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赣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1 17:02:19 来源:赣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12次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经济持续加快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398.01亿元,增长12.7%,增幅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00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2.79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151.22亿元,增长14.5%。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2、6.0和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由上年的29.2:32.7:38.1提升至28.6:33.4:38.0。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47亿元,增长59.35%。税收增长快,各项税收收入29.8亿元(不包括农业税收),比上年增长29.3%。其中二产业税收17.93亿元,三产业税收11.87亿元,分别增长40.1%和16.1%。财政收入呈现出近几年来“增幅最快、质量最优”的良好态势。全市财政总收入38.35亿元,增长22.2%,增幅创1996年以来最高纪录;地方财政收入22.84亿元,增长16.1%。全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到9.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以工商税收为主体的增长格局,工商各税增长22.2%,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达到52.2%,比上年增加2.6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改善,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预算内支农支出增长23.7%,教育事业支出增长15.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3%;由财政负担的工资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基本保证了再就业、养老保险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支出需要。

物价水平温和上扬。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八大类项目价格“二升六降”,食品类价格较大幅度的上升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拉动因素。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0.8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经济粗放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

粮食生产出现好形势。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关于“三农”政策的全面落实,以及市场价格导向的作用,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768.15万亩,比上年增长22.6%。粮食亩产增加17公斤,达到335公斤;全年粮食总产量创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达到257.39万吨,增长29.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产值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全市有196家,比上年增加41家,其中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102家,增加34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50.3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31%。全市拥有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600多个,拥有会员7.8万名,联接农户20.3万户。

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以脐橙为主体的果业发展加快。年末实有果园面积202.33万亩,比上年增加24.10万亩,其中脐橙面积增加24.61万亩,达到99.69万亩。水果产量45.50万吨,增加10.93万吨。其中,脐橙产量22.23万吨,增加8.85万吨。脐橙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比重近50%。蔬菜、果用瓜、油料、甘蔗、烤烟等经济作物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种植面积虽然减少,但单产明显提高。

畜牧水产生产形势好。生猪生产进入了七年来增长最快、价格最高、效益最好的时期。全市推广建设了100多个生态养殖小区和一大批有规模、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场。生猪散养农户占有率下降,规模养殖占出栏总数已达45%以上。初步建成以定南、信丰、南康、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县(市、区)为重点的外销生猪基地。肉类总产量52.62万吨,增长10.85%。水产品养殖结构优化,品种增多,特种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59.98万亩,增长1.13%。

林业和水利建设稳步推进。当年完成造林面积8.0万亩,其中用材林1.5万亩,防护林5.03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5.11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26.23万亩。全市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85座,引水工程5.13万处,排灌站2392处。全年有效灌溉面积391.7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31.47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8.99%和75.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7.7亿元,增长21.7%。在经济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23.2%提高到24.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达到42.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32亿元,增长39.64%,增速比上年提高15.8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7.49%。股份制企业成为规模以上工业的主体,所占比重达到54%;外商投资及港澳台资企业成为工业高增长的引领者,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33个百分点。行业发展重点突出。全市34个工业行业中有13个年增加值超过亿元,增加值比重达到83%。工业园区发展态势喜人,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28.47%,比上年提高15.69个百分点;上缴税收12.49亿元,增长38.54%;实现利润6.47亿元,增长59.35%,34个工业行业中有28个实现盈利,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50户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5.96亿元,利润4.76亿元,税金8.21亿元,分别增长55.4%、64.2%和35.4%。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1%和68.4%。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7.84亿元,增长11.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6.3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7.6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7.27%和12.41%。全市建筑业企业上缴税金3.30亿元,增长39.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随着赣粤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公路建设为主体的基础建设投资急速缩减,但私营企业、港澳台及外商、个体等民间投资进一步活跃,稳定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形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增长1.61%。其中,城镇以上基本建设投资74.97亿元,下降19.58%;更新改造投资11.67亿元,增长62.2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房地产开发加快发展。全年房地产投资20.14亿元,增长49.81%;商品房销售额16.91亿元,增长49.65%,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49.73%,所占比重为99.6%。

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市有15个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达14.03亿元。赣定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赣龙铁路全线贯通;昆厦高速公路赣州段、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赣州段已立项,高速公路“两纵两横”构架初具雏形。赣丰线公路改造、吉安至赣州500KV输变电等工程进展顺利。

五、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全市完成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74.08平方公里。新建、改建了城市道路面积239万平方米、排水管道132公里、公厕25座、垃圾中转站10座、桥梁11座,新增城市供水能力6.2万吨/日,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5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75%。中心城区共完成投资8.31亿元,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8.27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32平方公里。通过实施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城市出入口重点工程、小街小巷改造工程、路灯照明工程,中心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快速提升。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市村镇建设总投资14.2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1亿元,较大地改善了村镇人居环境。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近2.4亿元,新建县乡村水泥路1200公里。

六、国内贸易

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91亿元,增长12.30%,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农村市场消费进一步激活,成为我市消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13%,增幅比上年提高5.1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拉动全市消费增长5.15个百分点;餐饮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我市消费增长的稳定推动者,继上年增长15.65%又进一步提升至19.94%;批发零售贸易业加速向规模化发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51.99%,所占比重达9.4%,提高2.5个百分点。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0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成交额在5亿元以上有4家。总成交额达到85.08亿元,增长15.68%;零售额为18.1亿元,占全部零售总额的13.4%。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我市进出口贸易遍及70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3705万美元,增长88.9%。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出口28950万美元,增长121.25%。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156家,比上年增加47家。全市有七个县(市、区)出口超过千万美元,其中章贡区、瑞金市分别达到7663万美元、7301万美元,两市区占全市出口的52%。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市出口的主体,占出口总量的66%。进口14755万美元,增长46.79%。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08个,批准外资额6.2亿美元,增长21.46%;实际利用外资5.39亿美元。利用外资三项指标均创我市历史最好水平;全市引进内资项目1055个,合同引资186.98亿元,实际进资176.11亿元,增长21.13%。引进的大项目比例不断增大,全市引进千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378个,占合同项目的35.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引进的内资项目中工业占69.6%。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公路运输条件加快改善。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671公里,新增120公里。市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7公里。乡镇通水泥路90%以上,有3395个行政村通公路,通公路行政村比重为97.70%,其中通水泥路率为38%。全年更新营运货车1852辆,拥有营运货车1.12万辆,更新营运客车305辆,拥有营运客车2359辆,客运出租车731辆。

运输市场全面发展。全年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18.29万吨,增长27.62%,旅客发送量261.05万人,增长14.62%;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94815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401572万人公里,分别增长5.39%和3.00%;水上运输客运量85.8万人,货运量610万吨,分别增长3.38%和9.24%;赣州机场有通广州、厦门、北京、深圳、上海、温州等航线,安全保障飞机起降1102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69万人次,增长29.2%,平均客座率58.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4.76亿元,增长32.0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0亿元,增长20.64%;电信业务总量22.56亿元,增长33.25%。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07.96万户,比年初增加27.9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达110.49万户,新增10.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7.47万户,新增17.5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4部。通电话的行政村337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7.06%。因特网上网用户10.24万户。

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以召开“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为契机,新建客家文化城、宋城文化公园、龟角尾公园旅游景点,龙南客家围屋、文庙、慈云塔等一批历史悠久“古迹”重现经典,提升了赣州作为新兴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全年入境旅游、商务、探亲人数为4.49万人,增长114.83%。旅游外汇收入1336.39万美元,增长102.41%;国内旅游人数586.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64亿元。

九、金融和保险

金融机构贷款质量继续好转。全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8.20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3.8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减少7.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3.40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0.65亿元,比年初增加60.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2.82亿元,比年初增加14.3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30.85亿元,减少0.35亿元,基本建设贷款59.65亿元,增加19.92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48.00亿元,增长34.52%。

保险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八家商业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1.59亿元,增长11.8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3亿元,增长19.14%;人身险保费收入9.66亿元,增长10.5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6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01亿元,人身险各类给付支出0.62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全市5所普通高校招生17755人,比上年增长39.87%;在校学生53085人,增长47.82%;毕业生9682人,增长82.71%。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市25所职业学校招生14389人,增长14.53%;在校学生32244人,增长0.24%。基础教育稳步发展。483所普通中学招生196925人,下降3.68%;在校学生582121人,增长3.72%;毕业生183859人,增长13.32%。3080所小学招生153173人,下降4.39%;在校学生786870人,下降1.42%;毕业生136084人,下降17.42%。学龄儿童入学率97.51%,小学升学率99.54%,初中升学率44.0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71万人,增长0.8%。实施市级以上工业类科技项目44项;全年通过国家和省鉴定的科技成果38项,增长18.75%,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2项;评定市级科技进步奖25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4项。申请专利7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4项。科技部攻关项目“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试点城市”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全市19个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共演出2642场。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特色文化村活动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深入开展,章贡区解放街道西津路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崇义县人民广场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全市74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群众达70万人次。

广播电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一轮自然村“村村通”开始启动,全市通广播电视的村有3331个,占95.9%。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2%,电视人口覆盖率94%。《赣南日报》全年发行1656万份,《赣州晚报》发行484.8万份。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得到加强,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各县(市、区)基本都成为结核病控制项目县,覆盖人口达9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进行。公民无偿献血工作卓有成效,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的比例已达65%,总成份血的使用率为88%,分别比上年提高2.4个和23.9个百分点。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42所,其中医院68个,卫生院319个;拥有病床位1.1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69万人,其中医生0.65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运动员在省级比赛中,共获金银铜奖牌99枚,其中金牌35枚。全市共举办247次运动竞赛会。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十二、资源与环境

认真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全年基本建设实际占用耕地9976亩,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退耕33127亩,土地整理复垦新开发补充耕地17798亩,耕地占补实现基本平衡。耕地减少的状况得到有效扼制。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市有13个环境监测站;全年完成治理污染项目25个,总投资3083万元;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52.3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2.47%,建成噪声达标面积16.6平方公里,城市区域环境的噪音平均值为55.9分贝,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城区空气质量状况良好,主要污染因子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酸雨频率继续呈下降趋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20.31%,粪便处理率57.45%,水冲公厕比率74.71%,分别提高17.07、14.92和10.56个百分点;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三清三改”成效显著,全市新增改水受益人口13.59万人,新增卫生户厕2.8万户。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市国家界定的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长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主要河流水质基本稳定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标准。城市地面水和饮用水源符合功能区划要求,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东江源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已获国务院批准,目前我市已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面积165.3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2.8%。全市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3.12万亩,其中完成封育治理面积49.04万亩。

十三、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845.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7.56万人,占80.12%,下降0.7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17‰,下降0.34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增长9.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增长13.97%,是1998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

居民生活质量稳定上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为40.03%,农村为51.43%。年末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882元,比年初增加554元。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分别达到5509元和1837元,增长8.23%和9.80%。在一般消费支出稳定增长的基础之上,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加快,住房、通讯、休闲旅游消费明显增长。城市住户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47平方米。农村住户人均住房面积27.28平方米。

十四、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就业人数为422.65万人,比年初增加3.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68.50万人,增加1.9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共拨付救灾款2060万元,规划建设13个灾民新村;全市4.72万户,10.5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投入资金1568.3万元,改(扩)建敬老院64所;对10.75万户,28.30万贫困群众及4.41万名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了减免农业税政策;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3.62万人,增长3.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职工33.42万人,比上年增加15.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9.5万人,增长8.1%。

注:1.本公报指标为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