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山东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2 14:13:12 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12次

199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1999年,通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并综合配套运用税收、价格等宏观调控手段,出台了一系列增加居民收入、引导和鼓励消费的措施,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拉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出口快速增长,促进了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达到了年初确定的宏观预期目标。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6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21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05.4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35.9亿元,增长9.2%。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素质有所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得到加强,通过实行优质优价政策措施,引导农民调整品种构成,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效益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第二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按照改造一批、壮大一批、培植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改造,着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全省逐步形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产业,规模经济开始形成。第三产业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兼顾,发展较快,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9%,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8.4%和35.7%,分别提高0.1和1个百分点。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所有制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截止到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99.5万户,从业人员671.9万人,注册资金23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4.8%和13.1%;私营企业发展到12.1万户,从业人员174.3万人,注册资本(金)518.4亿元,分别增长23.6%、22.6%和33.7%。私营企业大户迅速增加。到年底,全省私营企业中雇工在100人以上的已达到702户,比上年增加60户;注册资本(金)在100万元以上的业户达到8217户,增加1989户,其中超过亿元的有6户;私营企业集团发展到165户。

宏观经济景气稳中上升。全省经济一直处于景气状态的较高平台上,反映企业对宏观经济信心度的景气指数全年平均为11.8%;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为13.4%。分行业看,工业行业景气状况与宏观经济保持同步;大型企业景气优势明显,景气度大大高于中小企业;反映企业税后利润的景气指数进入景气区间。

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全省国有大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实施兼并、联合、参股、破产等多种形式,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进一步加快。全省国有工业企业公司制改造面达到37.5%,其中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完成整体改制的达70.4%。中小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改制,增强了其发展活力。债转股工作开局良好,债转股企业负债率降到30—50%的合理水平。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1999年底全省51家上市公司共有55只股票在海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共募集资金284亿元。其中通过发行新股、配股等形式,全年共筹集资金69亿元。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通过企业债券直接融资达8.9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共有599.7万名企业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年末养老保险社会覆盖率达89.4%,700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比上年增长33%。139个县区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投入保障资金1.1亿元,共保障城市居民11.2万人。调整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220元至320元之间。

住房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全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了住房向商品化、市场化的转变,全年销售住房面积比上年增长2.9倍,其中售出的经济适用房的70%为群众个人直接购买,加上单位购买再卖给职工的部分,个人购买住房已占到85%以上。在现有的存量住房中,已有90%出售给个人。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表现在: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趋缓,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问题比较突出;物价长时间、大范围低位运行,对经济生活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投资增幅回落,特别是民间投资活力不足,制约了内需的进一步扩大;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农业

1999年,全省各级紧紧围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农业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各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188.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增长5.5%;林业下降0.8%;畜牧业增长5.3%;渔业增长6.8%。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为58.1:2.1:24.9:14.9,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种植结构按市场需求趋向优化。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23.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9%;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69.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在价值规律和政策调控的双重作用下,农作物种植结构逐步优化。粮食作物全年播种面积809.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3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为35.8万公顷,减少5.6万公顷,为我省历史上最低的一年。油料播种面积为89.4万公顷,增加3.5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达147.7万公顷,增长11.5%。主要农产品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4269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夏粮总产量2117.9万吨,增长4.6%。秋季受严重干旱的影响,秋粮、棉花、油料均比上年减产。秋粮总产2151万吨,比上年下降4.0%;棉花总产39.2万吨,下降4.9%;油料总产320.5万吨,下降4.5%。水果生产稳定增长,总产920.3万吨,增长9.6%。蔬菜及瓜类生产继续增加,总产达到7441.4万吨,增长9.9%。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共完成成片造林17.8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为49.9万公顷,育苗面积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7.3%。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省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根据市场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据抽样调查,年末全省主要畜禽的存养量均高于上年规模,生猪存栏达到2560.5万头,比上年增长3%;牛存栏977.3万头,增长7.2%;羊存栏2536.2万只,增长9.2%;家禽存栏5.3亿只,增长9.3%。全年生猪出栏3248.1万头,增长4%;牛出栏391.1万头,增长10.2%;羊出栏2838.8万只,增长12.7%;家禽出栏10亿只,增长9.7%。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24.5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为361.3万吨,增长4%;禽肉产量152.3万吨,增长10.2%。禽蛋产量达到349.1万吨,增长8.4%。奶类产量为61.3万吨,增长13.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渔业生产形势良好。全省坚持控制捕捞、发展养殖的方针,加大了对近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海水养殖和内陆淡水养殖继续实施常规品种和名、特、优、新、珍、稀品种养殖相结合,进一步优化结构,确保了渔业生产的增产增收。全年水产品总量达到695.1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海水产品602.3万吨、淡水产品92.8万吨,分别增长6.3%和10.4%。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6096.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44.9万千瓦,增长11.2%;联合收割机达4.2万台,增长50.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19.3万吨,增长3.1%。年末耕地面积663.9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80.6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年底达157.1万公顷,增长27.1%。全省各地农村通电、通车、通话、通自来水的“四通”程度又有较大提高。到年底,全省通电的农户数达到1997.9万户,比重达到99.7%;通汽车村庄达到8.3万个,比重上升到94.5%;通电话村庄达到8.6万个,比重上升到97.9%;自来水受益村达到4.2万个,比重上升到47.8%。

三、工业

1999年,全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以抓大放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扭亏增盈力度,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加快、效益明显改善。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国有及其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970.7亿元,增长10.9%;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579.6亿元,增长13%;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332.8亿元,增长12.7%;股份合作制工业完成增加值60.2亿元,增长1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增加值256.5亿元,增长15.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65.2亿元,增长20.4%。重工业生产快于轻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841.4亿元、1186.2亿元,增长12.6%和13.5%。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1459.8亿元,增长13%。

工业产销基本衔接,产销率提高。全省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产销率为98.6%,大中型工业为97.8%。非国有工业中,集体工业产销率为96.2%,股份制工业为96.6%,股份合作制工业为9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为96.4%,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为95.9%。轻、重工业产销率基本持平。轻工业产销率为96.9%,重工业产销率为97.1%。

市场制约作用强化,主要产品产量增降明显。在重点统计的124种产品中,比上年增长的有92种,占74.2%。在轻工产品中,保证人民日常生活供给的基本消费品大都保持了一定增长。其中,乳制品增长22.6%,啤酒增长13.7%。市场需求较旺的一批名优高档耐用消费品依然增长较快。其中,房间空调器增长66.6%,彩色电视机增长48.7%,家用洗衣机增长23.4%。但自行车、洗尘器、照相机、表等产品市场需求减弱,生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纺织行业通过几年的调整已取得初步效果,主要纺织产品生产有所加快。其中,纱增长22.3%,布增长14.1%,服装增长20.0%,化学纤维增长3.3%。重工产品中,发电量增长9.5%,原煤增长2.2%。主要原材料产品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钢材增长26.6%,水泥增长11.9%,硫酸增长17.3%。投资类机电产品扭转了低迷局面,工业锅炉增长8.7%,金属切削机床增长15%,内燃机增长16.4%,发电设备增长5.3%。支农类产品保持较快增势。其中,化肥增长28.9%,化学农药增长14.9%,合成氨增长23.7%,小型拖拉机增长15.0%。随着邮电通讯的发展,相关的科技含量高的高附加值产品增长较快。其中,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25.3%、程控交换机增长25.6%。

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利润285.1亿元,增长26.6%;实现利税652亿元,增长16.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9.5%,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9.6%,提高0.2个百分点;资本增值保值率为109.6%,下降1.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63.4%,下降0.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8次,加快0.0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6%,提高0.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8832元/人,增长17.2%;产品销售率97%,提高0.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1999年,全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扩大投资需求,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稳定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5.1亿元,比上年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1287.8亿元,增长11.0%;城乡集体投资完成631.0亿元,增长3.4%;个体投资完成306.3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29.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在国有及控股投资中,农林水利、交通运输邮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完成378.3亿元,增长12.5%,所占比重为29.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投资方向有新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加快。在国有及控股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2.3亿元,增长29.1%,增速比上年提高7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71.3亿元,增长5.2%,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84.2亿元,增长15.5%,比上年下降11.8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7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增幅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08.5亿元,增长33.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0.7亿元,增长40%;写字楼投资11.7亿元,下降0.6%。商品房施工面积达2775万平方米,增长15.8%,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356.8万平方米,增长5.6%。竣工商品房面积1250.7万平方米,增长26.9%,其中住宅1056.4万平方米,增长9.2%。

在建项目建设总规模水平提高。全省施工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819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587个。在建投资总规模达3031.2亿元,增长15.3%,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平均每个项目的建设投资总规模由上年的3215万元上升为3698万元。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共安排在建重点工程56项,完成投资216.1亿元,其中,国家8项重点工程完成53.7亿元,省定48项重点工程完成161.2亿元。有17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建成,新增了一大批生产能力,主要是:铁路正线231公里,原油15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65万千瓦。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明显好转。全省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606个,比上年增加94个。完成施工产值747.9亿元,增长5.5%,其中国有企业完成产值306.9亿元,增长25.1%,增幅比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4630元/人,增长6.6%,其中国有企业为72740元/人,增长15.1%。实现利税47.4亿元,增长9.5%,其中国有企业为11.9亿元,增长19.8%。建筑质量意识提高,招标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年招标投标推行面达40.1%,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五、运输邮电业

1999年,全省交通运输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调整运输结构,强化综合交通优势,运输能力稳定增长。邮电通讯业公用通信能力逐步提高,邮政新型业务发展迅速,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数据和多媒体业务渐成新的增长点。运输邮电业持续发展,整体服务水平提高,为经济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59公里,比上年净增446公里。济南至泰安、潍坊至莱阳、博山至莱芜、化马湾至临沂、济南绕城高速及黄河二桥建成通车,标志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客货运输有较大增长,全省公路旅客运输量完成7.8亿人、31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6%和16.1%;水路旅客运输量完成862.5万人、4.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1%和16%。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6.8亿吨、周转量353.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6%和3.1%;水路货物运输量完成1956.2万吨、周转量183.3亿吨公里,货运量增长3.1%,货物周转量下降1.9%。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4亿吨,增长6.9%。中央与地方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36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9%;旅客周转量完成205.7亿人公里,增长12.2%;货物发送完成1.1亿吨,增长3.2%,货物周转量完成735.9亿吨公里,增长7.2%。其中,省地方铁路通车里程达307公里,全年发送货物675.4万吨,周转量4.5亿吨公里,比上年略有增长。

航空业进一步发展。全年航空货邮量达到7万吨,比上年增长18.5%;客运量达到373.7万人次,增长8.2%。山东航空公司拥有B737等机型飞机15架,每周有100多个航班。

邮电通信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业务总量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年末全省长途电路11万路,比上年净增1.5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1052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10.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部。移动通讯迅速扩张,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248.9万户,其中当年新增100多万户。

六、国内贸易

1999年,全省根据消费升级转换的特点,采取综合配套措施,积极开拓城乡市场,拓展消费领域,国内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渐趋活跃,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效益有所改善。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0.1亿元,比上年增长8.6%,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8%。城乡市场实现同步增长。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70亿元,增长8.5%,市场份额达29%;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40.1亿元,增长8.6%。在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52.1亿元,增长9.6%;餐饮业零售额226.7亿元,增长14%,市场份额由上年的9.3%提高到9.8%。主要家电商品销售旺滞并存。据全省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统计,录像机、组合音响、摄像机的零售量分别下降43%、20%和2%;而彩电零售量增长33%,微型计算机增长65%,移动电话机的增幅高达3.9倍。

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4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9%;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总体亏损4.2亿元,比上年减亏2.9亿元,亏损面为31.7%;毛利率为8.4%,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存货周转次数加快,全年共周转了5.7次,比上年多周转0.2次。

生产资料市场逐渐趋好。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生产资料类销售额为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9%。木材及制品类、石油及制品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棉麻土畜产类销售均呈增长势头,增幅分别为7.2%、19.7%、23.1%和27%。主要商品中,汽油、汽车、木材等销售畅旺,其销量分别增长5%、15%和34%。农机系统销售总值65.5亿元,增长4.2%。主要农机商品中,大中型拖拉机销售火爆,增幅达63.3%;联合收割机继续旺销,增幅达20.7%。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1999年,全省紧紧抓住亚洲金融危机有所缓和的有利时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努力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实施“以大揽大”战略,扩大对外劳务合作,积极培育发展旅游业,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发展加快。

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出口115.8亿美元,增长11.8%;进口6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贸易顺差48.9亿美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全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54.1亿美元,增长18.1%;加工贸易出口61.4亿美元,增长8%。

利用外资形势转好。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745项,比上年增长21.7%;合同外资额42.1亿美元,增长14.8%;实际利用外资37.4亿美元,增长3.7%。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17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7%和11.1%。

对外承包劳务业务扩大。全省获得对外承包劳务经营权的企业已达112家。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市场由上年的75个国家或地区增加到102个。全年直接签定对外承包劳务1116份,比上年增长7.3%;直接签定合同额6.8亿美元,增长39.4%;完成营业额6.4亿美元,增长91.6%;外派各类劳务人员2万人次,增长30.2%。

旅游业进一步活跃。全省共接待海外过夜旅游者5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外国人36.1万人次、华侨0.7万人次、港澳同胞12万人次、台胞7.5万人次。海外一日游游客6万人次。国内游客6428.7万人次,增长10%。全年旅游总收入3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8%,国内旅游收入285.2亿元,增长16%。

各类开发区(度假区)稳步发展。截止1999年底,全省各类开发区(度假区)已开发建设面积达28838万平方米,批准进区项目达1.7万个,实际进区项目达1.5万个。合同外资额14.4亿美元,占全省合同外资额的34.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2.6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额的33.7%,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出口额27.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3.9%,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财政金融

1999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财政货币调控措施,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依法征税,积极培育财源,努力组织财政收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各级金融部门根据中央的统一安排,下调利率,征收利息税,化解各种金融风险,保证了金融业的平稳运行。

财政调控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4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5.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省财政支出完成5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省财政收支相抵,已经连续13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在主要收入项目中,增值税(25%部分)增长11.5%,营业税增长5%,个人所得税增长12.4%,企业所得税增长22.5%,行政性收费增长20.2%。财政收入亿元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按分税制口径统计,全省财政收入亿元县达106个,比上年增加9个,其中超过3亿元的15个;按分税制前的老口径统计,全省财政收入亿元县达128个,比上年增加7个。在财政支出项目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2.1%,支农支出及农林水事业费增长10.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长14.7%,教育事业费增长12.8%,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增长35.1%。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行政管理费增长8.9%,城市维护费下降4.3%,低于总支出的增长幅度。在财政支出稳步增长的同时,重点支出得到优先保证。全省财政拨付6.2亿元用于支持纺织压锭、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煤炭企业亏损补贴、企业扭亏增盈等各项支出,筹集、拨付11.1亿元用于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筹集资金5亿元用于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基金。

金融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各项存款继续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563.0亿元,比年初增加802.7亿元,比上年多增33.3亿元。其中受企业效益好转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存款增加较多,年末企业存款余额1725.1亿元,比年初增加232.7亿元,比上年多增135.6亿元;受利率下调、征收利息税等因素的影响,储蓄存款增长平稳。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109.8亿元,比年初增加369.5亿元,比上年少增101.1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年末余额为3302.8亿元,比年初增加212.3亿元,比上年少增164亿元。在贷款方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货币信贷政策,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调整优化贷款结构,在促进生产、增加投资、扩大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末年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5680亿元,比年初增加796.9亿元,比上年多增144.7亿元。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302.7亿元(已扣除各商业银行剥离的贷款,下同),同比多增93.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96.9亿元,同比多增146.1亿元。分项目看,工业贷款余额为1039.1亿元,比年初增加119.2亿元,同比多增52.1亿元;商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4.2亿元,同比多增13.3亿元;乡镇企业贷款增加38亿元,同比多增1.3亿元。现金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现金回笼少于往年。全省累计净回笼现金34.8亿元,比上年少回笼47.6亿元。

九、科学技术

1999年,全省积极贯彻科教兴鲁战略,提高全社会科技意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增加科技投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气象、地质勘查、测绘、防震、技术监督事业平稳发展。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技实力有较大提高。全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688项,比上年增加130项,增长3.7%。有35项重要技术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全省有两院院士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108人,全省现在管理的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46人。全省专利申请量达8589件,比上年增加992件,增长13.1%;授权专利6536件,比上年增加2409件,增长58.4%。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全年科技三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达到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年末科技开发贷款余额13.4亿元。

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成果显著。全省10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20亿元,利税55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00亿元。实施火炬计划项目258项,其中国家级53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星火计划成绩斐然。全省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星火计划394项,其中国家级114项,总投资55.8亿元。共获省科学技术星火奖105项。

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3502个,比上年增长3.1%;从业人员22.1万人,其中科技人员12.4万人。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9135项,比上年增加1044项,增长3.7%;合同金额达27.5亿元,增长5%;技术交易额18.2亿元,增长7.1%。

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效益明显增强。全省气象部门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积极做好关键性、转折性重要天气的预测预报。全年汛期出现8次大的降水过程,气象部门均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对冬小麦的遥感监测和产量预报,准确率达98.8%。积极开展飞机人工降雨和高炮降雨防雹工作,全年实施飞机增雨约5.7亿立方米,动用高炮防雹防护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11.2亿立方米。

地质勘查工作任务全面完成,重要地质项目有较大进展。新发现矿产地7处,新增探明金矿储量D+E级200余吨,提交地质报告28份,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92000余米。

测绘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平面控制测量6603/9255.4点/公里高程控制测量(三、四等以上)5780.1公里,测绘1:1万、1:5千比例尺地图1420/35301.8幅/公里,测绘1:500—1:2000地形图14024/2069.8幅/公里,地图数字化完成13497.6MB,数字化摄影测量1486幅/38.5GB,编制各种地图172幅,地形图测绘2402幅,航空摄影2428平方公里,公开出版地图78种、200.2万张,航空像片4545张,大地控制点成果1805点(组)。

技术监督工作职能日益强化。在标准化方面,全年有550种产品通过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验收,35种产品使用采标标志,采标产品累计5587种,使用标志产品累计416种,有11项采标新产品列入国家新产品计划。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有了较大发展,新颁发代码证4.5万个,累计达53.5万个。在计量工作方面,对103个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对流通领域中的15种定量包装商品进行了抽查,全省完成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达208.7万台(件)。在质量认证方面。全省有817家企业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512家企业的2964个产品获得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防震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增设了胶东半岛流动地磁和CO2监测网,加密流动水准网监测,加强地震短临跟踪监测电磁波网、水温网、油气水动态网和市地地震监测台网的管理,地震监测台项达95台224项,比去年增加6台16项。新增了分量核旋等4种短临前兆数字化观测方法,建成防震减灾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拓宽地震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领域,完成了13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的安全性评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1999年,我省继续实施加快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进行城市绿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促进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完成投资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列入国家下达的国债项目59个,总投资1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新建成污水处理厂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5万立方米/日、自来水供水能力40万立方米/日、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公交运营车辆500辆、城市道路面积52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得到广泛重视,建成了一批绿地广场和游园绿地,威海市、青岛市、烟台市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日照市、青州市、新泰市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城市”。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果。“一控双达标”取得较大进展,完成了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12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全省7795个工业污染源中已有7067个实现达标排放或依法停产、关闭,达标率为90.7%。其中3186个废水污染源中有2965个达标排放,达标率为93.1%;4609个废气污染源中有4102个达标排放,达标率为89%。全省共取缔、淘汰“五小”企业1502家。国家确定的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的30个城市均制定了二氧化硫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威海、烟台、莱州、荣成等城市“一控双达标”任务已经完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了新起色。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泰安、威海、日照9个城市实现机动车用汽油无铅化,并在4个城市开展液化石油气与汽油两用燃料推行试点。济南、青岛、淄博三市的空气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分别比上年降低了18%、32%和17%,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年均值分别比上年降低3%、11%和17%。累计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246个,总面积达1346平方公里;建成城市噪声达标区181个,面积为987.1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1处,面积41.2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6%。其中国家级4个,面积15.9万公顷。风景名胜区17处,面积26.8万公顷。森林公园58处,面积15.8万公顷。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县23个,面积166.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万平方公里。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1999年,我省在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善医疗防保条件;大力推进文化和体育产业化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教育事业步伐加快。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在校生规模扩大。全年共招收研究生2617人,比上年增加595人;在校研究生6431人,增加683人。52所普通高等学校(含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民办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民办青岛滨海职业学院)共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75460人,招收新高职学生6950人;成人高校招收新高职学生12130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共有在校生225809人,其中52所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206729人,在校新高职学生6950人;成人高校在校新高职学生12130人。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50所,在校生92.5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为49.6%。普通高中在校生为93.9万人,增长12.8%。普通初中在校生为526.5万人,增长7.8%。小学招生、在校生人数继续减少。全省小学招生116万人,比上年减少30.3万人;小学在校生870.7万人,比上年减少80.6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提高0.4个百分点(含职业初中招生199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在园儿童166.6万人,比上年减少13.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6362人,比上年减少668人。成人教育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培训网络。成人高等教育招生7.5万人,在校学生20.9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成人中专在校学生12.2万人,比上年减少2.6万人。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1062.1万人次,成人中学在校生数为3.4万人,成人初等学校在校生为40.3万人,扫除文盲11.9万人。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省有各类医院及卫生院3151所,比上年减少19所。医院病床20.1万张,增长2.2%。卫生技术人员30.8万人,增长2.3%。其中医生13.9万人,增长4.5%;护理人员9万人,增长3.7%。中医事业健康发展,中医科病床2.2万张,比上年增长8.5%。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增长4.7%。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全省农业县(市、区)全部完成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省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8个,艺术表演场所107个,公共图书馆13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档案馆184个,馆藏总量720万卷(册)。全年共出版各类图书3896种,报纸92种,杂志229种。全省共有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18座、电视台19座、有线电视台11座,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8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3座。全省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时间达到1047小时35分,电视台平均周播时间4132小时50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3.5%和91%。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我省共有4人21次超平8项世界纪录,共有56人获得40项全国冠军。在九运会项目比赛中,我省共获得金牌24枚,银牌20枚,铜牌25枚和总分1459.5分,金牌和总分分别列第五位。在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上,我省运动员获得20枚金牌和1164分,金牌和总分双双列第四名。在国际比赛中我省共有8人获15项世界冠军,10人获12项亚洲冠军。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勇夺全国甲A足球联赛和足协杯的“双冠王”,创造了全国足球职业化比赛以来的最好成绩。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

十二、市场物价

1999年,我省积极调整和完善价格政策,大力深化价格改革,整顿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价格杠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消费价格总水平稳中有降,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2.9%。分城乡看,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与上年持平,农村下降1.4%。影响价格总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依然是食品类价格。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下降3.8%,其中粮食下降2.7%,肉禽及其制品下降11.4%,鲜菜上涨6.5%,鲜果上涨5%。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多升少,总体水平仍在低位运行。衣着类下降3.6%,家庭设备及用品下降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下降2.2%,交通及通讯工具下降5%,医疗保健下降0.3%。居住价格稳中有升,比上年上升1.8%。服务价格在上年较高的基础上继续上涨,比上年上涨18.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4.9%,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1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工业品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8%,降幅缩小1.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4.7%,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1.2%。生产、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分别下降1.9%和4.3%。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6.6%,与上年降幅持平。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4%,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升1.3%,设备工器具价格下降3.8%,其它费用价格下降1.7%。

十三、居民生活与人口

1999年,我省全面落实中央制定的增加收入、扩大内需政策,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水平,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提高企业工资标准,调整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薄弱环节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使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09元,比上年增长8%,增幅提高4.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倾向有所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515.1元,比上年增长9%,增幅扩大6.4个百分点,高出可支配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高档耐用品、医疗、娱乐、旅游等方面的需求仍呈现旺盛的势头。全年人均食品支出1675.8元,比上年增长2.1%;衣着消费支出613.3元,增长5.6%;设备用品服务支出550.7元,增长28.2%;医疗保健支出219.8元,增长16.8%;交通通讯支出272.6元,增长6.7%;娱乐文教服务支出599.4元,增长12.8%;教育支出342.4元,增长26.2%;居住支出371.6元,增长13.8%;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211.8元,增长11.7%;旅游支出43.2元,增长25.4%。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0.4平方米,比上年提高1.2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彩电110.7台、电冰箱87台、洗衣机89.6台、照相机46.2架、摩托车25.5辆、影碟机22.4台、空调器17.4台、微波炉10.4台、电脑4.9台、淋浴热水器48.2个。

农民收入有所增长,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50元,比上年增加97元,增长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农民生活消费支出1679.8元,比上年增加84.7元,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其中,食品支出820.8元,增长0.1%;衣着支出113.8元,下降2.2%;住房支出150.4元,增长16.7%;耐用品支出43.8元,增长25.1%;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82.1元,增长16.5%。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5.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平方米。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每百户农民拥有彩电43台、电风扇142台、摩托车30辆、收录机34台。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提高。年末全省在岗职工人数为815.4万人(不包括乡办、村办、私营和个体),比上年减少21.4万人。全年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24.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558元,增长10.3%。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计划生育坚持“三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生育政策,群众计划生育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我省人口增长的结构性回升基本结束,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据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省人口出生率11.1‰,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年末全省总人口为8882.8万人。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工业统计范围为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

(3)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