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上饶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1 17:24:25 来源:上饶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108次

上饶市统计局    2009-5-6

2008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掉头向东,通江达海,对接长珠闽,实现大发展”开放战略,坚持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紧紧围绕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的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和困难,团结拼搏,开拓奋进,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壮大。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突破600亿元大关为62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97.9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210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9.1:45.8:35.1调整为19.1∶47.4∶33.5。人均水平进一步提高,按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18元,达到1395美元,比上年增加321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74.22亿元,可比增长18.1%,占GDP的比重达59.6%。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008年生产总值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 6283382 13.5

第一产业 1200000 5.6

第二产业 2979377 19.2

工业 2449377 21.1

建筑业 530000 12.5

第三产业 2104005 10.1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357096 9.2

批发和零售业 471157 14.4

住宿和餐饮业 138999  24.4

金融保险业 122699 0.5

房地产业 232320 0.5

财政增收。财政总收入突破68亿元,全年财政收入68.01亿元,增长22.8%,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1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7亿元,增长14.3%。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长较快,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3.9个百分点,达到88.3%;增值税增长44.2%,营业税增长9.5%,企业所得税增长7.4%。财政支出119.2亿元,增长27.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3.8%,教育支出增长1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4.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9.1%,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15.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57.7%。县域经济整体推进。实现县县超2亿元。其中,广丰县达到11.3亿元,德兴市达到11亿元,横峰县财政收入实现两年翻一番,达到3.9亿元。乡镇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全市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达到85个,占乡镇总量的五分之二。其中,德兴泗洲镇、广丰永丰街道办、余干黄金埠镇、万年陈营镇的财政收入均超亿元。上饶经济开发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5180万元,三管委财政总收入达到3894万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5.9%,涨幅高于上年1.7个百分点,价格变动结构性特征明显。分类别看,食品、居住两大类价格仍保持较高涨幅,分别达12.9和4.0%,但分别比前11个月回落了0.6和1.2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继续保持下降,下降1.3%;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涨幅均在4.0%以下。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    别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5.9

食品 12.9

其中:粮食 1.6

烟酒及用品 0.8

衣着 -1.3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8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4.0

交通和通信 0.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2

居住 4.0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67.53万人,比上年增加5.1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1.39万人,减少7.96万人;第二产业134.37万人,增加30.53万人;第三产业101.77万人,减少17.4万人。在岗职工32.07万人,增加1.13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质量还有待提高,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人口、资源、能源的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业基础地位还有待巩固;改善民生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二、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98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5.35%。粮食、油料、经济作物、畜禽、渔业等产量全面增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36.9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0.13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3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9.33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86.5万吨,比上年增产5.25%,连续五年增产。油料产量14.3万吨,增产0.53%。

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明显。成功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8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发位居全省第一。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4家,总数达到6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5家,总数达2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87家,达到446家,社员2.3万人。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86.5 5.25

油料 14.3 0.53

其中:花生 3.57 2.89

油菜籽 9.82 15.1

茶叶 0.82 1.9

蔬菜 125 11.61

水果 15 20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农业企业250家,总数达2500家,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103家,总数达409家;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6家,总数达到22家,万年贡米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农业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获江西省名牌农产品47个,占全省的30.3%;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4个。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9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农用拖拉机3.67万台,增长22%;农用运输车2.08万辆,增长3.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2.85万吨,下降1.98%。农村用电量8.35亿千瓦小时,增长11.04%。有效灌溉面积244.73千公顷,新增8.4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53千公顷。

新农村试点建设扎实推进。133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48亿元,改路2885多公里、改水69283万户、改厕近70781万户。试点村成为广大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主导地位继续加强。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4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38.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70亿元,达到178.99亿元,增长26.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9.64个百分点,达到73.08%;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继续快速增长。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市总计 178.99 26.55

在总计中:国有企业 22.41 7.05

集体企业 2.10 0.11

股份合作企业 10.30 30.98

股份制企业 109.59 31.51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0.61 40.54

其他 13.99 11.6

在总计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31.71 7.58

在总计中:轻工业 45.33 26.75

重工业 133.66 26.36

主导产业地位提升。有色金属、建材、机械电子、光学光伏四大主导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69.7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7.13%。其中有色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16亿元,占全部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8.11%;已投产的10户光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3亿元。

全年新产品产值7.5亿元,下降34.65%。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服装为5112万件,增长12.91%;发电量为526458万千瓦时,增长38.81%;十种有色金属为142183吨,增长95.5%。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4.81%,比上年提高35.79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9.06亿元,增长37.29%;实现利税33.2亿元,增长21.48%,其中利润12.66亿元,增长2.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增长155.6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0.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8%、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4.37%、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2.58%。

园区作用增强。全市11个园区(开发区)投产工业企业828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0.69亿元,同比增长35.7%;实现利润总额22.97亿元,同比增长4.32%;实现税金27.44亿元,同比增长、42.84%;带动就业13.29万人。

建筑业发展稳定。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1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66.5万平方米,下降11.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72.5万平方米,下降5.1%。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大米 万吨 18.87 -6.12

照相机 万台 1.93 -2.99

白酒 千升 1740 -30.12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03.63 -9.62

滚动轴承 万套 7616 12.64

原煤 万吨 76.7 -19.46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52.65 38.81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4.22 95.5

水泥 万吨 734.24 8.43

铜材(铜加工材) 万吨 16.80 38.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不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27.9亿元,增长32.5%。其中,城镇以上投资420.2亿元,增长34.35%;农村非农户投资7.74亿元,下降24.23%。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9亿元,增长90.92%;第二产业投资155.65亿元,增长48.08%;第三产业投资256.64亿元,增长26.11%。从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43.7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9.39%。全年共安排施工项目841个,建成投产项目79个。

非国有经济投资在整个投资中的比重逐渐提高。非国有经济共完成投资232.63亿元,增长42.6%,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55.36%。其中:民间投资221.19亿元,增长43.32%,非国有经济投资对我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4.69%。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83.3亿元,增长33.5%。商品房屋销售额20.1亿元,下降19.9%。其中销售住宅15.5亿元,下降29.2%。商品房空置面积13.8万平方米,增长58.5%。全市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37.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6亿元。

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全市完成交通基本建设投资11.7亿元。上乐战备公路建成通车,峰福铁路电气化改造正式启动,320国道修复工程顺利推进。农村公路完成路面硬化2500多公里,新增通水泥(油)行政村624个,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率达77.2%,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1%。全市投入城市建设资金80亿元,同比增长9.3%。市中心城区26项城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2个,已完成投资达到12亿元。其中,行政中心大楼、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市民公园、广平街、锦绣路等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叶挺大道、信江大桥完成改造,凤凰西大道建成通车,志敏大道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里弄小巷改造基本完成。县城建设投入加大,广丰、上饶、婺源、鄱阳等县投入均在5亿元以上,一批重点工程建设相继启动。全市中心城区绿地率达到35.04%,绿化覆盖率达到39.0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全市列入二期规划中的782座病险水库,有706座除险加固以基本完成,其余76座水库转入国家病除水加除险加固专项规划中。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共147座(含转入的76座)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开工69座。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滨湖地区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鄱阳沿河圩和余干枫富联圩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灌区及河道血防工程将于今年汛前全部完工。

城镇管理不断规范。中心城区深入开展了以整治“十乱”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容市貌有所改观。村镇人居环境加快改善,累计完成投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0%。全市建有全国重点镇9个、省重点镇27个、全省后备示范镇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4个。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51亿元,同比增长23.85%。按所在地分,城市(市级)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21亿元,同比增长23.77%;农村市场(县及县以下)需求有所增长,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0.3亿元,同比增长23.8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03.66亿元,同比增长25.4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75亿元,同比增长34.63%;其他行业零售额3.06亿元,增长24.56%。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比重逐步提高。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35.68亿元,同比增长19.98%,占贸易业的比重为15.41%。

消费品零售结构升级加快。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6.93%,书报、杂志类增长5.52%,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5.6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0.5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4.75%。

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1个;商品总成交额113.06亿元,同比增长7.4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2008年累计改造农家店650家,2005年至今改造农家店已达2182家。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总额再迈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55715.89万美元,增长86.45%。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上升1.78个百分点,达到6.18%。其中,出口47670.4万美元,增长69.87%;进口8045.49万美元,增长342.16%。从出口经营主体看,外贸流通企业出口19253.85万美元,增长56%;生产企业出口19056.54万美元,增长69%;三资企业出口9360.02万美元,增长48%。出口商品情况:纺织服装产品出口11082万美元,增长27%;农副产品4828万美元,增长31%;机电、高新技术产品13506万美元,增长9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0个。实际使用外资3.0069亿美元,增长15%。其中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9925亿美元,增长23%;第三产业0.0028亿美元,下降98%。实际引进5000万以上省外工业项目资金105.12亿元,增长24.7%。合同引资5000万元以上的省外工业项目113个,合同引资亿元以上的省外工业项目32个,上饶市华丰铜业有限公司、江西亚宙索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金德铅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落户上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416.521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82.116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第一,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6099.3万人,货物运输量7065.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13%;旅客运输周转量282556万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553446万吨公里,分别增长8.3%和19.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18.8万吨,比上年增长28.4%。

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量 万人 6099.3 6.1

其中:公路 万人 6027 6.3

水运 万人 72.3 -6.8

旅客运输周转量 万人公里 282556 8.3

其中:公路 万人公里 279865 8.4

水运 万人公里 2691 -4.6

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量 万吨 7065.5 13.0

其中:公路 万吨 6783 12.4

水运 万吨 282.5 28.1

货物运输周转量 万吨公里 553446 19.4

其中:公路 万吨公里 503072 18.2

水运 万吨公里 50374 33.2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42.09万辆,增长10.48%;其中个人机动车37.97万辆,增长10.93%。汽车保有量9.34万辆,增长12.71%;其中个人汽车5.69万辆,增长16.74%。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1.74亿元,增长3.5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9.07亿元,增长2.99%;邮政业务总量2.66亿元,增长9.9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9.3万门,比上年减少50.58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00.4万户,减少2.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2.64万户,增加40.4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19万户,减少5.89万户。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99%以上的行政村通上宽带;所有自然村通上电话;30户以上的自然村基本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

旅游产业不断壮大。三清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婺源成为全国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婺源灵岩洞景区被评为4A景区,鄱阳湖申报国家湿地公园获得成功。全年接待国内旅客1000.98万人次,增长12.44%,国内旅游收入60.8亿元,增长20.40%;入境旅游6.18万人次,增长43.22%,旅游外汇收入1971.78万美元,增长62.25%。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13个。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61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4.9亿元,增长18.4%。其中,企业存款87亿元,增长14.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39.3亿元,增长18.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6亿元,增长15.3%。其中,短期贷款192.5亿元,增长18.8%;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53.5亿元,增长25.3%。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54亿元,增长13.7%;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0.6亿元,增长49.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呈现新气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大步,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民办教育不断规范。全年县以上财政投入近4.81亿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保障公用经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及免费提供教科书;100.6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被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10330名普通高中学生、22493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2065名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得到资助。投入2.8亿元,新建改造校舍近38.9万平方米,投入6801.6万元,完成了全市2680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职校(未含中专)在校学生4.5723万人。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1.9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职高,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4.58万人。普通高中98所,在校生11.93万人。普通初中364所,在校生31.23万人。小学2248所,在校生70.57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1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上报申请专利234件,有4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70家。从业人员1688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96人,县属科研机构科技人员108人;民营企业和县属科研机构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12813万元,研究与发展经费(R&D)经费支出4558万元。全市专利9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504.71万元,技术交易额为349.71万元。

2008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万人

指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普通高等教育 0.69 1.94 0.51

中等职业教育 1.71 4.57 1.49

普通高中 3.78 11.92 4.18

普通初中 11.76 31.2 9.69

小学 13.11 70.57 11.3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影视剧创作实现“零”突破。年末全市共有专业剧团9个,有资质的农民剧团50个,无资质的农民剧团40个,文化馆12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13个,总藏数99.8万册(件),增长2.6%。博物馆12个。全市共有广播转播发射台55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395%,比去年同期增加0.78个百分点;电视转播发射台104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7.76%,比去年同期增加0.42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手足口病得到较好防治,问题奶粉患儿得到积极救治,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36个。其中,医院58个,卫生院228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2624张,其中医院8089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1.79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1607人,增长22%。其中执业医师7300人,注册护士611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03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87人。全市医疗机构共诊疗1306万人次,健康检查29.8万人次。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首届市直机关运动会,组队参加江西省第二届机关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扎实推进了全民健身运动。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280个,专业体育运动员20人,全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奋勇拼搏,共获得1枚金牌和1枚银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群众体育运动进一步普及,全年共发行体育彩票0.1亿元,基本与上年持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稳中略降。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73‰,比上年上升0.0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97‰,比上年上升0.2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76‰,下降0.26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16.35万人,比上年增加12.19万人;常住人口648.99万人,净增人口4.87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3.50%。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782元,增长12.28%。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75.81元,增长11.80%。人均消费性支出7489.57元,增长1.86%,其中食品支出3382.55元,增长6.16%,交通与通讯支出528.08元,基本与去年持平,衣着支出1249.97元,增长8.43%,教育文化娱乐支出594.93元,下降24.6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17%,比上年上升1.8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29.3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9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52.73元,比上年增长11.5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40.88元,增长8.39%,其中食品支出增长8.32%,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2.3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3.24%,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33平方米,增加0.48平方米。

“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全市新增财力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年初确定的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济困助学、住房、扶贫开发、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八个方面81件民生实事全部得到落实。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6.32万人,增加10.2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1.67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4.56万人;6.6万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5.14万人,增加11.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8.94万人,参保的退休人员1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8.24万人,增加0.6万人。全年为1.05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91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58万多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73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3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815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68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入开展了水污染治理、保护“母亲河”、绿色生态建设、生态园区建设、生态城乡建设、农村清洁能源、血防综合治理、节能减排、城乡垃圾集中处理、污染物零排放等“十大行动”。围绕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开工建设10个县(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其中万年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试运行;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营;淘汰关停了一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无法治理的企业,否决了39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存在污染隐患的项目。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开展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调查和市重点污染源、饮用水源保护、节能减排等专项检查;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环境监控中心,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强制在线监测。

围绕环境保护和治理,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和河道采砂执法整治,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8万亩;进一不强化功能区水质监测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全面启动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造林89.907万亩;大力开展森林公园建设,全市建有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达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达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达标水质断面为100%。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全年非煤工矿商贸企业、煤矿、道路交通共发生各类事故746起,同比下降了15.1%;死亡190人,比年度控制指标少死亡48人,占年度控制指标的79.83%,同比下降26.35%;其中:非煤工矿商贸企业发生死亡事故11起,死亡13人,同比分别下降65.63%和69.05%;煤矿发生死亡事故5起,死亡12人,同比分别下降76.19%和57.14%;道路交通事故723起,死亡158人,同比分别下降11.83%和12.7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0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75,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为2.2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92。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