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江西

南昌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1 13:10:26 来源:南昌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891次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综合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2.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70.26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31.54亿元,增长11.5%。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9.9%、47.6%和42.5%调整为9.2%、48.9%和41.9%。

物价指数小幅上升。受2001年政策性调价影响,2002年1—9月物价同期比指数呈现上升趋势,9月份后政策性调价的滞后影响基本消失,指数有所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总指数为100.6。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不含上交中央库的两税收入)27.5亿元,增长22.1%。财政支出34.73亿元,增长22.6%。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微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解决。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29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29.76亿元,下降1.9%;林业1.08亿元,增长1.3%;牧业27.93亿元,增长4.8%;渔业18.52亿元,增长14.9%。种植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粮食总产量150.88万吨,下降6%;棉花总产量1580吨,下降54.2%;油料总产量7.6万吨,下降9.9%,蔬菜、水果分别增长2.0%、4.2%。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生猪出栏220.40万头,比上年增长2.4%;生猪存栏175.09万头,增长0.6%。年末家禽存笼2868.69万羽,增长21.3%。

水产品生产大幅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24.21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特种水产6.51万吨,增长16.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5.68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809台,小型拖拉机10457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8.99万千瓦。农村用电量5.13亿千瓦小时,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冬修水利完成土石方900万方,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47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312.99亿元,增长13.3%。

农业对外交往成绩喜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在深圳、香港、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大批优质农产品跻身于沿海和发达地区市场。全市农业引进外资合同资金613万美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2.2%,其中实际利用外资327万美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09.0%。全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顺利进行,使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减负幅度为37.8%,保证了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必要开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衷心拥护。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2002年,我市坚持以大开放为主的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全市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10.35亿元,增长17.6%。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0.16亿元,增长21.3%。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77.45亿元,增长22.0%;集体企业3.37亿元,增长15.7%;股份制企业39.55亿元,增长2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4.94亿元,增长30.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9.33亿元,增长17.2%;重工业增加值50.83亿元,增长25.4%。按隶属关系分,市属企业增加值61.00亿元,增长20.7%;中央省属企业增加值43.34亿元,增长22.5%。骨干企业保持强劲增势,全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6.27亿元,增长22.5%。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产销率97.62%,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产品结构继续改善。支农产品生产中,农用化肥下降40.4%,化学农药增长18.7%,小型拖拉机增长19.9%;原材料工业产品中,钢增长39.4%,成品钢材增长65.9%,发电量增长6.0%,水泥下降13.3%;轻工业产品中,饮料酒增长6.0%,卷烟增长2.8%,纱增长10.6%,布增长0.2%;在机电产品及耐用消费品中,汽车增长39.0%,彩色电视机增长38.4%,交流电动机增长50.2%,金属切削机床增长41.6%,家用电冰箱增长62.3%,冷冻箱增长19.1%。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08.22亿元,增长16.1%;实现利润13.74亿元,增长12.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0.3%,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23.77亿元,增长16.5%;实现利润10.43亿元,下降10.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9.4%,提高4.6个百分点。市属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93.74亿元,增长16.9%;实现利润8.18亿元,增长32.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9.9%,提高5.7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施工单位完成总产值70.56亿元,施工房屋建筑面积77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完成投资98.28亿元,增长78.4%;城乡集体投资24.0亿元,增长14.8%;城乡私人投资12.7亿元,增长38.9%。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完成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0.23亿元,增长69.8%;更新改造投资19.69亿元,增长45.0%;房地产投资28.36亿元,增长1.37倍。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部门完成货物周转量34.5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9%。其中:铁路14.02亿吨公里,增长21.5%;公路15.06亿吨公里,增长1.2%;水运4.51亿吨公里,增长18.7%;航空0.99亿吨公里,增长15.1%。旅客周转量完成73.55亿人公里,增长7.3%。其中:铁路42.83亿人公里,增长7.5%;公路21.29亿人公里,增长4.6%;水运0.15亿人公里,下降16.7%;民航9.28亿人公里,增长13.6%。全市货运总量3345.94万吨,比上年增长3.1%,客运总量4575.98万人,增长5.2%。2002年末,全市公路总长度2737.66公里。民航运输机起降架次达1.62万次,通航城市33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信能力和服务功能继续增强。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达2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函件3596.63万件,特快专递77.98万件,国内长途电话0.86亿次,国际与港澳台电话业务量97.57万次。全市邮路总长度6.55万公里,比上年增长18.7%。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3.36万门,新增25.36万门。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7.0万门,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达165.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89.59万户,其中:城市72.09万户,农村17.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0.09万户,无线寻呼用户4.96万户。年末全市电话普及率为19.96部/百人,其中城区38.84部/百人。年未互联网用户已达38.80万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定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主要特点:①从城乡市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51.6亿元,增长12.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2亿元,增长9.7%;②从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1.8亿元,增长14.3%;餐饮业零售额13.6亿元,增长12.5%;制造业零售额8.7亿元,增长6.7%;农业生产者零售额35.2亿元,增长5.5%;其他零售额0.6亿元,与去年持平。③分商品看:吃、穿类增长稳定,用的商品类加速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资料显示:吃的商品增长27.4%;穿的商品增长22.4%;用的商品增长42.7%。

全市城乡商品交易市场282个,全年市场成交总额2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7个,达到十亿交易市场有4个,其中:洪城大市场交易额102亿元,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交易额20亿元,省装潢建材大市场交易额18亿元,江西省五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交易额11亿元。

七、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继续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南昌地区进出口总额9.0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7.28亿美元,进口总额1.82亿美元。市出口总额1.33亿美元,同口径相比增长19.0%。

利用外资大幅增长。2002年,我市通过放开投资领域,创新招商手段,实行了全方位开放,加大了招商力度。在境内,举办了“北京恳谈会”、“深圳招商会”、“温州推介会”、“厦门洽谈会”、“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南昌项目洽谈会”等系列招商活动。在境外,突出港台,开拓欧美,开展了香港大规模招商,国外小分队招商等活动。2002年全市利用外资新签合同149个,比上年增长1.3倍;协议合同外资金额5.32亿美元,增长2.1倍;实际利用外资3.67亿美元,增长1.9倍。

国际旅游业不断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4.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2%,其中:外国人1.79万人次,港澳同胞0.56万人次,台湾同胞1.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43万美元。

八、金融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28.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7.07亿元,增长17.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65.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44亿元,增长14.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1.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7.10亿元,增长23.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16.0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33亿元,增长19.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340.75亿元,增长6.2%,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13.70亿元,增长34.0%。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999.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3%,现金支出1909.85亿元,增长28.2%。货币净回笼89.52亿元,下降4.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稳定发展。2002年末,市属国有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22万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3.13万人,比上年增长9.4%。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2002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44项,专利申请量860件。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技术交易签订合同1777项,技术交易额3.2亿元,增长35%。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全年全市招收研究生1548人,比上年增加371人,在校研究生3603人,增加983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37万人,增加0.69万人,在校学生13.27万人,增加3.04万人,毕业生1.65万人,增加0.34万人。全市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7.09万人,减少0.2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24.45万人,辍学率1.95%;小学在校生37.66万人,辍学率0.3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9.3%;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4%。在托儿童9.2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9.38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7444万人。全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达8.29万人,获得单科合格5.82万科次数,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378人,大专毕业证书的1962人。

十、文化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年末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11个,档案馆23个(其中综合档案馆11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9个。城乡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全市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发射和转播台2座,电视转播发射台和差转台25座。全年出版报纸5.15亿份,杂志0.66亿份,各类图书2.03亿册。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继续协调发展。我市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1枚;在全省各类比赛中获金牌258.5枚,银牌195.5枚,铜牌131.5枚。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面貌明显改观。2002年,我市以创建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为目标,以整治市容环境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使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今年我市重点推进了一江、两河、五湖、四景区及两个广场的绿化美化,新增公共绿地近150公顷;完成了市内重点道路、桥梁、高层建筑和城内四湖的亮化,新增灯饰3万余盏;完成了苏圃路、环湖路等7条道路的改造,完成了百盛广场、章江路和张家山3块低洼地发行拆迁工作,全年拆迁危旧房6.69万平方米;实施了胡惠元路堤、高新大道、昌东大道、洪都大道等城市道路骨架工程,完成了朝阳洲主干道建设、青山湖、象湖清淤截污及周边美化、抚河整治换水工程,以及玉带河一、二期3.3公里截污渠道建设和河床铺砌工程,启动了青山湖污水处理厂、青云水厂三期工程和城市道路照明中央自动监控系统工程。加大了城市供水、供气管网改造力度,实现了新建、改建项目管线统一下地。

公用事业继续发展。2002年城市公交系统在市区新辟、延长了一些营运线路,添置了208辆公交车,年末营运车辆达1160辆,营业里程达1350.3公里,年客运量2.84亿人次。城建系统自来水供水量3.69亿吨。年末使用管道煤气用户已达41.3万人,使用液化气达111.48万人,气化率为87.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全市完成治理项目12个,废水排放达标率53.7%,二氧化硫去除率16.9%,烟尘去除率47.7%,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4.1%。年末城市公共绿地面积837公顷,增长1.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55%。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8235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639元,增长6.9%。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21元,比上年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2664元,增长5.8%。

劳动领域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年末社会从业人员214.6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83.65万人,第二产业55.91万人,第三产业75.09万人。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51.8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36.7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48万人,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0.46万人。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有53.15万职工和18.1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53.05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建立农村社会保险网络15个。全市城镇社会服务设施265个,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99个,床位3648张,年末在院人数2893人。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人从业人数4863人。

注:①本公报所列各项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②国内生产总值为快报数。

③2002年邮电业务总量统计口径有所变化,其增长速度系按可比口径计算。

④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和预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南昌经济社会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