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九江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1 14:57:11 来源:九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24次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优化投资环境,主攻民营经济,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速度加快、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势头,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356.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15亿元,增长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3.22亿元,增长1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3%,拉动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4.39亿元,增长1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4%,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8∶48.0∶35.2调整为16.6:48.5:34.9。人均生产总值为7728元,比上年增加1036元。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见表1)。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7.0%;居住类价格上涨6.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基本持平;烟酒及用品上涨1.7%;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等类价格仍为下降趋势。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

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112.99,比三季度提升5.21点。企业家信心指数121.07。两项指数均在景气区间运行。

全年新增就业人员13.5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1.96万人;第二产业增加10.78万人;第三产业增加0.82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9.54万人,增加1.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基础还不稳固,进一步增收难度较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物价上涨对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有一些影响;煤、电、油、运紧张的压力依然存在等。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3.63万公顷,增长17.0%,粮食总产量达118.13万吨,增长33.5%;棉花播种面积4.24万公顷,下降5.9%,产量5.87万吨,增长10.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8.41万公顷,下降6.4%,产量11.08万吨,增长4.1%(见表2)。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2.9%;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2.87万公顷,其中当年新封面积871公顷;幼林抚育面积6.34万公顷。

全年肉类总产量12.47万吨,比上年增长3.9%。禽蛋产量1.88万吨,增长31.7%。牛奶产量1828吨,增长15.5%。全年水产品产量26.77万吨,增长5.8%。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8.41万吨,增长14.9%。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40.73万千瓦,增长22.2%。农业排灌动力机械47.31万千瓦,增长21.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吨)12.08万吨,增长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14亿元,比上年增加22.6亿元,增长33.4%(见表3)。产品销售率99.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61.4亿元,增长48.8%;实现利税17.9亿元,增长4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是2001年的2.2倍、2.15倍和3.16倍,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三年翻番的目标。

全市13个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1.30亿元,增长66.6%。产品销售收入90亿元,增长83.0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8.71亿元,增长26.29%。实现利润总额5.24亿元,增长51.4%。上交税金5.33亿元,增长70.0%。

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电子电力等行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主要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见表4)。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9.1,比上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94亿元,结束了多年的亏损局面。

全年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6.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88.83万平方米,减少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地区项目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5.60亿元,增长16.8%;更新改造投资39.59亿元,增长34.9%;房地产开发投资17.56亿元,增长42.2%;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5.39亿元,下降13.4%。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二产业投资66.31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投资73.25亿元,增长30.0%。

15个超亿元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2亿元。抱子石水电站第二台发电机组、赛得利年产6万吨粘胶短丝、环宇水泥、富达印染等项目竣工投产。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餐饮业增长24.1%,批发零售业增长17.6%。分地区看,城市快于农村,城市增幅高达22.5%,比县及县以下增幅高出9.2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支出来看,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34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54元。交通、通讯、住房、教育、旅游等消费热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总额1.8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9%。其中进口0.97亿美元,下降49.3%;出口0.87亿美元,增长73.6%。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3.08亿美元,同口径比增长22.7%。当年全市新签内资项目1576个,增长2.6%。实际引进内资159.03亿元,增长25.8%。

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为673.86万人次,增长10.6%。其中境外游客6.04万人次,增长54.6%;国内游客667.82万人次,增长10.4%。全年旅游总收入为43.70亿元,增长12.3%。其中外汇收入1662.56万美元,增长69.7%;国内收入42.32亿元,增长11.1%。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2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9.1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2%。其中,铁路9.04亿吨公里,下降27.7%;公路13.49亿吨公里,增长8.3%;水运46.66亿吨公里,增长41.1%。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6.88亿人公里,下降10.3%。其中,铁路5.30亿人公里,下降49.8%;公路21.40亿人公里,增长12.2%;水运0.18亿人公里,增长43.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70亿元,增长6.5%。年末本地城市电话用户49.72万户,下降4.9%;农村电话用户43.43万户,增长44.1%;移动电话用户73万户,增长6.1%。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43万门,增长9.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财政总收入35.08亿元,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81亿元,同口径增长23.0%。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9.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0.26亿元,比年初增加39.7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1.12亿元,比年初增加20.45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09.85亿元,增长14.6%;金融机构各项现金支出882.08亿元,增长13.6%。货币净回笼27.77亿元,增长57.8%。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0330万元,增长13.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243万元,增长3.4%;寿险保费收入66087万元,增长15.5%。赔款和给付19807万元,增长7.5%。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9667万元,下降5.2%;寿险赔款给付10140万元,增长23.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9个。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66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75项,市级86项,三项经费投入750万元。

2004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所,当年招生2.2万人,较上年增加0.4万人,在校生5.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2所,在校生2.46万人。普通中学358所,在校生34.45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0.73万人,初中在校生23.72万人。普通小学1430所,在校生40.35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5.4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22%。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3.2%和1.9%。成人高等专业学校招生0.20万人,在校生0.4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8个。广播电台1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3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1.2%,电视人口覆盖率92.1%。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卫生所室、个体开业)3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2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卫生机构14个。医院、卫生院床位943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9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0.91万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97人,妇幼保健机构414人。在医院、卫生院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医生0.38万人,护师(士)0.31万人。

2004年,我市运动员在国内和省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24枚金牌、20枚银牌和48枚铜牌。新建全民健身路径28条,健身广场1个。张丽萍在2004年残疾人奥运会上摘取一枚银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全年在通过销售中国体育彩票筹集的资金中,有61.7万元用于体育事业发展。

十一、环境保护

2004年末,全市市、县级环境监测站13个,环境监察部门6个。二氧化硫年日均值浓度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两个项目未超标。酸雨频率由2003年的35.9%增加到55.9%。年末在全市建成3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55.78平方公里;建成了19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352.1平方公里。

全市有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面积106.24万公顷。已建成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县级23个,面积18.4万公顷。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63.23万人。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9‰,比上年降低0.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95‰,比上年降低0.0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95‰,比上年降低0.14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9元,比上年增长10.8%;人均消费性支出5349元,增长7.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01元,比上年增加528元,增长22.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4元,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8%。职工年平均工资10618元,增长11.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8.85亿元,比年初净增27.42亿元,增长15.1%。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9272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达26.97万人,全年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38688万元,发放养老金52913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1.42万人,收缴医疗保险基金20936万元,收缴大病统筹基金1554万元,支付医疗保险待遇16858万元,大病统筹基金支付466万元。全市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9.5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923.13万元。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05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3639.41万元。

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5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4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32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3.42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6.20万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邮电业务总量仅含市邮政局和市电信公司,未含移动公司、联通、网通等业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