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山东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2 14:12:01 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45次

1998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面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新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部署,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积极采取多项宏观调控政策,扩大投资,启动内需,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持续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买方市场的出现使结构和机制性矛盾加剧,在此情况下,全省及时采取措施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初步见效,支撑了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超过GDP增幅5.3个百分点。下半年消费需求明显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超过GDP增幅3.6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初步统计,1998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0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456.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2475.3亿元,增长11.6%。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8.2%、34.6%,比上年分别提高0.3和0.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坚定、有序的步伐。1998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多项改革经过精心安排,陆续出台,稳步推进,我省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秩序等方面取得进展。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等措施进入实施和落实阶段。新的粮食亏损挂帐被遏制,一些品种的粮食市场价格已经回升。

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1998年成为公有住房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17个市地均出台了新房改方案,进入实际运作阶段,从而促进了住宅投资与销售的较快增长。全年全省累计出售公房9000万平方米,回收售房款120亿元。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56.7亿元,归集率达72.3%。

企业改革继续推进。通过大力深化改革,促进了企业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稳步推进,“抓大放小”取得新的成效,重点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加快,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改制力度加大。在“抓大”方面,全省主要抓了111户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有87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占78.4%,部分企业已初步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在“放小”方面,各地按照十五大精神,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一厂一策,多种形式推进了中小企业改制改组。纺织压锭取得明显成效。认真实施了企业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和职工再就业工程。国有重点煤矿下放接收工作已经完成。流通企业改革进一步加快,全省商业、物资行业已组建各类企业集团199个,比上年底增加29个,全省商业、物资、供销三部门企业改制面已近80%,非国有经济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不断提高。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健康发展,企业间的联合、兼并迈出新步伐,全省上市公司增加到45家,上市股票个数增加到49只,全年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配股共融资69.6亿元。

价格改革和清理整顿乱收费取得新的进展。适当提高了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价格,对农村电价和各种乱收费项目进行了整顿,全省各级公布取消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1338项,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10.5亿元。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全省139个县市区全部建起了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了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覆盖面。普遍建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多渠道安置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0.6%,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再就业目标。1998年末,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障统筹覆盖率达到88.5%,失业保障统筹覆盖率达8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全年共收取保费3.9亿元,积累基金总额达29.7亿元。

金融体制进一步完善,服务经济功能增强。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制度,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底,我省个体工商户已达288万户,从业人员64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3.6%和17.3%;私营企业达到9.8万户、从业人员142万人,分别增长27.9%、33.3%;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合计达到783万人,占我省社会从业人员的15%,比上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全省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总额为592亿元,比上年净增167亿元。我省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金)占各类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总额的比重达到8.8%,比上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受国际大环境影响,一些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暴露出来。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外贸出口乏力,利用外资难度加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比较严重;下岗人员增多,再就业压力加大;物价持续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减缓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农业

1998年,全省各级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确保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各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初步计算,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农作物生产战胜了旱、涝、病、虫等自然灾害,主要农产品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4300万吨,比上年增长5.9%,成为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棉花生产回升,总产达41.3万吨,增长16.6%。油料生产喜获丰收,总产为335.6万吨,增长39.3%。水果生产稳定增长,总产为839.7万吨,增长6.8%。蔬菜及瓜类生产继续增加,总产达到6769.9万吨,增长8.0%。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1998年全省共完成成片造林1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7.26%。

畜牧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在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仍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转化升值的重要产业。根据全国统一部署,统计部门采用目录抽样调查方法推算,全年肉类、奶类、禽蛋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1%、17.8%和9.4%。肉猪、牛、羊出栏分别增长11.5%、6.1%、14.5%。大牲畜年末存栏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牛存栏增长12.3%;猪和羊年末存栏分别增长12.3%、13.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省继续坚持“稳定捕捞,发展养殖,抓好远洋”的方针,注重效益,稳中求进,加大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常规品种和名、特、优、新、珍、稀品种养殖相结合,确保了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全年水产品总量达到650.5万吨,比上年增长6.6%;其中,海水产品566.5万吨、淡水产品84万吨,分别增长5.7%和12.9%。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全省农机装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大中型农业机械有了较大增长。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5228.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8%。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701.4万千瓦,增长3.3%;联合收割机达2.8万台,增长60.0%。新建5处农用航空站,拥有轻型飞机11架,飞机植保作业12.7万亩,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新突破。农村用电量168.2亿千瓦小时,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06.5万吨,增长5.1%。年末耕地面积665.1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78.0万公顷,所占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全省各地农村通电、通车、通话、通自来水的“四通”程度有较大提高。到1998年底,全省通电的农户数达到1987.6万户,比重达到99.7%;通汽车村数达到8.2万个,比重由上年的91.5%上升到93.6%;通电话村数达到8.0万个,比重由82.1%上升到91.6%;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4.0万个,比重由42.5%上升到45.9%。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通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适时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并加快农业科技革命,及时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全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农村迈进。

三、工业

1998年,全省各级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以抓大放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扭亏增盈力度,确保工业生产的速度与效益始终名列全国前茅。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1998年,全省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786.7亿元,增长4.8%;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1074.5亿元,增长7.7%。集体工业增势依然强劲,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并驾齐驱,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后来居上。全年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702.3亿元,增长20.5%;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21.4亿元,增长12.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增加值194.8亿元,增长13.3%;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22.3亿元,增长19.5%。非国有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省工业生产的稳步增长。轻工业生产快于重工业。1998年,全省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767.1亿元、10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和11.9%,轻工业比重工业快2个百分点。

工业产销基本衔接,产销率提高。由于及时开展了以抢占省外市场、巩固国内市场和调整国外市场结构的一系列开拓市场、强化市场营销活动,促进了全省工业生产与销售的衔接。1998年,全省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国有及大中型工业产销率高于非国有工业。国有工业产销率为98.1%,大中型工业为97.9%,其中国有大中型工业为98.3%。非国有工业中集体工业产销率为95.9%,股份制工业为96.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为96.3%;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为96.6%。轻、重工业产销率基本持平。轻工业产销率为96.6%,重工业产销率为97.0%。

市场制约作用强化,产量增降明显。在省重点统计的126种产品中,比上年增长的有76种,占60.3%。在轻工产品中,保证人民日常生活供给的基本消费品大都保持了一定增长。其中,乳制品增长34.1%,软饮料增长8.2%,糖增长11.9%,罐头增长4.5%,啤酒增长5.1%。市场需求较旺的一批名优高档耐用消费品依然增长较快。房间空调器增长1.1倍,彩色电视机增长8.7%,家用洗衣机增长9.4%。但自行车、洗尘器、照相机等产品市场需求减弱,生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纺织行业通过几年的调整已取得初步效果,主要纺织产品生产有所加快。纱增长2.0%,布增长5.1%,服装增长3.9%,化学纤维增长32.0%。重工产品中,能源生产增长较为缓慢,部分产品有所下降。其中发电量增长0.1%,原煤增长3.6%。汽油、柴油、燃料油等均所下降。主要原材料产品中钢、钢材以及一些主要化工原料产品仍保持较快增长。钢增长11.7%,钢材增长31.0%,水泥增长8.4%,硫酸增长9.6%,浓硝酸增长16.9%,纯苯增长11.9%。投资类机电产品仍未扭转低迷局面,生产缓慢增长或下降。其中工业锅炉下降28.1%,金属切削机床下降7.5%,内燃机增长0.9%,发电设备下降31.9%。支农类产品保持较快增势。其中化肥增长19.2%,化学农药增长13.4%,合成氨增长11.6%,小型拖拉机增长11.1%。随着邮电通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相关的科技含量高的高附加值产品增长较快。其中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1.2倍、程控交换机增长23.1%,高精密机床增长1倍,数控机床增长1.5%。

经济效益逐步好转。1998年,全省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879.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实现利润229.1亿元,增长2.8%;实现利税563.6亿元,增长3.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2.98%,比上年下降4.4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比上年下降,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有所提高,其余五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总资产贡献率9.34%,下降1.0个百分点;资本增值保值率111.03%,下降2.2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4.75%,下降0.1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68次,减缓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10%,下降0.1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4642元/人,增长6.55%;产品销售率96.8%,提高0.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1998年,我省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扩大投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快速增长。1998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高于上年增速0.2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达16.1%,大大高于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速。投资率达到28.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国有及控股单位投资力度加大,比重提高。1998年,全省国有及控股单位投资完成1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增幅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平均增幅6.0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由于受国家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影响,投资完成663.1亿元,增速高达27.7%,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集体和个体投资则增长缓慢。集体投资完成592.4亿元,增长4.0%,增幅回落13.5个百分点。个体投资完成275.3亿元,增长13.9%,增幅回落5.4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新开工项目大量增加,在建总规模扩大。1998年,全省施工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8578个,比上年增加65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283个,增加824个。分项目种类看,基建新开工项目3718个,比更改新开工项目多2153个;分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4692个,比中央项目多4101个。基建更改在建总规模2636.3亿元,增长8.1%,平均每个项目的建设规模由上年的3076.2万元上升为3215.2万元。

基础设施投资得到明显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力支持,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了保障,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省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完成投资281.3亿元,增长102.9%,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3.4%上升为22.8%。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安排的38项国家和省定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3.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7.1%。重点项目资金到位272.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124.9%。建成和部分建成投产的项目11项,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有:原油300万吨,轧钢4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135万吨、输油管道47.3公里、水泥3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结构趋向合理,住宅销售看好。1998年累计完成投资1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增速提高16.4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增长31.7%,占整个房地产投资的63.0%,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写字楼投资仅增长3.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29.7%。全省销售商品房618.1万平方米,增长23.7%,其中个人购买商品住宅占商品住宅销售总量的58.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到1998年底,我省在建的商品房施工面积达2282.7万平方米,增长19.0%,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198.9万平方米,增长59.7%。全省竣工商品房面积852.9万平方米,增长29.9%,其中住宅732.1万平方米,增长44.5%。

我省建筑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不断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使我省建筑业保持稳步增长,劳动效率继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据测算,全年建筑业共完成增加值4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全省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528个,净增90个,完成施工产值688.02亿元,增长4.6%,其中:国有企业748个,完成产值257.62亿元,增长10.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8253元/人,增加1128元/人,增长3.1%,其中:国有企业为69490元/人,增长23.3%;实现利润19.66亿元,增长20.9%;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和实施,建筑市场的招标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推行面进一步扩大,全年招标投标推行面为34.1%,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省外市场开拓取得新的进展,全省建筑企业在省外施工产值为60.75亿元,增长30.5%。

五、运输邮电

1998年,全省交通运输邮电业发展步伐加快,为经济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13公里,比上年净增460公里。济聊路、济德路、菏东路等高速公路以及烟台绕城路、双埠至济宁路建成通车或部分通车。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省外贸出口影响较为严重,客货运输呈现“一升一降”的特点。全省公路旅客运输量完成46467万人、24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9%和4.1%;水路旅客运输量完成868万人、4.8亿人公里,运量下降5%,周转量上升10.8%。公路货物运输量累计完成64716万吨、周转量343.2亿吨公里,分别下降2.7%和1.6%;水路货物运输量完成1867万吨、185.1亿吨公里,分别下降9.9%和11.2%;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3135万吨,下降3.3%。济南铁路局旅客发送量完成4335.7万人,比上年增长9.7%,旅客周转量完成233.1亿人公里,增长4.8%;货物发送吨数完成11776.7万吨,比上年减少2.9%,货物周转量完成875.7亿吨公里,减少6.4%。省地方铁路通车里程达307公里,全年发送货物652万吨,周转量4.6亿吨公里。

航空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省拥有航线245条,其中国际及港澳航线11条。全年航空货邮量达到5.9万吨,比上年增长8%;客运量达到345.5万人,增长2.7%。山东航空公司拥有B737等机型飞机15架,每周有100多个航班。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年末全省长途电路9.5万路,比上年净增2.8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30.9万路端。电话普及率达到7.9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部/百人。移动通讯增长迅速,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135.8万户,其中当年新增65万户。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稳中渐旺。1998年,我省消费品市场在多数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呈现稳中趋旺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启动初见成效,市场份额有所上升,全省实现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高于城镇增幅2.6个百分点,市场份额上升0.5个百分点。随着市场机制作用在流通领域的日益增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国企商业“两抓两退”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个体、私营经济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空间,而国有、集体商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则有所下降。全省国有经济零售额403.6亿元,比上年下降7.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2.8%下降为19.0%;集体经济零售额为400.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0.9%下降为18.8%;而私营、个体经济则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分别达157.2亿元和796.7亿元,分别增长83.3%、18.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4%和37.5%,对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3.5%、58.5%。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增势减缓,餐饮业持续活跃。全省实现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328.4亿元,比上年增长8.9%,低于上年增幅3.7个百分点;而餐饮业零售额达198.8亿元,增长18.8%,分别高于批零贸易业、制造业零售额增幅9.9和4.9个百分点,增幅居各行业之首。据对全省大中型贸易企业统计,主要家电商品销售旺滞并存,录音机、录像机、家用电风扇、电冰箱的零售量分别下降30.9%、45.7%、37.2%和17.7%;零售量增长的有抽油烟机、彩电、摄像机、房间空调器和家用电脑,其中,家用电脑的增幅高达1.1倍,房间空调器也增长24.6%。

大中型贸易企业经济效益下滑。1998年,全省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649.6亿元,比上年下降9.5%;盈亏相抵净亏损9.0亿元。毛利率为9.21%,降低0.81个百分点,影响利润减少13.4亿元;费用支出总额171.1亿元,比上年下降7.3%,由于销售也呈下降态势,致使总费用率仍达10.37%,比上年上升0.24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生产资料市场平中偏淡。1998年,全省生产资料市场总体保持着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价格下降。全省大中型批零贸易企业生产资料类销售额为744.9亿元,比上年下降13.9%。但随着国家启动需求政策的落实,生产资料市场开始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变化,价格有所上升,销售开始活跃,一批建材物资需求有明显增加,带动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农资市场运行平稳,化肥资源充裕,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多元素肥受欢迎,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增长。1998年,全省供销社系统累计实现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115.5亿元,比上年下降6.9%。销售化肥1222万标准吨,与上年基本持平;销售农药4.8万吨,下降6.4%;农膜4.1万吨,增长8.7%。农机市场销售前滞后旺,全省农机公司系统农机商品实现系统外销售总值58.3亿元,增长1.1%。主要农机商品中,大中型拖拉机销售1.1万台,增长19.1%;联合收割机销售9226台,增长23.9%。“两车”市场依然看好,农用运输车销售4.8万辆,增长44%;机动三轮车销售23.5万辆,增长29.3%。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1998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发展,国内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暴露的困难条件下,我省的对外经济贸易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我省的对外经济在困境中得到了发展。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遏制住了下滑趋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得到加强,国际旅游取得新的成绩。

外贸出口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略有增长。1998年,全省外贸出口额完成13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5.5亿美元,增长5.1%,占全部出口的49.8%;自营出口41.7亿美元,下降2.8%;外经贸公司出口24.4亿美元,下降4.7%。

实际利用外资额略有增长。1998年,全省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434项,比上年下降14.7%,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66个,实际利用外资22.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11%。新批对外借款合同金额6.9亿美元,实际利用国外贷款8.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50.3%。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定快速增长。一年来,我省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积极开拓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市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共签定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项目1296项,新签合同额7.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7亿美元,期末在外人员29121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4.2%、27.8%、28.1%和9.4%。

旅游业平稳发展。1998年是“华夏城乡游”主题年,也是我省旅游市场开发年。我省多次举办大型旅游活动,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不断巩固周边市场,大力开发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南非、中东、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欧等新兴市场,国际旅游更加活跃,使山东的旅游业不断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60.8万人,比上年增长4.0%,其中外国人37.2万人,占海外游客总数的61.1%,增长8.0%,华侨1.4万人,港澳同胞12.6万人,分别增长8.4%和0.6%,接待台胞9.7万人,比上年下降了5.9%。全年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2亿美元,增长7.7%。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844.3万人次,增长6.5%;国内旅游收入245.8亿元人民币,增长15.4%。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63.8亿元人民币,增长14.7%。

八、财政金融

1998年,全省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3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财政支出完成487.8亿元,增长15.2%。全省财政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2.85亿元,实现了连续12年全省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增长基本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主要收入项目中,增值税(25%部分)增长13.5%,营业税增长20.9%,个人所得税增长31.7%,行政性收费收入增长33.0%。按分税制口径统计,全省财政收入亿元县达到97个,比上年增加20个,其中超过3亿元的有9个。按分税制前的老口径统计,财政亿元县达到121个,比上年增加9个,其中5亿元以上的有10个。省财政扶持的28个财政困难县收入增长较快,今年已有7个县跨入亿元县行列。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和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体现了保稳定、保改革、保重点的总体要求,财政保障能力提高。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32.9%,城市维护费支出增长30.7%,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增长20.9%,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长23.1%,教育事业费增长12.7%,支农支出及农林水事业费增长15.1%。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10.8%,其他部门事业费增长7.6%,均低于财政总支出增长。在保证重点支出稳步增长的同时,全年全省还拨付财政补贴9942万元用于支持纺织压锭,筹措资金4亿元用于建立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筹集、拨付10.2亿元用于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保证了企业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全年消化粮食财务挂帐2.33亿元,至1998年底全省已累计消化了1991年以前的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21.98亿元,提前两年完成了消化粮食财务挂帐任务。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金融业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1998年,全省认真执行适度的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各项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支持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幅与经济增长的要求基本相适应。年末现金流通量(M0)为530亿元,与上年末持平;狭义货币(M1)增长5.7%;广义货币(M2)增长14.0%。各项存款高速增长。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755.5亿元,比年初增加769.3亿元,比上年多增17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501.1亿元,比年初增加101.2亿元,比上年少增47.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35.4亿元,比年初增加470.5亿元,比上年多增59.8亿元。各项贷款投放均衡、重点突出、增长加快。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06.8亿元,比年初增加653.5亿元,比上年多增94.4亿元。加上代理开发银行贷款和国家银行总行直贷山东的贷款,全年各项贷款实际增加额超过740亿元,是我省历史上贷款增量最多的一年。全年工业贷款增加67.1亿元,加上中期流动资金的大部分投放于工业企业,工业贷款实际比上年多增7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34.1亿元,比年初增加154.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贷款增加99.8亿元,比上年多增80.3亿元,体现了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要求,主要支持了“四路一桥”重点项目建设。在贷款期限的安排上适应企业资金周转需要,贷款平均期限明显延长,全年新增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增加额的比重高达40%。现金回笼形势良好。全省全年净回笼现金82.3亿元,比上年少回笼2.4亿元,连续四年实现货币回笼,为稳定市场货币流通量与币值稳定提供了保障。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技实力有较大提高。1998年,全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558项,比上年增加51项,增长1.5%。有39项重要技术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全省有两院院士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118人,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75人。全省专利申请量达7597件,居全国第二位,比上年增加1075件,增长16.5%;授权专利4127件,居全国第三位,比上年增加1220件,增长42.0%。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1998年,全省科技三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达到9.8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安排科技开发贷款20亿元,增长近一倍。

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成果显著。1998年,我省威海、济南、青岛、潍坊、淄博等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及枣庄、烟台、济宁、临沂、泰安等5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预计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40亿元,利税50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30亿元。实施火炬计划项目313项,其中国家级56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星火计划成绩斐然。1998年,全省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星火计划366项,其中国家级111项,总投资45.8亿元。共获省科学技术星火奖110项。截止1998年共有173家企业被授予省级星火示范企业。

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3100个,比上年增加381个,增长3.0%;从业人员21.6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其中科技人员12.2万人。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8091项,比上年增加2176项,增长8.4%;合同金额达26.2亿元,增长8.3%,实现金额17.0亿元,增长8.3%。

气象工作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气象预报水平提高。在积极做好常规公众天气预报服务的基础上,狠抓了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和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一条龙气象保障工作。对汛期全省境内出现的9次重大天气过程,及时地进行了预报。城乡天气预报警报服务网覆盖全省94.8%的辖区面积。积极组织开展了飞机人工增雨和高炮增雨防雹作业。组织飞机人工降雨增加降水12.9亿立方米,防雹作业保护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约1.6亿立方米。

地质勘探工作全面完成任务,重要地质项目有较大进展。全年新签合同1173个。新发现矿产地7处;新增探明石墨矿储量C+D级460矿物万吨;预算内提交地质报告24份,社会资金提交地质报告22份;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90604米。

测绘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认真组织实施基础测绘计划的同时,加快了从传统测绘产业向现代化地理信息产业转变的步伐。1998年,全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1964/2684.42点/公里,高程控制测量(国家三、四等以上级)7647公里。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34737.6平方公里/12778幅,数字化测图5718.5MB(兆比特)/1731幅,编制各种地图1598幅,地形图测绘948幅,航空摄影7314.7平方公里,公开出版地图101种、88.5万张(册),航空像片30161张,大地控制点成果5609点(组)。

技术监督职能强化。在加强企业技术基础工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标准化方面,1998年,我省又有410种产品通过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验收,采标产品累计5037种。有5项采标新产品列入国家新产品计划,4个国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家验收。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有了较大发展,新颁发代码证书6.7万个,累计已达47.2万个,列全国第三位。在计量工作方面,加强了对市场商品量的计量监督,检查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3500多个,抽查商品20万批次,有11家企业通过国家级计量监测体系确认。质量认证工作又有较大发展,全省有387家企业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有441家企业的1892个产品获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防震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强化短临监测预报工作,确立了以地震重点危险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监测预报工作为重点,提出震情趋势意见,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地震监测预报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地震监测达102台231项,比上年分别增长15.9%和31.2%;基本达到地震前兆监测能力A类(≥1台项/千平方公里);全省内陆测震台网监控到ML=2.5级,定位精度达到B类(△r≤10KM)。拓宽地震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领域,对省内5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市管理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得到加强。1998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完成投资7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全年新增自来水供水能力40.8万吨/日、供热面积870万平方米、公共交通运营车辆1205辆、城市道路面积693万平方米、永久性桥梁42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8万立方米/日、公共绿地1366公顷、城市防洪堤22.4公里。全省城市规划审批完成90%,详细规划覆盖率达71.2%。各地以创建园林城市为总抓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新突破。到1998年底,全省设市城市48个,县城61个,建制镇1373个。

1998年,我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绩,环境保护机制已初步建立。继续以流域治理为重点,全省837家日排水100吨以上污染企业,已有544家通过验收,99家正在调试,145家已关、停、并、转或破产;围绕改善城市环境实施了一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加快了集中供热、供气等,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4座,污水处理率达14.9%;城市环境保护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继威海市199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后,1998年烟台、莱州、荣成又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开展了新的生态示范区试点,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4个,生态农业试点200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万公顷;环境科学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与上年相比,省辖淮河流域、小清河流域水质总体有所好转,近岸海域水质以一类水和二类水为主,占67.3%;17个市地所在城市市区中有13个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普通高等教育稳步发展。1998年,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在校生规模扩大。全省共招收研究生2022人,比上年增加141人;在校研究生5748人,增加509人;49所普通高等学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6.3万人,比上年增加6044人,在校生18.7万人,增长6.57%。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1051所,在校生94.0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到53.0%。普通高中在校生为83.3万人,增长11.3%;普通初中在校生为488.3万人,增长4.7%。1998年全省已渡过小学适龄儿童高峰期,小学招生、在校生人数明显减少。全省小学招生146.3万人,比上年减少37.4万人;小学在校生951.3万人,减少38.9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61%,提高0.9个百分点(含职业初中招生298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0%;在园儿童180.4万人,比上年减少28.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7万人,比上年增加891人。成人教育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培训网络。成人高等教育招生7.4万人,在校学生19.9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成人中专在校学生14.8万人,比上年减少3.9万人。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852.9万人次,扫除文盲21.5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医疗防保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省有各类医院及卫生院3170所,比上年增加19所;医院病床19.6万张,增长1.4%。卫生技术人员30.1万人,增长2.3%,其中医生13.3万人,增长2.1%;护师56394人,增加3520人;护士30534人,减少559人。中医事业健康发展,中医科病床2.0万张,比上年增长2.2%;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1万人,增长3.6%。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全省有121个县(市、区)完成或基本完成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占农业县(市、区)总数的93.8%。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省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8个,艺术表演场所107个,公共图书馆13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档案馆184个,馆藏总量628万卷(册)。全年共出版各类图书3922种,报纸91种,杂志225种。全省共有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18座、电视台19座、有线电视台11座,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8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3座。全省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时间达到927小时43分,电视台平均周播时间3673小时21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92%和88.7%。

在亚运会比赛中,我省共有44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17个大项比赛,获20枚金牌、11枚银牌、6枚铜牌;在国际比赛中我省共有4人7次获世界冠军,8人9次获亚洲冠军。

十二、市场物价

1998年,全省各级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启动市场,扩大内需,取消了一些抑制消费的政策规定。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抓住物价稳中有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了价格结构调整力度,主要是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和顺价销售政策,适当降低了小麦、玉米定购价格;在适当降低棉花定购价格的同时,改革了棉花价格形成机制;提高了铁路货运、城市自来水、公交车票、旅游景点门票、公路建设客运附加费等价格和收费标准;配合流通体制改革,建立了在政府调控下原油、成品油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在整顿农村电价的基础上,推行了农村分类综合电价;降低了部分电信业务资费标准;整顿了药品价格秩序。物价运行环境得到改善,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势头有所抑制。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2.9%。分城乡看,全省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3%,农村下降1.0%;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9%,农村下降2.8%。从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来看,食品价格下降的影响最大,成为带动整个物价持续走低的主要因素。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下降3.8%,其中粮食下降8.3%,肉禽及其制品下降11.6%,鲜菜下降1.8%,鲜果下降6.8%。食品类中价格上涨的商品主要是鲜蛋和油脂,分别较上年上涨4.8%和1.0%。工业消费品降多升少,总体水平在低位运行。衣着类下降1.6%,家庭设备及用品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下降3.8%,交通及通讯工具下降6.0%。医疗保健和居住价格稳中有升,分别比上年上涨2.9%和2.0%。服务价格涨幅较高,比上年上涨19.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3.8%,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下降9.2%。全省工业品价格总水平继1997年下半年呈降势以来继续下降。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4%,比上年1.2%的涨幅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3.9%,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4.1%,生产、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均下降4%;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6.6%,比上年0.6%的涨幅回落7.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8%,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升0.2%,设备工器具价格下降4%,其它费用价格上升2%。

十三、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低速增长。199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80.1元,比上年增加189.3元,增长3.6%,增幅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2453元,比上年增加161元,增长7.0%,回落2.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从城镇居民生活来看,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下降。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144元,比上年增长2.6%。生存资料需求稳中趋降,享受与发展资料需求上升。表现为:食品支出微降,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1642.1元,比上年下降0.8%;衣着支出全面下降,全年人均衣着支出581.0元,下降13.8%;耐用品需求高速增长,全年人均耐用品支出422.2元,增长23.3%;教育、娱乐投资持续增长,人均教育和文娱费支出分别为271.3元和42.1元,分别增长13.3%、7.9%;购房与建房支出成倍增长,全年人均购房与建房支出高达562.8元,增长1.2倍。从农民生活来看,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95.1元,比上年减少31.2元,下降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7%。到1998年末,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9.7平方米和23.9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提高0.2平方米和0.8平方米,住房质量进一步提高。到1998年末,全省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分别为106.2台和35.8台、电冰箱85.8台和13.5台、收录机67.4台和32.5台、洗衣机87.8台和13.2台、电风扇196.8台和136.6台、照相机46.8架和2.9架、摩托车25.2辆和25.6辆。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影碟机13.8台、空调器15.2台、微波炉7台、电脑3.8台。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提高。1998年末全省职工人数为931.0万人(不包括乡办和村办),比上年减少6.6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04.4万人,比上年增加52.8万人。全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603.5亿元,比上年增长4.0%;职工平均工资6460元,增长3.5%。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社会福利、救灾捐赠和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到1998年末,全省社会福利单位(含敬老院)达到3941个,床位10.4万张;福利企业共3793个,安置残疾职工7万人。全年共接受社会各界捐款2.0亿元,捐赠物资折款4.5亿元。扶贫力度加大,到1998年底,全省以县(市)为单位整体解决温饱的任务基本完成。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稳步提高,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省各级在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加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使计划生育的各项管理日趋规范,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1998年,我省人口增长仍处在结构性回升期内,但出生率升势明显减缓。据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省人口出生率11.58‰,死亡率6.12‰,人口自然增长率5.46‰。年末全省总人口为8838.2万人。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工业统计范围为全部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

(3)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