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新余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5-04-22 10:54:27 来源:新余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331次
新余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余调查队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发展至上、富民为先”主题,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1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20.68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325.41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78.6%和18.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0:57.8:36.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53.54亿元,增长9.2%,占GDP的比重达61.5%。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26.41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92亿元,增长6.4%。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0%,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99.15亿元,增长6.7%,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78.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1.74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住房保障支出7.59亿元,增长1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亿元,增长5.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13亿元,增长7.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01亿元,增长6.9%;农林水事务支出9.40亿元,增长3.9%。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六涨二落”格局,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3%、衣着类价格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居住价格上涨1.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4.7%;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4%。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末从业人员64.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1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23.82万人,第二产业22.37万人,第三产业18.7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二、农业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9501公顷,比上年下降0.5%;油料种植面积11377公顷,下降8.1%;蔬菜种植面积11037公顷,增长2.6%;瓜果种植面积3440公顷,增长16.4%。
 
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60.28万吨,比上年增长0.8%,实现“十一连丰”。其中,早稻产量24.2万吨,下降0.4%;二晚产量31.29万吨,增长3.0%。
 
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9.09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其中猪肉产量7.63万吨,增长5.0%;牛肉产量0.62万吨,增长3.3%;羊肉产量0.02万吨,与去年持平。年末生猪存栏50.07万头,下降0.6%;生猪出栏92.90万头,增长4.9%。牛奶产量103吨,下降8.9%。禽蛋产量1.09万吨,增长1.9%。全年水产品产量5.15万吨,比上年增长4.8%。
 
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全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48个,比同期新增5家,市级龙头企业146个。全年50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年新增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4家、家庭农场505家。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年耕地有效灌溉面积51190公顷,实际耕地灌溉面积46340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02万吨,增长34.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0.2万千瓦;联合收获机1047台。全年机械耕作面积达83734公顷;机械收获面积80093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46亿元,增长1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0.80亿元,增长8.9%;重工业增加值290.66亿元,增长11.6%。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0.56亿元,下降5.7%;集体企业增加值2.92亿元,下降1.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39.62亿元,增长7.3%;私营企业增加值87.69亿元,增长1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00.68亿元,增长17.9%。
 
三大产业生产回升。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24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74.0%。其中钢铁产业增加值117.19亿元,增长7.3%;新能源产业增加值103.29亿元,增长18.6%;新材料产业增加值24.73亿元,增长16.3%。
 
工业经济效益趋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70.5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实现利税106.49亿元,增长7.7%,其中利润64.09亿元,增长7.7%。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1.27%。
 
工业园区经济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工业园区投产企业达237个;安置从业人数5.86万人,比上年增长5.9%。全年园区工业增加值22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主营业务收入1045.62亿元,增长8.4%;实现利税72.67亿元,增长6.3%,其中利润49.34亿元,增长8.7%。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5.1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2%。全市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25.77亿元,比上年增长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48.1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8.46亿元,下降5.3%;第二产业投资432.35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267.38亿元,增长5.8%。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68.42亿元,增长13.9%;非国有经济投资579.78亿元,增长4.2%,其中民间投资569.95亿元,增长5.6%。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5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7亿元。新余北站投入使用,杭南长客运专线新余段通车运营。开元制药、生辉环保建筑废弃物利用、维骏科技触摸屏等项目投产运行。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施工项目80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70个;全年竣工投产项目43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1个。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62亿元,比上年下降31.1%。商品房竣工面积138.84万平方米,增长11.7%;商品房销售面积94.41万平方米,下降28.4%;商品房销售额40.98亿元,下降18.1%。
 
开工新建廉租住房1800套、公共租赁住房5028套,发放租赁补贴6684户、1126.7万元,改造棚户区7979户、农村危房1660户。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4.26亿元,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85亿元,增长10.1%。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62.13亿元,增长13.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零售额8.71亿元,增长2.7%。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4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出口12.64亿美元,增长17.9%;进口7.82亿美元,下降22.2%。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45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0%。实际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330.61亿元,增长15.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基本平稳。全年铁路、公路、水运旅客运输量1594.38万人,比上年增长3.0%;货物运输量16661.33万吨,增长12.4%。
 
汽车保有量增长较快。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08403辆,比上年末增长10.6%,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80043辆,增长18.9%。年末民用轿车保有量55912辆,增长20.5%,其中个人轿车保有量51413辆,增长26.0%。
 
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06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邮政业务量1.36亿元,电信业务量12.70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6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4.56万户,较同期新增7.67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22.22万户,比上年增长16.3%。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59.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9%;国内旅游收入90.64亿元,增长28.2%。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71万人次,增长8.2%;旅游外汇收入805万美元,增长10.1%。
 
七、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03.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8%;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8.74亿元,增长6.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02.35亿元,增长9.9%;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98.75亿元,增长10.5%。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62.70亿元,增长6.8%。
 
证券交易市场增势强劲。年末证券营业网点8家,较上年新增2家,全年证券交易额1499.14亿元,比上年增长56.3%。证券业营业收入2.11亿元,增长64.3%;证券业营业利润1.39亿元,增长61.9%。
 
保险业平稳较快发展。年末保险公司23家,其中寿险公司12家,财产险公司11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8.24亿元,增长21.6%;财产险保费收入5.46亿元,增长16.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28亿元,增长42.9%。其中,寿险给付2.15亿元,增长147.9%;财产险赔款3.13亿元,增长10.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年普通高校在校生3.2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54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3.89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9.8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18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50人。幼儿园294所,在园幼儿4.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4%,提高0.4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9.21亿元,占GDP比重为1.02%,比上年下降0.44个百分点。年末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全年通过省级科技主管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12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194件,比上年增长77.2%;授权专利727件,增长9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8.5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1%。
 
年末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2.89万台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8.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1.3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8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4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658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448人,注册护士3016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4533张。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共获得83枚金牌、60枚银牌和59枚铜牌。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常住人口116.0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3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3%。全年出生人口15034人,出生率12.98‰;死亡人口7065人,死亡率6.10‰;自然增长率6.88‰,比上年上升0.14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26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1元,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90元,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08元,增长10.5%。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7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1.0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8.78万人,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7.55万人,其中,职工20.45万人,退休人员7.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75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5个,提供床位5147张,收养人数3881人,临时救济困难户2361人次。年末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201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821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6056人。全年资助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36784人,资助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2295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623.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123.8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全部达到二级(达标),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完成植树造林7.19万亩,森林覆盖率57.8%。城区新增绿地面积4.3万平方米。新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6个。
 
全年总降水量1842.8毫米,增长47.18%。年末全市大型水库蓄水总量22264万立方米。
 
节能减排进展顺利。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区4吨以下燃煤锅炉整治。新钢4号烧结机和分电8号、9号机组烟气脱硫,新电2号机组、海螺2号生产线烟气脱硝等改造工程建成投运。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959.8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56%。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1.0696吨标准煤,下降4.8%。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33%,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6.83%,氨氮排放量削减6.22%,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4.68%。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生产安全事故25起,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5起,工矿商贸事故10起。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4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2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12人。
 
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5、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6、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关闭
关注公众号 获取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