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德州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10:53:48 来源:德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50次

199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放开搞活、加快发展”的工作主题,团结拼搏,开拓进取,面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新形势,抢抓国家扩大投资、启动内需的机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落实“加大投入、调整结构、扩大开放”的工作重点,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企业改革有新的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工业生产的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社会科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预期目标,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

1999年,全市国民经济总量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14.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873元,比上年增加54元。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结构为27.941.330.8,实现了二三一的排序。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上升3.5和0.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标志着我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质量取得新的进展。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推进企业投资主体、产权主体多元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全市乡及乡以上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达70.3%,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1033家。通过破产兼并、抵贷返租等措施为企业增资减债48.6亿元,盘活存量资产43.8亿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国家关于“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落实;住房制度改革全面铺开;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有序进行。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全市上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年末,个体私营经济总户数达到23.64万户,吸纳从业人员73.95万人,注册资金43.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26.7%和55.4%。其中私营企业7701户,注册资金26.9亿元,分别增长73.9%和77.3%。个体私营经济上交税金4.35亿元,增长48.7%,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达31.9%。

1999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增效的基础并不稳固;资金制约的矛盾进一步加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消费需求不旺,市场启动困难。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农业

全市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农村经济在调整中保持了稳步发展。

农作物生产获得好收成。夏粮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秋粮虽旱情较重仍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433.5万吨,比上年增长3.6%,单产410公斤,增长6.4%,其中秋粮213.5万吨,增长2.0%,单产431公斤,增长12.2%。棉花总产6.65万吨,比上年减少0.05万吨;油料总产6.8万吨,增长112.5%;蔬菜563.7万吨,增长40.0%;瓜类总产101.6万吨,增长27.1%;水果总产68.9万吨,增长7.2%。

种植业结构有所变化。在国家宏观粮食政策和市场价格的双重作用下,粮食作物内部种植结构调整正向优质高效的方向迈进。国家利用价格政策对棉花生产的调控初见成效。粮食播种面积1056万亩,减少28.7万亩。棉花播种面积84.26万亩,比上年减少5.84万亩。蔬菜、瓜类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达到221.45和43万亩,分别增加71.5和13万亩。全市新增万亩以上种植基地16处,新发展枣粮间作29万亩,冬暖式大棚16.3万个,新上标准化养殖基地10处,无公害蔬菜、食用菌、脱毒“两薯”、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发展较快。

林业稳定发展。全年造林面积0.34万公顷,零星植树1100万株;年末实有林地面积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5%。

畜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在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畜牧业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渔业稳定增长。年末水产品养殖面积1.43万公顷,淡水鱼产量5.99万吨,增长10.3%。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4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84.5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0.5万台,增长31.3%;联合收割机1169台,增长114.10%;农用汽车3871辆,增长52.5%。农村用电量5.1亿千瓦时;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23.8万吨,增长4.5%;塑料薄膜使用量1.8万吨,增长85.8%;年末机耕地面积46.6万公顷,增长2.0%;配套机电井7.1万眼,同上年持平;有效灌溉面积44.7万公顷,减0.2%;旱涝保收面积30.3万公顷,增长2.4%。年末,全市通电的农户数114.3万户,比重达99.9%;7504个村通汽车,比重由上年的87.9%上升到90.1%;通电话的村数8256个,比重由96.5%上升到99.2%;自来水受益村数2074个,比重由21.3%上升到24.9%。

三、工业

全市工业领域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强化管理,克服市场低迷、竞争激烈、价格下降、资金短缺等困难,实现了生产、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良好发展局面。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工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20.17亿元,增长16.2%;集体工业完成12.24亿元,增长24.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完成16.0亿元,增长7.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6.61亿元,增长46.1%。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6.34和37.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2%和17.1%,轻工业增长速度高于重工业5.1个百分点。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六个百万工程”及重点考核的20种产品中,有19种比上年增长。增幅较大的有:太阳能热水器7.81万套,增长111.4%;食用植物油5.09万吨,增长78.0%;刹车片186万套,增长66.1%;造纸19.53万吨,增长38.8%;化肥(折纯)39.5万吨,增长33.0%;合成氨44.3万吨,增长36.5%;尿素、复合肥、布、水泥的增幅分别为30.1%、29.2%、28.8%和20.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产销衔接较好。全年工业产销衔接逐月趋好,产品销售率由一季度的96.13%、上半年的97.67%、三季度的98.44%上升到年底的98.52%,比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98.57%,提高4.31个百分点;重工业98.47%,提高0.33个百分点。在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中,国有工业98.12%,提高0.31个百分点;集体工业98.34%,提高6.67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101.06%,提高0.5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工业99.04%,提高6.0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主要表现:一是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5.54亿元,利润15.31亿元,分别增长29.6%和39.4%。二是扭亏增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亏损面为11.64%,比上年下降2.2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0.56亿元,减少65.9%。三是两项资金占用大幅度下降。产成品存货和应收帐款净值平均余额分别下降7.78%和12.47%。四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上升,达到137.28%,提高16.83个百分点,在七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13.17%,提高1.4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6.88%,提高7.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3.38%,下降2.3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10.21%,提高1.2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96次,加快0.37次;全员劳动生产率29432元/人,增长26.2%。七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不仅全部好于上年,而且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快增长。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大投入意识,把扩大投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注重提高投资效益,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测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增长39.2%。其中县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74.05亿元(包括济德高速公路、济邯铁路,不包括水利系统投资),增长55.2%。其中基建投资34.4亿元,增长73.7%;更改投资17.5亿元,增长60.6%;房地产开发投资4.7亿元,增长14.6%。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工业投入得到加7俊T?县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亿元,增长483.3%;第二产业完成38.7亿元,增长138.9%;其中用于工业的投资36.9亿元,增长136.5%。第三产业完成28.7亿元,增长11.7%。重点工程施工进展快、效果好。东郊200KV输变电站工程、宏力集团拖拉机扩产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华能电厂三期、京福高速公路南连接线等项目进展顺利;恒升集团50万吨尿素国产化设备改造、德棉集团替代进口面料、104国道德桑段和314省道德宁段一级公路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快。市区东风路综合改造、会展中心建设、新湖清淤等工程相继竣工,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

建筑业稳步发展。我市建筑企业在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全市建筑企业有17家完成股份制改制,勘察设计单位改企60%,使建筑事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市资质五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4.6%。总产值17.9亿元,增长5.9%。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步伐,为经济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能力有新的提高。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已完成投资1.4亿元,临南路、临武路、乐胡路、庆淄路、齐南路等154.4公里的改建工程已完工。全市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5975.5公里,比上年净增428公里,其中汽车专用公路149.9公里。全市公路密度为35.8公里/百平方公里,50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公路的行政村7047个。全市公路运输企业完成客运量1371.8万人,客运周转量6.3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26%;完成货运量1077万吨,货运周转量8.6亿吨公里,与上年持平。

邮政、电信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内实现了移动通讯和电信业的分业经营,成立了中国联通德州分公司。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3481万元,比上年增长28.9%,。计费函件1809万件,包裹23.53万件,比上年增长0.27%。全市市内交换机容量26.0万门,比上年增长32.18%;农话交换机容量22.73万门,增长60.05%。市话用户净增3.73万户,达到18.13万户;农话用户净增8.97万户,达到18.4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年末,全市无线寻呼用户12.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42万户。新兴的信息多媒体业务发展较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4662户,比上年增长2.4倍。

六、国内贸易

市场建设成绩显著。全市各类市场发展到666处,比上年增加25处,其中年交易额超过亿元的38处,比上年增加15处。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55.32亿元,比上年增长54.8%。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10.7亿元,同比增长9.9%。从城乡市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3.9亿元,增长13.4%;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6.82亿元,增长5.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6.21亿元,比上年下降0.6%;集体经济12.9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他经济8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1.9%,餐饮业增长7.8%,制造业增长6.4%,其他行业增长4.5%。国合流通企业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大胆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使五大流通行业扭转了多年来的亏损局面,在全省率先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可实现利润9774万元,增长153.3%;上交税金1.47亿元,增长15.7%。

七、对外经贸及合作

对外经贸成绩显著。对外经贸在比较困难的环境下,积极培植出口主导产品,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了新的发展。全市出口国家和地区增加17个,全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值10970万美元,增长18.6%,其中出口8676万美元,增长42.9%;进口2294万美元,下降27.8%。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1个,增长31.0%;合同利用外资7283万美元,增长7.3%;实际利用外资5169万美元,增长37.4%。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额53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0%,外派劳务人员945人,增长50%。第三届经贸洽谈会取得丰硕成果,共签订投资合同158项,已到位资金7.8亿元;签订商品出口合同9800万美元。市经济开发区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确定入区项目94家,注册资金15.6亿元。年底有21个项目建成投产。

对外交往日益加强。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参观、访问和从事各种交流活动的人员1300人次;派遣出国考察、培训学习、开展经贸活动等团组123批,人员341人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99年,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2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3.65亿元,增长22.7%,财政支出20.23亿元,增长22.5%。全市已连续12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主要收入项目中,增值税收1.54亿元,增长20.8%;营业税收1.67亿元,增长23.6%;企业所得税2.84亿元,增长16.9%;行政性收费1.43亿元,增长127.9%。在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体现了保稳定、保改革、保重点的总体要求。在全年财政支出中,企业挖潜改造0.61亿元,增长79.5%;支农生产1.02亿元,增长35.4%;行政管理费3.21亿元,增长18.7%;文教、卫生事业费4.72亿元,增长14.9%。县级财政收入增幅较高,基层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全市又有3个县跨入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县行列,过亿元县市区达到6个。

金融运行平稳。1999年,全市认真执行适度的货币政策,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经营活力,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支持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4.06亿元,比年初增加23.66亿元。从存款构成看,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82.81亿元,比年初增加16.64亿元,企业存款34.35亿元,比年初增加1.88亿元。各项贷款适度增加。各项贷款余额216.58亿元,比年初增加4.63亿元。其中商业贷款96.39亿元,比年初增加1.68亿元;工业贷款31.54亿元,比年初减少0.19亿元;乡镇企业贷款12.32亿元,比年初增加0.34亿元;农业贷款22.21亿元,比年初增加1.24亿元;其他短期贷款16.55亿元,比年初增加2.51亿元。现金投放量增加,全年现金收入771.76亿元,现金支出785.82亿元,货币净投放18.69亿元。

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股票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增强,防止了违规行为。年末,全市有证券经营机构2个,股民4.2万多人,客户保证金0.43亿元,年交易额25.26亿元。

保险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全年有1411家企业参加财产保险;1.89万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110万人参加了人身保险,全市全年承保金额198亿元。保费收入2.86亿元,增长4.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7亿元。财产保险共处理赔付案件1.1万件,支付赔款0.99亿元。人身保险共处理赔付案件3.03万件,支付赔款0.3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有新提高。1999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42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8项,国内先进水平45项,省级先进水平7项。实现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5项,有3个单位被省企业专利协会评为先进单位,有2个企业被省专利局认定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经省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全市新技术企业达23家。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18处。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74件,比上年增长24.3%。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580个,比上年增加20个,从业人员5000人,比上年增加400人,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62份,合同金额1.4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质量提高。教育事业在继续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推行“四制”改革,通过合班并校,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当年招生2658人,在校生5540人;中等专业学校11所,招生4921人,在校生1.39万人;普通中学254所,在校生32.66万人;职业中学24所,在校生1.93万人;小学3631所,在校生57.4万人;幼儿园、学前班3098处,在园、班儿童9.59万人。儿童入学率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3%;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628人,成人中等学校在校生2639人,特殊教育也有新发展。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家,全年演出968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文化站172个;公共图书馆9处,藏书60万卷(册);博物馆1个。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0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电台对国内广播节目套数3套,平均每日播出时间36小时;电视台电视节目套数2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66小时43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2.35%。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充裕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99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9处。其中医院、卫生院225处,卫生防疫站12处,妇幼卫生保健站11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2万人,增长1%。其中医生6829人,获得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2564人,护师901人,护士661人。拥有医疗床位9112张,增长1%。11个县市全部通过省初保规划合格县级收。有71%的乡镇卫生院、72%的县防疫站、90%的县妇幼保健站完成了改貌任务,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4个,市级40个。坚持卫生下乡,建立帮抚点50个,举行大型义诊23次,诊疗1.5万人次,农村合作医疗享受人口覆盖率达40%。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1999年,全市运动员在省以上体育比赛中共夺得57枚金牌、37枚银牌、51枚铜牌。取得四至八名的100人。创我市夺奖牌145枚的历史最好成绩。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和体育比赛。全市有3个单位被评为省级以上“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有4个乡镇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城市建设步入新层次。城市环境有了新的改观,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全年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4716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010万立方米。管道天然气新增用户1万户,天然气供气总量430万立方米,增长3.9倍,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3400吨,增长18.5%。年末已有21.1万城市人口用上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市区集中供热能力增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8.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13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29.9公顷,比上年增长11.5%;城市道路长度215.11公里,面积236.1万平方米;市区公交营运车辆93辆,增长63.2%,年客运量659万人次;出租汽车2157辆,增长18.8%。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1999年,我市重点加强了环境监测和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将环境目标责任制细化分解,逐级落实,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年末全市专职环境保护人员655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50个,增长2倍;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21733万元。本年竣工项目45个,新增设计处理能力:治理废水5.87万吨/日,治理废气23.25万标立米/时。工业废水排放总量5093万吨,比上年减少13.28%,排放废水处理率达95.05%,废水排放达标率48.76%;工业废气排放量689亿标立方米,烟尘去除率96.53%,粉尘去除率31.6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8.47万吨,减少15.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5.7万吨,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8.68%。全市97家重点污染源已有80家通过治理验收,占总数的82.4%,超过省要求本年度80%的指标。建设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受益人口20万人,占城区面积的82%,有效改善了城市人民生活环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市场物价

1999年,全市物价低位运行。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4%,指数为97.6%;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指数为99.8%,但较上年的降幅回升0.6个百分点。年内食品类价格下降明显,穿用商品价格平稳,主要耐用商品价格稳中有降,服务项目价格涨幅较高。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95.5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8.56%
十二、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人口531.24万人,比上年增加3.79万人,增长0.72%;其中农业人口429.29万人,增长0.19%;非农业人口101.95万人,增长3.02%。全年出生人口5.23万人,出生率10.05‰;死亡人口2.95万人,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长率4.48‰。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提高。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5.07万人(不包括乡办和村办企业),其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6.08万人,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6.11万人,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88万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19.12亿元,比上年增长7.17%,职工平均工资5722元,增长13.78%。完善再就业机制,再就业率不断提高。全市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20处,城镇安置就业4.47万人。全年新安置下岗失业职工1.97万人,有1.5万名职工进入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全年向市外输出劳务3.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72万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3.4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1999年,预计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比上年增加102元,增长4.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8.8元,比上年增长9.0%;人均消费支出3791.4元,增长7.7%。城乡居民居住面积增加。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0.8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3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6平方米。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定增长。

社会福利与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院床位121张。共有社会福利企业73家。全面实施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城乡居民保障对象达2.9万人,保障支出金额63万元,粮食539万斤。为2200名特困职工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全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收缴1.74亿元;支付离退休金2.09亿元。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发放4.08万人,社会发放率84.5%。

注∶1、国内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系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所列数字部分为快报数字或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