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日照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09:50:26 来源:日照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664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国民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格局,各项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05.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8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51.56亿元,增长21.8%,其中工业增加值220.07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180.42亿元,增长17.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8720元(按年度平均汇率折合2360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4%。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16.3:47.9:35.8转变为14.6:49.7:35.7。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2.4%、61.6%和36.0%。

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增幅回落,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上年回落37.9个百分点,但服务业等重点行业投资得到加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回落10.5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利税增幅分别提高31.5和3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7.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各项能耗指标呈下降趋势。

非公有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年末全市有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17万户,从业人员7.20万人;私营企业发展到8273家,从业人员11.32万人。非公有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总体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涨幅与上年持平。其中,非食品价格上涨0.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涨幅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3%,涨幅回落1个百分点。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5%,涨幅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5.4%。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土地交易价格上涨9.5%。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保持较好状态。2006年第四季度,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与预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48.41,反映全市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景气指数达到146.72,表明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较为乐观,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态势良好。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保持稳定增长。全市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加大农业与农村投入,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6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7%。

粮食面积和产量继续提高,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30万公顷,增长3.4%;总产量继续超过一百万吨,达到105.18万吨,增长4.8%;单产405公斤,增长0.7%。油料产量22.25万吨,增长4.1%;蔬菜产量124.7万吨,下降1.2%;瓜类产量15.38万吨,增长2.2%;烤烟1.11万吨,增长13.9%;茶叶4749吨,增长24.1%;水果19.08万吨,下降5.8%;蚕茧8240吨,下降2.9%。粮经比例为53.4:46.6。

林业生产不断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0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35%。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肉类总产量16.12万吨,增长0.9%;禽蛋总产量11.80万吨,下降3.1%;牛奶产量5952吨,增长6.4%;全年猪出栏140.63万头,增长0.3%;羊出栏122.53万只,增长2.6%;牛出栏10.02万头,增长8.3%。

渔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7.93万吨,增长4.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64.91万吨,增长4.8%;淡水产品产量3.02万吨,下降2.3%。

农村基础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共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3.71万千瓦,其中农用拖拉机19.51万台,农用运输车2.64万台,农用汽车1740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6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14万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6万公顷。2006年底全市累计有2230个村用上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1%。全年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4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350万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达到727家,比上年末增加242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81.97亿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14.1%;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增长29.9%;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9.81亿元,增长3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21亿元,增长3.2%。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5.26亿元,增长13.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5.78亿元,增长20.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6.19亿元,增长35.9%。

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4.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实现利润40.39亿元,增长118.2%;利税合计58.09亿元,增长93.9%;企业亏损面10.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78亿元,增长125.4%。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51%,其中,国有企业为98.86%,集体企业为98.10%,股份制企业为98.7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97.74%。大中型企业为99.19%,国有大中型企业为98.7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为97.98%,重工业为98.9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市重点调度的工业产品中,全年生产布1.27亿米,增长9.5%;服装4141万件,增长22.0%;精制食用植物油20.63万吨,下降24.4%;白酒1.81万千升,增长23.1%;啤酒12.2万千升,增长19.3%;机制纸及纸板35.95万吨,增长17.7%;发电量54.15亿千瓦时,增长11.5%;水泥682.52万吨,增长18.6%;农业运输机械47.64万辆,增长12.7%;花岗石板材308.5万平方米,增长109.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电力事业继续发展,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用电量55.04亿千瓦时,增长23.8%,其中工业用电量42.14亿千瓦时,增长28.1%。全年完成供电量51.64亿千瓦时,增长23.7%;售电量49.17亿千瓦时,增长23.9%。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74.94亿元,增长18.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为67.79亿元,增长20.8%;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30.5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施工房屋建筑面积576.5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面积440.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增速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理性回落。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09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1.9%。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8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0.1%。在规模以上投资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95.27亿元,增长21.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5.59亿元,增长30.4%。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130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65个。在建项目总规模578.52亿元。计划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有73个,计划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6个。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港口建设等重大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建设进程加快。威亚发动机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开工建设,成为全省目前为止最大的利用韩资项目。2006年新增能力主要有:日照港(集团)公司新增泊位3个,新增年吞吐能力600万吨;改扩建一级公路34.2公里;41公里南北沿海公路竣工通车等。

五、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88.86亿元,增长16.2%;县实现零售额27.65亿元,增长16.0%;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28.55亿元,增长15.3%。从行业发展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4.69亿元,增长16.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43亿元,增长19.1%;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4.94亿元,增长6.9%。

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所占比重上升。全市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44.82亿元,增长2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0.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个体、私营经济增长较快。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6.30亿元,增长15.8%;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46亿元,增长22.8%。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9.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7%。其中,出口18.38亿美元,增长38.9%;进口20.77亿美元,增长69.7%。钢铁、煤炭、水产品为三大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62.2%。亚洲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市场,占出口额的71.4%,其中出口日本的比重最大,占全市出口的30.6%。铁矿砂、大豆、木薯干为三大主要进口商品,占进口总额的58.1%。

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我市顺利入选“2006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成功举办了第六次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议,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先后组织赴日本、韩国、美国、香港、新加坡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成功举办了多次城市投资环境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9个;合同外商投资4.50亿美元,增长36.4%;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36亿美元,下降11.5%。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46份,合同额9400万美元,增长20.5%;完成营业额6200万美元,增长21.6%。外派劳务4650人次,期末在外4100人。

六、运输、邮电、旅游

港口吞吐量实现亿吨突破。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0亿吨,增长30.7%;港口集装箱运量25.27万标箱,增长18.3%。日照港成为全国第九个,全省第二个亿吨大港。港口资本运营实现新突破,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上市的港口企业,为日照港口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15.4公里,其中国道209.4公里,省道433.4公里;按公路等级分,高速公路139.6公里;一般公路中,一级公路64.3公里,二级公路1120.7公里,三级公路372.1公里,四级公路3716.4公里。客货运输有较大增长,全年完成地方公路客运量4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7%,旅客周转量28.20亿人公里,增长21.6%;公路货运量2950万吨,增长25.5%,货运周转量16.30亿吨公里,增长26.4%;地方海上货运量270万吨,增长35.0%,海上货运周转量52.28亿吨公里,增长35.3%;日照至平泽航线共完成出入境旅客13.80万人次,增长112.2%,集装箱运量3.00万标箱,增长167.2%;铁路客运量68.54万人次,增长7.9%,铁路货运量4746万吨,增长3.3%。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15亿元,增长13.1%。年末全市长途电路81040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19165路端。全市局用交换机容量99.8万门,本地网电话用户达67.8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94.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4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8.5万户。

旅游人数突破千万人次,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00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9%。其中,国内游客1001万人次,增长28.9%;入境游客7.57万人次,增长27.1%。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7.55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67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8亿元,增长32.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8.85亿元,增长32.4%;旅游外汇收入2653万美元,增长39.0%,其中旅游商品创汇占旅游外汇收入的比重为19.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全年境内财政总收入110.41亿元,增长27.8%。国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75.04亿元,增长36.7%;地税收入13.84亿元,增长35.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76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42.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16.77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2.67亿元,增长43.9%。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420.40亿元,比年初增加71.07亿元,增长20.4%。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100.33亿元,比年初增加8.07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合计414.55亿元,比年初增加70.4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450.24亿元,比年初增加103.94亿元,增长30.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5.7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9.25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19.51亿元,比年初增加96.49亿元。全年累计货币净回笼11.31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类保险费收入9.38亿元,增长16.7%。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3.79亿元,增长19.5%;人身保险费收入5.59亿元,增长14.9%。保险赔款支出2.32亿元,增长35.9%。其中,财险支出2.16亿元,增长39.7%;人身险支出1620万元,下降0.4%。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化进程加快。顺利完成了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市政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城建投资24.4亿元。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3.4%。城市载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年末城市道路长度1137公里,面积1250万平方米。全年新安装路灯928盏。年末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739标台,运营线路网长度450.2公里,年客运总量5311万人次。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5695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100%。年末液化石油气用气普及率达到99.1%。集中供热面积达到794.2万平方米。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536.2公顷,城市公园绿地面积99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4%。市区现有公园、动物园6个。全年生活垃圾处理量21万吨,处理率达到98%。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的成效。我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名列全省17城市第一。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始终保持优良,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率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天。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54毫克/立方米,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15毫克/立方米,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19毫克/立方米,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2.5分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4.7分贝。在18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了水质自动监控设施。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削减3.9%。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91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4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43项。有9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全年申请专利630项,增长42.9%,获得授权231项,增长9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2.18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0.0%,提高2.1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大学科技园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市拥有含大学科技园高校在内的普通高等院校7所,其中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校或校区招生开学,在校生5.51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1.12万人;普通中学135所,在校学生16.12万人;各类职业中学12所,在校学生12.05万人;小学498所,在校学生19.1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成人教育和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有成人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570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72人;幼儿园970所,入园儿童3.31万人,在园儿童7.1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606人。

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团1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3个,艺术馆1个,美术馆1个。年末共有广播电台1座,转播电台2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03%,电视人口覆盖率96.89%。全年广播节目播出2.13万小时,电视节目播出2.77万小时。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38万户。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被全国爱卫会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年末共有卫生机构356个,开放病床6494张,卫生技术人员749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3490人,注册护士211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卓有成效,全市所有区县均被列为省级试点县,区域覆盖率达100%,全市共有参合农民196.56万人,参合率达92.09%;组建启动了市120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得到切实加强,重点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病防治成效显著,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连续25年无霍乱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市有业余体育运动学校3所,在校学生1190人,专职体育教练45人。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性体育活动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成功举办了国际470级帆船世界锦标赛、全国青少年帆板锦标赛、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全国沙滩排球冠军赛、全国帆船锦标赛等国际、国家级体育比赛项目。全年共获得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奖牌88枚。其中金牌47枚,银牌19枚,铜牌22枚;全国性比赛22枚(金牌11枚,银牌7枚,铜牌4枚),全省性比赛66枚(金牌36枚,银牌12枚,铜牌18枚)。

十、人口、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户数95.31万户,总人口282.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9万人。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4.2‰。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1040元,增长12.6%;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897元,增长23.4%。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08台,冰箱91台,洗衣机82台,空调器59台,照相机50架,摩托车78辆,影碟机63台,固定电话94部,移动电话143部,家用电脑38台,互联网用户25户,私人汽车9辆。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3.89亿元,增长43.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412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8%。

农村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45元,比上年增长12.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04元,增长13.0%。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85台,家用电冰箱40台,洗衣机28台。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3.0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35平方米。

居民储蓄保持较快增长。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达216.69亿元,比年初增加32.53亿元。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3.72万人,比上年增长30.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4.14万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人数3.14万人。全市累计组织职业介绍洽谈会31次,办理求职登记3.72万人次,办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1.45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5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市参保登记企业1703家,参保人数15.64万人,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3.43亿元,企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14万人,失业保险费征缴收入2304.3万元,享受失业保险人数12286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614.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达6.27万人,参保单位达1237个,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达3.09万人,参保单位780个,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16560万元,失业保险金征缴收入848万元。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从2006年10月起,由420元上调到480元。失业救助金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等不断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参加医疗保险单位2070个,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17.4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征缴收入17352万元。年末共有社会敬老院52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共有床位6521张,收养3840人。发放救灾扶贫款384万元,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人数13829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人数8748人。社会福利企业28处,安置残疾人131人。

注:1、本公报数字主要是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字为公安年报数。

4、本公报同时在日照统计信息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