8%;棉花播种面积110.32万亩,增长5.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7.90万亩,减少16.5%;蔬菜播种面积229.98万亩,减少8.5%。

主要农作物喜获丰收。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55.54万吨,比上年增长7.5%,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总产量9.20万吨,增长8.6%;油料作物总产量15.83万吨,减少16.7%;蔬菜瓜类总产量951.63万吨,减少1.6%;水果产量50.83万吨,增长30.1%。

林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造林面积8.53万亩,比上年减少26.2%;育苗面积4.17万亩,增长56.4%;森林覆盖率达到28.13%,比上年提高2.43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有所回升。2007年全市肉类总产量52.28万吨,比上年增长5.0%;蛋类总产量24.92万吨,增长7.0%;奶类总产量6.55万吨,增长40.9%。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呈现稳定增长之势。年末生猪、大牲畜和羊存栏均有所增加。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2007年全市渔业养殖面积19.92万亩,比上年增长1.4%;水产品总量7.59万吨,增长8.1%,其中鱼类产量7.46万吨,增长8.8%;水产加工品总量1.68万吨,增长5.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7年全市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954.1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8%。机耕作业面积64.39万亩,机电灌溉面积49.09万亩。农村基础建设明显加快。农村用电量12.62亿千瓦时,增长16.0%;全市通电话村数5773个,通汽车村数5723个,自来水受益村数4271个,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100%、99.1%、74.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7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6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564个,比年初增加263个。实现增加值首次突破500亿元,达到539.66亿元,增长21.98%。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4.2亿元,增长6.4%;集体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0亿元,增长19.6%;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分别增长21.9%和10.8%。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65.42亿元,增长15.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74.24亿元,增长24.8%。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34.5:65.5变为30.7:69.3,重化特征明显。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2.12亿元,增长22.4%。工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9.46%,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较快,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81.00亿元,比上年增长4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2.86%,比年初提高3.1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9.00亿元,增长35.1%,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值24.72亿元,增长29.3%;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品实现产值35.64亿元,增长45.0%。创新主体不断增加,年末全市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3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比上年增加5家。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主要工业品产量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

主要工业品产量

主要工业品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61.44          12.2

纺纱         万吨            63.85           49.0

服装          万件           3847.7          33.8

硫酸         万吨            105.96         -12.7

水泥        万吨           270.32         52.1

钢材        万吨           152.49         15.1

镀层板       万吨              62.76              0

电解铝        万吨           47.46           57.3

氧化铝粉      万吨           57.11           47.8

农业运输机械      万辆           91.11            5.7

小麦粉        万吨           112.60          49.3

配混合饲料        万吨           155.91           51.2

鲜冷藏冻肉        万吨           56.57            13.3

味精          万吨           21.59            1.9

中空玻璃      万平方米         14.66          -18.3

夹层玻璃      万平方米          9.01          -51.1

工业经济效益稳定提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99.30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实现利润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40.16亿元;实现利税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14.98亿元,分别增长44.5%和37.3%。全市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71户,增加102户。其中利税过亿元企业24户,增加2户。应收帐款净额和产成品存货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重为23.98%,下降3.2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为3.99次,加快0.29次。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246.93%,提高18.67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形势良好。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企业62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2.67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实现利润30.62亿元,增长32.4%;实现利税43.85亿元,增长26.97%。

非公有制工业发展迅猛。全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43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92%。实现增加值353.87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62.62亿元,增长39.7%;实现利润94.67亿元,增长58.2%;实现利税144.74亿元,增长45.97%。其中,私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0.28亿元,增长24.9%。

建筑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市拥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95家,比上年增加45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13亿元,增长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质量,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朝着更加健康、理性、协调的方向发展。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14.19亿元,增长24.5%。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4.82亿元,增长58.0%;第二产业投资342.49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投资66.87亿元,增长13.5%。 从投资种类上看,城区完成投资288.52亿元,增长20.0%;农村投资100.00亿元,增长15.7%;房地产投资25.67亿元,增长3.4%。

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333.28亿元,增长23.6%,增幅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324.19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97.2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9.09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7%。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6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增幅回落16.6个百分点。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增长30.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18.8%,办公楼投资下降28.8%。土地利用情况好转,购置土地面积减少48.9%,完成开发土地面积增长30.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资金到位情况良好。全部建设项目到位资金42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自筹资金304.10亿元,占全部资金来源的72.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其中市级实现零售额83.13亿元,增长18.0 %,占市场份额为25.8%;县以上城镇实现零售额121.86亿元,增长22.8 %,占市场份额为37.8%;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117.28亿元,增长14.9%,占市场份额为36.4%。

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增长较快。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0.65亿元,增长24.6%,市场份额达12.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214.25亿元,增长18.7%,市场份额达 66.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36亿元,增长25.5%,市场份额为0.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52亿元,增长21.6%,市场份额为 16.0%。

消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限额以上企业调查情况来看,2007年增长幅度较高的商品有:食品类实现零售额30023万元,增长77.4 %;烟酒类实现8748万元,增长68.8%;化妆品实现3334.10万元,增长54.6%;金银珠宝实现4456万元,增长88.0%;日用品实现9134万元,增长47.1%;家电与音像器材实现46148万元,增长26.8%;药品类实现24843万元,增长32.8%;石油及制品类实现125492万元,增长42.0%;汽车消费87451万元,增长43.9%。消费品呈现个性化、差异性特征。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2007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7199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2.8%。其中出口99893万美元,增长63.5%;进口72105万美元,增长87.5%。实现贸易顺差27788万美元。出口骨干带动作用明显。全年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21家,共出口71876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2.0%。出口队伍不断壮大,我市拥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27家,同比增加23家。

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512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3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4%。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健康有序发展,项目质量不断提高,全年新批过千万美元项目4个,其中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1个,当年外资已全部到位。利用外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企业境外上市推介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道路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国省、县乡、村镇级公路通车里程1346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4.7公里,一级公路325.2公里,二级公路1180.8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4118万人,比上年增长40.0%;公路客运周转量320980万人公里,增长43.0%。公路货物运输量2723万吨,增长44.0%;货运周转量441732万吨公里,增长45.0%。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07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28亿元,比上年增长6.5%。函件3991万件,增长12.6%。特快专递63.79万件,减少53.0%。邮政业为支持农业发展,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年末全市村级邮政配送服务点达2546个,比上年增加111个。其中村镇点2440个,县市局106个。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4.23亿元,增长14.9%。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达377.64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79.4万户,其中市话30.4万户,农话49.0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222.09万户,增长14.8%。互联网用户15.73万户,增长55.4%。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65.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4亿元,增长16.8%。接待海外游客1.87万人次,增长35.1%。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完成境内财政收入99.98亿元,同口径对比增长3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40亿元,增长26.0%。主要收入项目中,增值税收入9.49亿元,增长39.8%;营业税收入7.23亿元,增长23.9%;企业所得税收入4.55亿元,增长41.5%。全市财政支出75.03亿元,增长25.1%。教育支出16.58亿元,增长4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6亿元,增长27.7%;医疗卫生支出4.97亿元,增长65.7%;环境保护支出1.11亿元,增长154.6%。

金融业发展形势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0.47亿元,比年初增加88.1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4.93亿元,比年初增加14.0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0.75亿元,比年初增加47.92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8.33亿元,比年初增加77.47亿元。其中工业贷款134.09亿元,比年初增加24.44亿元;商业贷款47.69亿元,比年初减少6.79亿元;乡镇企业贷款36.29亿元,比年初减少4.23亿元;农业贷款121.94亿元,比年初增加20.18亿元。

保险业务发展迅速。全市有保险公司19家,比上年增加5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51亿元,占全市总保费的29.8%,增长51.1%;人身险保费收入10.60亿元,占全市总保费的70.2%,增长33.1%。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4.76亿元,增长5.9%。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2.00亿元,下降1.3%;人身险给付金额2.76亿元,增长11.8%。赔付率达到31.5%。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进步。2007年全市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7项,争取无偿资金2184万元。阳谷三山集团高性能钎具特钢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阳谷华泰橡胶助剂有限公司被科技部批准组建“国家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取得突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86项。其中国际领先2项,国际先进8项,国内领先96项,国内先进79项。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市专利申请1479件,增长36.3%,其中发明专利277件,增长73.1%。专利授权750件,增长55.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0件,增长16.3%。科技特派员工程继续深入推进,目前全市有2003名科技特派员和24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奔赴农村第一线。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有幼儿园408所,在园人数7.75万人,幼儿教师数2121人。拥有小学校906所,招生数7.27万人,毕业生数5.95万人,在校生37.5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3%。拥有普通中学226所。初中招生6.60万人,毕业生8.05万人,在校生22.94万人。高中招生3.35万人,毕业生3.98万人,在校生11.39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1.24万人,在校生3.82万人,毕业生人数1.23万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市本专科共录取27349人,其中本科11273人,专科16076人,总录取率63.6%。

文化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市杂技团、京剧院、豫剧院建设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融资500多万元,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131”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举办了巾帼文化艺术节、少儿艺术节、文化旅游节、消夏艺术节、水城之秋观光周等专题文化活动。全市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7个,在国内演出1266场次。公共图书馆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文化事业机构数175个。年末发行的公共出版物有4种报纸、2种杂志和45种图书。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面铺开,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末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379.09万人,参合率达到86.2%,受益人口297.72万人次,为参合群众报销医药费2.04亿元。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39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89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9所,妇幼保健机构9所。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32万张,比上年增长6.8%。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3万人,增长4.0%。其中执业及助理执业医师6578人,增长4.1%。

体育事业稳定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的成绩。2007年在国家级比赛中,获金牌12枚、银牌6枚、铜牌5枚。参加了2007中国首届水上运动会、山东省射击锦标赛、山东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山东省皮划艇锦标赛等国家和省高水平赛事。第十一届全运会篮球馆和全民健身中心正在建设之中。成功申办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篮球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两大赛事。大力推进“体育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九、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面貌有新的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提升。2007年全市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4.10亿元。新增道路面积25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415公顷。城区完成投资3.80亿元,新增道路面积38万平方米,铺设截污管道20公里。对城区排污河渠新水河和青年渠进行改造。实施了陈口路、利民东路、聊临路和陈口路徒骇河桥、利民路徒骇河桥的施工建设,打通了城区与开发区的快速通道。完成了人民公园整体改造和建设路、花园路、站前街、利民路的绿化美化工程。年末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2%,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045公顷。公用事业建设有新的进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新增用气人口1.1万人,燃气普及率达到85.3%。新增自来水供水能力1.7万吨/日。新增公交车辆40标台。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较大发展。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市区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96毫克/立方米,下降0.00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0.050毫克/立方米,下降0.00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0.025毫克/立方米,下降0.001毫克/立方米。全市建立烟尘控制区10个,烟尘控制面积达155.8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2个,噪声达标区面积177.2平方公里。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实施了“四河一湖”碧水行动计划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对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小运河、东昌湖的污染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完成了南水北调沿线30家重点排污企业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了水污染防治的掌控能力。

十、人民生活与物价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01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工薪收入10858元,增长31.0%。人均消费性支出7939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4501元,增长14.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33元,增长10.1%。

价格总水平明显上涨。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1%,涨幅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呈结构性上涨特征,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1.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63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3.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33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上涨7.7%,油脂上涨19.8%,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6.1%,蛋上涨18.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4.7%,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6.1%,比上年上升2.45个百分点。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7%,比上年上升4.20个百分点。

2007年各类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4.1

其中:食品类                     111.6

烟酒及用品                       104.7

衣着                              98.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9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5

交通和通信                         97.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6

居住                              103.1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4.7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106.1

其中:燃料、动力类                102.7

十一、人口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80.75万人,比上年增加7.93万人,增长1.4%。其中男性人口293.79万人,女性人口286.9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5‰,死亡率5.43‰,自然增长率6.92‰。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30.50万人,比上年增长28.6%。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1.5万人,增长10.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8.1万人,增长27.3%,享受失业保险人数2.3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9.4万人,增长34.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1.9万人,增长17.9%。农村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参保农民32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领取养老保险人数9.4万人。

注: 1.2007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产品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