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莱芜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10:03:05 来源:莱芜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92次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招商引资、载体建设两个关键,突出工业、农业、民营经济和环境建设四个重点,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抢抓新一轮经济高速发展周期的良好机遇,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好于预期的瞩目成绩。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2003年,我市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增长速度创1995年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2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95.99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增加值58.94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8.9:56.4:3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727元,比上年增加2260元。

消费价格总水平小幅上升,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扬。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升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8%。居民消费八大类构成三升五降,价格上升的有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三大类,其价格涨幅分别为4.5%、2.8%、1.2%,价格下降的包括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五大类,与去年同期比分别下降5.4%、0.9%、0.8%、5.4%、0.8%。居民消费价格摆脱了自2001年年底以来的低迷状态,开始出现积极信号。全部工业品价格指数118.06%,全部原材料价格指数110.75%。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2003年全市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58.68亿元,增长13.5%,占全市GDP的34.5%。新发展私营企业998家,新增从业人员10252人,注册资金11.19亿元,累计分别达到3790户、46370人和28.29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532户,从业人员12034人,注册资金5049万元,累计分别达到31866户、89805人和2.94亿元。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71亿元,同比增长42.24%。民营大户发展强劲。民营大户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纳税20万元以上的民营大户83户,具有受市政府奖励资格的企业48户,其中纳税20-50万元的30户,50-100万元的8户,100-200万元的5户,200万元以上的5户。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人员1.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

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政府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窗口,其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受理各类审批和收费事项25649件,办结25435件,全部办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到95%。

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资本运营取得重大进展,企业产权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进展迅速,事业单位改革开始破题,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二、招商引资和开发区建设

2003年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全市共引进项目528个,其中,已投产项目304个,在建项目224个。合同外来投资额69.48亿元,外来到位资金40.21亿元,形成外来固定资产26.5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5.85亿元,是年计划的172.41%。

开发区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5亿元,增长92%;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608万元,增长60%;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667万美元,其中出口231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1.3%和108.4%;新增就业人员3012人;合同入区项目54个,总投资22.15亿元,同比增长57%;利用市外资金15.14亿元,合同利用外资462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89万美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加大,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2亿元,同比增长94%,建成道路7条(段)长11.58公里,硬化路面23.9万平方米,在建道路4条(段)长6.6公里,治理河道3100米,铺设各类管线25.3公里,兴建跨河桥梁7座、公铁立交1座,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5800平方米。南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北区框架已经搭起,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三、农业

2003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5.12亿元,增长6.4%。全年粮食作物面积67.34万亩,同比减少1.05万亩,减少1.5%,总产23.79万吨,同比增加2.46万吨,增长11.5%。其中,夏粮面积18.81万亩,同比减少2.48万亩,总产5.49万吨,下降3.3%;秋粮面积48.53万亩,同比增加1.43万亩,增长3%,总产18.3万吨,增长16.9%。针对生姜、大蒜价格持续低迷,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所下降的现实,采取多种措施,在稳定以“三辣”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面积的同时,把结构调整的重点转向种植其它高附加值农作物上。全市生姜、大蒜种植面积分别保持在15.3万亩和15.9万亩的基础上,黄烟种植0.95万亩,增加0.33万亩;花生种植9.43万亩,增加0.15万亩;中药材种植0.59万亩,增加0.26万亩;土豆4.7万亩,增加0.15万亩。

林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974.53公顷,同比增长9.98%。果品总产10.93万吨,同比增加2.08万吨,增长23.5%。其中:水果9.96万吨,同比增加1.99万吨,增长24.9%;干果0.97万吨,同比增加0.09万吨,增长10.7%。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就。全市共完成绿色通道林带绿化面积13326亩,栽植各类树株82.7万株。繁育转抗基因杨树30万株。

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畜牧业完成产值7.03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5.86%。全市生猪存栏42.37万头,出栏51.24万头,同比分别增长7.2%和14%;羊存栏43.66万只,出栏27.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8.4%和7.9%;牛存栏2.16万头,出栏0.5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8%和6.4%,其中:奶牛存栏增523头,牛奶产量达到1723吨,同比增长99.4%。肉类总产达到5.02万吨,同比增长9.4%。家禽存栏555万只,出栏703万只,同比分别下降9.2%和5.7%。由于合同鸭的大量养殖,鸭存栏81.8万只,同比增长7.4倍,出栏128.17万只,同比增长22.9倍。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共完成水产品总量8046吨,同比增加34吨。全市已建名优水产养殖示范基地4处,名优品种养殖面积近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4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4.19万千瓦,同比增长5.01%,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5.02万千瓦,同比增长1.56%。全市拥有联合收获机188台,排灌机械20315台。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在实现村村通电、通车、通电话的基础上,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年末达到82%。农村经济增长基础更加坚实。全年新建恒温库29座,新增储存能力4.89万吨,恒温库达到152座,总库容18万吨;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53家,新增加工能力6.5万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31家,年加工能力23万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工业

我市工业战线继续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两培育”、“两加大”、“一拓宽”、“一构建”的思路,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规模以上工业达到145家,比上年增加14家,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46.67亿元,增长44.52%,实现增加值76.15亿元,增长36.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销售产值243.78亿元,同比增长44.68%;产销率达到98.83%,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从隶属关系看,省以上工业增速最快,实现产值147.2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9.70%,同比增长60.87%,增速比地方工业高出34.7个百分点。两大钢铁企业贡献突出,莱钢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8.70亿元,同比增长68.23%;泰钢实现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94.09%,两大钢铁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56.23%,占据了全市工业的半壁江山,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3.9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4.21个百分点。重工业霸主地位更加突出,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5.25亿元,增长42.77%,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0.98亿元,增长11.63%,重轻比为85.6:14.4。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明显。生铁产量达到441.60万吨,增长52.23%;钢产量达到523.87万吨,增长54.78%;成品钢材521.22万吨,增长50.46%。钢、铁、材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1.86亿元,增长58.16%,利税总额24.9亿元,增长49.66%,其中利润7.8亿元,增长57.5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23.57%,比上年提高16.26个百分点。

工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6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其中投资1.05亿元的“年产4万吨水雾化钢铁粉末规模化生产线”项目已建成投产,率先实现产业化,成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五的水雾化钢铁粉末生产基地;8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成效显著;8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5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4%,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67亿元,增长48.97%。更新改造投资增长迅猛,完成24.5亿元,增长182.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1.95%。30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1.31亿元,17个项目完成投资计划的90%以上,其中8个项目已完成当年计划。自主投资能力增强,全年自筹资金42.94亿元,增长104.28%。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2亿元,增长34.98%。房地产业实现销售额1.69亿元,比上年下降12.93%。

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5%。

六、国内贸易

我市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国内消费市场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69亿元,增长14.04%。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1.63亿元,同比增长15.16%,增速提高0.92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77亿元,同比增长10.28%,餐饮业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同比提高了4.14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个体、私营经济零售市场份额继续加大,个体经济零售额实现20.98亿元,增长13.96%;私营经济零售额达13.35亿元,增长15.74%,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4.33亿元,所占市场份额达到了62%,同比提高3.03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外经外贸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进出口额完成30001万美元,增长18.2%。其中,出口总额19533万美元,增长17.2%。主导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纺织服装、冶金铸造、农副产品共实现出口18410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4.3%。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出口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市地方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5家,新批准登记自营进出口企业35家。全市外派(境外)劳务突破650人,增长80%,期末在外人数达到881人。利用外资实现翻番,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36家,合同利用外资12273万美元,同比增长53%,实际利用外资6156万美元,增长119%。

八、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全年公路客运量96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5221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048万吨,货运周转量51440万吨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07.5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干线公路的86.3%,公路好路率85%以上,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9.3公里,居全省第八位。
邮电通讯业成绩显著,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7123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3579户,农村电话用户173544户。移动电话18.18万户。

九、财政、金融保险

2003年,全市完成税收总收入17.25亿元,增长18.6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5827万元,同比增长25%,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1865万元,增长27.93%;地税部门组织收入42810万元,增长25.94%;财政部门组织收入11152万元,增长11.64%。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14230万元,同比增长17.9%。收支相抵略有节余,连续11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随着我市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和支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其中,支农支出增长17.29%,社会保障支出增长70.41%,科技支出增长20.39%,教育事业支出增长20.61%。
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50.07亿元,较年初增加31.24亿元,同比多增8.31亿元,从存款结构看,企业存款40.41亿元,较年初增加5.8亿元,其中活期存款30.65亿元,定期存款9.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8.35亿元,较年初增加19.25亿元,同比多增1.63亿元。从贷款结构看,短期贷款75.6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58.97%;中长期贷款39.36亿元,占各项贷款的30.67%。金融机构现金总收入389.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4.13亿元,增长27.52%,现金总支出406.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04亿元,增长29.71%,全年现金净投放16.3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放8.92亿元,增长120.05%。保险业务品种日益增多,保险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保费收入增长较快,全年保费收入3.76亿元,比上年增长42.84%,人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310元。

十、城市建设

城市整体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聚集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2003年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全年共投入1.6亿元(不包括开发区),新建道路4条,栽植绿化苗木20万株,续建了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新铺供热管线1250米,完成了莲河小区2台15吨调峰锅炉向开发区的迁移工作,新扩煤气用户2480户,热力用户20家,铺装人行道板砖3.4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经过一年的努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2平方公里。省政府已正式命名我市为“山东省园林城市”。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3.5亿元,施工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新建道路1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20盏,增加绿地3万平方米。2003年还启动了畅通工程、城市出入口改造工程、旧城改造工程、重点部位绿化工程、康居工程和污水管网六大工程。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一、社会事业

科技:全市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6个,省级科研所1个。全年组织鉴定科技成果53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莱芜市粉末冶金厂完成的“轿车用高性能水雾化粉末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2项。新批技术贸易机构13家。申请国家专利225项,万人申请量列全省第六位。被省科技厅评为省级优秀民营科技企业3家,截止目前,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34家。全市已有29家企业与86所高等院校、28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创建莱芜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取得圆满成功,并确立了10家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

教育:基础教育再上新台阶,全市中、小学招生及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小学招生15765人,在校生达63289人,全市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毕业生升学率100%;全市普通初中招生14077人,在校学生达69939人,初中入学率保持在100%,巩固率达99.5%。

高中教育资源扩大。莱芜一中新校动工兴建,莱芜四中与钢城一中顺利合并,6所普通高中全部创建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全市普通高中招生9146人,在校学生24167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75.6%,比全省高20.1个百分比点。全年向各类各级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6924人,其中本科生2783人,比去年增加628人。

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全面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04人,在校学生5594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17处乡镇成人技校创建为省级示范学校,办学面100%。全年共培训青壮年农民2.5万人次,引进和推广先进科学技术15项。高等教育建设步伐加快,今年职业技术学院共招收新生1651人,在校生达4600人。

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莱芜一中实验学校、凤城佳联国际学校、徐悲鸿艺术学校,华澳、群星等民办学校相继建成招生,初步形成了国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文化、广播电视:艺术创作繁荣活跃。莱芜梆子《钓鱼人》和歌曲《为了百姓好》参加了省级精品工程的评选。在市地级以上刊物、杂志上发表文艺作品320件,其中获奖作品45件。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组织举办的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等达600余场次。广播电视部门制作的《莱芜钢铁招商大会》、《开发区成立两周年》等系列专题片,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重要的思想保证。2003年全市广播电台平均每日播音时间达到16.5小时,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10.8小时。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7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和96.26%。年末全市档案馆5个,档案馆馆藏量12.7万卷(册),图书馆馆藏量达13.4万册。

卫生: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2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32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8所,妇幼保健机构3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994人,其中执业医师1761人,职业助理医师550人,注册护士1637人,万人拥有医生19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521张,万人拥有医院床位28张。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市妇幼保健院综合门诊楼落成并于2003年6月投入使用。防治非典取得阶段性成果,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谱写了一曲抗击非典的感人乐章,同时开展了“抗击非典,支援北京一日捐”活动,采血582人23.28万毫升,为北京抗击非典献出了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体育:成功地举办了市第五届运动会,共有36个代表团(队)982名运动员参加,决出金牌348枚、银牌344枚、铜牌283枚,有18个代表团(队)获得金牌,有16人11次打破5项市记录。承办的全省射箭、举重等比赛活动都取得圆满成功。全年在国内的各项赛事中,我市运动健儿共获得35枚金牌、21枚银牌、16枚铜牌,其中国家级比赛金牌7枚、银牌1枚、铜牌2枚;省级比赛金牌28枚、银牌20枚、铜牌14枚,我市竞技体育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稳步推进。2003年我市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体育设施建设,使群众健身条件有了较大改观。新建健身路径4条,一个省级全民健身工程落户我市,群众体育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年末全市共有12.73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5.75万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12.28万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已有8.33万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达到100%。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8处,社区服务中心5个,已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的乡镇有15个。各种社会福利床位数增至846张。社会福利企业54个,安置残疾人员1265人。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果。2003年我市加大对城市废水、废气、噪声等综合治理力度,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6.3%。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果。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2个,投资额2600万元。

气象:气象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降水量919.3mm,组织人工增雨10次,增加降水量3460万立方米。围绕农业生产需要,及时、准确地预报了春播、麦收天气情况,同时加强防汛服务,对汛期出现的多次重大天气变化作出准确预报。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3.88万人,40.11万户,年内出生人口11434人,出生率9.23‰,死亡人口7874人,死亡率6.36‰,人口自然增长率2.87‰。计划生育率99.95%。

2003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228元,比上年增长16.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9元,比上年增长14.07%,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068元,比上年增长10.68%;农民人均纯收入3844元,比上年增长6.1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45元,比上年增长4.54%。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居民储蓄余额84.77亿元,比年初增加13.46亿元,全市人均储蓄6843元,比年初增加1086元。

注:①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莱芜统计年鉴》为准。

②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产值、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