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新余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1 16:45:25 来源:新余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339次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人口小市向经济强市跨越、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新余的目标,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决战决胜“工业500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在又好又快轨道上取得重大突破。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据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7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速列全省第一,连续六年实现15%以上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5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77.45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76.22亿元,增长12.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24779元,比上年增加5605元。按全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200美元,比上年增加812美元;标志着新余已经跨入了世界银行公布的中等收入水平的门槛。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7:58.9:30.4调整为8.8:63.8:27.4,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4.32亿元,增长24.8%,占GDP的比重达55.5%。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全年财政总收入4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年度增收首次突破10亿元;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14.9%,居全省第一。地方财政收入19.26亿元,增长38.0%。

市场物价呈结构性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45%(见表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04%,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1.84%、0.12%、2.00%、0.3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99%。

表1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项    目

指    数

居民消费价格

104.45

食品

112.04

其中:粮食

113.94

油脂

124.62

肉禽及其制品

131.67

125.33

烟酒及用品

100.37

衣着

98.16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88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49

交通和通信

98.0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64

居住

105.34

年末企业景气指数(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为162.09%;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为134.0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价格上涨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次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三产发展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资源消耗和环境承载压力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

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9.15万亩,比上年增长0.9%,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33.01万亩,增长0.6%;棉花播种面积6.93万亩,下降1.8%。粮食总产量54.05万吨,增产2.24万吨,增长4.3%。肉类总产量6.21万吨,下降1.8%;棉花产量9319吨,增长36.3%;苎麻产量3066吨,增长12.8%;水果产量27519吨,增长16.0%;水产品产量37209吨,增长11.4%。全年完成造林10.7万亩,增长12.6%,森林覆盖率达到53.8%。

表2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540496

4.3

棉花

9319

36.3

油料

11944

-13.5

苎麻

3066

12.8

水果

27519

16.0

蔬菜

164275

-15.1

生猪出栏

650124

2.5

牛出栏

56464

-20.0

羊出栏

22301

16.8

牛奶

272

-25.9

水产品

37209

11.4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6.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4.85万千瓦,增长9.6%;联合收割机560台,增长30.2%;农用运输车3600辆,增长9.1%。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39万吨。农村用电量20.11亿千瓦小时,下降7.0%。有效灌溉面积71.37万亩,新增0.62万亩。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全市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1.78亿元,试点村完成规划349个,完成改水360个,改厕360个,新建沼气114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0公里,实施中低产田改造3万亩,新开工和续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6座。新建住房10824间,粉刷房屋101.20万平方米,硬化道路623.27公里,整治排水沟480.21公里,植树7.78万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全市工业增加值155.4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9%,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3家,实现销售收入527.95亿元,增加值146.27亿元分别增长49.9%、31.7%,全面实现“工业500亿”目标。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加强。钢铁、光伏、新材料、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3.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0.2个百分点。

表3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增 加 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146.27

31.7

其中:轻工业

43.43

68.5

重工业

102.84

21.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61.87

11.9

集体企业

4.66

18.8

股份制企业

72.67

23.4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32.42

76.1

私营企业

34..64

31.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全年发电量42.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3.9%;钢材553.69万吨,增长14.3%;钢产量573.52万吨,增长10.5%;服装6058.5万件,增长42.8%;激光视盘机177.3万台,增长46.2%。

表4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217.11

2.4

乳制品

6523

-8.7

配混合饲料

58576

2.6

冷冻饮品

23712

-11.0

大米

万吨

63.70

42.6

激光视盘机

万台

177.30

46.2

54290

74.4

万米

593.66

7.7

苎麻布

万米

4981

-11.7

服装

万件

6058.52

42.8

皮鞋

万双

281.20

78.3

油漆

3273

83.0

焦炭

万吨

156.32

7.2

水泥

万吨

185.20

3.3

生铁

万吨

469.10

5.0

万吨

573.52

10.5

钢材

万吨

553.69

14.3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2.03

23.9

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46%;实现利润37.4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1%;实现利税总额58.58亿元,增长122.9%;亏损面为10.8%,下降5.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突破200点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233.43%,比上年提高56.53个百分点。

工业园区加速发展。年末全市入园投产工业企业达170家;安置从业人数3.81万人,净增就业岗位1.57万人,比上年增长69.9%;园区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174.50亿元、15.28亿元和17.41亿元,分别增长88.3%、199.0%和152.3%。

建筑业稳定发展。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0亿元,增长3.7%。具有专业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的建筑企业6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0亿元,比上年增长53.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9.7亿元,增长72.9%。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9亿元,下降48.3%;第二产业投资87.8亿元,增长137.0%,其中工业投资达87.8亿元,增长137.0%;第三产业投资51.0亿元,增长21.4%。非国有投资77.4亿元,增长48.8%。

表5 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行    业

投 资 额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139.7

72.9

农、林、牧、渔业

0.9

-48.3

工业

87.8

137.0

采矿业

6.7

-7.2

制造业

72.8

181.5

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6

-25.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5

776.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1.2

882.7

专用设备制造业

1.3

52.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7.2

2133.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3

42.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3

108.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

-8.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04

-90.6

批发和零售业

2.2

-15.5

住宿和餐饮业

2.0

625.2

房地产业

22.7

37.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0

12.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2

227.3

教育

3.8

126.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6

10.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5

-83.7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1

59.9

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市共实施重点工程项目120项。其中,新钢三期技改完成投资27.72亿元,赛维1600MW硅片和1.5万吨高纯硅料项目完成投资16.54亿元,分电330MW循环硫化床项目完成投资6.28亿元和江锂锂盐、电解镍项目完成投资4.40亿元;抱石大道、仙女湖大道等工程进展顺利。

房地产业有序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1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商品房竣工面积113.8万平方米,增长53.7%;商品房销售面积125.7万平方米,增长6.4%;商品房销售额20.2亿元,增长27.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42.5亿元,增长19.0%;农村零售额21.2亿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9.1亿元,增长16.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4亿元,增长26.8%;其他行业零售额2.1亿元,增长2.1%。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成倍增长。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3.10亿美元,居全省第三,比上年增长156.8%,居全省第一。其中,出口6.86亿美元,居全省第二,增长150.2%;居全省第一;进口6.23亿美元,增长164.6%。

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18家,合同金额4.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1.5%;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96亿美元,增长138.4%,现汇出资额居全省第二。实际使用国内市外资金75.41亿元,增长14.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公路、水路完成货物周转量11.5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8%;完成旅客周转量6.18亿人公里,增长1.1%。铁路全年发送旅客159万人,增长20.5%;发送货物768万吨,增长12.1%。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912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8934辆,增长24.1%,其中私人汽车13595辆,增加2636辆,增长24.1%。

表6 2007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运输方式

货物周转量

货物运输量

旅客周转量

旅客运输量

绝对数(万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万吨)

比上年增长(%)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绝对数(万人公里)

比上年增长(%)

绝对数(万人)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115467

6.8

2391

6.5

61849

1.1

1389

2.2

其中:铁路

768

12.1

159

20.5

公路

115163

6.8

1535

4.4

61338

1.1

1206

0.2

水路

304

-5.9

88

-3.3

511

4.3

24

4.3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03亿元,增长13.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1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6.96万户,农村电话用户8.1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7.92万户,年末达54.3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03万户,增长57.7%,增加2.21万户。

旅游市场繁荣。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9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3%;接待入境游客4046人,增长28.0%。国内旅游收入17.3亿元,增长26.0%;旅游外汇收入110.2万美元,增长26.0%。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运行稳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年末存款余额2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比年初增加34.7亿元,同比多增4.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1.4亿元,比年初增加10.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6亿元,比年初增加11.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3.8亿元,增长24.3%,比年初增加30.1亿元,同比多增6.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94.1亿元,比年初增加21.7亿元;中长期贷款51.0亿元,比年初增加10.1亿元。金融机构存贷差68.8亿元,比上年增加4.7亿元。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496.9亿元,比上年增长37.0%;现金支出500.3亿元,增长37.4%;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3.4亿元,增长1.5倍。

资本运作取得新突破。江西赛维LDK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一次性募集资金4.69亿美元,创下单个国内企业在美募集资金最多纪录,成为全省首个在纽交所上市的企业。新钢公司借助新华股份公司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87.11亿元。

证券业发展迅猛。年末全市证券营业网点3家,全年证券业总产值2.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倍;其中,营业收入1.51亿元,增长2.9倍;印花税1.29亿元,增长16.6倍。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53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1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24元。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1.59亿元,增长70.1%。其中,寿险给付0.96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款0.09亿元,财产险赔款0.5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普通高校在校生1.14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为2.5万人、3.1万人和8.5万人。全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特殊教育在校生197人。年末拥有幼儿园107所,在园幼儿2.17万人。全市共录取本专科生1.18万人,录取率为67.3%。新建扩建城区小学3所,新余高专新校区建设顺利推进。年末各类民办学校181所,在校学生7.5万人,高中阶段以上层次民办院校26所,在校学生5万人。

科技活动取得新进展。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64亿元,比上年增长60.6%,占GDP的比重为3.8%。地方财政科技投入0.28亿元,增长117.2%。41项科技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计划,10项产品获得省优秀重点新产品称号。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67亿元,占GDP的9.23%。

全市有11家产品检测实验室(中心、站),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5个。全市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4%;有线电视用户10.02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14%。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个,卫生监督检验所3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87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28人,注册护士1552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013张。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成功承办中日韩举重锦标赛等国际性赛事,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6枚、银牌3 1枚和铜牌37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12.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7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万人,出生率为13.50‰;死亡人口0.67万人,死亡率为6.00‰;自然增长率为7.50‰,比上年下降0.18个千分点。城镇化率为51.85%,提高1.85个百分点。

表7 2007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      标

年 末 数

比 重 %

总人口

112.58

100.00

其中:城镇

58.37

51.85

乡村

54.21

48.15

其中:男性

59.50

52.85

女性

53.08

47.15

其中:0-14岁

23.50

20.87

15-64岁

80.30

71.33

65岁及以上

8.78

7.80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76元,比上年增长16.0%;农民人均纯收入5010元,增长16.0%。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756元,增长23.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1.0%。年末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9.53平方米和50.05平方米。

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6.32万人,比上年增加2.4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1.05万人,增加0.02万人;第二产业22.98万人,增加0.30万人;第三产业22.29万人,增加2.13万人。年末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8.79万人,比上年增加0.13万人。建立再就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激励机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0.71万人,其中“4050”人员859人。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1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1万人,跨市劳务输出18.2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2万人。全年共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561.3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38万人。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发放农村低保金1615.9万元,享受低保人数3.4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8.6万人,增加3.5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6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58万人,增加0.08万人。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1.64万人,增加1.56万人。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0.40万人,增加0.30万人。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1.21万平方米,廉租房受益户数1092户。农村民政部门医疗救助人数3.08万人次,城市医疗救助0.15万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1010张,收养各类人员708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4个。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93.5万元,筹集社会公益金662.7万元。全年接收社会捐赠款25.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年水资源总量15.7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400立方米。全年降水量1052.1毫米,下降37.6%。年末全市315座大中小型水库蓄水总量11.14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41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0.1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1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4.16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为393立方米。全市基建占用耕地6.6万亩,减少2.9%,退耕还林2.15万亩。新增造地3900亩,耕地保有量122万亩。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设立环境噪声监测点143个。袁河新余段水质保持三类标准,袁惠渠水质由五类跃升至三类;孔目江和仙女湖两个饮用水源水质达到了饮用水源水质要求。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4.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8.54%;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减少2.7%,COD排放降低3.6%,城市空气质量除城西工业区域外均达到二级标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1.61%。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孔目江湿地公园二期、抱石公园一期改造完工,北湖公园改造加快推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8%,孔目江湿地公园被批准为全省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新余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6起,比上年减少91起,死亡57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03起,减少90起,死亡39人;工矿商贸事故13起,死亡18人。

注:

(1)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为快报数,其余各项数据均为年报数。

(2)公报中所列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