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潍坊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2 16:42:19 来源:潍坊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14次

199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中央“把握大局、再接再励、同心同德、开拓前进”的总体要求,以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为动力,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方针,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实施“外向带动、城乡一体、科教兴潍、沿海开发”四大战略,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初步测算,1997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8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332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2.9%,提高1.5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88元,增长9.8%。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加大。

一、农业

1997年,全市紧紧围绕“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切实抓好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积极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入开展“科技推广年”活动,大力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在大灾之年,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

种植业战胜了特大干旱和严重风暴等自然灾害,取得较好收成。夏粮获得丰收,创历史最高水平,烤烟、蔬菜、瓜类产量增加,秋粮、棉花、油料因灾有不同程度的减产。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爫

1997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446.68         -17.2

其中:夏粮  236.10           1.3

秋粮    210.58         -31.3

棉花         2.52         -25.6

油料             7.79         -32.7

烤烟             7.31          22.2

蔬菜           718.42           9.2

瓜类           128.83          45.6

水果            79.24          -5.3

林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1997年,全市造林面积18.9千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07.2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1%。

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抽样调查数)如下:

肉类总产量(万吨)    90.53

其中:猪牛羊肉    34.96

禽  肉       53.72

禽蛋产量(万吨)          36.26

奶类产量(万吨)           7.63

大牲畜存栏(万头)       104.47

肉猪存栏(万头)         222.25

肉猪出栏(万头)         362.65

羊存栏(万只)           93.95

家禽存栏(万只)        8469.34

家禽出栏(万只)       32142.55

渔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44.6万吨,增长53.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0.56万吨,增长63.7%;淡水产品产量4.04万吨,减少6.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23.15千瓦,增长9.0%, 其中农产品加工机械动力56.14万千瓦, 减少1.2%,排灌机械动力169.04万千瓦,增长5.1%;拥有农用拖拉机6.9万台,农用汽车1万辆, 农用三轮车9.7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23.15亿千瓦小时,增长2.2%;化肥施用量(折纯)45.75万吨,下降2.9%。年末耕地面积699.6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500.22千公顷,增长0.6%。全市农田基本建设用工1.15亿个,完成土石方1.45亿方。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在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农村二、三产业有了新的增长,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全市认真落实中央13号文件精神,加强农村的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有所增长,农村经济繁荣稳定。

二、工业

1997年,全市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着力实施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抓好扭亏增盈,工业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工业生产有所增长。1997年全市乡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增加值完成159.8亿元,增长0.6%,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48.1亿元,下降9.5%;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81.8亿元,增长6.4%;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29.8亿元,增长4.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6.5亿元,增长0.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3.3亿元,增长0.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7年 比上年增减(%)

原煤(万吨)     220.39     -9.3

发电量(亿千瓦时)   49.14      0.04

生铁(万吨)       18.71       -17.5

钢(万吨)              0.54       -87.4

钢材(万吨)       9.63    -34.9

水泥(万吨)     385         -3.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硫酸(万吨)       10.57     27.9

烧碱(万吨)      7.41     11.9

纯碱(万吨)      80.3       2.3

化肥(万吨折纯)      22.82       -6.8

合成氨(万吨)       31.43      -4.3

农用运输车(万辆)   46.53        48.7

小型拖拉机(万台)   15.66      18.9

内燃机(万千瓦)   236          -23.0

程控交换机(万线)    40.27      -28.6

微型电子计算机(部) 1097       -44.8

合成洗涤剂(万吨)    3.72      18.2

化学纤维(万吨)     3.05         9.9

服装(万件)     502      -1.6

纱(万吨)        9.71        26.9

布(万米)     97461          -0.4

印染布(万米)   38181          -7.0

丝织品(万米)    1171         -5.8

原 盐(万吨)        568.78        20.9

卷 烟(万箱)     38          平

饮料酒(万吨)     33.43      -27.1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  65.51         4.9

工业经济效益略有下降。在买方市场形势下,市场开拓难度加大,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1997年,全市乡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539亿元,增长5.3%;实现利税53亿元,下降1.9%;实现利润22.5亿元,下降2.4%;亏损企业亏损额4.7亿元,增长80.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9.54,下降7.94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6.49%,下降0.53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10.06%,下降1.7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22.03%,下降1.9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39%,下降0.28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85次,减少。28次;全员劳动生产率26851元/人,下降1.8%。

企业改革力度加大,技术进步有新进展。全市按照“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以资产为纽带,先后组建了裕华纺织、迈特钢管、富泰家用纺织品、板桥酒业等7家县以上重点企业集团,对海化、华光、亚星、新立克、医药等企业集团进行规范完善和膨胀壮大。全市县属以上企业共破产10户,兼并联合44户。资本运营有了良好开端,华光科技A股、晨鸣纸业B股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景芝酒业股权证在省产权交易所上柜交易,山潍拖和寿光聚宝与中国华源集团实行承债剥离、增量控股的跨地区联合。大力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全市已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30种,80%以上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39个联合开发项目被列入省级技术开发计划;15个国家二期“双加”工程和11个省重点项目中,有20个项目竣工投产;技改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技改投资48亿元,增长15% 〈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导向性计划。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市工业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43户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有权企业累计达127户,全年完成自营出口创汇2.75亿美元,增长32.7%。

三、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4.01亿元,增长8.9%。其中国有经济投资46.25亿元,增长38.2%;城镇集体经济投资4.24亿元,

下降29.3%;农村集体投资39.48亿元,下降11.9%;城乡个人投资36.54亿元,增长14%。县以上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18亿元,增长21.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6.14亿元,增长48.8%;更新改造投资15.27亿元,增长4.7%;房地产开发投资5.36亿元,增长24.9%; 其它投资9.41亿元,下降16.4%。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完成1.27亿元,增长10倍, 所占比重由0.2%提高到2.1%; 第二产业完成32.8亿元, 增长3.8%, 所占比重由63%下降到54%;第三产业完成26.7亿元,增长45.1%,所占比重由36.8%提高到43.9%。

投资效益有一定提高。1997年,全市县以上投资项目建成投产392个,建成投产率51.9%,提高3.9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39.2亿元,增长16.9%;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64.6%。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比较顺利。1997年全市实施的2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9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0.1%。青临铁路、新立克塑胶有限公司1.38万吨高级聚脂薄膜等已建成投运、投产,海化集团年产6万吨氯化钙、高密化肥厂年产1万吨双氧水、临朐造纸厂5万吨白板纸、潍坊港二期扩建工程、恒信集团碱回收治污节能项目、小清河治理工程潍坊段等项目进度都已超过计划目标,其他项目也都有新的进展。1997年,全市新增主要年生产能力:合成氨4万吨,氮肥6万吨,啤酒7万吨,机制纸及纸板3万吨,载货汽车2万辆,塑料制品80万吨,轮胎内胎30万条。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8亿元,增长12.2%。五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共竣工332.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43.3%。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33546元/人 ∈5行投标承包的单位工程1536个,面积352.3万平方米,分别占施工工程个数和面积的38.9%和43.3%。

地质勘查成效显著。1997年,实施地质勘查项目8个,申请地勘项目22个。完成重晶石项目勘查,探明储量200万吨。新发现伊利石,填补省内空白,全市矿产种类由54种增至55种。矿业秩序整顿成为全省、全国首批实现根本好转的市地。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1997年全市新增营业性机动车4616部,船舶3艘4000吨位。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量3208.5万人、货运量8230.8万吨,分别增长12.5%、4.3%,其中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503万人、货运量6091.4万吨,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701万人、货运量2037.8万屯,水上运输完成货运量102.3万吨,航空运输完成客运量5.5万人、货运量497吨。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总投资12.1亿元,其中公路建设4.85亿元,潍坊港建设1.3亿元,邮电通信4.2亿元。公路建设,拓宽改造了7条干线路段,完成36个县乡公路项目,新建改建路基小桥涵199.1公里,沥青路面242.7公里,大中桥21座。潍莱高速公路小桥、涵洞、通道、路基土方工程完成80%,立交桥、大中桥梁工程完成40%。到199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076.7公里(不含乡村路),三级以上公路达4030.9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4.6公里,全市221个乡镇通了油路,18个乡镇实现村村通油路。

潍坊港扩建工程完成引堤铺筑路基1万米,实现了港岛建设冲出栏门沙的目标;完成了550米防波堤工程,码头建设已完成吹填千亩货场工程33.2万方。青临铁路实现全线贯通,正式通车运营;完成大(家洼)港(口)铁路的选线工作。航空事业进一步发展,新开通潍坊至大连、长沙、南京、郑州等8条航线,航线总数达17条,航班每周最多达24个。

邮电通信发展迅猛。潍坊邮电通信综合大楼开工建设。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67亿元,增长40.2%;邮政储蓄年末余额达20.9亿元,增长26.5%。新增长话电路1194条,年末达6734条;新增市话程控交换机容量5.9万门,农话交换机容量8.25万门,犇j末分别达35.13万门和26.37万门。全年电话放号13.6万部,年末达45.23万部,电话普及率达到6.04部/百人。市内电话用户达24.24万户,增长26.3%,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8.83万户,增长28.4%;农村电话用户达14.84万户,增长57%;移动电话用户6.15万户,增长108%;无线寻呼用户16.43万户,增长68.7%。

五、国内贸易

1997年,全市贸易系统立足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积极扩大商品销售。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居民消费心理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0.94亿元,增长10.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8%。其中县及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17.牥4亿元,增长26.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3.91元,下降4.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零售额为41.55亿元,增长0.2%;集体经济零售额38.82亿元,增长6.3%;以个体私营为主的其它经济零售额130.57亿元,犜v长15.4%。按行业划分,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9.4亿元,增长10.6%;餐饮业零售额17.2亿元,增长11.3%;制造业零售额35.48亿元,增长13.5%;其它行业零售额28.88亿元,增长5.3%。

集贸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市场建设总投资2.66亿元,新建、改造市场110处,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已发展到1247处,增加27处,其中消费品市场1200处,生产资料市场47处。省级规范化管理样板市场8处,国家级文明市场7处,省级文明市场48处。各类商业街、夜市、

旧货市场、出租市场发展到500多处。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38.77亿元,增长20.5%,其中城市成交额126.47亿元,增长23.8%;农村成交额112.3亿元,增长17.1%。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36处,增加9处。

六、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坚持外向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全市有37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有权企业累计达148家,犘N成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两路大军竞相发展的出口格局。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值11.45亿美元,增长7.9%;其中进口3.37亿美元,减少5.6%,出口8.07亿美元,增长14.7%。全市自营出口创汇4.5亿美元, 增长26.6%,三资企业出口创汇6.5亿美元,爫增长14.7%。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的企业13家,犜v加4家。加工贸易成为出口创汇新的增长点,全年加工贸易出口3.6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工矿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达80%,其中机电产品占21%,犜v长1个百分点。全市外贸实现行业性扭亏,盈利0.5亿元。

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全市适应国际资本流动变化规律,以吸引大的跨国公司投资为重点,转变招商方式,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36个,合同外资额3.18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3.47亿美元,减少24.6%。外商投资结构日趋优化,生产项目所占比重达88%,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利用外资初见成效。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培植发展了4家拥有对外承包劳务签约权的企业,犜v强了外经工作实力。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78项,合同额5039万美元,增长41%;外派劳务1433人,增长93%。兴办海外企业9家,累计达136家,新增对外投资1109万美元。

对外交往和旅游业进一步活跃。1997年,全市共接待境外宾客4208批,计17380人次,增长15.7%,创汇481万美元,增长9.8%。国内旅游发展较快,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43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9亿元,分别增长17.4%、17.3%。

七、财政金融

1997年,全市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预算约束,财政收入超额完成预算任务,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6.71亿元,增长26.7%,其中工商税收完成15.23亿元,增长23.4%。上交中央“两税”18.59亿元,增长19.6%。财政支出完成32.09亿元,增长21.0%。至此,全市已连续11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形势平稳发展。1997年全市认真贯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力筹集融通资金,努力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了明显成效。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8.0亿元,比年初增加45.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86.6亿元,增加7.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7.3亿元,增加37.3亿元。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74.6亿元,比年初增加47.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08.0亿元,增加44.8亿元;犞P长期贷款余额41.6亿元,减少1.7亿元 ∪+年银行现金收入920.3亿元,增长22.54%;银行现金支出910.8亿元,增长23.76%,收支相抵货币净回笼9.5亿元。

保险事业得到较大发展。1997年共承担保险总额494.8亿元,完成保费收入64951万元,已决赔款23141万元。

八、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实力有了较大提高,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1997年全市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206项,其中有1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3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9项,获星火奖19项。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科技兴海试验示范基地;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科技计划实施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新产品试制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62项,其中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27项,列入省各类科技计划161项,牪"有14项列入省重大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计划。市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526万元,增长14.85%;建立各类科技基金2750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全市共实施国际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14项,组织国际间企业中介合作项目11项。认定技术合同2018项,合同金额1.69亿元,技术交易额9712万元。专利申请量857件,授权量749件,实施量298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5家,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25处,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已达380多种,年产值60亿元。全市各类科技机构累计发展到1652处,其中国有独立机构26处,高等院校机构36处,厂办机构560处。

质量检验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发展。1997年全市共检验产品10449批次,产品质量检验合格率达81.2%;检定计量器具33万台件,周检率达91%,到1997年底,全市已有756种产品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 59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有46800个单位颁发了统一代码,代码覆盖率达9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放手招商引资,重点建设大高外工业项目”的发展思路,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续建和新开工各类建设项目90项,完成投资3.5亿元,竣工面积20.97万平方米。新批准成立三资企业11家,实际利用外资1007万美元。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8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亿元,工业总产值28亿元,利税3.5亿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创汇1850万美元;实现财政收入359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到1997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开工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批准成立三资企业97家,总投资3.7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99万美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3亿元,4平方公里内实现“六通一平”、6平方公里内达到“四通一平”。

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84亿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0.53亿元,第二产业7.86亿元,第三产业1.45亿元,除第一产业保持相对稳定外,第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4.3%和14.9%。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38亿元,增长19.2%;实现利税3.58亿元,增长22.9%,犉d中利润1.65亿元,增长2.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亿元,增长62.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9亿元,增长14.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446万元,增长22.3%,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3.9亿元,增长12.7%。全年外贸进口总额473万美元,出口总额达2285万美元。全区年末总人口为62821人,职工平均工资11217元,1997年被国家列为首批“全国十大科技兴海示范区”。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到1997年底,区内新修道路12.8公里,铺设给排水管道20多公里,开工建设项目20多个,总投资达3亿余元。1997年实现财政税收292万元,增长17.2%。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1997年全市共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6.2亿元;犘B增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3.9立方米/日,供水管道142公里,煤气管道14公里,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210吨,供热管道31公里;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长度51公里,新增道路面积87.6万平方米;安装排水管道66.15公里,路灯1861盏;植树111万株,新增公共绿地81.3万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6.0%,用气普及率达88.3%,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18.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2.56%,人均居住面积达10.9平方米。其中,市区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1.9亿元;市政工程完成投资7510.8万元,新建、扩建了胜利东街、福寿西街和虞河路北段、鸢飞路北段、

潍州路北段等6条道路16.4公里,新增道路面积38万平方米;潍坊煤气第二气源厂累计完成投资5946万元,主要建设了煤气发生炉主厂房、加压机房以及附属配套工程和设备调试,新增供气能力10万立方米/日,城区煤气供应紧张的矛盾大大缓解。潍坊热电厂累计完成投资4835万元,完成了一台35吨锅炉安装和输煤廊、上煤机等工程建设。

环保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使环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年内全市共关停取缔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十五“土(小)”企业66家;对省、市政府先后下达的81个重点污染限期治理项目年内完成70个,其余11个正在治理。全市209套(台)污水处理设施共处理污水11354.4万吨,回用8697.8万吨,经处理后排放2656.6万吨,削减COD16904.8吨,设施运行率、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分别为92.6%、70.7%、62.4%。1997年全市新增废水处理能力10728吨/日,废气处理能力25.6万标立方米/时。

十、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1997年,全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抓热点、促稳定,抓难点、求发展,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教育发展良好。全市有普通中学506处,在校生52.2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小学4038处,在校生91.6万人;幼儿园6051处,在园幼儿18.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8%,犘!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27%。特殊教育学校13处,在校生1973人。素质教育在全市12个县市区全面展开,巩固了两基成果。职业教育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势头。全市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优化专业设置,全面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

全市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5处,职业高中71处,技工学校24处。各级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62%。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不断提高。全年培训人员数超过200万人次,成人中等学校招生达1.2万人,在校生3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校3处,在校生8448人。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全市3所高等学校在校生7009人,比上年增加近2000人。民办教育方兴未艾,今年又有30余所民办教育机构经批准面向社会招生,各类民办学校达180余所,在校人数达到4.5万人。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121所,增加77所,其中各类医院、卫生院289所;医院床位1.79万张,增长5.2%;卫生技术人员2.54万人,增长6.7%,其中医生11901人,增长5.6%。农村卫生工作成绩显著,合作医疗稳定发展,抗御疾病风险能力增强,覆盖率达到91.2%。医院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同级甲等医院发展到150处,位居全省前列。创建卫生城市工作力度加大,城区建设正向国家级卫生城市迈进,青州市通过国家级卫生城市验收。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有1600余件文艺作品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和各类展览、比赛活动中发表、获奖。成功地组织举办了第十四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共举办了22项大型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庆祝香港回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活动空前活跃。全市10个专业剧团送戏下乡,全年演出2500余场。城乡电影院和放映队全年放映10.1万场,观众310万人次。文化市场清理整顿成效显著,全市上下“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积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对书刊、音像制品和电子游戏机市场进行清理整顿。文博事业取得新进展。馆藏文物和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果。寒亭朱里镇后埠下村后李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得重大发现。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成绩辉煌。全民健身活动有了新的进展。全市共举办大型活动36次,参加人数2万多人, 举办县级活动1260次,参加人数达100多万人次。 竞技体育有了新突破。我市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32枚,银牌33枚,铜牌30枚。省比赛中,获金牌47枚,银牌41枚,铜牌41枚。八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共夺取1金5铜,1人破一项世界纪录。

十一、市场物价

1997年,全市继续加强和改善物价调控,深化价格改革,夯实企业和农村物价管理“两个基础”,切实治理整顿收费秩序,增加有效供给,使全市在保持市场繁荣的同时,物价涨幅明显回落,达到十年来的最低点。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5%, 居民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涨4.0%,涨幅分别回落5.3个和5.2个百分点,较好地完成了物价调控目标。

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

1、居民消费价格          4.0

食品类            3.7

其中:粮食          2.4

肉禽及其制品        17.1

蛋                 -23.5

鲜菜                 0.0

衣着类                    1.1

家庭设备用品类           -0.6

医疗保健类                7.5

交通、通讯工具类         -1.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       -1.0

居住类                   18.2

服务项目                  7.7

2、零售物价            1.5

3、农产品收购价格        -3.4

4、工业品出厂价格               -0.2

5、工业企业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  2.2

十二、人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99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1元,比上年增长4.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0.4%。农民人均纯收入3076元,比上年增长6.3%。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634元,增长1.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49元,增长3.3%。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全市职工总数为78.6万人,比上年增长2.1%,其中国有单位职工51.8万人,比上年增长3.0%。到年末,犎+市15处职业介绍中心(所)对7.86万名城乡劳动力进行了求职登记,介绍4.91万人就业。全年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5486名失业者和1.牴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失业安置率和下岗再就业率分别为62%和57%。全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45.4亿元,比上年增长6.3%,职工平均工资5834元,增长3.5%。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到1997年底,全市有180万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累基金3亿元,有2万多名投保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全市接收中央和省救灾专款524万元,市县两级拨救灾救济款1780万元,牸/体、个人捐献救灾救济款(物)1000万元 〈38处乡村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7530人。全面建立了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对实际收入达不到保障线的居民按照差额补助的办法给予救济。城镇保障线每人月95—110元,共救济2459人,兑现救济金98万元;农村保障线每人年450—660元,共救济22899人,兑现救济金322万元。全市509处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员8921人。城市社区服务向系列化、网络化发展,以便民利民为重要特征的社区服务网点已达585处,潍城区被评为“全省社区服务示范区”。

计划生育成效明显,人口保持低水平增长。据计生委统计,199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12.11‰,人口死亡率5.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6‰。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为82908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036026人。

附: 各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潍城23亿元,寒亭24.55亿元,坊子27亿元,奎文15.06亿元, 青州70.5亿元,诸城81.66亿元,寿光88.16亿元,安丘81.03亿元,

高密60亿元,昌邑54.67亿元,临朐48亿元,昌乐36.6亿元。

注:⑴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等价值指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⑵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正式数字以《'98潍坊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