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宜春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1 17:16:14 来源:宜春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765次

宜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宜春调查队

(2009年4月12日)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低温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克难奋进,沉着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全市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物价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格局,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15亿元,可比增长13.8%,增幅创14年来新高,人均GDP突破万元。一二三产增加值依次达133.59亿元、319.8亿元、161.61亿元,分别增长6.7%、19.4%和10.1%。分季看,前三季度增速小幅加快,依次分别增长12.5%、13.4%和14%,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略有放缓,全年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快速平稳态势。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250.327.5调整为21.75226.3,第二产业比重在2007年首次突破50%的基础上又提高了1.7个百分点,“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76亿元,增长22.4%,工业对宜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2%。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保持,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更加巩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规模实现三年翻番。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收入、财政支出分别较2005年增长110%、101%和124%,均实现三年翻番。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达到64.9亿元,增长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47亿元,增长28.6%。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6%,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90.8%。县乡财力不断增强。10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均在21%以上,樟树成为继丰城之后我市又一个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级市。丰城尚庄街道和高安八景镇的财政总收入双双超1亿元,实现了全市亿元乡(镇、街道)零的突破。重点税源稳步增长。全市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达62个,比上年增加18个,超亿元企业达6户,比上年增加1户。财政支出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4.4亿元,增长34.3%,是20年来支出增速最快的一年,支出保障明显增强。

市场物价高位回稳。受国际以基础原材料为主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2008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6.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7月比上年同期上涨7.1%为分界点,我市市场物价走出了一条前高后低的曲线。从8月份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5个月回落,表明控制物价上涨取得积极效果。

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领域和行业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资源约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农民工返乡增多,农民增收压力加大等等。

农业

农业生产加快发展。虽然受到年初冰雪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2008年农业仍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46.92亿元,可比增长8.65%。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共落实综合直补资金4.96亿元,发放水稻良种补贴1.04亿元。粮食连续5年增产,总产量达365万吨,增长3.71%。油料总产量15.2万吨,增长10.08%;水果总产量11.77万吨,增长6.24%;蔬菜总产量141.23万吨,增长21.5%。农作物全年种植面积86.61万公顷,增长3.31%。

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全市共发放能繁母猪补贴3854.37万元,受国家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推动,生猪出栏494.06万头,增长5.67%。家禽出笼3395.66万羽,增长11.95%;肉类总产量46.11万吨,增长7.38%。全年水产品产量达28.73万吨,增长6.01%。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44家,带动38万多农户,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200元。全年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企业总产值达131亿元,创利税16.8亿元,实现出口创汇7880万美元。全市“三品”农业快速推进,与上年相比,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论证数51个,增加14个;绿色食品论证数51个,增加3个;有机农产品论证数39个,增加7个。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试点扎实推进,全年共落实试点建设财政配套资金1.44亿元,878个试点村平均投入30多万元,并全部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高标准建设100个示范点。全市试点村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改水入户率99.95%,改厕入户率99.7%,改路率100%;拆除空心房44.6万平方米,建新房61.76万平方米,整修房屋99.19万平方米。制定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1002个,形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97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新建沼气池12520个,新建农村水泥(油)路1351.9公里。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亿元。2008年,全市67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12.85亿元,增长22.1%。其中,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185.9亿元,增长22.3%。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建材、机械、食品、医药和电力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31.89亿元,增长19.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58.9%。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工业产品结构改善。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06亿元,增长42.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6.47%。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在工业总量扩张的同时,注重增强企业实力,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8.39亿元,增长35.85%;实现利润40.22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6.89%,比上年提高38.32个百分点。

工业园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宜春经济开发区和8个县(市、区)工业园均为省级重点园区,其中7个工业园被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园。“江西上高台商创业园”由省政府批准设立,奉新县列入全省首个纺织印染集控区;省级产业基地10个,高安建筑陶瓷基地成为“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9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1159家,其中当年新增入园企业114家。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2.11亿元,增长40.67%;上交税金27.66亿元,增长39.74%;安置就业人员19.09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3.8亿元,可比增长5.3%。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2.60亿元,增长3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4.3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03.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为67.64%。

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建设

投资需求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达到360亿元,增长39%。城乡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49亿元,增长41.7%,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5.89亿元、241.12亿元和94.49亿元,分别增长72.1%、45.2%和32.3%,工业投资占到七成多。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12.44亿元,增长39.3%。新开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市新开工项目个数为733个,增长24.2%;新开工项目共完成投资额164.09亿元,占全市城镇投资总量的48.1%,增长53.5%。

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2008年,全市62个在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到位资金及完成投资双双突破80亿元,分别达82.17亿元和84.71亿元。宜春明月山机场通过国务院立项审批,洪屏电站基本完成项目专题规划论证,武吉高速公路、320国道大万线、宜春至安福二级公路全面完工,高安至胡家坊一级公路实现通车,丰城剑邑大桥建成通车,曲江码头建设进展顺利,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正在规划设计,高安建陶基地铁路专用线已开工建设,樟树盐化工基地铁路专用线正在招投标。

城镇建设加速推进。2008年全市城市建设投入达25亿元,村镇建设投入达23亿元,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县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丰城、樟树、高安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其他6个县均调整了城市总体规划,新城区建设如火如荼。2008年全市城镇人口207万人,城市化率达38.2%。突出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继续实施“城市扩张战”,宜阳新区规划基本完成,核心区工程全面拉开。围绕建设中部最佳宜居城市,中心城区“13579”绿色工程深入推进;人口倍增计划顺利实施,中心城区户籍人口达31万人。

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9.85亿元,增长36%。商品房开发结构性增长明显,住宅投资仍然占据房地产开发主导地位,全年住宅投资31.69亿元,增长30.6%,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达79.53%。全年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53.45万平方米,下降32.5%;商品房销售额26.05亿元,下降22.1%。

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水泥170.2万吨/年,城市污水处理0.01万吨/日,改建公路859.95公里。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2008年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9358人,在校学生26666人;普通高中招收学生32252人,在校学生87152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39112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96696人;小学在校学生47911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在园幼儿122420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6045人。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普通高考二本线以上人数连续10年居全省前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首届青少年科技小发明竞赛活动圆满成功,首开了全省青少年科普竞赛活动之先河。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取得新成果。2008年末,全市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1173人,其中29153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部门专项资金2990.5万元,增长112%;争取上级科技计划项目88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4项。全年共验收鉴定科技成果91项,其中省级鉴定40项,市级鉴定51项,专利申请373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1项,成交额1934万元。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2008年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4151公里,等级公路里程8500公里;全市通水泥(油)路的行政村达到2075个,通畅率81.95%。具备1000吨以上货轮通航能力的樟树港成为赣江三大码头之一;国家已正式批准建设的宜春明月山机场,离市区仅5公里。客货运输营运能力得到增强,全年公路汽车客运量5125万人,下降1.06%;旅客周转量25.97亿人公里,增长3.48%;公路、水路货运量4759.7万吨,增长1.30%;货物周转量45.12亿吨公里,增长0.6%。全社会汽车拥有量9.95万辆,增长17.06%。

邮电通信服务功能日臻完善。邮电通信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98亿元,增长17.4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亿元,增长11.51%;电信业务总量14.88亿元,增长18.75%。固定电话用户83.57万户,下降2.44%,其中住宅电话79.3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5.36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70.7万户,增长11.44%,移动电话普及率31.38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3.79万户。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19.7万人次,增长17.2%;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2亿元,增长40%。接待海外旅游人数31600人次,增长26.5%;旅游外汇收入850.32万美元,增长9.65%。宜春中心城区“旅游升温战”成效显著,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天工开物园、月亮湖、月亮湾文化园、月亮文化景点相继完成建设,启动了五星级酒店和梦月山庄主体工程,开通了上海—明月山旅游专列,开启了日本、韩国及香港“禅院行”旅游,开拓了上海、浙江两大新的旅游市场,首次接待一次性800人以上的旅游团队。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组建了市旅游集团。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月亮文化节暨经贸活动周以及香港等地的旅游推介活动。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全年接待游客62万人次,增长24%;实现各类门票收入51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财政收入3050万元,分别增长70%、81%和47%。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42亿元,增长2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14.06亿元,增长22.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9.51亿元,增长24.8%;其他行业零售额848万元,增长30.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6.36亿元,增长24.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4.06亿元,增长22.9%。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从限额以上商品分类情况看,汽车、家用电器、金银珠宝等热点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其零售额分别增长59.4%、52.7%和47.1%。

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赣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工程已全面竣工,赣西烟草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008年总成交额31.65亿元。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达49个,其中零售企业24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对外经济和横向经济联合

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组织和参加一系列招商引资和对外经贸活动,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签约引进超亿元重大项目106个,实际利用外资2.94亿美元,增长10%;引进市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46亿元,增长12.8%。

对外贸易在逆境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2008年尽管国际市场需求趋缓,但全市对外贸易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各月累计出口总额增速始终保持在27%以上,全年外贸出口2.85亿美元,增长34.9%,产品出口到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10514万美元,增长44.07%;生产型企业出口额达到2.17亿美元,增长37.79%。出口产品结构得到调整,形成了鞋类、化工、纺织服装、机电、农产品等多种产品出口的格局。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3.15亿元,较年初增加117.9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10.4亿元,较年初增加14.6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48.45亿元,较年初增加92.06亿元。信贷融资力度加大。2008年下半年中央对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从紧”转变为“适度宽松”,我市信贷融资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6.22亿元,较年初增加57.5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64.89亿元,较年初增加27.4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14.91亿元,较年初增加22.08亿元。12月,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合计155.69亿元,现金支出合计159.75亿元,全年累计回笼现金24.17亿元,同比多回笼17.16亿元。

保险业加强服务创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宜春市保险行业协会统计,全年保费收入19.4亿元,增长52%,其中财产保险4.5亿元,增长27%;人寿保险14.9亿元,增长62%。全年支付各类赔款3.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2.9亿元,人寿险给付0.3亿元。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站)19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0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7.95%;一百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7.98%。城乡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80个,有线电视用户35.8万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率列全省第一,“广播村村响”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农村文化“111工程”稳步实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村一品”活动全面开展,工作经验向中宣部推荐。万载得胜鼓等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靖安水口东周古墓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高安华林周岭造纸作坊遗址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宜丰天宝古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明月山国际华人华文作家笔会成功举办,《况钟明断十五贯》等一批优秀戏曲、影视和摄影作品获全国大奖。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省首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万载县创建省卫生县城通过考核鉴定。2008年,10个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全面完成,11个卫生监督所全部独立运行。年末拥有各类医院40所,街道、农村卫生院180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3087张,其中医院病床7003张;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798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执业医生6577人,注册护士5812人;专科疾病机构11所,人员328人;妇幼保健机构11所,人员619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所,人员467人;卫生监督机构11所,人员229人。

体育工作再创佳绩。杨文军在北京奥运会上蝉联男子划艇双人项目金牌,我市代表队赴法国参加《城市之间》国际版决赛,在10个国内参赛城市中名列第2。

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稳下降。据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74‰、死亡率5.9‰、自然增长率7.84‰,年末人口为544.46万人。出生人口素质得到提高,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得到控制,奉新县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据城市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44元,增收1143元,增长10.6%;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82.92元,增收569.46元,增长13.84%。在收入稳步提高的同时,居民消费逐步升级、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394.1元,增长20.0%,恩格尔系数为39.3%,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5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40.85元,增长12%,恩格尔系数为48.56%,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08平方米。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380元,增长18.32%。

民生工程保障全面落实。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7亿元,解决困难群体“4050”人员就业1.1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城镇新增就业10.34万人。城、乡低保户月人均补差分别达到151.18元和56.6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2.4%。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分别为51.45万人和62.81万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360.68万人。儿童一类疫苗全部实行免费接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4.3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8491名普通高中贫困生、3.01万名中职学生和2016名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政府资助。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6.6万平方米;采取住房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廉租住房受益家庭6861户,基本实现了保障对象的应保尽保。搬迁深山区移民2518人。农村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经验得到中国残联的充分肯定。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继续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57.76万吨标准煤,增长11.44%,能源消费增速低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21.4个百分点。其中,电力消费量44.93亿千瓦时,增长19.3%;煤炭消费量1175.2万吨,增长18.4%。万元GDP综合能耗1.2883吨标煤,下降4.02%。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1个,环境监测人员132人。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减排指标全面完成,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宜春经济开发区成为首批省级创建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城市环境质量列全省第三。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一级优的天数为80天。饮用水源得到保护,宜春境内7条主要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在III类水标准以上。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所列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