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山东

烟台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2-12 12:11:29 来源:烟台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933次

烟台市统计局

2011年1月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艰巨繁重的转型升级压力,全市人民在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昂扬精神迎挑战、科学务实谋发展”的主基调,统筹做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各方面工作,巩固了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全市经济在应对严峻挑战中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在战略性调整中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增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在共建共享中进一步改善。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不仅为进一步实现烟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为今后战胜新的困难积累了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358.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566.4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457.48亿元,增长20.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9%,下降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4%,上升1.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62264元,增长14.5%。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3%。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6.8%,衣着类价格下降3.1%,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均与去年持平,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8%,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1%,居住类价格上涨2.7%。食品类价格中,粮食上涨13.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4%、油脂上涨1.3%、鲜蛋上涨5.8%、鲜菜上涨21.8%、鲜果上涨20.7%。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    标 2010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102.3

一、食品 106.8

其中:粮食 113.9

肉禽及其制品 102.4

油脂 101.3

鲜蛋 105.8

鲜菜 121.8

鲜果 120.7

二、烟酒及用品 100.0

三、衣着 96.9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0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8

六、交通和通信 100.8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1

八、居住 102.7

2010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2%,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6%。

201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7.5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3.1万人,失业职工再就业4.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25%。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还比较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二是内需持续均衡增长存在较大制约,民间投资跟进有待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业基础地位还不够稳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需完善;四是民生和社会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市场物价、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尚待有效解决等。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增加值172.5亿元,增长7.2%;林业增加值6.7亿元,下降8.7%;牧业增加值50.2亿元,增长5.2%;渔业增加值95.7亿元,下降2.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8%。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57.89万吨,比上年增加0.94万吨,增长0.4%。其中,夏粮93.6万吨,下降3.3%;秋粮164.3万吨,增长2.6%。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面积为39.7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0万公顷;油料面积11.08万公顷,增加0.03万公顷;蔬菜面积4.20万公顷,下降8.9%。全年油料产量45.9万吨,增长0.8%;蔬菜产量199.4万吨,下降5.5%;水果产量456.1万吨,增长3.9%,其中苹果产量376.7万吨,增长4.7%。

全市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85万公顷,育苗面积1455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55.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0%。

全年肉类总产46.5万吨,增长6.0%。其中,猪肉产量23.6万吨,增长5.0%;禽肉产量20.6万吨,增长8.2%。禽蛋产量29.1万吨,增长1.0%;奶类产量24.1万吨,增长3.2%。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84.00万吨,与去年持平。其中,海水产品181.29万吨,与去年持平;淡水产品2.71万吨,下降1.9%。在海水产品中,海洋捕捞72.01万吨,下降4.8%;海水养殖109.28万吨,增长3.4%。海参产量达到2.7万吨,增长4.6%,对虾产量1.3万吨,与去年持平。认证无公害水产品139个,省级以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共有10处。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60.48万千瓦,增长2.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9.1万吨,下降6.7%;有效灌溉面积27.37万公顷,机电排灌面积23.13万公顷。年末全市6433个村全部通电和电话,6432个村通汽车,自来水受益村589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3821家,比上年增加75家,增长2.3%。全年实现增加值2382.38亿元,增长16.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62.11万元,增长13.8%;重工业增加值1720.27万元,增长17.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0.87亿元,增长18.5%;集体企业223.46亿元,增长5.8%;股份合作企业13.58亿元,增长6.2%;股份制企业978.64亿元,增长17.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921.72亿元,增长16.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54.11亿元,增长18.6%。全市非公有工业实现增加值1485.41亿元,增长16%;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299.85亿元,增长16.5%。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6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工业产品产销率98.64%;实现利润、利税分别为857.21亿元、1115.26亿元,分别增长39.0%和37.2%。企业亏损面为7.2%,比上年收窄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79亿元,下降6.2%。全市食品、机械、黄金、电子四大支柱产业共1937家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11.11亿元,增长23.0%,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61.0%。其中,食品工业1508.75亿元,增长20.1%;机械工业2399.84亿元,增长28.6%;黄金工业955.2亿元,增长25.6%;电子工业1747.32亿元,增长17.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产  品 单 位 绝对量 比上年±%

原煤 万吨 605.99 -0.4

原盐 万吨 175.85 -8.6

食用植物油 万吨 78.19 -20.5

葡萄酒 万千升 27.14 8.9

啤酒 万千升 37.98 29.0

果汁及果汁饮料 万吨 29.26 -6.5

轮胎外胎 万条 2691.97 4.9

化学纤维 万吨 4.39 14.8

水泥 万吨 1252.71 4.1

花岗石板材 万平方米 3508.74 11.5

铝材 万吨 90.81 7.7

钢材 万吨 155.09 0.7

锁具 万把 6743.70 43.8

汽车 万辆 27.80 61.9

#轿车 万辆 27.80 61.9

移动电话 万部 2371.96 -3.0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台 696.42 89.2

钟 万只 184.59 8.9

表 万只 98.86 50.4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32.97 6.2

2010年全市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656.26亿元,比上年增长60.6%;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6.04亿元,增长23.2%;竣工产值325.22亿元,增长24.9%。房屋施工面积3921.65万平方米,增长24.8%;房屋竣工面积1691.3万平方米,增长2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0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全年新开工项目2341个,增长12.2%,完成投资625.23亿元,增长38.1%。

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经济投资331.51亿元,增长20.8%;集体经济投资470.51亿元,增长9.5%;股份制经济投资946.47亿元,增长35.6%;个体私营投资612.97亿元,增长22.5%;外商投资为182.53亿元,增长4.3%。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74亿元,比上年下降3.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02.19亿元,增长9.5%,其中工业投资1186.69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64.93亿元,增长36.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67.40亿元,增长14.4%。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完成959.30亿元,增长77.9%,占全社会投资的35.5%。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83.12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1.6%,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8.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7.5%,占15.3%。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928.91万平方米,增长18.8%,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361.30万平方米,增长20.7%,提高3.2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7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1104.04亿元,增长18.9%;农村实现零售额274.31亿元,增长18.1%。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89.28亿元,增长19.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68.85亿元,增长18.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5.51亿元,增长26.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4.71亿元,增长21.9%。分经济类型情况看,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14.57亿元,增长18.9%;非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163.78亿元,增长18.7%,其中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729.82亿元,增长11.4%。

六、对外经济

2010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37.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进口183.01亿美元,增长26.6%;出口254.8亿美元,增长28.5%。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82.67和110.4亿美元,分别增长29.3%和3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1.7%和43.3%,分别提高0.5、0.8个百分点。

2010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43个,比上年增加22个,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3个。注册外资19.2亿美元,增长11.8%;实际到帐外资11.53亿美元,增长6.3%。

2010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2.0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9亿美元,分别增长58.1%和12.1%。外派劳务人员2681人,增长7.6%;期末在外人员6339人,增长1.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24.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33612.76万人次,增长7.6%。其中,公路32598.0万人次,增长7.5%;铁路374.2万人次,增长10.2%;水路507.0万人次,增长10.7%;航空133.56万人次,增长18.0%。全年货物运输量19466.59万吨,增长12.0%。其中,公路13500.0万吨,增长6.8%;铁路1898.1万吨,增长30.9%;水路4066.0万吨,增长23.3%;航空2.49万吨,增长46.9%。全年完成公路和水运客运周转量123.7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9%;完成货运周转量875.67亿吨公里,增长20.0%。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0852.5万吨,增长23.2%,其中集装箱货物吞吐量154.1万标箱,增长10.0%。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4515.9公里。其中一级公路通车里程830.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14公里。航空运输能力增强。年末航空通航城市29个;开通航线39条,其中国内航线33条,国际、地区6条;全年起落架次2.79万架,增长8.1%;全年旅客吞吐量达249.63万人,增长19.2%;全年全市货邮吞吐量4.32万吨,增长43.4%。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74.68万辆,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本年新注册13.05万辆,增长23.3%。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63.17万辆,增长21.3%。私人轿车保有量为29.54万辆,增长31.9%,其中本年新注册7.16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电信业务总量79.1亿元,增长18.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4.45万户,下降5.9%;移动电话用户647.76万户,增长7.1%。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80.93万户,比上年增长29.3%。其中,宽带用户达79.23万户,增长29.1%。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3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国际旅游创汇收入3.77亿美元,增长21.3%;国内旅游收入306.2亿元,增长21.4%。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318.7万人次,增长18.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47.2万人,增长17.7%。年末全市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07家。旅游A级景区45家,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1个,3A级旅游景区12个,2A级旅游景区19个。各类旅行社216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8家。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地方财政支出323.86亿元,增长30.6%。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支出分别增长39.5%、38.5%、38.2%和36.1%。

全年完成国地税收入5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国税收入完成357.27亿元,地税收入完成157.9亿元,分别增长22.8%和28.1%。

年末全辖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81.18亿元,比年初增加679.4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26.91亿元,增加256.88亿元。企业本币存款余额1109.77亿元,增加188.6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44.45亿元,增加408.05亿元,其中本币贷款余额2511.91亿元,增加406.7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4.0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0.4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共有证券、期货经营机构12家,年交易额为10854.65亿元;股民开户数累计达到535863户,其中当年股民开户数为50462户。

年内新增上市公司7家,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6家,股票27只,累计募集资金255.6亿元。

全市拥有保险分公司共50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96.31亿元,增长30.4%;赔款19.57亿元,增长1.2%;赔付率20.3%。全市寿险公司26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69.24亿元,增长25.9%;赔款7.17亿元,下降11.7%,赔付率为10.4%。财产险公司24家,保费收入27.07亿元,增长43.3%;赔款12.4亿元,增长10.6%,赔付率为45.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新招收研究生698人,在校研究生1849人。普通高等院校10所,全年招生4.61万人,增长4.8%;在校学生14.64万人,增长14.6%。中等职业学校50所,全年招生3.15万人,下降2.3%;在校学生9.24万人,增长9.2%。普通中学299所,全年招生9.75万人,下降1.6%;在校学生37.13万人,增长3.7%。小学509所,全年招生4.6万人,下降6.3%;在校学生25.6万人,增长25.6%。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930人。拥有幼儿园1225所,在园儿童13.33万人,增加1.37万人。义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全市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81420人,其中专任教师67425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分别提高到500元、700元。构建了全覆盖的政府助学体系。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补助总金额分别达到603.7万元、1000万元、6800万元和2895.38万元。

预计2010年全市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全市全年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25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奖45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4项。累计建设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1家、市级69家。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企业技术中心166家。其中,国家级13家、省级47家、市级106家。全年全市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新增41家,总数达到119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947.53亿元,增长26.4%。全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9件,累计达到41件;累计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8个。

烟台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烟台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科院计算研究所烟台分所正式入驻,烟台成为国家新药研发平台山东创新药物孵化基地,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7653件,比上年增长18.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表演场所5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9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全市共出版各类报纸11305.52万份,期刊978.6万册。县级以上广播电台10座,对国内广播节目12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县级以上电视台13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82.55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2.22万户。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06所,其中医院、乡镇卫生院276所。卫生技术人员3.6万人,病床床位3.4万张;卫生防疫、检疫、监督机构15家,妇幼保健机构14家。全市累计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6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年内新改造完成26处乡镇卫生院和568所村卫生室。免疫覆盖率继续维持高水平,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

烟台籍体育健儿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上取得10金、1银、2铜的好成绩,金牌数占全省四分之一强。烟台体育代表团在22届省运会上夺得金牌180.75枚、银牌98枚、铜牌114.5枚,金牌数居全省第三位。先后成功承办了世界杯蹼泳中国烟台站比赛、2010年“山东万泰杯”全国7人制橄榄球冠军赛、2010年首届中韩(烟台)国际马拉松赛、“动力之都”汽车漂移系列赛烟台分站赛、2010年苏鲁豫皖晋冀射击比赛等体育赛事。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围绕“和谐社会,健康人生”这一主题,全市共举办万人长跑活动、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第三届登山艺术节、第24届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第七届中国烟台武术节等上档次、上规模的健身比赛、表演、展示活动200多次,参加人数近50万人次。全年累计投入体彩公益金800余万元,兴建了700处全民健身工程,其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50处。全市有32个街道办事处、53个乡镇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全市80%以上的社区和90%的布点村安装了健身器材,市区基本形成了15分钟健身圈。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改善。2010年,全市新增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村(居)1778个。环卫保洁设施逐步配套,添置垃圾清运车辆44台,垃圾容器1534个,市区垃圾清运、处理及时率保持在98%以上。完成只楚路、空港路等路段生态加密补植及地被改造、南山公园及玫瑰园改造和市区绿地更新改造等工程,栽种各类花卉、乔灌木30多万株。

市政设施改造有计划整体推进。年内共完成18条主次干道专项整治和大修改造工程,道路改造面积64万平方米。新建、改建4处污水处理和3处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市区新建城市公厕20座。南郊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场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生活垃圾综合湿解二期及餐厨垃圾处理等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组织实施了87项市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铺设供水管道5.1万米。完成市中心区2.3平方公里的雨污分流工程,安装雨污管道4.7万米,公用排水设施完好率达到93.4%。

城市公用事业保障能力提高。年内共完成热源扩建工程投资2.8亿元,新建换热站30个,完成供热管网改造14.7公里,新增并网供热面积238万平方米。城市供水供气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市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81%。永福园地下水库除铁锰工程已开工建设,10万方水厂项目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全市新增天然气用户7.1万户,其中市区2.7万户。

年末公交营运车辆达到2435辆,营运线路180条,线路总长达4050公里。全年公交运客总量40122.8万人次。年末营运出租汽车5069辆,其中市区2099辆。

空气环境质量良好。2010年市区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41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市区二氧化氮均值为0.039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82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2010年市区降水pH年均值为6.67,酸雨频率为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10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地表水水源地除总氮外,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地下水水源地均符合地下水Ⅲ类标准;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指标为中营养,达到评价要求。全市主要水库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全市主要河流均满足各自功能区的要求;近岸海域水质以一类、二类海水为主,100%的测点达到近岸海域功能区要求。

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2010年烟台市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年均值为68.4分贝,符合国家标准。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昼间为54.3dB(A),夜间为45.7dB(A),基本保持稳定,属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中的较好等级。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市公安户籍总人口为651.1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673人,下降0.13%,其中市区人口178.9万人,下降0.19%。全市全年出生人口4.9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66‰,提高0.88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10.09‰,提高2.7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3‰。

据抽样调查,2010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88元,增长10.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92元,增长8.6%。城市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2.4%。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38平方米,增加0.49平方米。

城市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钢琴 架 5.5 摄像机 架 16.0

微波炉 台 73.5 照相机 架 82.0

电冰箱 台 123.0 空调器 台 72.0

消毒碗柜 台 12.0 固定电话 部 79.0

淋浴热水器 台 100.5 移动电话 部 217.5

洗衣机 台 98.5 健身器材 套 11.0

彩色电视机 台 145.5 助力车 辆 19.5

组合音响 套 32.0 摩托车 辆 27.5

家用电脑 台 87.5 家用汽车 辆 23.0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916元,比上年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75元,增长14.5%。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8.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4平方米,增加2.75平方米。

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微波炉 台 15.90 家用电脑 台 19.96

电冰箱 台 97.35 照相机 架 11.66

排油烟机 台 36.13 空调器 台 11.13

热水器 台 79.24 固定电话 部 82.77

洗衣机 台 70.49 移动电话 部 136.93

黑白电视机 台 1.15 助力车 辆 24.82

彩色电视机 台 114.13 摩托车 辆 68.2

影碟机 台 43.64 汽车(生活用) 辆 4.95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95.15亿千瓦时,增长12.6%。第一产业用电7.65亿千瓦时,下降2.7%;第二产业237.34亿千瓦时,增长13.6%,其中工业用电234.42亿千瓦时,增长13.5%;第三产业用电20.81亿千瓦时,增长14.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9.35亿千瓦时,增长8.2%。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城镇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66.2万人、248.4万人、117.5万人、80万人和86.3万人。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0万人。年内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32.4亿元,按时足额为110万名保障对象支付社保待遇101.2元,增长23.2%。连续第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519元;首次为2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取暖补贴2.8亿元。失业金标准分类提高到每月510元、450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年最高支付限额从15万元提高到18.5万元、城镇居民从8万元提高到13万元。企业月最低工资标准分类提高到920元、76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所有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100%,人均筹资达133.37元,住院补偿比41.2%,门诊补偿比32.62%。

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城镇保障人数4.26万人,月人均补助239元,比上年提高42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16.8万名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月人均补助86元。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133个,总床位数1.5万张,集中供养率83.6%。

2010年全市共落实经济适用住房项目25个,建设规模18083套、139.1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9.66亿元。截至2010年底,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6280套、46.36万平方米,现已建成、提供经济适用住房5594套;新建廉租住房项目10个,建设规模1213套、6.7万平方米,现已建成、提供廉租住房811套;新增租赁补贴1358户;结合园区、企业自建职工公寓等方式,筹集公共租赁住房420套。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应急救助规模扩大,全年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540万元,救助和资助居民11万人。安排善款1.05亿元,继续实施朝阳助学、夕阳扶老、情暖万家、康复助医、爱心助残五大工程。已建救助管理站1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处。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1个,收养6209人。社会福利企业186个,安置残疾人员就业4500人。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或初步核算数字。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