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萍乡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2-04-26 14:37:16 来源:萍乡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858次

萍乡市统计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稳住、进好、调优、争先”的工作目标,围绕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总体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消费市场繁荣活跃,财政金融保障有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预期目标较好完成,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省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08.30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14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497.64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533.52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7.0:44.9:48.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40.5%和5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386元,比上年增长8.4%,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为9515美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80.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4.1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77%,比上年末提高0.9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1万人,出生率为8.36,比上年下降0.6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38万人,死亡率为7.66,上升0.30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70,下降0.95个千分点。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5.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9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5.6%;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9.7%;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8.6%;青年见习47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8.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9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税收收入161.53亿元,增长15.0%,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在主体税种中,增值税10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企业所得税20.69亿元,增长1.0%;个人所得税6.45亿元,增长13.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9.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在重点支出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节能环保支出17.89亿元,增长1.6%;农林水支出24.64亿元,增长6.9%;科学技术支出8.31亿元,增长5.1%;卫生健康支出27.87亿元,增长9.4%;教育支出48.20亿元,增长4.0%。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7%。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三涨五降”。其中,交通和通信价格比上年上涨4.3%,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2%,居住价格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4%,衣着价格下降0.6%,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1.4%。

表2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别涨跌幅度

指 标 分 类

比上年上涨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7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0.9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0.6

一、食品烟酒

99.3

二、衣着

99.4

三、居住

100.8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99.8

五、交通和通信

104.3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3.2

七、医疗保健

99.6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98.6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8.6%。粮食种植面积74835公顷,比上年增加48公顷,增长0.1%。其中,谷物种植面积66002公顷,比上年增加575公顷,增长0.9%;豆类种植面积4997公顷,增加35公顷,增长0.7%。油料种植面积28123公顷,比上年增加2597公顷,增长10.2%。蔬菜类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7615公顷,比上年增加566公顷,增长2.1%。

全年全市粮食产量50.18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谷物产量46.71万吨,比上年增长0.7%;豆类产量1.52万吨,增长24.5%。油料产量4.93万吨,比上年增长16.5%。蔬菜类及食用菌产量68.64万吨,比上年增长2.9%。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4.70万吨,比上年增长17.0%。其中,猪肉产量11.29万吨,比上年增长19.3%;牛肉产量0.40万吨,增长108.5%;羊肉产量0.75万吨,增长7.5%。禽蛋产量0.99万吨,下降4.1%。年末生猪存栏63.88万头,比上年增长5.7%;生猪出栏136.83万头,增长23.0%。水产品产量4.14万吨,增长1.0%。

年末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77家,比上年增长3.5%。合作社成员达9.04万个,比上年增长1.0%。

表3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

(万吨)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50.18

1.9

其中:谷物

46.71

0.7

油料

4.93

16.5

其中:油菜籽

4.60

17.7

蔬菜及食用菌

68.64

2.9

甘蔗

0.0511

6.9

茶叶

0.0625

-11.1

园林水果

2.13

17.7

猪牛羊禽肉

14.70

17.0

水产品

4.14

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12.7%,集体企业增长21.0%,股份合作企业增长18.9%,股份制企业增长11.7%,私营企业增长9.2%,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与上年持平;分行业看,33个行业大类中,21个实现增长,占比超六成。新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2.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5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7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9.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3%,提高14.3个百分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煤炭、陶瓷、水泥、烟花鞭炮、冶金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3.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8%,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5.0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5.9%,较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

全市重点监测的1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6种产量比上年增长,增长面42.9%。其中,工业陶瓷制品比上年增长11.4%,钢材增长1.1%。全年全市工业用电量55.5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6%。实现工业增值税36.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82.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实现利润总额119.06亿元,增长11.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67元。

年末全市6个工业园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源工业园区、湘东工业园区、莲花工业园区、上栗工业园区、芦溪工业园区)投产企业达591家,安置从业人员8.32万人。全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186.90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实现利润总额94.34亿元,增长9.9%。

表4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   标

本年止累计

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

109.37

-11.9

水泥(万吨)

629.50

-13.4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426.60

-2.8

工业陶瓷制品(万吨)

598.80

11.4

其中:电瓷制品(万吨)

165.31

2.5

烟花鞭炮(亿元)

51.30

-9.7

烟花鞭炮(万箱)

773.40

-7.7

生铁(万吨)

503.30

-0.6

粗钢(万吨)

611.00

1.1

钢材(万吨)

618.20

1.1

焦炭(万吨)

47.69

-15.3

煤气生产量(亿立方米)

90.75

0.3

自来水生产量(万立方米)

8560.85

14.9

发电量(亿千瓦时)

83.51

-3.5

 

全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业总产值19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84.81亿元,增长13.1%,占建筑业总产值的92.5%;安装工程产值13.22亿元,增长24.8%,占建筑业总产值的6.6%。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3.5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4.95亿元,增长1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89亿元,增长11.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75亿元,增长20.5%;金融业增加值53.93亿元,增长5.8%;房地产业增加值61.51亿元,增长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3.38亿元,增长20.4%。全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71.48 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利润总额37.83亿元,增长18.7%。

全年全市铁路货物运输量474.01万吨,比上年下降0.5%;铁路旅客运输量316.67万人,增长5.4 %。全年公路社会货物运输量5601万吨,比上年增长18.1%,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1205524万吨公里,增长58.1%;社会旅客运输量1774万人次,下降55.5%,社会旅客运输周转量38319万人公里,下降46.0%。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009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7公里。民用汽车保有量29.24万辆,比上年增长8.1%。全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6.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电信业务总量15.6亿元(以2020年不变单价为基数进行核算),增长30.4%。全市邮政寄递服务完成3540.92万件,比上年增长9.0%。全市快递业务完成2999.11万件,比上年增长43.3%;快递业务收入3.04亿元,增长29.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0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85万户,比上年增长7.6%。年末互联网用户75万户,比上年增长21.0%。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6.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9%,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1.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19.5%;非国有投资增长8.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9.0%,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9.5%。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2.0%。

表5   202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行           业

比上年增长(%)

总计

10.9

第一产业

-46.2

第二产业

15.9

  工业

15.9

    采矿业

51.2

    制造业

16.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2.3

  建筑业

-

第三产业

6.5

  批发和零售业

-55.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0

  住宿和餐饮业

76.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金融业

-82.5

  房地产业

8.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88.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62.4

  教育

88.1

  卫生和社会工作

39.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7.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63.3

 

全年全市施工项目1426个,比上年增加46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57个,比上年增加268个,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28.2%。施工项目中,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631个,比上年增加68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30个,比上年增加27个。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0%。商品房销售面积221.39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02.99万平方米,下降1.8%。商品房销售额119.60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住宅销售额103.84亿元,下降5.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7.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20.07万平方米,下降15.1%。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比上年增长62.0%,体育、娱乐类增长56.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9.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1.2%。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值18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出口值182.20亿元,增长27.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实际进资680.57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87.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6.76亿元,增长10.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37.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8.01亿元,增长13.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67.2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2.89亿元,增长14.5%。其中,短期贷款346.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72亿元,增长6.0%;中长期贷款914.03亿元,增加121.06亿元,增长15.3%。

全年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3.5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61亿元,增长4.4%;人身险保费收入20.98亿元,增长8.6%。累计赔付支出12.29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财险8.29亿元,增长15.6%;人身险4.00亿元,下降0.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6750人,在校生47398人,毕业生8820人;普通高中招生13267人,在校生39309人,毕业生11416人;普通初中招生25927人,在校生75551人,毕业生25659人;普通小学招生22915人,在校生147887人,毕业生26009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830人,在校生23908人,毕业生773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64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5129人。

年末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3家。全年全市专利授权24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5件,比上年增长10.8%。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6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25件,比上年增加0.96件。全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27.29亿元。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含个体),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6个,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有线电视用户14.97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

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765.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4.0%;国内旅游收入447.51亿元,比上年增长94.6%。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83个(含村卫生所、诊所、防保站)。其中,医院、卫生院7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防治所(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5个,卫生监督检验所6个。卫生技术人员14635人(含村卫生所、诊所、防保站)。其中,执业医师4350人,执业助理医师811人,注册护士7009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2390张。

年末全市共有青少年俱乐部19个,晨晚练健身活动点117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49个。全年参加健身活动人数达200万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5元,比上年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2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939元,比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500元,增长14.9%。城乡居民收入比1.90,比上年缩小0.04。2021年的城乡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92%、36.60%,比上年分别下降1.57、1.04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88亿元,带动就业2.07万人。全年“40、50”人员就业人数2075人。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8.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1万人,增长3.0%。其中,参保职工38.5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0.22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83万人,市本级9.17万人。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85亿元,月人均补差498.17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2.39亿元,月人均补差356.57元。为全市城乡203895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城市棚户区完成改造10331户。

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85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55所,民办养老机构30所。养老机构床位数共13413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0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床位6748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6665张。临时救济困难户12486人次。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0.96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市平均降水量1476.5毫米,比多年均值偏少7.7%。年末全市8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110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3.8%。

年末全市共有环保机构9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为超二级。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43.1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8%。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5起,死亡56人。其中,工矿商贸领域发生事故5起,死亡6人;道路交通发生各类事故130起,死亡50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上升10.5%。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

6.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

7.从2016年起进出口数据改用人民币计价。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物价、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部分农业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萍乡调查队;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铁路客货运输量来自南昌铁路局宜春车务段;公路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民用汽车保有量来自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公路总里程来自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和市交通运输局;电信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市工信局;移动电话用户、固定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数来自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萍乡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萍乡市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萍乡分公司和江西省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有限公司萍乡市分公司;邮政业务总量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萍乡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市银保监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和高校;科技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文广新旅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低保、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数据来自市民政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造林、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市林业局;空气和地表水质量、污染物排放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降水量数据来自市水利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