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宜春调查队
(2022年4月6日)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坚定不移推动宜春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新成效,顺利完成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91.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65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353.42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503.21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42.4:47.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39.9%和50.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957元,增长9.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998.17亿元,增长10.8%,占GDP的比重为62.6%。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7.11万人,比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3.6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5.2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8%,比2020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33万人,出生率8.67‰;死亡人口3.76万人,死亡率7.54‰;自然增长率1.13‰。
表1 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市常住人口
|
497.11
|
100.0
|
其中:城镇
|
285.22
|
57.38
|
乡村
|
211.89
|
42.62
|
其中:男性
|
257.01
|
51.70
|
女性
|
240.10
|
48.30
|
其中:0-14岁
|
109.59
|
22.1
|
15-59岁
|
296.66
|
59.7
|
60岁及以上
|
90.86
|
18.3
|
其中:65岁及以上
|
65.16
|
13.1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4.4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0.3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5%,继续保持低位运行。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7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87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涨二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4.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3%、医疗保健类上涨0.7%,衣着类下降2.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9%。
二、农 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580.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粮食种植面积920.59万亩、比上年下降0.2%,实现粮食产量377.08万吨、增长0.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2.98万亩、增长5.4%,油料产量25.94万吨、增长9.9%;蔬菜播种面积141.70万亩、增长2.7%,蔬菜产量204.33万吨、增长4.1%;中药材种植面积105.41万亩,增长0.4%。
全年肉类产量51.96万吨,比上年增长24.2%。其中,猪肉产量40.66万吨,增长41.8%;牛肉产量4.02万吨,增长7.8%;羊肉产量0.63万吨,增长1.7%;禽肉产量6.65万吨,下降24.6%。年末生猪存栏312.33万头、增长3.3%,生猪出栏492.90万头、增长46.9%,能繁母猪存栏33.10万头,处于正常保有量区间;年末牛存栏57.40万头、下降11.8%,牛出栏34.95万头、增长13.3%;年末羊存栏24.14万头、下降6.2%,羊出栏35.08万头、增长1.3%;家禽产蛋量11.86万吨,增长44.7%。水产品产量36.17万吨,增长1.3%。
表2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同比增长(%)
|
粮食
|
377.08
|
0.8
|
油料
|
25.94
|
9.9
|
其中:油菜籽
|
10.76
|
3.6
|
茶叶
|
0.59
|
1.7
|
园林水果
|
19.50
|
8.2
|
蔬菜
|
204.33
|
4.1
|
肉类
|
51.96
|
24.2
|
水产品
|
36.17
|
1.3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2%,重工业增长13.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5.2%,股份制企业增长1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2%,私营企业增长12.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1.6%,制造业增长1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0%。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0.6%,其中1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全年新能源(锂电)、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建材、食品、纺织和化工等八大重点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锂电)产业增长23%,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和2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8.6%和27.1%;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4.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6.1%。
全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793户,其中超10亿元的96户,超50亿元的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实现利润总额434.8亿元,增长43.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9.42%,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0元,比上年提高0.07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1.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重点监测的19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53种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9.7%。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110%,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56%,原盐增长49.1%。
表3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长(%)
|
高岭土(瓷土)
|
吨
|
4629442
|
13.7
|
原盐
|
吨
|
2071666
|
49.1
|
大米
|
吨
|
537758
|
15.1
|
饲料
|
吨
|
1544888
|
1.5
|
饮料酒
|
千升
|
22339
|
-10.6
|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
千升
|
22272
|
-10.7
|
纱
|
吨
|
673339
|
7.7
|
布
|
万米
|
1318
|
-42.3
|
口罩
|
万个(只)
|
54018
|
37.0
|
服装
|
万件
|
1880
|
12.4
|
轻革
|
平方米
|
2753026
|
-7.9
|
人造板
|
立方米
|
2294582
|
13.9
|
竹地板
|
平方米
|
3053073
|
14.4
|
家具
|
件
|
1389390
|
14.4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吨
|
100940
|
17.3
|
烧碱(折100%)
|
吨
|
164850
|
29.9
|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
吨
|
4236
|
24.1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13410
|
-20.3
|
中成药
|
吨
|
30028
|
3.2
|
水泥
|
吨
|
11350073
|
2.2
|
瓷质砖
|
平方米
|
1167386445
|
11.4
|
陶质砖
|
平方米
|
121830702
|
-0.2
|
石墨及碳素制品
|
吨
|
58810
|
56.0
|
铜材
|
吨
|
297847
|
2.1
|
铝材
|
吨
|
246291
|
15.9
|
起重机
|
吨
|
87288
|
-11.3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
|
台
|
15423
|
110.0
|
锂离子电池
|
只
|
368954025
|
6.7
|
铅酸蓄电池
|
千伏安时
|
7031564
|
9.4
|
家用洗衣机
|
台
|
116269
|
-43.2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套(台个)
|
28430522
|
15.7
|
全年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达1907家,吸纳从业人数27.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完成4203.4亿元和393.1亿元,分别增长29.2%和43.0%。营业收入超200亿元的园区8个,超300亿元的7个,超500亿元的4个。
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7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完成49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竣工产值增长11.5%,竣工率达56.3%。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03.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7.97亿元,增长1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22.44亿元,增长11.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8.81亿元,增长19.9%;金融业增加值178.65亿元,增长5.1%;房地产业增加值210.24亿元,增长5.5%。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营业利润19.0亿元,增长40.7%。分行业看,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40.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1.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4%。
全年公路汽车客运量1168万人,比上年下降55.5%,旅客周转量91950万人公里,下降46.0%。公路货运量51481万吨,增长88.9%,货物周转量1423.45亿吨公里,增长86.9%。水路货运量3475.4万吨,增长18.0%,货物周转量47.18亿吨公里,增长18.0%。全年明月山机场飞机起降7876架次,旅客吞吐量586898人次,货邮吞吐量292.3吨,平均客座率65.6%。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9亿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54亿元,下降21.3%;电信业务(含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总量33.46亿元,增长10.3%。邮政寄递服务7323.42万件,下降7.5%。其中,函件合计21.1万件,下降26.1%;报刊发行5732.73万件,增长3.3%。快递业务9054.34万件,增长63.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5.3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4.4%;移动电话用户587.16万户,增长14.4%。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2.30万户,增长21.9%。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6.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1%。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8.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9%。工业投资增长18.7%,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8%,占工业投资的40.5%,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1.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8%。民间投资增长13.3%,占全部投资的70.9%,占比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表4 202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行 业
|
同比增长(%)
|
总 计
|
11.5
|
第一产业
|
-16.9
|
第二产业
|
18.9
|
采矿业
|
-24
|
制造业
|
18.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35.5
|
建筑业
|
-
|
第三产业
|
4.1
|
批发和零售业
|
-24.8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6
|
住宿和餐饮业
|
126.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52.1
|
金融业
|
-
|
房地产业
|
15.5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2.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6.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4.2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6.3
|
教育
|
-9.3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54.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0.2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6.8
|
全年施工项目2532个,比上年增加54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01个,增加410个。施工项目中,亿元以上施工项目842个,比上年增加102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12个,比上年增加65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住宅投资242.99亿元,增长26.6%;办公楼投资1.26亿元,增长10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7.44亿元,下降23.8%。房屋施工面积2454.70万平方米,增长18%,其中新开工面积778.06万平方米,增长18.5%;房屋竣工面积335.89万平方米,增长20.1%;商品房销售面积698.91万平方米,增长8.7%;商品房销售额475.05亿元,增长14.3%。年末房屋待售面积50.8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6.6万平方米;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4.8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3.13万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43.4亿元,增长21.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00.5亿元,增长17.4%;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1.0亿元,增长20.0%。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7.5%,烟酒类增长23%,饮料类增长31.2%,金银珠宝类增长77.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5.5%,家具类增长31.5%,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57.6%,日用品类增长39.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6.3%,中西药品类增长24.1%,汽车类增长19%。
七、开放型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18.69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外贸出口总额293.87亿元,增长28.6%;外贸进口总额24.82亿元,增长59.3%。一般贸易进出口281.47亿元,占全部比重的88.3%。
表5 2021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及其增速
指 标
|
金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进出口总值
|
318.69
|
30.6
|
出口值
|
293.87
|
28.6
|
其中:一般贸易
|
264.41
|
28.6
|
加工贸易
|
28.20
|
29.7
|
其中:机电产品
|
100.84
|
18.9
|
高新技术产品
|
20.82
|
21.8
|
进口值
|
24.82
|
59.3
|
其中:一般贸易
|
17.06
|
59.1
|
加工贸易
|
5.65
|
16.6
|
其中:机电产品
|
8.82
|
81.5
|
高新技术产品
|
4.75
|
41.5
|
表6 2021年对主要国家(地区)出口值及其增速
国家(地区)
|
出口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美国
|
41.42
|
30.0
|
中国香港
|
20.07
|
52.1
|
波兰
|
17.57
|
43.3
|
越南
|
16.97
|
9.7
|
韩国
|
13.92
|
-7.2
|
日本
|
12.19
|
18.6
|
荷兰
|
10.47
|
94.9
|
印度
|
9.21
|
7.5
|
英国
|
9.05
|
35.8
|
马来西亚
|
8.10
|
3.6
|
泰国
|
7.73
|
40.7
|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55亿美元,增长8.15%。其中,现汇进资27925万美元,现汇占比26.47%。全年实际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903.46亿元,比上年增长8.93%。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2亿元,增收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同口径增长12.9%)。其中,税收收入177.2亿元,下降0.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9.7%;非税收入77.0亿元,增收8.1亿元,增长11.7%。分级次看: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9亿元,下降2.3%,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3亿元,增长3.4%。中心城区(市本级、袁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1亿元,增长1.4%,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22.9%。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9.6亿元,减支2.4亿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5亿元,下降12.0%;公共安全支出26.5亿元,下降10.2%;教育支出117.6亿元,下降2.5%;科学技术支出26.5亿元,增长4.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4亿元,下降7.9%;卫生健康支出77.8亿元,增长17.8%;节能环保支出28.1亿元,增长5.8%;城乡社区支出83.0亿元,增长13.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413.93亿元,比年初增加343.3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801.65亿元,比年初增加305.1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051.38亿元,比年初增加61.7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633.04亿元,比年初增加468.6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707.08亿元,比年初增加239.42亿元。
宜春辖内保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3.47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财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2.81亿元,增长6.54%;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0.66亿元,增长4.7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641所,在校学生115.05万人,教职工8.71万人,专任教师7.40万人,师生总人数123.76万人。高等学校6所,其中综合性本科院校1所、高等职业院校4所、成人高校1所,共有在校学生6.92万人,教职工3940人;中等职业学校25所,在校学生4.47万人,教职工1922人;普通高中52所(含完全中学2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12.93万人,教职工1.22万人;普通初中224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75所),在校学生25.25万人,教职工1.89万人;小学719所、教学点1060个,在校学生46.54万人,教职工2.27万人;幼儿园1605所,在园幼儿18.76万人,教职工2.2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含铜鼓1所民办特教学校),特殊教育学生(含义教学校随班就读生2634人和送教上门学生710人)4976人,特教学校教职工249人;专门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74人,专门教育学校教职工32人。
学前教育全市乡镇和街道实现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87%,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2.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3.34%;特殊教育实现3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教学校全覆盖。全市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分别达100%、100%、100%,已建成专递课堂934套,覆盖教学点比例达100%。
表7 2021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指 标
|
招生数
|
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研究生
|
62
|
166
|
43
|
普通高校
|
21070
|
66087
|
14386
|
成人高校
|
787
|
2977
|
1385
|
中等职业学校
|
18884
|
44721
|
10984
|
普通高中
|
42909
|
129299
|
41022
|
普通初中
|
83691
|
252541
|
83594
|
普通小学(含九年和十二年一贯制)
|
69057
|
465421
|
84001
|
幼儿园
|
64137
|
187588
|
73281
|
注:成人高校指宜春电大校本部,不含县市区电大。
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6664人。其中,中级职称36886人,高级(含副高)职称12715人。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获得2020年度省级科技奖励12项,其中主持6项、参与6项,质量与数量均列全省设区市第一;首次获批省级种子独角兽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60个,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61个,培育江西省绿色技术创新企业3家;通过登记的省级科技成果11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0.4亿元;“科贷通”新增贷款5.59亿元。当年专利授权量867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34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82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16件。招募181名高层次专家人才特派员,组建7个科技特派团,派驻服务市内135家企业助企发展。上高工业园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国有文艺院团7家,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1个,广播电视台10座。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3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1%。成功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大型采茶戏《月照山乡》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高安采茶戏《红色货郎》成功入围江西省文化艺术基金一般项目。创排了革命历史题材万载花灯戏《李更探监》、采茶小戏《本色》《半床被子》等优秀剧目。成功承办江西省第四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挖掘和培养优秀青年戏曲人才。全市共有规上文化企业23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71亿元,从业人员2.43万人,资产总计166.33亿元。
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19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52.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7%、13.3%。宜春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获评2021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市。万载田下古城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奉新天工开物文化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袁州“隐逸轩”文创产品获202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华强方特、丰城唯美养生谷等文旅项目开工建设,开通“宜春·明月山”高铁冠名专列。
初步统计: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392个,其中医院88个,乡镇(街道)卫生院17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36808张,卫生技术人员3193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534人(其中执业医师9654人),注册护士14487人。专科疾病机构21个,人员916人;妇幼保健机构11个,人员1961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人员665人;卫生监督机构11个,人员201人。
全市新增体育场地953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1179.6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7平方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新增15个全民健身场地示范工程,中心城区新建2片运动游园,已建成20片高水平开放式运动游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完成运动员注册确认4876人(新增2840人),教练员注册295人(新增91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期间,靖安县全民健身促进中心获评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8个单位和7名同志分别获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宜春籍运动员周俐君(跆拳道)夺得金牌,敖辉(举重)、邓娅兰(体操)夺得银牌。
十一、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35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7%和8.8%,城乡居民收入比2.09: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580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116元,增长13.6%。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8.8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40.12万人、失业保险28.42万人、工伤保险59.1万人,参保人数稳中有升。城市居民低保人数37854人,标准765元/人月,共发放低保金23662.7万元,月人均补差497.49元;农村居民低保人数160522人,标准515元/人月,共发放低保金69881.2万元,月人均补差359.65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至670元/人月,其中失能、半失能对象的供养标准为995元/人月。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253.8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0%;万元GDP能耗0.4140吨标准煤,下降3.6%。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51.59万吨标准煤,增长0.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9%。
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96.7%;PM2.5浓度31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5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2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改善15.4%;一氧化碳1.3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改善7.1%;臭氧12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同期改善5.9%,连续两年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年平均气温19.1℃,较常年偏高1.1℃;总降水量为1556毫米,较常年偏少11.7%。完成造林面积12.44万亩,森林抚育5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1.85万亩,森林覆盖率57.1%。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5起,其中,工矿商贸事故35起,道路运输事故20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70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37人,道路运输事故死亡33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22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后以年报核定数据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项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餐饮业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5.邮电业务总量和邮政业务总量口径均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总量范围。
6.电信业务总量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移动、电信、联通三家为社会提供的各类电信服务的总数量。
7.万元GDP能耗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外贸、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民航数据来自市发改委;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家;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文广新旅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宜春银保监分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市教体局;科技、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及职称、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数据来自市人社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空气、污染物排放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平均气温、降水量数据来自市气象局;造林、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市林业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宜春调查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