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宁德调查队
(2010年2月8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保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契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加快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和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向上、好于预期。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3.44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46.57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243.63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0%,上半年增长11.0%,前三季度增长11.4%,增速呈现逐季走高态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889元,比上年增长13.5%。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8%,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8%,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4%,上升0.6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1 %,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1.2%,服务价格下降0.9%。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0.9%,上半年下降1.3%,前三季度下降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9%。
表1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全市(%)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1
-1.4
-0.7
食品
1.3
1.8
0.2
其中:粮食
3.0
2.6
3.6
肉禽及其制品
-9.5
-8.3
-11.6
油脂
-11.3
-9.5
-14.2
蛋
1.7
1.1
2.5
水产品
7.7
8.4
4.4
鲜菜
6.3
2.2
14.4
鲜果
15.0
17.1
13.7
烟酒及用品
0.4
0.4
0.7
衣着
-6.4
-8.9
-1.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5
-0.6
-0.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
1.0
1.2
交通和通信
-2.9
-3.4
-1.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5
-0.9
0.3
居住
-4.2
-4.3
-3.8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66.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51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1.0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完成年预期目标任务104%。全年有1.03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年预期目标任务103%;其中城镇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793人,完成年预期目标任务111%。城镇登记失业率4%,低于省控制目标0.3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4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7.54亿元,增长13.7%;财政支出68.01亿元,增长25.7%。全市国税税收收入22.36亿元,增长7.8%;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28.51亿元,增长25.7%,其中税收收入21.13亿元,增长18.3%。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96.2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实现增加值113.44亿元,增长5.9%。
粮食种植面积 198.77万亩,比上年增加2.30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33.06万亩,减少1.7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94万亩,增加0.3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4.89万亩,增加2.73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5.47万吨,比上年增加1.44万吨,增产2.3%,其中稻谷60.00万吨,增加0.55万吨,增产1.1%。
表2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65.47
2.3
春收
4.50
9.3
夏收
5.76
-2.1
秋收
55.21
2.2
油料
0.48
2.5
其中:花生
0.38
9.2
油菜籽
0.10
30.3
甘蔗
4.04
22.4
药材
1.60
8.3
茶叶
6.59
5.1
水果
28.87
5.1
蔬菜
107.15
3.6
食用菌
12.42
7.4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9.30万吨,比上年增长2.1%。肉类总产量7.57万吨,比上年增长 2.6%。其中,猪肉产量6.55万吨,增长2.5%;牛肉产量0.06万吨,下降1.5%;羊肉产量0.11万吨,增长3.7%。生猪年末存栏62.20万头,下降1.1%;生猪出栏85.85万头,增长5.1%。奶产量0.24万吨,下降5.0%;禽蛋产量1.49万吨,增长0.8%。
全年水产品产量63.98万吨,增长4.5%。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29万吨,增长4.0%;海洋捕捞19.08万吨,下降0.3%;海水养殖41.61万吨,增长6.9%。
全年商品材产量21.4万立方米,增加1.7%。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快,全市已有1家国家级、21家省级、1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有10家茶叶龙头企业入选全国茶叶百强企业行列,福鼎白茶(太姥银针)入选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福安市被评为“全国十大产茶县”;福安市、福鼎市分别获“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白茶之乡”殊荣。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全年修复病险水库11座,完成海堤除险加固工程25.5公里、农村“上衔下延”工程348公里,建成危桥改造项目14个、农村客运站7个,农村候车亭160个。农村生活环境继续改善,全市已完成17个乡镇429个村的垃圾治理任务;福鼎市和全市8个乡镇、113个村实现农村电气化达标建设;全年改造农家书屋232个,新建农家书屋225个;完成214个行政村体育健身点建设;完成农村户用沼气建设9500户。全市15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基本实现了村庄布局优化、村落绿化、庭院美化、道路硬化、环境洁化、沟渠净化的目标。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9%。“造福工程”和滑坡险情村搬迁5560户25217人。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已完成整改村2171个,占已明晰产权村的99.5%;完成1550个行政村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林业小额贷款1.5亿元,获得银行贷款5000万元。完成海域使用确权发证852宗,确权面积256.78公顷。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