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上饶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1 17:23:12 来源:上饶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577次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城乡居民增收较多,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和谐上饶建设加快,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51.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65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00.69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163.04亿元,增长14.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082元,比上年增加952元。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300.1亿元,增长28.8%。占GDP比重为66.7%,提高6.5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1.2:42.4:36.4调整为19.4∶44.5∶36.1,一二三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25%,提高2.3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比上年上涨1.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8%,消费品价格上升1.5%。从商品构成看,食品价格上涨2.8%,其中粮食价格下降2.1%;居住价格上涨5.6%;烟酒日用品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5.1%和0.8%;全年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1%,比上年上涨1.1%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48.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43.69万人,第二产业79.86万人,第三产业124.75万人。在岗职工29.21万人,增加0.2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38.3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总量不大,人均经济指标偏小,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任务比较重,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

二、农业

农业稳定发展。认真落实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上有利的气候条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持良好势头。全市农业总产值14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66.3万吨,比上年增加4.39万吨,增长1.7%。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51.2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63万公顷;棉花、油料种植面积分别为0.29万公顷、9.09万公顷,分别增加0.11万公顷和减少0.24万公顷。蔬菜面积5.1万公顷,基本持平。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

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全年造林面积2.77万公顷(重点工程0.63万公顷)。多数畜产品产量持平,肉类总产量23.27万吨,比上年增加0.69%,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9.9万吨,增长3.2%;禽蛋总产量3.52万吨,下降26.08%。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4.8万吨,增长10.87%。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290.2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6.15万吨,下降6.4%;农村用电65.22亿千瓦小时,增长0.8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6.39千公顷,增长0.19%。

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实有农业企业2216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业254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0家,市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29家;新增绿色食品72个、有机食品58个,绿色食品总数58个,有机食品总数25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6.11亿元,增长23.17%。股份制、股份合作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继续快速增长。

支柱和优势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30个工业行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其中:机械工业增加值为36.46亿元,增长26.05%;建材工业为38.71亿元,增长34.83%;有色金属工业为62.85亿元,增长26.39%;食品工业为25.21亿元,增长16.90%;纺织服装工业为19.24亿元,增长22.68%;医药化学工业为12.29亿元,增长21.97%。

全年新产品产值7.57亿元,增长14.35%。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服装为1911.76万件,增长87.3%;发电量为46894万千瓦时,增长24.42%;十种有色金属为58126吨,增长52.01%。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2.62%,比上年提高34.26个百分点,创历年最好水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7.26亿元,增长45.44%;实现利税17.86亿元,增长75.81%,其中利润6.97亿元,增长177.6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税增幅均在100%以上。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0.63亿元,增长12.4%。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3亿元,增长3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90万平方米,增长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77万平方米,下降3%。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7.23%。其中,城镇以上投资247.67亿元,增长32.65%;农村投资15.33亿元,增长9.34%。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2亿元,下降18.2%;第二产业投资100.76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投资142.87亿元,增长27.65%。从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99.4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9.2%。全年共安排施工项目588个,建成投产项目109个。

非国有经济投资在整个投资中的比重逐渐提高,作用日益彰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6年我市非国有经济共完成投资128.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15亿元,增长24.36%,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51.84%。其中:民间投资12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8%,非国有经济投资对我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8.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7.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商品房屋销售额20.7亿元,增长21.7%。其中销售住宅16.2亿元,增长36%。商品房空置面积14.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顺利。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快速推进,景婺黄(常)高速公路于2006年11月19日建成通车,我市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91公里;景鹰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鄱余公路按期建成通车,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共完成路面硬化1800公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黄金埠电厂一期60万千瓦时发电机组将投产运行;新建和改造22万伏变电站3座、11万伏变电站2座,新建22万伏供电线路174.1公里、11万伏供电线路43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共开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561座,占病险水库总数783座的71.6%,已完工351座;修复水毁工程230处,加固堤防26公里、水库90座,新增蓄水能力306万立方、旱涝保收面积2万亩、灌溉面积1.3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3.1万人。

民间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民间投资121.7亿元,比上年增加24.94亿元,增长25.7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9%。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71亿元,增长15.4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6.29亿元,增长16.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40.6亿元,增长16.5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20亿元,增长17.55%;其他行业零售额2.2亿元,增长1.33%。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比重逐步提高。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22.7亿元,增长27.67%,占贸易业的比重为16.15%,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7个,增加1个;商品总成交额23.55亿元,增长20.58%。

消费品零售结构升级加快。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3.5%,通讯器材类增长23倍,金银珠宝类增长3倍,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49%,家具类增长121.87%,书报、杂志类增长32.73%,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5.54%,家用电器和音像材类增长132.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0.1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3.0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贸进出口总额再迈新台阶。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8063万美元,其中进口1618万美元,出口16445万美元,增长29%。其中外贸流通企业出口5239万美元,增长79%;生产企业出口7217万美元,增长10%;三资企业出口3989万美元,增长22%。出口商品情况:纺织服装产品出口5325万美元,增长174%;机电产品3832万美元,下降7%;农副产品2568万美元,下降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81万美元;日用杂品及其他3339万美元,下降77%。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1个。实际使用外资1.86亿美元,增长16.5%。其中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41亿美元,增长67.67%;第三产业0.42亿美元,下降39.21%。全市合同外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9个,下降5%。全年实际引进市外资金284.2亿元,增长32.24%。合同引资5000万元以上的省外工业项目80个,合同引资亿元以上的省外工业项目20个。

旅游业加快发展。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获得成功,绿、红色旅游持续发展,境内外旅游市场全面升温。全年接待海外游客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48%;旅游外汇收入1013.4万美元,增长78.77%;接待国内游客760万人次,增长32%。国内旅游收入40亿元,增长25%。旅游总收入40.8亿元,增长26%。占GDP比重为9.04%,其中:旅游商品收入9.63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为23.6%。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7处。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公路,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5216万人,货物运输量45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8%和37.9%;旅客运输周转量2422866万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316535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2.3%和73.7%。

水路,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85.8万人,货物运输量170.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18.9%;旅客运输周转量3151万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3075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14.5%。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7.07万辆,比上年增长14.9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12万辆,增长17.38%。民用轿车拥有量1.40万辆,增长33.33%,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0.77万辆,增长54%。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3.04亿元,增长17.19%;邮政业务总量2.17亿元,增长30.72%。年末本地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6.39万门,比上年增加10.35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99.89万户,增加3.9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5万户,增加30万户。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59万户,增加3.7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39亿元,增长17.1%。财政总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2.6%、18.2%和9.1%。财政支出68.5亿元,增长23.6%。其中,基建支出增长33.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7.1%,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64.8%。各项重点支出和应急支出得到保障。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45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1亿元,增长19.2%。其中,企业存款60.3亿元,增长12.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35.7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4.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1亿元,增长9.5%。其中,短期贷款193.5亿元,增长7.4%;中长期贷款125.2亿元,增长17.8%。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19亿元,增长69.8%;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5.68亿元,增长5.8%。赔款和给付3.04亿元,增长114.1%。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53亿元,增长84.3%;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1.51亿元,增长155.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1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普九”验收;2006年教育总投入22.23亿元,同比增加2.43亿元,增长9%;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去年新增民办学校277所,达到1127所;改善了办学条件,新建、改建校舍42万平方米,拆除一、二类危房12万平方米。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1.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4.3万人。普通高中108所,在校生12.87万人。普通初中373所,在校生30.51万人。小学2276所,在校生67.85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4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投入科技经费1082万元,科技三项费1739万元,市本级科技三项费94万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64家,有17家民营科技企业被江西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1886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314人,县属科研机构科技人员200人;民营企业和县属科研机构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6215万元,研究与发展经费(R&D)经费支出2736万元。全市专利18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7631万元,技术交易额为3126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2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13个,总藏数95万册(件),增长14.5%。博物馆12个。全市共有广播电台5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04%,增加1.09个百分点;电视台10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7.21%,增加0.48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36个。其中,医院44个,卫生院222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9430张,其中医院615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1.39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2168人,增长2.13%。其中执业医师5142万人,注册护士399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0.7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59人。全市医疗机构共诊疗336.99万人次,健康检查4.19万人次。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有体育场馆214个,专业体育运动员12人,全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奋勇拼搏,共获得2枚金牌和1枚银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群众体育运动进一步普及,全年共发行体育彩票0.38亿元,比上年下降0.17%。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72‰,比上年下降0.09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86‰,下降0.0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86‰,下降0.08个千分点。年末全市公安户籍人口690.52万人,比上年增加14.52万人;常住人口639.6万人,增加4.45万人;城镇化率29.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32.1元,比上年增长13.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24.43元,增长9.24%。市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844.37元,增长22.92%,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5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01.94元,增长4.41%,其中食品支出下降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4.64%,比上年降低2.6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38平方米,增加0.42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2006年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6.43万人,增加3.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5.78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0.6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0.8万人,增加5.0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3.05万人,参保的退休人员7.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7.4万人,增加2.1万人。全年为6318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

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6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4万多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9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0.5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0.101亿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共有市级和县级环境监测站3个。监测的1个城市中,有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8个,面积67.1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9个,面积51.1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婺源县)。全市增加自然保护区4个,已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1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17.44万公顷,增长36.6%。全年造林面积2.81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7.7%,年末森林面积110.7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836.9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3642.5万立方米。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肇事、生产安全、火灾死亡事故216起,比上年下降15.95%;死亡252人,比上年下降14.58%。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023起,死亡事故184起,死亡211人;生产安全(工矿商贸企业)事故29起,死亡35人;火灾事故463起,死亡事故3起,死亡6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5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6.2,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1.7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4.5,均处于年度控制指标内。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