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抚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1 17:17:49 来源:抚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685次

2003年,是抚州发展进程中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一招三化”战略,万众一心,排难而进,克服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战胜了干旱和特大洪涝灾害等诸多困难,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高速增长,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得到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经济增长率创近6年来新高。人均生产总值4495元,比上年增长11.9%,按当前汇率折算,约合543美元。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8亿元,比上年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28.4%、42.8%和28.8%。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率分别为:一产为0.6个百分点,二产为7.8个百分点,三产为4.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总水平有所提高。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1.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居住价格上涨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9%,燃料价格上涨3%,建筑材料价格上涨2.1%,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下降0.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3%。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2003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了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多措并举,成效显著四大特点。全市从业人员181.3万人。年末安置失业人员1.36万人,劳务输出51万多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之内。

全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基础仍较薄弱,结构尚不够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优势产业还没有形成;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财政仍较困难,负债较重。

二、农业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2003年受严重干旱和粮食播面调减影响,重要农作物产量减少,经济作物产量增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2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36万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4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16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3935公顷,比上年减少14公顷,甘蔗播种面积7101公顷,比上年减少49公顷,蔬菜、瓜果播种面积11.0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760公顷。

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减产,蔬菜、水果产量稳定增长(见下表):

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161.51         -10.6

油料             万吨        6.42          -1.9

棉花              吨         4652          -0.4

甘蔗             万吨       38.44           0.6

蔬菜             万吨       152.3          -7.7

水果             万吨       19.09          53.8

柑桔            万吨        17.1          62.9

肉类总产量       万吨       21.37          -1.3

水产品产量       万吨        9.56          -1.5

农业特色种植业规模不断扩大,南丰蜜桔成为我省首个获国家批准的原产地域保护品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较快。2003年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81家,其中千万元以上龙头企业30家,昌顺、飞环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还有8家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多个,联系农户20万余户,在全国大多数城市建立销售网点3000多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占GDP比重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在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3.62亿元,下降35.7%;集体企业增加值2.76亿元,增长6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62.3%,非国有工业比重上升较快,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白酒              吨        5467          -1.2

啤酒              吨       44233          32.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纱                吨       21854         135.7

机制纸板          吨       43580          58.7

农用化肥          吨        7221           1.0

化学纤维          吨       15673          27.1

中成药            吨       329.2           -0.4

水泥             万吨       35.7           21.8

汽车              辆        2436          194.6

录放音机          部       96611           12.5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5553          -30.0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明显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7.12%,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提高1.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快0.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0.5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9.6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1.7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增长0.8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完成50.2亿元,增长30.6%,实现税金2.34亿元,增长32.5%,实现利润1.69亿元,增长44.1%。医药、化工、机械、纺织、建材、食品等行业对工业支撑力增强,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受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建设的带动,全市建筑业增加值为17.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79个,实现利润3641万元,税金8382万元,比增长13.1%和1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55.37亿元,比上年增长61.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36亿元,增长33.5%,更新改造投资3.95亿元,增长15.9%,房地产开发投资16.75亿元,增长108.7%。城市建设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达6.24亿元,是上年的1.88倍,城市建设以房地产开发和商贸市场建设为重点,老城市面貌有新的改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和京福高速公路抚州段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日产10万吨钟岭水厂动工兴建,工业园区已成规模,新城区建设着手启动。

房地产业是成为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增长最快的一大行业。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279.61万平方米,竣工105.2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5.71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35.5%、80.7%和60.8%。

五、批零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56.20亿元,增长10.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6.03亿元,增长9.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4.98亿元,增长12.1%,餐饮业零售额6.46亿元,增长15.9%,其他行业10.79亿元,下降3.5%。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成绩突出。2003年全市招商引资共签约项目1514个,其中正式实施的项目1503个,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引进市外资金72.79亿元,增长54.9%。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7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69个,1亿元以上项目24个。我市客商投资实际进资前几位的地区主要是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

外贸出口增长较快。2003年外贸出口14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三资企业出口735万美元,增长574%,内资生产企业出口344万美元,增长36%,外贸流通企业出口327万美元,增长20%。

七、交通、邮电

公路建设规模里程创历史之最。抚州至南昌高等级公路完成全面整修,京福高速公路、东临一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抚八线、临宁线等重点公路建设全面动工,县、乡公路建设完成总里程506.1公里,至2003年,全市一级公路113公里,二级公路47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14622公里。拥有各种车辆17.67万辆,其中汽车2.68万辆,增长32.3%,公路旅客周转量18.60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0.68万吨公里。

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1969.14万元,比上年增长1.6%,电信业务收入5.56亿元,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年末固定电话43.68万户,当年新增电话用户7.0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8.16万户,比上年增长22.7%。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1.66部/百人,计算机网络用户年末达13.64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形势稳定。200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3.73亿元,增长17.5%,其中:企业存款37.4亿元,增长2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65.33亿元,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160.66亿元,增长9.9%,其中:中长期贷款30.64亿元,增长29.1%,短期贷款124.86亿元,增长6.9%,城市信用社贷款9.94亿元,增长13.9%,农村信用社贷款39.33亿元,增长36.8%。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4.4亿元,增长41.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63亿元,增长54.8%,财产险保费收入0.78亿元,增长2.5%,全年支付各类赔偿支付2549万元,其中:寿险赔款1923万元,财产理赔款626万元,增长46.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高考质量综合评估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先后扩并组建了东华理工学院、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共有小学1818所,在校学生33.9万人,比上年增长1.9%,普通中学236所,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0.80万人,比上年下降5.6%,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07万人,比上年增长21%,中等职业学校25所,在校学生1.14万人,比上年增长42.5%,职业技术培训1.24万人,比上年下降3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16%,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9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坚持科教兴市主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2003年,全市共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级计划项目42项,获无偿资金233万元,比上年增长近2倍。科技成果显著。“广昌航天白莲1、2、3号新品种选育”成果获省200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市共组织科技项目成果鉴定21项,评出2003年度抚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个,2等奖5个,三等奖7个。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成果获抚州市科技进步1等奖。2003年全市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86项,技术贸易成交额4170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全市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0.1%,科技监测水平2002年在全省综合评分位于第9。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有艺术专业团体3个,文化馆12个,图书馆12个,演出场次291场,组织文艺活动185次,藏书78.3万册,举办展览67次。2003年全市有县广播电视站5个,乡广播电视站152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9.1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24%。

卫生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城镇医疗机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实行多种成份办医新体制,现已有5所国有综合性医院实行了转制,并新建民营医院4所。2003年以防非典为契机,强化我市公共卫生院建设。市、县(区)两级组建了医疗救治、疾控、公安三支应急队伍,全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9个,其中医院28个,卫生院160个,妇幼保健院1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9476人,其中医师3834人,护士2420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018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共夺取金牌38枚,金牌名次位于十一市中第6位,比上几届前移4位,提前4年实现了我市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中期规划。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市举办各种健身活动近万场(次),参加人次120.67万人。加强了中小学学校的体育管理,组织了全市体校和各县(区)体校进行了多种体育竞技比赛,并在全省少儿系列比赛中取得举重全省第一和羽毛球全省第二的好成绩。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的进展。2003年全市拥有各级监测站2个,全年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投资额达201万元,工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1276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2753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9.2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40.17%。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总人口376.11万人,出生率14.44‰,死亡率5.57‰,自然增长率8.87‰。非农业人口增加,年末达91.2万人,增长3.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比上年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比上年增长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9%。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4.24平方米,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7.56平方米,增长6.7%。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做到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2003年末全市参加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15.24万人、12.67万人、17.84万人、3.26万人、5.21万人。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6987万元,增长10.2%。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市有各类福利单位192个,床位5592张,社区服务设施647个,比上年增长2%。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0.59万人。

说明:

1、本公报所列各项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公报中中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数据以《抚州市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