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潍坊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2 16:43:00 来源:潍坊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22次

199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面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新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决策,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积极采取措施,扩大投资,启动内需,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使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199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极其复杂,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亚洲金融危机继续发展,对我市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给企业开拓市场带来了新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全市及时采取措施,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初见成效,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升。初步测算,199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1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坚定步伐。1998年,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多项改革经过精心安排,陆续出台,稳步推进。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按粮食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等政策全面得到落实,一些品种的粮食市场价格已经回升。

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果。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起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资管理体系。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新进展,山东巨力、山东海化股票发行成功,募集资金8.88亿元,上市公司已达5家。市属企业集团的规范完善取得明显成效,6家集团初步建立起出资人制度和母子公司体制。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工作稳步开展,已组建企业内部员工持股会43家。中小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全市4634家乡及以上企业,改制面达63.2%。流通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商业、供销、物资、石油四系统组建企业集团27家,企业改制面达89.6%。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共兑现保障金288万元,救济群众2.2万

人。市县全面建立了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93个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建立了分中心,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工作站。到1998年底,通过各种渠道累计安置、分流下岗职工6.05万人,再就业率达63.1%。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参加单位分别达3018家、2277家。农村养老保险稳步发展,积累基金3.67亿元,3.5万投保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

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1998年成为公有住房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全年累计出售公房295.5万平方米,售房总额7.3亿元。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7

亿元,到位率达91%。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到1998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33.4万户,从业人员75万人,分别增长5.0%、7.1%;私营企业达8640户,从业人员14.7万人,分别增长6.7%、7.3%。全市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总额47.8亿元,增长10.9%。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外贸出口乏力,利用外资难度加大;下岗职工增加,再就业压力加大;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趋缓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农业

1998年,全市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确保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科教兴农战略,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作物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492.2万吨,增长10.2%;棉花生产回升,总产3.48万吨,增长38.1%;

油料生产获大丰收,总产14.49万吨,增长86.1%;烤烟生产因面积减少,总产5.18万吨,下降29.2%;瓜菜生产继续增加,总产960.5万吨,增长13.4%;水果生产稳定增长,总产85.1万吨,增长7.4%。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1998年全市造林面积

21.4千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19.8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3%。

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所增长。统计部门按照全国统一部署的抽样调查方法推算,全年肉类、奶类、禽蛋产量分别达93.2万吨、8.1万吨、39.6万吨,分别增长3%、5.5%、9.3%。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374.7万头、35.7万头、133.5万只、31723.2万只,分别增长3.3%、-5%、12%、-1.3%;大牲畜存栏108.8万头,增长4.1%,生猪存栏240万头,增长8%。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达51万吨,增长14.5%,其中海水、淡水产品产量分别为46.5万吨、4.5万吨,分别增长14.7%、12.2%。

农业机械化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64.7万千瓦,增长7.9%;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79.9万千瓦,增长6.4%;农业机械总值33.6亿元,增长12%;农用汽车和机动三轮车保有量达13.9万台,增长18%;农用拖拉机7.1万台,机引农机具12.8万台(套),机具配套比达1:1.8。小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3158台,联合收获面积占小麦收获面积的56%。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农用航空植保、土地深松、设施农业工程已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全市189.2万农户实现户户通电,通汽车村数9498个,比重达99.96%,

通电话村数9398个,比重达98.9%;自来水受益村5850个,比重达61.6%。全年农村用电量21.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减少5.3%;化肥施用量(折纯)48.4万吨,增长5.8%。年末耕地面积698.5千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06千公顷,所占比重提高到72.4%。

小城镇建设有新的提高。全年编制小城镇新一轮规划32个,累计达到194个。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3.6亿元,硬化道路260公里,新建公共绿地27公顷,建筑面积478万平方米。

三、工业

1998年,全市工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搞活国有企业、增强其竞争力为重点,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按照“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同步推进的思路,加大扭亏增盈力度,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1998年,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55亿元,增长5.1%;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91.4亿元,增长6.4%。集体工业增势依然强劲,完成增加值55.2亿元,增长11.5%。股份制工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并驾齐驱,完成增加值分别为19.3亿元、12.7亿元,分别增长21%、21.3%。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后来居上,完成增加值3.2亿元,增长44.4%。重工业生产快于轻工业,全市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76.9亿元、68.7亿元,分别增长7%、17.1%。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1998年 比上年增减(%)

原煤(万吨)      90.32     -10.0

发电量(亿千瓦时)   37.18    -14.3

生铁(万吨)     10.62 -5.9

钢(万吨) 0.20 -20.8

钢材(万吨)      15.54     42.1

水泥(万吨)     297.11    -5.4

硫酸(万吨)     11.22     9.1

烧碱(万吨)      7.48     7.1

纯碱(万吨)      83.00     3.4

化肥(万吨折纯)  26.34  12.2

合成氨(万吨)   33.65    8.0

农用运输车(万辆)   46.51 6.5

小型拖拉机(万台)   15.03    5.7

内燃机(万千瓦)   216.80 -8.1

程控交换机(万线)  30.91   -23.0

微型电子计算机(部) 399    -63.6

合成洗涤剂(万吨)    4.69   19.3

化学纤维(万吨)     3.48 17.2

服装(万件)      6384     2.3

纱(万吨)       9.41 1.8

布(万米)      39970   2.4

印染布(万米)    38217 -16.2

丝织品(万米)    750.08   -15.4

原 盐(万吨) 255.16 -44.5

卷 烟(万箱)     37.50   -1.3

饮料酒(万吨)     15.75   -50.8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  52.64 18.9

市场开拓力度加大,产销基本衔接。全市在百户重点企业中实施市场部、营销网络、营销队伍三大工程建设,到年末有90%的企业建立了市场部,配备专职人员3100人,新增营销网点1.36万个,营销人员占全部职工的比例提高到12%。全市重点调度的75种产品,全年产销率达99.1%,生产能力利用率61.4%,产销能力指数60.8%。烧碱、硫酸、拖拉机、内燃机、原盐、化纤等27种产品实现产销平衡或销大于产,尿素、癸二酸、农用运输车等36种产品库存比年初减少。

经济效益逐步好转。1998年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利税48.2亿元,增长4.9%;实现利润18.4亿元,增长4.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99.12%,比上年下降6.2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比上年下降,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有所提高,其余四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总资产贡献率9.79%,下降1.2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3.72%,下降11.33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1.62次,减缓0.1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59%,下降0.1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8.32%,下降0.6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2220元/人,增长13.5%;产品销售率96.65%,提高0.5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1998年,全市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扩大投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快速增长。199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高于上年增速4.9个百分点。投资率达到21.2%,

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县以上单位投资力度加大,结构发生变化。1998年,全市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高于全社会平均增幅8.3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0.3亿元,增长11.7%;更新改造投资23.6亿元,增长54.7%。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中,第一产业完成0.4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1%下降到0.6%;第二产业完成35亿元,所占比重由54%下降到48.2%;第三产业完成37.2亿元,所占比重由43.9%提高到51.2%。

施工项目增加,在建规模扩大。 1998年,全市施工基本建设项目553个,比上年增加8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85个,增加13个;施工更新改造项目189个,比上年增加3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30个,增加18个。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在建总规模142亿元,增长25.2%,平均每个项目建设规模由上年的1818万元上升为1914万元。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市28项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5.7%。

晨鸣集团8万吨高档胶印书刊纸项目建成投产,峡山、冶源水库加固、潍莱高速公路潍坊段、东营至青州高速公路青州段、市邮电通信综合楼等项目进度均已超过计划目标,青州华裕纸业公司8000吨高档水松原纸、潍坊港二期扩建工程、华光集团CATV传输设备等项目都有新的进展。1998年全市新增主要年生产能力:烧碱2.5万吨,尿素10.9万吨,机制纸及纸板18万吨,拖拉机1万台,轮胎内胎196万条,服装100万件,市话交换机2.5万门。

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8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其中住宅投资4.9亿元,增长32.7%。全年商品房销售6.2亿元,增长72.8%;

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3万平方米,减少11万平方米。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建筑业增加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资质五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71亿元,增长11.4%;全员劳动生产率39218元/人,增长13.1%。实行招标投标的工程2164个,面积573万平方米,分别占施工工程个数和面积的49.4%、62.2%。

矿产资源堪探取得新成果。全年新开工地堪项目20个,新发现石棉、伊犁石等矿产,全市矿产种类增至58种。矿业秩序良好,全市矿费征收率达95%以上。

五、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市紧紧围绕“实施海陆空并举战略,发展立体化大交通”的战略任务,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能力有新的提高。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8.68亿元,其中公路投资7.48亿元,港口投资0.99亿元。公路建设,潍莱、东青高速公路项目超计划完成任务;拓宽改造了9条干线公路,完成路基71.2公里,路面71公里,桥梁1011米/12座;完成25个县乡公路项目,建设路基小桥涵127.1公里,沥青路面139.9公里,大中桥955.5米/5座。到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118.6公里(不含乡村路),其中高速公路146公里,一级路287.9公里,二级路1495.7公里,三级路1025.4公里,四级路4120.2公里,公路密度达44.9公里/百平方公里。潍坊港2个5000吨级泊位和1个滚装泊位投入使用。青临铁路实现了由建设向运营管理的过渡,大莱龙铁路潍坊段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潍坊国际货物流通中心主要生产设施建成,被省政府批准为二类开放口岸。1998年,全市新增营业性机动车辆3607部,总量达4.8万部;新增船舶6艘6300吨位,总量达54艘7.77万吨位。全年完成客运量3558.8万人,货运量8646.2万吨,分别增长11.1%和4.9%。其中公路客、货运量分别完成2738.7万人、6165.2万吨,分别增长9%、1.2%;铁路客、货运量817.2万人、1987万吨,分别增长1.2%和-9.7%;水上货运量73.4万吨;航空客运量4.3万人,货运量391.8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信保持快速发展态势。1998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1亿元,比上年增长58.4%;市话用户净增44516户,达到286916户;农话用户净增58953户,达到207319户。 电话普及率达到9.11部/百人。通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新增市话程控交换机8万门,达到43万门;新增农话交换机9万门,达到35.8万门;长途交换机容量达到23760路端,净增长途电路1968条,达到7870条。新兴的信息多媒体业务发展较快,互联网用户年内增加2924户,达到3063户;169多媒体用户达到1524户。新开通用于域网互联的帧中继业务及ATM宽带多媒体通信网,满足了宽带用户的需要。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稳中渐旺。1998年,我市消费品市场在多数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呈现稳中趋旺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启动初见成效,全市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5.2亿元,增长12.1%,高于城镇6.3个百分点。随着市场机制作用在流通领域的日益增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个体私营经济在商品流通领域发展空间的扩大,使国有、集体商业在市场中的份额有所下降。全市国有经济零售额34.8亿元,下降16.2%;集体经济零售额35.4亿元,下降8.9%;个体经济零售额103.4亿元,增长13.9%;私营经济零售额21.9亿元,增长1.5倍。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3.7亿元,增长11%;餐饮业零售额19.2亿元,增长11.9%,制造业零售额34.7亿元,下降2.3%;其他行业零售额31.5亿元,增长9.2%。

集市贸易平稳增长。全年市场建设总投资0.93亿元,新建、改造市场79处,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1292处,增加45处。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45.5亿元,增长2.8%,其中城市市场成交额130.7亿元,增长3.3%,农村市场成交额114.8亿元,增长2.3%。

大中型贸易企业效益下滑。1998年,全市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46亿元,比上年下降3%,利润总额1320万元,下降96.4%。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1998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发展、国内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暴露的困难条件下,全市的对外经济贸易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全市上下同心协力,使得对外经济在困境中得到了发展。

外贸出口略有增长。全市外贸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努力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对欧美市场和非洲市场的开拓力度,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外贸出口下滑局面得到遏制。 据海关统计,199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913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其中出口64239万美元,增长3.5%。自营出口40882万美元,增长6.1%;三资企业出口23357万美元,略有下降。全市一般贸易出口31829万美元,增长6.1%;来料加工出口23296万美元,增长3.6%。年内有25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有权企业累计达173家;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的企业13家。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度下降。全年共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03项,比上年减少33项;合同外资额1.73亿美元,下降45.6%;实际利用外资1.71亿美元,下降50.8%。截止1998年底,全市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合同2398项,合同外资额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3.9亿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新发展。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4554万美元,外派劳务1216人,兴办境外企业7家,新批对外承包劳务签约权的企业1家,累计达5家。

对外交往和旅游业进一步活跃。1998年,全市共接待境外宾客19466人次,比上年增长12%,创汇430万美元,下降10.5%。国内旅游发展较快。成功举办了'98山东旅游博览会。安丘青云山、青州仰天山、奎文金宝游乐园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以风筝会为龙头的民俗旅游,以青州、临朐人文自然景观为龙头的观光旅游,以城市农业为龙头的田园生态旅游,以北港为龙头的海上旅游格局。

八、财政金融

1998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9.9亿元,增长12%,上交中央“两税”21.3亿元,增长14.4%。财政支出完成35.8亿元,增长11.4%。全市已连续12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增长基本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主要收入项目中,增值税(25%部分)增长18.2%,营业税增长8%,个人所得税增长35.1%。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预算内财政支农支出完成1.6亿元,增长38%;安排科技三项费用5169万元,增长1倍;筹措资金2.5亿元,支持重点企业技改项目。落实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核销坏帐、挂帐停息1.6亿元;拨付粮食风险基金6580万元,保证粮食政策的落实;投入资金7100万元,建立再就业服务机构640个,使2万多人进入再就业中心领取了生活费。

金融业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1998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支持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6.4亿元,比年初增加52.7亿元,比上年多增7.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44.8亿元,比年初增加57.4亿元,比上年多增20亿元。贷款投放逐月加快,有效支持了骨干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96.8亿元,比年初增加36.6亿元,加上上级行直贷部分,实际增加贷款46.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货币持续大幅度回笼。全年现金总收入1613.5亿元,总支出1581.3亿元,收支相抵净回笼32.2亿元,比上年多回笼19.9亿元,是历史上回笼最多的年份。

九、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实力有了较大提高,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1998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63项,其中有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4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8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获省科技进步奖30项,获省星火奖11项;授予市科技进步奖54项,市星火奖35项。再度被国家授予科教兴市先进市。

科技计划实施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新产品试制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6项,安排资金7611万元,其中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22项,列入省以上各类科技计划106项,争取资金7025万元,并有4项列入省重大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计划,省匹配资金5500万元。市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578万元,比上年增长9.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全市共实施国际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8项; 认定技术合同1025项,合同金额1.62亿元,技术交易额9720万元;专利申请量925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0家,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25处,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已达400多种,年产值65亿元;全市各类科技机构累计发展到1622处,其中国有独立机构26处,高等院校机构36处,厂办机构560处。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科技立区、大高外工业项目兴区”的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年续建和新批复建设项目75项,总投资17.3亿元,其中生产性项目32项,总投资7.6亿元。全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新批准成立三资企业9家,实际利用外资1604万美元,出口创汇3079万美元。新批高新技术企业5家,累计达45家,其中民营高科技企业20家。199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亿元,技工贸总收入50亿元,财政收入49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

海洋化工高新技术开发区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9亿元。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亿元,销售收入28.4亿元,利税3.1亿元,利润1亿元。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8个,投资8200万元。一期工程投资215万美元的中以合资潍禾示范农场、投资2300万元的生物农药厂二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的大洋饲料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47亿元,财政收入316万元。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1998年全市共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6.77亿元,新增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2.37万吨/日,供水管道108公里,煤气管道12公里,供热管道24公里,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长度29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25.34万平方米,安装排水管道48.32公里,路灯1960盏,新增公共绿地104.9

公顷;城市用水普及率97.47%,用气普及率90.38%,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8.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4.7%。其中,市区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2.46亿元,新增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1.2万吨/日,供水管道28公里,煤气管道12公里,供热管道17公里,安装排水管道15.9

公里,路灯588盏,植树58.72万株,新增公共绿地24.06

公顷;城市用水普及率99.09%,用气普及率90.03%,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7.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2.06%。新建、扩建了福寿西街、健康东街、四平路北段、向阳路及文化路南段等7条道路,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长度15公里,新增道路面积40.1万平方米。潍坊煤气第二气源厂累计完成投资6777.5万元,主要建设了煤气发生炉主厂房、加压机房等,城区煤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大大缓解。潍坊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完成投资7103万元,主要建设了初沉池、二沉池等八个池子、综合楼主体工程、奥伯尔氧化沟等工程。潍坊峡山水库供水二期累计完成投资2520.8万元,主要完成了两座1.2

万立方米的清水池,安装供水管道5440米。

环保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使环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9个省、市政府下达的重点污染限期治理项目。全市349套(台)污水处理设施共处理污水22557万吨,回用14695万吨,设施运行率、处理率、处理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2.5%、88%、71%。全市新增废水处理能力252748吨/日,废气处理能力60712万标立方米/时。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有了突破性进展,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中师学校由原来的9处调整为4处,办学规模扩大一倍;中等职业学校减少11处,每校在校生增加30%;小学布局由4038所减少到3567所,每校在校生由227人增加到237人,总在校生84.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99.2 %、98.8%。办学模式改革效果明显,全市办起12所综合高中,近10万名初中生参加了“一考多取”。全市普通中学509处,在校生58.3万人,有6114名高中毕业生升入本科学校,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各3所,分别招生2735人4528人。素质教育全面推开,寿光、诸城被评为全省素质教育先进县市。职业教育继续发展壮大,各级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13.6万人,3万多名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毕业生走上生产第一线, 170多万名青壮年劳力受到各种科技培训;30所学校60个专业面向下岗职工培训,全年共培训2540多名下岗职工。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对全市191家办学单位全面进行清理整顿,依法收缴18家不合格单位的办学许可证。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121所,其中各类医院、卫生院289所;医院床位1.83万张,增长2.35%;卫生技术人员2.59万人,增长1.76%,其中医生12193人,增长2.45%。农村卫生工作稳步发展,基本解决了农村医疗医药市场混乱的现象,缓解了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创建初保合格乡镇97处,居全省首位。积极开展卫生下乡,服务群众近5000人。组织医疗队及捐献钱物支援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抗洪救灾防病工作。医学科技教育迈出新步伐,首轮卫生人员业务考试进展顺利,医疗卫生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医学科研活跃,获科技进步奖64项。预防保健成绩突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覆盖率继续巩固在98%以上,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控制在80.96/10万,没有大的疫情发生;市皮防所和安丘皮防所被评为全国麻风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碘缺乏病防治在全省率先达到消除标准,防氟改水、丝虫病防治研究相继获得全市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有1700余件文艺作品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和各类展览、比赛活动中发表、获奖。市直三个专业剧团将三台大戏搬上舞台,其中市京剧团创编的京剧《驼山寺》和市吕剧团创编的吕剧《春暖桃花村》参加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戏剧会演,双双荣获本届艺术节最高奖。市歌舞团的大型儿童喜剧《一二三,起步走》在全市巡回演出百余场,引起轰动。“文化下乡”活动空前活跃,全市10个专业剧团全年送戏下乡演出2600余场,城乡电影院及流动放映队全年放映1.2万余场,观众达110万人次。成功地举办了春节、第十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庆祝潍坊建市50周年等一系列大型团体歌舞、文艺演出,极大地活跃了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艺术教育巩固保持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潍坊艺校有50多名毕业生升入了全国高等艺术学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文化市场法制年活动和“扫黄打非”斗争,对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游戏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颁布实施了《潍坊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成就辉煌。全民健身活动又上新台阶,全市共举办大型体育活动56次,参加人数3万多人;举办县级活动1530次,参加人数达110万人。成功地承办了山东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并在本届省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共获金牌120.5枚,银牌56.5枚,铜牌91枚,有14人25次破6项省青少年纪录,有6人17次破省或全国青年纪录,有2人4次破3项全国最高纪录,金牌总分数列全省第四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亚运会上,我市夺取了3枚金牌。

十二、市场物价

1998年,全市市场物价涨幅处于二十年来的最低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0.2%,食品类价格下降3%,其中粮食下降7.9%,肉禽及制品下降3.9%,

鲜菜下降10.2%,衣着类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0.7%,医疗保健类上升23.8%,交通、通讯工具类下降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下降1.6%,居住类上升4.5%,服务项目上升9.5%。全年零售物价下降1.5%,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6%,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8%,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下降12%,集贸市场农产品成交价格下降7.3%。

十三、居民生活与人口

居民收入低速增长。1998年,全市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9元,比上年增长0.8%;农民人均纯收入3260元,增长6%。全年城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903元,增长5.8%。城区居民消费呈现生存资料需求趋降,享受与发展资料需求上升特点。表现为:人均食品支出1790元,下降6.8%,人均衣着支出649元,下降28.7%,人均耐用消费品支出615元,增长43.9%;人均购房与建房支出1793元,增长9倍;人均交通通讯支出407元,增长42.6%;人均文化娱乐支出683元,增长21.2%。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74元,增长1.2%。到1998年末,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10.7平方米和25平方米。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略有提高。初步建立起市县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全年求职登记7.62万人次,用工登记6.1万人次,介绍成功4.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以内。1998年末,全市职工人数76.8万人,比上年减少1.8万人;工资总额45.1亿元,减少0.6%;职工平均工资5890元,增长1%。

社会福利、救灾捐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439处乡村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7714人;500多处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 0.8万人。 全市捐款物价值9600多万元,发行赈灾福利彩票1600万元,支援灾区和新疆贫困地区。城区社区服务网点发展到2000多处,方便了城市居民生活,同时安置下岗职工1.3万人。

计划生育水平稳步提高,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市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推行“依法管理、村级自治、优质服务”管理模式,加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8.9%,女性初婚晚婚率达99.2%。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835.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7.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96‰。

附:各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潍城25.88亿元,寒亭27亿元,坊子27.88亿元,奎文16.53亿元,青州77.2亿元,诸城90亿元,寿光98.09亿元,安丘89.2亿元,高密65亿元,昌邑60.2亿元,临朐51亿元,昌乐39.6亿元。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等价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99年潍坊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