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南昌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8-04-08 16:02:43 来源:南昌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7375次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呈现出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良好态势,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南昌样板”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0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2.13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666.10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2144.96亿元,增长10.2%。分县区看,南昌县超700亿元,完成782.02亿元;高新区、青山湖区、西湖区超500亿元,分别完成595.45亿元、574.99亿元、515.81亿元。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843.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9%。
 
截止11月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24.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9.7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5.23%。年末常住人口546.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5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32%;全年出生人口7.39万人,出生率13.64‰;死亡人口3.26万人,死亡率6.01‰;自然增长率7.63‰,比上年上升0.7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8%;安置“4050”等困难群体0.9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43万人。
 
全年财政总收入78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08亿元,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完成增值税126.18亿元,增长64.6%;企业所得税53.48亿元,增长26.5%;个人所得税17.89亿元,下降4.3%。财政总收入超50亿元的县区7个,其中南昌县、西湖区、红谷滩新区超100亿元,高新区、东湖区、青山湖区、新建区超50亿元。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公共安全支出41.36亿元,增长21.7%;科学技术支出23.59亿元,增长132.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89亿元,增长17.3%;教育支出99.83亿元,增长1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6.26亿元,增长13.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8.95亿元,增长17.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价格上涨3.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04.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105.7。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年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现价总产值3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133.87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5.83亿元,增长4.2%;牧业产值86.08亿元,增长1.2%;渔业产值82.89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73亿元,增长6.7%。
 
农产品产量:全年谷物种植面积34.0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8%;全年谷物总产量238.48万吨,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7.76万公顷,下降2.6%;油料总产量12.03万吨,下降0.3%。
 
渔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4.22万吨,比上年增长4.0%。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3.77万吨,增长6.4%。
 
林业:全年造林4173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0%。
 
生产条件:全市已建成中小型水库493座,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98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5.11万千瓦。年内完成机耕面积381074公顷、机播面积145120公顷;机械收获面积349383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5.1%;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4.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6%;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下降44.7%;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3.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3.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4个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13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0%;实现利润总额375.85亿元,增长14.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行业达到16个,分别是:汽车制造业(1045.49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37.99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823.11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647.74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3.36亿元);医药制造业(293.17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14.38亿元);金属制品业(195.33亿元);烟草制品业(175.18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70.21亿元);纺织服装、服饰业(169.73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55.57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46.11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44.41亿元);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23.18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13.92亿元)。
 
工业园区:全市七个省及省以上工业园区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86.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实现利润总额363.73亿元,增长20.7%。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两千亿元,成为全省首个主营业务收入过两千亿元的园区,继续排名全省工业园区第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千亿元,分别排名全省工业园区第二和第四位。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18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全市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3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20家。全年完成竣工产值1526.92亿元,增长9.1%;施工面积16308.60万平方米,增长6.9%;竣工面积6343.53万平方米,增长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全市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2%。全年投资施工项目888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731个。
 
投资结构:全市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7%。三次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由2016年的0.9:36.5:62.6调整为2017年的0.7:36.7:62.6。
 
从投资主体看,全市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比上年增长25.3%。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0.0%,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0.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7.2%。其中,住宅投资增长3.1%;办公楼投资增长32.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64.1%。商品房销售面积1610.43万平方米,增长29.4%。
 
城市建设:“大南昌”框架拉开,红谷隧道、沿江大道南延工程、南外环迎宾互通以西段、昌九快速路改造一期、沿江北大道快速路通车;前湖大道快速路、志敏大道改造、昌西大道、洪都大道快速路改造、昌南大道快速路改造等路网项目扎实推进;实验中学高新校区、汽车机电学校、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市第三医院朝阳院区、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等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地铁2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地铁3号线、4号线扎实推进。全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4.6%;新开通公交线路31条,公交线路已达到282条。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法人口径)209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按城乡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960.17亿元,增长12.4%;农村实现零售额136.80亿元,增长9.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53.75亿元,增长12.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3.21亿元,增长9.9%。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6.5%;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10.7%;中西药品类增长20.6%;家具类增长4.8%;汽车类增长14.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6.2%。汽车类消费实现零售额430.56亿元,是我市规模最大的商品类别,占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零售额比重为34.3%。
 
商品交易市场:全市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30个,成交总额830.52亿元,比上年下降16.0%。其中,洪城大市场年交易额326.0亿元,增长5.7%;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95.22亿元,增长15.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据海关统计,2017年南昌地区内企业(含中央、省属公司)实现进出口总值669.2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出口值428.27亿元,增长12.7%;进口值240.93亿元,增长1.4%。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63.28亿元,增长26.6%;加工贸易出口54.22亿元,下降39.1%。分重点商品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8.55亿元,下降13.4%,占全市比重18.3%;机电产品出口200.07亿元,增长6.2%。
 
利用外资: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1.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合同外资金额19.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8%。全年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2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占40.4%,外商独资企业占53.9%。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419.92亿元,增长22.6%。其中,利用省外资金项目进资957.31亿元,增长25.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年铁路、公路完成旅客运输量6468万人,比上年增长5.6%;铁路、公路、水路完成货物运输量13831万吨,增长11.8%。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1093.7万人次,增长39.1%;货邮吞吐量5.2万吨,增长3.3%。
 
汽车保有量: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7万辆,比上年增长12.1%。年末民用轿车保有量59万辆,增长11.8%,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54万辆,增长12.6%。
 
邮电通信: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69.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3.03亿元,增长37.1%;电信业务总量168.2亿元,增长81.1%。快递业务收入22.07亿元,发送快递18576万件,其中国内同城快递3278万件、国内异地快递15116万件、国际及港澳台快递182万件。订销报刊累计数9488万份。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93万户,下降8.5%;移动电话用户613万户,增长10.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85万户,增长20.5%。年末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243万户,新增52万户。
 
旅游:全年旅游总人次1205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1%。旅游综合收入1204.6亿元,增长47.5%。截至2017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52家;拥有旅行社232家,其中出境组团社44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业: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137.34亿元,比年初增长5.3%。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4263.71亿元,增长11.9%;住户存款2913.24亿元,增长5.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364.58亿元,比年初增长19.0%。其中,短期贷款2917.61亿元,增长16.0%;中长期贷款7092.17亿元,增长21.8%。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011.39亿元,比年初增长5.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209.28亿元,比年初增长18.6%。
 
证券业:全市拥有证券分支机构125家,全年证券机构股民资金账户数192.68万户,比上年增长8.4%。全年客户交易结算资金66.17亿元,下降41.4%;A股交易额14522.41亿元,下降23.6%;B股交易额6.24亿元,下降46.6%。
 
保险业:全市共有保险公司46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91.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财产保险52.85亿元,增长15.6%;人寿保险117.76亿元,增长30.0%。全年赔款及给付50.37亿元,增长1.8%。其中,财产保险26.95亿元,增长14.5%;人寿保险15.73亿元,下降18.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929所(不含技工学校),教职工10.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77万人。全年招收研究生1.10万人,在校研究生2.81万人,毕业研究生0.75万人。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3所,招生17.82万人,在校生60.98万人,毕业生17.5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3所,招生2.16万人,在校生7.64万人,毕业生2.8万人。普通高中77所,招生3.59万人,在校生10.58万人,毕业生3.3万人。普通初中215所,招生6.56万人,在校生19.09万人,毕业生6.35万人,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100%。职业高中18所,招生4356人,在校生11554人,毕业生2542人。小学525所,招生7.04万人,在校生41.96万人,毕业生6.52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学校8所,特殊教育招生128人,在校生977人,毕业生116人。幼儿园904所,在园幼儿14.38万人。
 
科技: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8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19家。累计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重点实验室3家;累计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1家、重点实验室124家;省级技术成果52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8424件,比上年增长21.0%,专利授权量8241件,下降4.1%。全年登记技术合同138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2.8亿元,增长9.4%。全市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家,累计拥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1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全市文艺创作获省级以上奖项25个,其中国家级奖项10个。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1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24.41万户。
 
卫生: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22个,其中医院118个;拥有床位32467张,其中医院床位27302张。拥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941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143人。全市婴儿死亡率为2.8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85‰,每十万孕产妇死亡人数为9.79人。
 
体育:2017年,全市运动员参加比赛人数1.5万人次,共获得金牌290枚,银牌253枚,铜牌224枚。全年举办单项比赛75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60次,其中千人以上的活动48次,参加活动的人数总计93余万人。全年完成全民健身工程82个,总投资385万元。全年发行体育彩票9.2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亿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75元,比上年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275元,增长7.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6%。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5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1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4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40元,增长8.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2%。
 
社会治安:全年共立案各类刑事案件28761起,破获经济案件269起,挽回经济损失227.74万元。
 
住房公积金:全市(市本级)归集公积金(未含本年利息)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9.48亿元,下降57.1%;发放户数7939户,下降50.2%;提取住房公积金46.38亿元,增长25.9%。
 
社会保障: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7.2万人,比上年增加17.8万余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2.25万人,比上年减少0.13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90.6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4.2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6.44万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2017年完成国有垦区危房改造1579户,农村危房改造1343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5090户。
 
社会福利:全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133个,床位15849张;收养各类人员7431人。城镇社区服务站(中心)713个;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26907户,保障人数5079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47425户,保障人数86815人;城乡医疗救助人数141944人。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县2个、国家级生态区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8个,省级生态县(区)4个、省级生态乡镇56个、省级生态村74个,市级生态村774个。自然保护区11个,总面积16.08万公顷(含两个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3天,优良率为83.0%,列中部六个省会城市第一。赣江、抚河南昌段共14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质水量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为53.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路段长度加权均值67.9分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3.6%。
 
城市园林绿化:初步核算,全市拥有园林绿地面积12668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3375.5公顷,公园绿地3412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8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
 
节能减排:初步核算,全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36%,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四项指标均完成我省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安全生产: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39起,死亡265人(不含火灾),与上年相比,事故多8起,死亡人数少3人。道路交通事故306起,死亡230人,与上年相比,事故多12起,死亡人数少1人。
 
注:
 
1.本公报中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南昌统计年鉴-2018》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限额以上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5.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