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莱芜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10:04:39 来源:莱芜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44次

莱芜市统计局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执行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好于预期的瞩目成绩。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企业利润、进出口总额等都迈上新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我市经济总量迈上了新的台阶,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3.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增长速度创1995年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1.42亿元,增长24.4%;第三产业增加值65.53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9:56.4:34.7调整变化为7.5:63.2:29.3,第二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人均GDP达18024元,同比增长17%,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2179美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4年我市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实际效果。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总额50.8亿元,形成外来固定资产39.1亿元,分别增长41.5%和47.27%。共引进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大项目22个。

开发区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区共批准合同入区项目50个,项目总投资35.84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11个,5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7个。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4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3亿元,同比增长55.5%;实现财政收入3006万元,增长145.59%。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比翼齐飞的多元经济发展新格局,初步核算,全年非公有经济增加值达73.13亿元,增长14.5%,占GDP的比重达32.7%。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3038户,私营企业1215家,从业人员19580人,注册资金128027万元。全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84亿元,增长66.12%,占税收总收入比重达到11.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小幅攀升,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4%,消费品价格上升4.1%。分项目看,价格上升的有食品、医疗保健和私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三大类,其价格涨幅分别为10.9%、0.2%、0.7%;价格下降的包括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居住四大类,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0%、0.9%、0.2%、0.2%;衣着类价格与去年持平。扣除食品涨价影响,非食品价格指数与去年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18.24%;原材料价格上升38.6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与结构需进一步协调,第三产业的比重有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影响企业赢利水平;民营经济规模和整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74亿元,同比增长4.31%。种植业结构继续向优质、高效型转化,市场化特点更趋明显。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82万亩,同比增加0.48万亩;总产23.79万吨,同比减少0.03万吨。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9.64万亩,同比增加0.83万亩,总产5.93万吨,增加0.45万吨;秋粮播种面积48.17万亩,同比减少0.36万亩,总产17.86万吨,减少0.48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0.83万亩,同比减少0.1万亩。其中,生姜种植面积14.97万亩,减少0.29万亩;大蒜种植面积15.17万亩,减少0.7万亩;黄烟种植0.89万亩,减少0.06万亩;花生种植10.24万亩,增加0.81万亩;中药材种植0.51万亩,减少0.08万亩;土豆4.58万亩,减少0.1万亩。

农产品贮存和加工能力提高。全市新建恒温库28座,累计达158座;新增储存能力4.3万吨。全市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6家,新增加工能力6.88万吨。

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产值8.03亿元,同比增长10.85%,实现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9.46%。全市生猪存栏39.99万头,下降5.6%,出栏59.03万头,增长15.2%;羊存栏40.03万只,下降8.3%,出栏35.39万只,增长28.7%;牛存栏2.16万头,出栏0.68万头,分别增长0.1%和21.4%。肉类总产达到5.62万吨,同比增长11.9%。其中:猪肉产量4.25万吨,同比增长12.9%;牛肉产量0.9万吨,同比增长16.3%;羊肉产量2.88万吨,同比增长6.5%。家禽存栏572.2万只,出栏843.7万只,分别增长3.1%和19.9%。家禽中的亮点是肉用鸭的存、出栏,由于合同鸭的大量养殖,鸭存栏91.4万只,同比增长11.7%;出栏231.5万只,同比增长80.7%。奶牛存栏1260头,牛奶产量达到1777吨,同比增长3.2%。禽蛋产量3.36万吨,同比增长16.9%。

林果业产量下降。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025.63公顷,同比下降31.9%。果品总产11.05万吨,同比减少0.18万吨,下降1.5%。其中:水果9.34万吨,同比减少0.64万吨,下降6.4%;干果1.71万吨,同比增加0.46万吨,增长37.16%。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236吨,同比增加190吨,增长2.36%。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4.18万千瓦,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5.02万千瓦。全市拥有联合收获机190台,排灌机械20570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年末达到84.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支柱地位更加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5家,比上年增加10家,实现增加值120.74亿元,增长34.16%。重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09.17亿元,增长39.29%,增幅比轻工业高31.81个百分点。全市钢铁产业链企业实现增加值90.6亿元,增长45.2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拉动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贡献率为88%。省以上工业发展快于地方工业,省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0.31亿元,增长43.19%,比地方工业高20.84个百分点。工业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4.88%,拉动经济增长12.9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生铁产量达到640.05万吨,增长45.07%,钢产量达到772.83万吨,增长47.52%;成品钢材834.41万吨,增长61.17%。钢、铁、材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运行质量全面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07.54亿元,同比增长74.84%,实现利税39.23亿元,增长54.13%,其中利润22.41亿元,增长114.34%,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0.98%,同比提高39.6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7.7%。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市具有新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6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9%;实现利税1.94亿元,增长34.72%,利润1.0亿元,增长21.2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9亿元,增长6.17%;实现利税0.59亿元,增长58.49%,利润0.33亿元,增长149.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7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1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3.6亿元,增长35.12%。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4.1亿元,增长20.09%。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城镇规模以上投资中,基建投资41.26亿元,增长44.22%;更改投资44.49亿元,增长81.59%;房地产投资4.44亿元,增长57.45%。从三产投资比重看,一、二、三产分别完成1.29亿元、73.27亿元和15.64亿元(不包括农村投资和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比重为1.42:81.24:17.34。招商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全年招商引资形成外来固定资产投资39.1亿元,同比增长47.27%,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4.6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比重达到43.1%。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7.10亿元,同比增长15.46%,创1999年以来最好水平。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0.09亿元,增长15.0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38亿元,增长18.74%。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41.54亿元,增长20.99%。

进出口贸易实现翻番。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71870万美元,同比增长139.6%。其中,出口完成43478万美元,增长122.6%;进口完成28392万美元,增长171.2%。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继续发展。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年境外劳务输出806人,增长24%,年末在外人数达到1200人。全年新批国外办企业项目2个,协议投资额2493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2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7.2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108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1558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2.3%和14%;公路货运量1086万吨,货运周转量57405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6%和11.6%。

邮电通信业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54亿元,比上年增长6.81%。其中,电信业务收入3.03亿元,增长5.4%;邮政业务收入0.51亿元,增长15.9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49048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5823户,农村电话用户193225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8932户。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21736户。

旅游业增势强劲。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旅游市场管理的日趋完善,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94.29万人次,同比增长33.0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36.95%,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力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4.39亿元,增长45.62%。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3亿元,增长46.44%,其中增值税2.81亿元,增长49.60%,营业税1.74亿元,增长56.85%,企业所得税1.19亿元,增长11.89%。地方财政收入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3.12亿元,增长42.7%,地税部门组织收入5.81亿元,增长35.6%,财政部门组织收入1.37亿元,增长22.6%。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重点事业发展得到保证。全市预算内财政支出14.48亿元,增长26.77%。其中,教育支出2.88亿元,农业支出1.02亿元,城建支出1.62亿元。

存贷款快速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88.67亿元,较年初增加38.60亿元。从存款结构看,企业存款51.94亿元,较年初增加11.52亿元;储蓄存款101.50亿元,较年初增加16.7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6.06亿元,较年初增加39.47亿元。从贷款结构看,短期贷款77.23亿元,较年初增加6.22亿元;中长期贷款72.59亿元,较年初增加33.11亿元。

保险事业日益兴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31亿元,增长10.09%,其中:财产保费收入0.93亿元,增长13.70%;人身保险费收入3.38亿元,增长9.13%。赔款支出金额0.77亿元。

八、科学技术

科技成果硕果累累。全市共鉴定科技成果85项,创历史最高水平。申报省科技进步奖25项,获省级科技奖12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为奖励在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市政府印发了《莱芜市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并首次设立了全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今年有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2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86亿元,同比增长37.92%。产品中有8个列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6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5个达到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6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和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进展顺利,已有6个项目实现产业化,5个项目实现小批量生产。

科技合作步伐加快。全市已有29家企业与北京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86所高等院校和28个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

九、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础教育成效显著,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0%;小学、初中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98.4%;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1.4%,均位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成人教育立足服务“三农”,全年共培训3.5万人次,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业达到26个,在校生5800人,三年翻了一番。办学体制取得重大进展,各类民办学校发展到50处。其中,中小学8处,非学历教育机构17处,学前教育机构25处。初步形成了国办学校、民办学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莱芜教育城域网逐步完善,已有87所学校进入教育城域网,67所学校建成校园网,共建有微机室155个,教学用微机达到9801台。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6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莱芜梆子大型现代戏《钓鱼人》被评为省精品工程。莱城电厂、泰钢等单位创作的舞蹈《一路辉煌》、《烈焰豪情》等20多个优秀文艺节目参加了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评奖活动。广电事业建设突飞猛进,全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6239户,新建一座150米高的广播电视发射塔,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广播电视综合、有效覆盖。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81个,卫生技术人员6145人,病床3655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2.97张,拥有卫生人员6.02人;共有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CT等大型医疗设备24台。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2004年全市共有229名运动员参加了11个项目的省年度锦标赛,获金牌21枚、银牌18枚、铜牌23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3枚;向上级训练单位和大专院校输送12名运动员。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立了市国民体质监测和普通人群锻炼标准示范站。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新修了凤城西大街、汶源西大街、鹏泉东大街、香山路,续建了汶河大道、滨河东路、滨河西路、鲁中东大街东延段和二号街,增加道路总长度23.5公里;对城市出入口进行了全面改造;高标准改造了文化路、鲁中大街。通过对城市道路的新修、续建、拓宽改造,在全市形成了九纵连八横、二环绕全城、主次干道相连、老城新城贯通的基本路网框架。

公用设施更加完善。新建生态环保公厕24座、地下密闭垃圾箱5座,增设不锈钢双挂分类果皮箱200个;配套完善了第二污水处理厂,使莱城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万方;淄博至莱芜天然气工程,我市境内31公里管网铺设任务和门站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新购置公交车辆30台;在城市主次干道新安装路灯300余杆。

城市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重点对西海公园进行了治理,回填土方11万方,铺设广场900平方米,栽植苗木40万株,播种草皮2.1万平方米,高标准、高档次地建成了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亲水性生态公园。全年栽植各类绿化苗木420万株,增加公共绿化面积18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3%,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年环保污染治理共投入1.2亿元,增长4.35%。继续加大对城市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的治理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7.8%,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市年末常住人口共有124.29万人,增长0.33%,其中非农业人口43.03万人,增长1.56%。年内出生人口13904人,出生率为11.21‰,死亡人口7054人,死亡率为5.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3‰。

城乡居民收支水平较快增长。2004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619元,增长17.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2元,增长19.63%;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459元,增长6.43%。农民人均纯收入4232元,增长10.11%;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277元,增长6.15%。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5.7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28%。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01.5亿元,比年初增加16.72亿元,同比增长19.74%,全市人均储蓄8166元。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92平方米,增长2.5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5.94平方米,增长1.89%。

就业局势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安排就业1.73万人次,增长37.4%。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共有14.64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增长9.1%,收缴养老基金3.60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净增13667人。5.84万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2.94万人,增长4.4%,收缴失业保险基金2731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新增1.5万人,总数达到11.5万人,增长14.9%,征缴医疗保险基金10398万元。启动实施了新的工伤保险制度,新增参保职工1.4万人,总数达4.02万人。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4年《莱芜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组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