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德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10:58:31 来源:德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57次

德州市统计局

(2005年1月22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超常发展、跨越前进”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两大“天字号”工程和其他重点工作,国民经济呈现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创历史新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8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1%,是七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人均GDP达到12542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24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360.74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207.92亿元,增长12.1%。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为17.2:52.5:30.3。一产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市民营经济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分别达到17.5万户、78.1万人和268.6亿元,民营经济上缴税金1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86亿元,同比增长21.8%。

宏观景气指数高位运行。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指数为131.4,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2.4;反映全市企业综合生产总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景气指数分别为126.1和117.7。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外向度不高,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依然较大。

二、农业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26.5亿元,增长15.4%,其中农业增长6.4%,林业增长44.4%,牧业增长33.4%,渔业增长26.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38.4%。粮食生产实现单产、总产“双增长”。全年粮食总产354.81万吨,增长14.0%;单产439公斤,增长10.3%;粮食种植面积810.66万亩,增长3.4%。棉花总产为26.2万吨,增长12.6%;棉花单产88公斤,增长11.4%;棉花种植面积298.13万亩,增长1.2%。蔬菜总产655万吨,减0.5%;水果总产59.48万吨,减15%;油料作物总产5.33万吨,减19%。

林业取得新进展。全年造林面积3.6万公顷,增长71%;植树1.72亿株,增长70%;年末实有林地面积22.05万公顷,增长19.1%;森林覆盖率为22.5%,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畜牧业发展良好。全年肉类总产量53.26万吨,增长28.4%;禽蛋产量44.83万吨,增长13.9%;奶类产量10.28万吨,增长219.4%。猪年末存栏328.4万头、出栏434.7万头;羊年末存栏263.4万只、出栏241.4万只;大牲畜年末存栏261.97万头,其中奶牛4.1万头;家禽年末存栏4638万只、出栏9115万只。

水产品生产稳定提高。年末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59万公顷,淡水水产品产量9万吨,增长20.4%。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904.5万千瓦,增长3.7%。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02.88万千瓦,增长2.5%;农用拖拉机18.85万台,增长2%;联合收割机3500台,增长25%。农村用电量7.5亿千瓦时,增长11.9%;塑料薄膜使用量2.45万吨,增长11.4%;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20.9万吨,增长4.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4.2万公顷,其中机耕地面积51.4万公顷;配套机电井10.52万眼,增长1.3%;有效灌溉面积43.37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30.04万公顷。年末,全市7936个村通汽车;通电话村8316个;自来水受益村3775个。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下同)已发展到1782家,比年初增加370家,资产合计达到628.33亿元,增长25.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5.15亿元,增长31.6%。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27.27亿元和127.88亿元,分别增长30.3%和37.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3.87亿元,增长4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2.2%,比上年提高2.24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57.89亿千瓦时,增长20.9%。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8.43亿元,增长43.4%,实现利税109.16亿元,利润70.31亿元,分别增长42.9%和42.5%。亏损面为2.34%,比上年下降0.5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9亿元,增长223%。产成品存货22.45亿元,下降3.5%,应收帐款净额26.7亿元,下降1.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2.9%,增长21.6个百分点。生产销售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9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在七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20.43%,增长1.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33.67%,增长11.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3.13%,下降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9.78%,增长0.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83次,加快0.52次;全员劳动生产率9.38万元/人,增长18.7%。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有9家;实现利税过亿元的企业有21家。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加。在全市重点调度的22种产品中,产量比去年增长的有20种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投资总量再创新高。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9.66亿元,增长35.7%。其中城镇投资完成311.39亿元,增长27.3%;农村投资完成118.27亿元,增长64.4%。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第二产业投资300.5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投资120.13亿元,增长2.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投资项目427个,在建项目625个,竣工项目136个,在建项目总规模达到767.46亿元。开工建设了禹城鲁银羊绒加工基地、平原BOPA膜、乐陵星光幼砂糖等一批重点项目。恒升大氮肥、晶华超薄镀膜玻璃、莱钢永锋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建筑业生产效益稳定提高。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8.7亿元。全市资质五级以上建筑企业达125家,完成施工产值72.4亿元;实现利润11.2亿元,比上年增长56.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0.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27.8万平方米,建筑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52713元/人,增长3.7%。

五、交通、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市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3929.5公里(不包括村级道路),比上年增长0.5%,其中汽车专用公路373.9公里。全市公路密度为37.9公里/百平方公里,96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公路的行政村8403个,“村村通”公路通车里程11105公里。全市公路运输企业完成客运量1744万人,增长12%,客运周转量124098万人公里,增长27%;完成货运量2279万吨,货运周转量216555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3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22亿元,增长12.5%。固定电话业务总量6.63亿元,增长15.4%;移动电话业务总量36.52亿元,增长59.8%。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39.52万门;农话交换机容量81.33万门。市话用户达到43.15万户,增长18.8%;农话用户达到74.01万户,增长6.9%。电话普及率达到21.5部/百人。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08.17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5.96万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增长45.9%;接待国内游客234.7万人次,增长44.9%。

六、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21亿元,增长16%。其中市的零售额72.75亿元,增长16.9%;县的零售额47.05亿元,增长15.0%;县以下零售额67.41亿元,增长15.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22.76亿元,增长15.4%;个体经济零售额128.99亿元,增长17.2%;私营经济零售额15.81亿元,增长15.9%;其他经济零售额18.76亿元,增长4.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0.3亿元,增长16.3%;餐饮业零售额19.37亿元,增长18.5%;其他行业零售额7.54亿元,增长5.0%。全市各类市场发展到826处,比上年增长2.6%,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87处。全市五大商贸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56.5%,实现利税4651万元,增长67.7%;全市五大市场实现交易额246亿元,增长48.5%;全市商贸流通系统新增投入56亿元,增长18.3%。

七、对外经贸

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91亿美元,增长6.6%,其中出口完成4.55亿美元,增长17.7%。全市外派劳务人员9132人,增长32.2%。

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全年合同利用外资6.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4%;实际利用外资3.39亿美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41.1亿元,增长10.2%。地方财政收入24.32亿元,增长21.2%。主要收入项目中,增值税收入2.02亿元,增长25.2%;营业税收入4.04亿元,增长25.9%;企业所得税收入1.47亿元,增长13.6%;行政性收费5.66亿元,增长24.3%。全市财政支出40.26亿元,增长9.6%。其中企业挖潜改造2.72亿元,下降11%;农业支出2.98亿元,增长2.7%;行政管理费6.16亿元,增长15.8%;教育支出8.09亿元,增长7.1%。县级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全市有11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其中齐河、临邑超过三亿元。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7.91亿元,比年初增加56.3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2.97亿元,比年初增加4.9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4.19亿元,比年初增加31.75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1.21亿元,比年初增加62.66亿元。其中工业贷款57.71亿元,比年初增加9.32亿元;商业贷款92.52亿元,比年初增加1.62亿元;乡镇企业贷款18.56亿元,比年初增加2.18亿元;农业贷款77.75亿元,比年初增加19.24亿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9.52亿元,比年初增加1.71亿元;其他短期贷款33.34亿元,比年初增加2.12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29.89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长较快,比年初增加11.87亿元。现金投放量增加,全年现金收入1703.95亿元,现金支出1736.89亿元,货币净投放32.94亿元。

保险业全面快速发展。全年有5144家企业参加财产保险;8.01万户居民参加家庭财产保险;139.5万人参加人身保险;全市全年承保金额595.61亿元,保费收入12.1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2亿元,增长41.8%;人寿险保费收入9.18亿元,增长3.7%。全年共处理赔付案件6.25万件,支付赔款(给付)2.4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共处理赔付案件4.28万件,支付赔款1.34亿元,财产保险赔付率46.1%;人寿保险共处理赔付案件1.97万件,支付赔款(给付)1.09亿元。

证券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有证券经营机构2处,股民4.26万户,客户保证金余额0.67亿元,年交易额39.68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65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10项,国内领先水平95项,国内先进水平38项,实现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6项。经省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93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14件;全年签订技术贸易合同1261件,完成技术贸易合同额1.76亿元。年末全市各类技术贸易机构662个,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1万人,全年接收、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678人,其中硕士以上研究生45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智力成果3项,组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6项。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当年招生8585人,在校生21529人;中等专业学校8所,在校生1.51万人;普通中学269所,在校生35.13万人;职业中学26所,在校生3.01万人;小学1260所,在校生32.53万人;幼儿园、学前班472处,在园、班儿童5.15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9.92%,毕业生升学率98.5%。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2141人,成人中等学校在校生2118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627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家,全年共演出1082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文化站112个;公共图书馆12处,藏书65万卷(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个。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发展。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功率12千瓦;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调频发射功率2.1千瓦;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广播播出节目10套,全年播音时间18000小时;电视节目4套,全年播出时间10950小时。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1万户,比上年增加8.58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82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56处,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21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6397人,注册护士3212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9017张。全年举行大型义诊20次,诊疗70.8万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内全市共承办2项国家级比赛,4项省级比赛,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19枚金牌、23枚银牌、36枚铜牌,进入4—8名的有96人。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为40平方公里,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4700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920万立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1640万立方米,增长8.2%,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4320吨,增长6.1%;市区集中供热面积312万平方米,增长5.4%;年末已有39.7万城市人口用上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增长6.7%;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405.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405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2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455公顷;城市道路长度309.17公里,城市道路面积565.3万平方米;市区公交营运车辆310辆,增长5.8%,年客运量780万人次,增长8.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取得新进展。我市加强对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整治工作,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01万吨,下降3.7%;废气中烟尘排放量2.93万吨,下降2.3%。全市污水治理设施运转率100%,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95%。市区烟尘控制区面积48.5平方公里;市区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47.47平方公里。

十一、市场物价

市场物价稳中略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7%,其中非食品价格指数为99.9%,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2.4%,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3.9%。在消费品价格指数中,价格下降的有: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及通讯分别下降1.6%、2.2%、3.5%;价格上升的有: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为上升11.4%、0.3%、1.5%、2.0%、3.2%。

工业品价格全面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6%,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7.0%。

十二、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人口54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8.97万人,下降0.26%;非农业人口130.33万人,增长4.24%。全年出生人口6.92万人,出生率12.6‰;死亡人口3.02万人,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7.1‰。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市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43处,全年城镇安置就业5.5万人,安置下岗失业职工1.4万人,完成各类就业培训1.3万人次。全年向市外输出劳务人员13.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7%。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49元,增长14.7%;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888元,增长13.8%。其中食品支出1960元,增长12.8%;衣着支出871元,增长18.6%;交通和通讯支出604元,增长5.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943元,增长11.8%;居住支出495元,增长13.9%;医疗保健支出310元,增长20%。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3.4平方米,增长8.1%。

农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80元,比上年增加375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69元,增长14.6%。其中食品支出699元,增长23.6%;衣着支出93元,增长8.6%,居住支出249.91元,增长10.9%;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73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9.03平方米,增长1.2%。

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保障对象5.28万人,保障支出金额3194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支出粮食1440万斤,比上年增长44%。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8万人,增长10%;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额3.19亿元;享受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人员5.1万人,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3.64亿元。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2万人,享受失业保险人数10688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676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9万人;收缴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金14275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11360万元。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院床位412张,共有社会福利企业43家,安置残疾人员445人。

注:1、本公报所列部分数字为快报数字或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字为公安部门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