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泰安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3 09:06:33 来源:泰安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24次

1996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大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加快改革开放,努力把泰安发展推向快车道。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财政增收,金融形势平稳,对外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79.03亿元、105.23亿元和76.1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2%、20.1%和15.5%。

一、农业

1996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提高农业,增产增收”的指导思想,加强领导,增加收入,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全面发展势头。预计全年家业增加值达79亿元,比上年增长9.2%。粮食生产战胜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创历史最好水平,蔬菜水果快速发展。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2.6%;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9.3公顷,下降0.2%。森林覆盖率达30.9%,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渔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4.6万吨,增长43.8%。

农业投入明显增加,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1996年,全市财政预算内、外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金融系统新增农业贷款5.7亿元,增长3.3倍;农村、集体及农村合作基金会对农业的投入也明显增加。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3万顷,工程量达1.5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8万亩,除涝面积0.4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81.0万千瓦,下降0.4%,农村用电量5.9亿千瓦时,增长1.7%;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17.5万吨,增长4.8%。

二、工业

1996年全市坚持“突出工业”的指导思想,围绕“两个转变”,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开拓市场,强化管理,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工业生产快迅增长。1996年,全市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完成增加值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市县乡工业完成43.7亿元,增长36.1%。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完成46.9亿元,增长19.5%;集体工业完成20.0亿元,增长47.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5.5亿元,增长16.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1.5亿元,增长42.2%,高于重工业速度18.5个百分点。

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9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市县乡工业132.4亿元,增长23.9%。实现利税总额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利润5.0亿元,增长31.9%。市县乡属工业实现利税12.6亿元,增长44.8%,其中利润5.2亿元,增长81.8%。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5.3%;亏损面比上年下降16.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2.3%,其中市县乡工业达104.3%,比上年分别增长14.7和17.0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1996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县以上单位完成投资37.1亿元,增长11.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32.3亿元,增长13.9%,集体经济投资21.9亿元,增长20.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0.8亿元,增长18.8%;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4亿元,下降13.9%。分项目种类看,基本建设投资22.9亿元,增长38.4%;技改投资5.8亿元,下降17.2%;房地产开发投资1.6亿元,下降40.0%;其他建设投资2.0亿元,下降7.7%。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及县以上基本建设和技改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投资1.3亿元,增长2.1倍,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0%上升到6.8%;能源工业投资11.3亿元,增长81.4%,比重由上年的24.1%上升到36.6%;交通运输、邮电通迅业投资3.7亿元,增长18.1%,比重12.2%,与上年基本持平。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迅速。泰化路建设竣工通车;池窑拉丝项目将于近期点火;酸洛美沙星项目竣工试工试车。十在技改项目,已有八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4个项目竣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2件实事全面完成。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14.2%。国有和县以上城镇集体建筑施工企业共竣工房屋面积500.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58.9%。国有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10754元/人。

四、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1996年全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客货运输量增加。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16.9公里,年末达到2763.2公里,其中国道197.3万吨、省道705.5公里。全市交通系统完成货运量3943.7万吨,货运周转量15.9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5.9和17.7%。

邮电通迅业迅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亿元,实现业务总收入2.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7.0%和28.8%。全市公用交换机容量24.1万门,比上年增长50.6%。全年完成电话放号4.2万户,其中市话2.1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34%。无线寻呼发展到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7.2%。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4.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1部/百人。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8%。

农村市场繁荣活跃,城镇市场相对平稳。全市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4万元,增长20.4%,高于城镇市场增幅1.8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5.7亿元,增长18.6%。

国有经济零售额略有增长,集体经济零售额有所下降,其他经济零售额大幅度增长。国有经济零售额23.6亿元,比上年增长4.8%;集体经济零售额22.0亿元,比上年下降5.6%;其他经济零售额51.5亿元,比上年增长49.1%。

各行业零售额全面增长。全市批发贸易额60.2亿元,增长22.5%;餐饮业零售额6.7亿元,增长16.9%,制造业零售额11.3亿元,增长14.4%;其他行业零售额18.9亿元,增长13.2%。

集贸市场商品成交活跃。1996年末,全市城乡集贸市场450处,其中,城市51处,农村399处;消费品市场435处;生产资料市场15处。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城市47.7亿元,增长32.8%;农村54.4亿元,增长23.9%。

六、对外经贸与合作

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稳定增长。1996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O.7%,其中外商投资企业0.7亿美元,增长9.9%。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70.6%。自营进出口异军突起。目前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20家,全年自营出口0.3亿美元,增长36.8%。进口总值(海关口径)6500万美元,增长16.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利用外资质量趋高。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42个,合同利用外资总额56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67.1万美元;新批项目外资含量由上年平均每项97.5万美元增加到134.5万美元。全市有11家企业外方追加投资1461.1万美元,增加46o万美元。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项目的合同外资额占总数的90.2%。资金到位率进一步提高,达到45.3%,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45项,比上年增加18项,派出人员1162人次,增长2.1倍。项目合同金额2488.6万美元,完成营业额2501.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86.9%。

国际交往和旅游业更加活跃。全年共接待海外人员3.5万人次,增长35.2%。其中,外国人1.8万人,港澳台同胞1.6万人,分别增长28.7%、43.6%。初步测算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00万美元;全市国内旅游总收入14.3亿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超额完成预算任务,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1996年,全市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9亿元,占预算的118.7%,比上年增长40.1%。财政支出完成15.5亿元,占预算的125.1%,比上年增长30.8%。全市已连续十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全部消化了历年财政赤字。

金融形势保持平稳发展,截至12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77.6亿元,比年初增加4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31.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0.6亿元,比年初增加12.4亿元,可比增长37.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7.2亿元,比年初增加29.7亿元,可比增长30.5%。各项贷款余额156.5亿元,比年初增加40.8亿元,可比增长26.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7.2亿元,比年初增加25.6亿元,可比增长23.6%;中长期贷款余额42.6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亿元,可比增长28.2%。

八、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技实力有了较大提高。1996年,全市各类科技人员已发展到13.6万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O.7万人,中级2.2万人,初级9.7万人。6个县市区全部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其中新泰市以名列第29位跨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市有272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2项,国内先进水平140项,被授权国家专利78件。全市科技贡献率达到46%。

技术开发与推广规模扩大。全年共安排省以上科技项目76项,安排市级项目88项,科技贷款规模达到1.7亿元,农业10个方面的良种产业开发工程全面启动,20多项重大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2家,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企业77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进区企业发展到56家,48家已投产运行。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配套等设施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秦城年末城市道路长度177公里,面积227平方米,年末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75辆、营运线路网长度266公里,年客运总量248万人次;年末出租汽车达到857辆。集中供热面积扩大到133万平方米,新增用户5000户;年未秦城人口中已有29.5万人用上了煤气、液化石油气,气化串达到88.3%;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576O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5%。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1996年投入污染治理资金7623万元。37个重点污染源完成了限期治理任务,关停了小造纸、小电镀等十五“土(小)”企业54个。共建成烟尘控制区41.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20.3平方公里,全市工业废水处理率、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5.2%和36.9%;废气净化率93.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55.6%。

十、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各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校6所,招收本科学生0.6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在校生1.8万人,增加0.2万人。

中等教育迅速发展。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98所,在校生7.3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到62.6%。其中,普通中专19所,在校生2.1万人,增长10.5%;普通高中在校生为4.4万人,增长4.8%;普通初中在校生31.1万人,增长10.3%。

初等教育继续发展。小学在校生56.1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5%,提高2.3个百分点;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与上年持平;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642人,下降2.6%。年底全市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5个,比上年增加1个。

成人教育形成多种形式的网络。成人高等学校招收专科学生1278人,在校学生2889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2.1万人;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88万人次,扫除剩余文盲1万人。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备类卫生机构650个,其中医院及卫生院158个,分别比上年增加74个和7个;病床1.3万张,其中医院病床1.2万张。医院及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3873人,增加734人,其中医生5354人,增加372人;护师2797人,增加78人;护士1744人,增加150人。农村卫生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6个县市区提前完成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未全市县级以上各种艺术表演团体3个,艺术表演场所7个,公共图书馆7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档案馆7个,馆藏总量27.8万卷(册)。全年共出版各类图书50种25万册,报纸24种3200万份,杂志11种5万册。全市共有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全市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时间达到30小时50分,电视台平均周播时间132小23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5.0%和82.3%。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1996年,我市输送到省和国家队的运动员有16人31项挤进全国单项前六名;有4名选手入选国家迎战96亚特兰大体育代表团,夺得2枚银牌,其中1人获1枚团体银牌和一项个人全能第五名,1人获高低杠1枚银牌和1项女团第四名,实现了全市奥运奖牌零的突破。全市运动员参加省“希望杯”比赛获金牌32校,输送到省和国家队的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获金牌25枚。

十一、市场物价

1996年,全市把增加供给、平抑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通过实行物价控制目标责任制等多种措施,强化价格管理,增加有效供给,整个市场物价基本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的轨道运行,物价涨幅持续回落,价格调控目标顺利实现。

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8.6%,低于控价目标0.6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1.1%,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5.O%,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3.3%,农产品收购价格上升8.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4179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2178元,增长26.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27.2亿元,增长30.5%,平均每人存款2399元,增加559元。

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3398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301元,增长17.1%;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11.1平方米和22.5平方米,住房质量普通提高。

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继续增加。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提高。1996年末,全市职工人数58.5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全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职工平均工资5546元,增长14.6%。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床位5788张,收养5470人。社会保障基金会发展到3074个,社会保障网络覆盖面达到100.0%。全年发放救灾扶贫款569万元,有6265户脱贫。全市社会福利企业312个,安置5956名残疾人就业。全市有31.3万人参加职工养老保险,108个乡、镇(办事处)216.8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1996年,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人口控制工作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市人口低水平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7.9‰,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1.7‰。年末总人口为53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含乡镇办企业人员)146.3万人。全市年末人口性别比为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