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淄博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2 15:24:22 来源:淄博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754次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和“两提前、一率先”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改革全面深化,结构调整绩效显著,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45.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256.39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三次产业构成比由上年的3.8:65.6:30.6调整为3.8:64.6:31.6。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21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2.5%,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截至年底,全市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86579户,增长14.73%,注册资本金21亿元,增长14.59%;私营企业25235家,增长5.52%,注册资本金443亿元,增长23.21%。

名牌战略取得显著成绩。年内山东凤阳、山东鲁阳、金晶集团、山东兔巴哥集团等一批规模企业的产品相继加入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行列。截至年末,全市共拥有“中国名牌”30个,列全省第二位;拥有“山东名牌”147个;国家免检企业80家,免检产品84个,列全省第一位。

招商引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年实际到位外来投资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工业类项目引进外来投资129.4亿元,占全部外来投资的76.8%;服务业类项目引进外来投资37.7亿元,占全部外来投资的22.4%。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良好。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37.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全年粮食生产再次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实现增长,总产量达到149.96万吨,比上年增加6.17万吨,增长4.3%。其中:夏粮总产66.64万吨,比上年增加2.11万吨,增长3.3%;秋粮总产83.32万吨,比上年增加4.32万吨,增长5.5%。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2.01万吨,比上年增加0.18万吨,增长9.5%;油料产量1.54万吨,比上年增加0.16万吨,增长11.9%;蔬菜产量198.15万吨,比上年增加5.86万吨,增长3.0%。

林牧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畜牧业总产值36.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肉类总产量16.35万吨,增长8.1%。禽蛋产量10.45万吨,增长6.8%。奶类产量10.57万吨,增长15.1%。水产养殖面积达6882公顷,完成渔业总产值2.15亿元,增长3.7%。林业总产值6.37亿元,增长15.4%。人工造林面积0.6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2万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11.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全年农用化肥使用量38.84万吨,增长2.5%。农村用电量54.58亿千瓦时,增长8.7%。地膜覆盖面积达2.7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5%。

三、工 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752家,比上年增加251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438.8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7%(现价);实现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42%。产销衔接基本平衡,产销率达98.26%,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除布、化纤等个别产品受市场影响产量下降外,化肥、氧化铝、水泥、原煤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保持增长。

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7年 比上年±%

原煤 1562.57万吨 7.14

发电量 219.69亿千瓦时 6.87

化学纤维 17.68万吨 -27.74

纱 18.77万吨 10.64

布 79397.19万米 -16.72

白酒 25086.80千升 -34.6

合成氨 13.17万吨 6.74

化肥 39.69万吨 35.51

农药 2.63万吨 -17.55

硫酸 115.9万吨 24.99

乙烯 84.68万吨 0.95

化学原料药 3.70万吨 -3.28

水泥 2294.34万吨 8.41

日用陶瓷 85776.78万件 2.85

钢材 98.42万吨 -1.00

氧化铝 179.04万吨 29.18

原油加工量 1226.44万吨 1.15

汽车 30966辆 8.26

平板玻璃 1612.39万重量箱 0.71

工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29.35%;利税460.11亿元,增长37.49%,其中利润272.24亿元,增长43.54%。地方工业效益增长较快,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36.38%、41.01%和43.97%,三项指标增幅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03、3.52和0.43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三次产业投资均保持增长。其中,二产投资增长31.1%;三产投资增长16.1%。在积极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着力优化投向,提高投资质量。目前,全市投资已逐步向农林牧渔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环境管理业、科教文卫、居民服务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聚。全年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92.5%,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5.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5.1%,环境管理业投资增长80.8%。

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5.33亿元,增长8.8%,增幅同比回落16.71个百分点。住宅投资82.21亿元,增长15.8%;竣工住宅面积315.52万平方米,增长65.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98.98亿元,增长35.8%。

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年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五、公路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提高。全年公路货运量达13220万吨,比上年增长125.44%,货运周转量881123万吨公里,增长135.88%;公路客运量24496万人,旅客周转量563091万人公里,分别增长6.98%和30.6%。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959.8公里,其中国道276.4公里,省道886公里。全市公路密度达167.7公里/百平方公里。

机动车量增加。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达91.12万辆,比上年增加5.28万辆;其中私人拥有汽车83.66万辆,比上年增加5.05万辆。

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3.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年内在全省率先建成NGN(下一代网络)软交换中心,完成了对宽带网的新扩容。互联网带宽得到进一步扩展,总体实现了村村通光缆、村村通宽带。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和扩展了固定电话及光缆的传输网络,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通信保障可靠度显著提升。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总量和增幅均创五年来新高。消费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城市增长快于农村。全年城市市场零售额524.72亿元,增长19%,农村市场零售额68.36亿元,增长16.4%,增幅低于城市2.6个百分点;二是各行业零售额均保持增长, 批零贸易业增长快,比重高。全年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86.09亿元,增长19.5%,增幅高于全社会零售额总增幅0.8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82%;三是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全年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达515.74亿元,增长19.3%,增幅高于全社会零售额总增幅0.6个百分点;四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表现突出。2007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248.19亿元,增长39.9%。热点商品持续旺销,汽车类、服装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分别增长38.3%、77.6%、38.3%、44.1%。

对外经贸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46.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出口总值29.97亿美元,增长19.5%。从出口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出口下降6%,三资企业出口增长19.8%,三资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3.3%。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4.7%,增幅高出加工贸易出口1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5.9%。从市场构成看,全年六大出口市场(欧盟、美国、韩国、东南亚、中近东、日本),完成出口额21.3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1.1%。从行业出口情况看,除冶金矿产外,其他各重点行业出口均实现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行业有机电产品(47.9%)、医药产品(30.7%)、建材产品(29.8%)。

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双向推进。全年共审批外资项目51个,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4.32亿美元,增长16.9%。全年新批准境外投资项目5个,协议投资8984万美元。全年完成对外工程及劳务合作营业额8692万美元,增长99.9%。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31万人,比上年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97.8亿元,增长26%。全年开工建设旅游项目及基础配套设施26个,完成投资5亿元,其中鲁山基础配套建设、沂源牛郎织女洞、周村状元府、民俗旅馆等8个项目的投资额都在2000万元以上。如家、锦江之星、宜必思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商务酒店落户淄博。年末全市共有星级旅游饭店34 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5家;旅行社102家;拥有A级旅游景区22处,其中4A级4处、3A级11处。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税收214.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1%。其中国税151.23亿元,增长26.95%;地税62.82亿元,增长21.83%。境内财政总收入达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5.03%,税收占GDP比重达11.0%,同比分别提高0.12个和0.63个百分点。

金融业稳健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07.13亿元,比年初增长11.28%;企业存款余额333.78亿元,比年初增长28.24%。各项贷款余额达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其中,企业流动资金短期贷款较年初增加 15.91亿元,农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2.71亿元,两项贷款增加额占全部短期贷款新增额的51.2%。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3.07亿元,增长29.69%;支付赔款和保险金13.70亿元,增长28.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60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32.06%,增长31.71%;人身险保费收入22.46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67.94%,增长28.76%。

八、城市建设、节能减排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年内新建城市绿地405万平方米,改造原有绿地200万平方米,栽植园林树木170 万株,城市绿地总面积达6400公顷。全市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4 平方米。全年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63条,总面积62.85万平方米。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000吨/日,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3座,总处理规模达到72万吨/日。全年村镇建设投资达47亿元,增长17%。完成了20个建制镇的22个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和339个村庄1030个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垃圾池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户集、村收、镇运、区县(镇)处理” 垃圾处理体系体系。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土小”企业1734家,淘汰落后产能115万吨。对电力行业实施“上大压小”,爆破拆除了29台44.37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关停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全市148家重点用能工业企业按单位产品能耗计算,2007年比2005年节能126.75万吨标准煤,节能总量占全省节能总量的15.18%,居全省首位。其中:2007年比2006年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2006年比2005年节能56.08万吨标准煤。提前三年半完成了中心城区近郊16家水泥企业44条生产线的搬迁改造,年减少粉尘排放量5000多吨。对2500条炉窑进行了治理,关停、取缔燃煤工业炉窑700条,对1300多条炉窑实施了清洁燃烧技术改造,拆除废弃、闲置烟囱1000多条。先后完成了对新华制药、大成农药、东大化工等车间尾气吸收共计32处点源的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有效地减少了“化工味”的排放。全年空气质量优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5天,大气质量创近十年来最优。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本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2家,新增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11家,总数分别达到405家和40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快于全市工业增速7.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2.13%,比上年提高3.03个百分点,所占比重高于全省2.92个百分点。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59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36项。获得省以上科学技术奖20项,居全省前列。全年共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1家,其中国家级6家。全年申请国内专利4104件,比上年增长47.2%,专利授权1263件,增长24.07%。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33%,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升学率为60.75%。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占高中段在校学生总数比例分别达51.25%、35.06%和13.69%。拥有高等教育机构12所,其中普通高校9所。全年共招收本专科生28239人,比上年增加687人,在校本专科生83790人,比上年增加11204人,专任教师达4933人。全市高考本专科录取24623人,录取率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其中本科录取12529人,上线万人比和录取万人比均列全省第三位,比上年提升一个位次。全市有38名考生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录取人数列全省第一;7名考生被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香港知名高校录取,录取人数列全省第一。另外,全市艺术类考生录取率和万人比,体育类本科招生录取人数,高职对口招生本科录取人数均为全省第一。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全市直管有线电视用户达6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1万户,双向互动电视用户11万户。年内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全市积极开拓农村数字电视市场,建成全国首家数字电视现代农业视频播出平台,开设了4个现代农业科技频道和8个现代农业信息点播频道。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市场供求致富信息、政策信息,通过数字电视方便、快捷地送入千家万户,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文化建设取得好成绩。年内聊斋戏《云翠仙》荣获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五音戏《王小赶脚》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奖,剧本《大铁象》荣获“田汉戏剧奖”,《娘》获中国戏剧文学二等奖。全年共组织各类文化下乡活动372次,送戏420场,送电影13000多场,有效带动了基层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荣宝斋淄博有限公司、世纪天鸿书业等公司分别获得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开元文化大世界、博山陶瓷琉璃商贸城、中华璀灿文化影视园等重点项目已经建成开业或正在建设中。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5%,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全市参合人口229.91万人,参合率达97.7%,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全年共筹集资金1.38亿元,为366.25万人次的农民报销医药费用1.25亿元,基金使用率达90.68%,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年内由政府投资2077万元对列入省“1127”工程的13处卫生院进行改(扩)建,对16处卫生院进行医疗设备配套,完成了400处规范化村卫生室的改造建设任务。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工作进展良好。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发展到150个,覆盖城区人口153万人。

各类体育运动深入发展。在第六届城运会上,我市取得了4枚银牌,2枚铜牌,81.5分的好成绩,奖牌总数在33个地级市中列第16名。特色全民健身运动再掀高潮。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省运同行”为主题的第七届全民健身节共举办了六项大型活动,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有效活跃了市民文体生活。

十、物价与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支水平提高。据抽样调查,2007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9元,比上年增长14.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189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6465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98元,增长14.6%。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0.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9%。

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如下:

城市居民家庭 农村居民家庭

(每百户) (每百户)

家用电脑 56台 彩色电视机 112台

组合音响 31套 家用电冰箱 66台

彩色电视机 109台 洗衣机 81台

家用电冰箱 100台 移动电话 132部

洗衣机 97台 影碟机 66台

家用汽车 12辆 摩托车 83辆

移动电话 159部 家用计算机 19台

空调器 98台 空调器 28台

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56.46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31.28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3289元,比上年增长16.9%。

市场物价呈结构性上涨。受粮食、肉禽及其制品等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3.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9%,高出上年9.7个百分点。食品类中肉禽及其制品、蛋类、油脂类价格涨幅较大,分别上涨32.3%、19.7%和21.7%。

2007年各类价格指数(%)如下: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6

#食品类 112.9

烟酒及用品 100.8

衣着类 94.9

家用设备及维修类 101.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类 97.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4

居住类 102.8

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106.88

3、工业品出厂价格 103.93

十一、劳动保障与人口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1.85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4.47万人,困难群体就业0.7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9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31.7%、131.4%、140%和123.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5%,与上年持平。截至年末,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达395.1万人次,新增参保人数7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2%。各项社会保险累计结余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 51.04亿元,比上年增加12.1亿元,增长31.1%。全年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74.2万人、137.7万人和44.7万人,与上年末相比,分别增长8.32%、77.2%和5.9%;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8.74万人,比上年增加0.41万人。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人口出生率为9.20‰,死亡率为6.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4‰。年末全市总户数为138.82万户,户籍总人口为419.59万人,比上年增加1.46万人,增长0.35%;市辖区户籍人口达277.45万人,增加0.92万人。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48.39万人。

注: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

2. 地区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金融部分数据统计范围仅为人民币口径,不包括外币。

4.本公报中,交通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增幅变动较大,主要是统计口径同比调整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