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泰安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09:08:24 来源:泰安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93次

199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整个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综合

1997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调控格局基本形成,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社会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总量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初步测算,199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4.7%。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1997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0%、42.4%、29.6%,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型调整为“二、三、一”型。

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并趋于稳定。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9%,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4%,涨幅分别比年初回落6.7和7.2个百分点,均已回落到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正确的宏观调控和有效供给的稳定增长,市场机制作用的明显增强。主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物价的上涨。

企业改革逐步深化。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全市完成了22户省级股份制企业的规范和7户企业的申报工作,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1688家,有1户企业股票在深市上市,1户企业股权在省上柜。企业资本的流动和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对4家大型企业集团实行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和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住房等项社会保障制度也都取得新的进展。适应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金融、社会保障、住房、流通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入,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

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较为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差;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水平较低;下岗职工较多,就业和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利用外资难度加大,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1997年,全市各级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始终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确保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产业化战略,大灾之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各业得到全面发展。

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农作物生产虽遭受了特大干旱和11号台风等自然灾害,但仍获得较理想的收成。全年粮食总产265.3万吨,比上年减产3.5%,其中夏粮总产达109.1万吨,增长1.6%,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棉花总产6797吨,减产8.8%;油料总产17.1万吨,减产1.8%;花生总产17.0万吨,减产1.3%;水果总产38.7万吨,增产8.6%;蔬菜总产443.7万吨,增产45.8%。

林业生产稳定增长。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森林覆盖率达31.4%,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林业蓄积量551.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2%。

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肉类总产量比上年增长9.8%,奶类产量增长5.0%,禽蛋增长16.8%。

渔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5.7万吨,比上年增长24.2%。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继续得到改善。全年治理水土流失666.7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800公顷。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19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2.0万千瓦,增长1.6%;农村用电量6.5亿千瓦时,增长10.2%;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17.0万吨,增长3.0%。全市农村共建成各类吃水工程88项,铺设压力管道182公里;解决了30个村3万人口的吃水问题,同时,扩大灌溉面积4500亩,使2000亩耕地种植结构得到优化。人工增雨防雹系统建设完成,全市平均增雨120毫米,直接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

三、工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增长22.6%;集体工业增长25.0%。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轻工业增长27.8%,重工业增长17.3%。

骨干产品增幅较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原煤年产量继续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达2105万吨;发电量达63.1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1%,钢产量达20.3万吨,增长41.9%;机制纸21.5万吨,增长77.7%;内燃机164.2万千瓦,增长30.6%;机动三轮车8.2万辆,增长51.9%;纸面石膏板1843万平方米,增长52.0%;电力电缆、锅炉等产品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支农产品继续保持产销两旺势头。化肥、拖拉机产量分别为23.3万吨、3.6万台,分别增长11.0%、43.4%。绝大部分消费品增长平稳,啤酒13.7万吨,纱3.2万吨,呢绒447.2万米,分别增长14.3%、10.3%、49.6%。

产销衔接良好。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独立核算工业产品销售率96.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工业产品销售率95.9%,集体工业产销率97.3%,其他类型工业产销率98.1%。轻重工业中,轻工业产销率97.4%,重工业96.2%。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高。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实现利税19.9亿元,增长22.8%,其中利润6.7亿元,增长34.0%;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面降低2.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9.2%,降低1.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3.5%,提高0.6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1.5次,降低0.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投资规模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县及以上单位完成投资39.0亿元,增长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36.0亿元,增长11.5%;集体经济投资23.8亿元,增长8.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3.7亿元,增长27.4%;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6亿元,下降36.1%。在国有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7.1亿元,增长18.2%;技改投资4.8亿元,下降17.9%;房地产开发投资1.7亿元,增长11.6%;其他建设投资2.4亿元,增长19.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县及以上基本建设和技改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等第一产业投资1.9亿元,比上年增长48.3%,比重由上年的4.1%上升为5.8%;用于第二产业投资18.7亿元,增长5.7%,比重由上年的60.2%降为57.0%。其中能源工业投资14.2亿元,增长23.8%;用于第三产业投资12.3亿元,增长14.9%,比重为37.2%,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运输邮电业投资5.7亿元,增长10.6%;房地产业投资2.6亿元,增长23.9%。

重点项目建设得到加强。池窑拉丝、纸面石膏板、全息宽幅压膜改造、石横电厂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亿元。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五件实事全部完成。

建筑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全市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完成8.9亿元,增长11.8%。全年实现利润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3845元/人(按施工产值计算),增长12.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39万平方米,增长4.9%,房屋竣工率为60.0%。

五、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3.6公里,年末达到2796.8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公路里程2612.0公里,比上年增加69.3公里。全市营业性货运量0.4亿吨,货运周转量16.1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1.3%;客运量0.2亿人,客运周转量10.3亿人公里,分别增长8.0%和10.8%。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业务总收入完成3.0亿元,增长30.3%。年末全市长途电路0.4万路,比上年净增0.1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1.0万路端,比上年净增0.5万路端;全市农话程控率达到95.7%,公用交换机容量达到27.6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5.2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0部/百人;无线寻呼发展到7.1万部,比上年增长74.6%。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达66.1亿元,比上年增长9.8%;餐饮业零售额6.6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制造业零售额13.1亿元,增长16.1%;其他行业零售额21.5亿元,增长18.8%。

农村市场增幅高于城镇。全市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71.0亿元,增长9.3%,农村市场增幅高于城镇6.5个百分点。

国有经济和个体经济好于集体经济。全市国有经济零售额达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非国有经济83.9亿元,增长11.3%。其中,集体经济21.6亿元,下降1.6%;个体经济达36.3亿元,增长12.6%。

集贸市场发展较快,商品成交日趋活跃。到1997年底,全市城乡集贸市场已发展到468个,比上年增加18个;综合市场387个,专业市场达81个,分别比上年增加8个和10个。全年集贸市场商品交易成交额达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城市市场57.1亿元,增长19.8%;农村市场72.4亿元,增长32.9%。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对外贸易有所发展。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获权企业完成出口36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0%。

利用外资合同额增长,实际使用额下降。全市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3个,合同外资总额59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0%。受东南亚金融风波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全市利用外资呈下降趋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15万美元,下降54.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71万美元,下降81.0%。

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签定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项目60项,合同外资额3389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011万美元,期末在外人员2625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0%、36.0%、20.0%和39.0%。海外旅游人数减少,国内旅游收入增加。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3.2万人,比上年下降8.0%。其中外国人1.3万人,下降27.8%;港澳同胞1.3万人,与上年持平;台胞0.6万人,增长50.0%。全市国内旅游总收入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支出预算执行良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7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7.5%,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工商税收7.0亿元,增长20.7%;农业四税1.2亿元,增长15.4%;企业所得税1.8亿元,增长38.1%。财政支出完成19.6亿元,占预算的95.3%,增长26.2%。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1.4亿元,增长34.9%;支援农村生产支出0.5亿元,增长23.7%;文教事业费4.7亿元,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金融形势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7.8亿元,比年初增加18.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2.7亿元,增加1.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4.4亿元,增加15.5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6.0亿元,比年初增加2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4.8亿元,增加20.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2.6亿元,减少0.3亿元。货币投放基本适度,年末货币净投放8.3亿元,增加2.2亿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成果和专利水平提高。全市年内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67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省科技星火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00余件,专利代理45件,授权专利141件,专利实施率达7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47.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科技开发和推广进一步扩大。引进、选育、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亲本材料100多个,其中小麦40多个,蔬菜近30个,玉米10多个,花生9个,棉花6个。全市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98.0%,其中小麦良种95.0%,种子包衣53.0%,脱毒地瓜栽培面积70%,花生地膜覆盖32万亩,肉牛冻精推广应用15万粒(支),水产良种养殖面积超过17万亩。围绕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等四个优势领域,启动了3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5家;民营科技企业和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520家。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配套等设施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3.7万平方米;公交运营车辆达到185辆,比上年增加10辆;市内出租车达到1286辆,增加186辆;城区供水总量5410万立方米,日综合生产能力20.7万立方米。年末泰城人口中已有32.7万人用上煤气、液化石油气,气化率达88.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资金1.5亿元,增长96.8%;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64.6平方公里,增长56.0%;环境噪声达标区33.8平方公里,增长66.5%。全市工业废水处理率、达标率分别为79.0%和34.9%,废气净化处理率93.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9.5%。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0.5万人,在校生1.5万人。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195所,在校生7.6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到62.2%,其中普通中专19所,在校生2.3万人,增长9.5%。普通高中在校生为4.6万人,增长4.5%;普通初中在校生为32.0万人,增长2.9%;小学在校生58.2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8%,提高0.02个百分点;在园儿童达13.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04人。成人教育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培训网络。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668人,在校学生4081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2.0万人。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46.6万人次。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有各类医院及卫生院158所,医院病床1.2万张;全社会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万人,增长6.3%,其中医生6976人,增长5.4%;护师3129人,增长1.8%;护士2079人,增长11.8%。中医事业发展加快。中医科病床758张,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312人。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各种艺术表演团体3个,当年创作并演出新剧目1个,全市共计演出266场;艺术表演场所7个,座席数0.7万个,各种演出0.6万场次;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书量49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举办各种展览及艺术活动127次;档案馆7个,馆藏总量28.7万卷(册)。全市共有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有线电视台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座。全市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时间达到30小时50分,电视台平均周播时间达125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95%和99.77%。体育工作连创佳绩。全省“希望杯”比赛,在13个项目比赛中夺得金牌37枚,有7个项目进入团体全省前六名。全国第八届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有17人进入决赛,获1枚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我市被授予省级“参加奥运会,备战八运会”做出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有6个单位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十二、市场物价

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4%,均低于计划调控目标。从结构来看,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成为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回落的最主要因素。食品类价格仅比上年上升2.5%,涨幅比上年回落9.4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下降1.1%,鲜菜下降10.4%,鲜蛋下降26.4%。居民消费品价格有升有降,总体水平呈现平稳。衣着类上升1.7%,家庭设备及用品上升0.8%,医疗保健上升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上升0.6%,交通及通讯工具下降5.7%。服务和居住价格涨幅较高,全年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4%,居住价格上涨9.4%。

十三、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7元,比上年增加378元,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2406元,比上年增加228元,增长10.5%。城乡居民消费投向趋于多元化,实际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851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393元,比上年增长7.1%。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12.7平方米和24.2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提高1.6平方米和1.7平方米。到1997年末,全市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分别为99台和23台、电冰箱84台和7台、录放机19台和4台、洗衣机73台和6台、电风扇181台和132台、照相机40架和4架、摩托车34辆和24辆。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提高。1997年末县及以上职工人数达59.9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职工工资总额34.5亿元,比上年增长8.9%;职工平均工资5906元,增长6.5%。私营企业3141户,增长16.3%;从业人员4.1万人,增长8.9%。个体劳动者15.7万户,增长2.5%;从业人员35.2万人,增长2.8%。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大的进展。全市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投放保障金207.9万元,保障城乡贫困群众6100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全市有120万适龄农民入保,共收取保费564.5万元,积累基金总额达2.0亿元,3094名农民领取了养老保险金。救灾工作扎实有效,累计发放救灾款443万元。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市人口出生率10.3‰,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3.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53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0.9万人。全市年末人口性别比为103.9%。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综合、工业部分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