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宁德调查队
(2024年3月26日)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807.3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1.1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136.12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1270.08亿元,增长4.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4%。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06万元,比上年增长8.4%。
年末常住人口315.7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1.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96%,比上年末提高1.0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6.97‰,死亡率8.24‰,自然增长率-1.27‰。年末户籍人口354.6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9万人,6624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表1 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315.7
|
100.0
|
其中:城镇
|
201.9
|
63.96
|
农村
|
113.8
|
36.04
|
其中:男性
|
164.3
|
52.0
|
女性
|
151.4
|
48.0
|
其中:0-15岁
|
64.0
|
20.3
|
16-59岁
|
186.0
|
58.9
|
60岁及以上
|
65.7
|
20.8
|
其中:65岁及以上
|
47.2
|
15.0
|
全年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
表2 2023年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
市辖区(%)
|
居民消费价格
|
0.3
|
食品烟酒
|
1.6
|
衣着
|
-0.7
|
居住
|
-0.6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4
|
交通和通信
|
-3.4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3.0
|
医疗保健
|
-0.2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3.4
|
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8.46万户,比上年增加0.23万户;年末实有经营主体53.77万户,增长8.3%。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8.28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6.09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87.03万亩,增加0.02万亩。粮食产量48.11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稻谷36.14万吨,减产0.41万吨,下降1.1%。
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13.17万亩,比上年增加4.65万亩。茶叶总产量13.43万吨,比上年增长5.9%。其中,红茶产量2.79万吨,增长6.1%;白茶5.88万吨,增长6.1%;绿茶4.54万吨,增长5.9%。
全年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22.27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白木耳产量4.56万吨,增长1.2%;茶薪菇2.93万吨,增长0.5%;香菇2.33万吨,增长0.1%;蘑菇1.56万吨,下降17.3%;其他菇(以海鲜菇为主)7.17万吨,增长20.6%。
年末实有园林水果面积62.84万亩,比上年增加0.72万亩。园林水果产量61.29万吨,比上年增长3.9%。
全年林产品采集总量85.78万吨,比上年下降8.8%。
全年肉类产量11.95万吨,增长9.4%。其中,猪肉产量10.39万吨,增长12.4%。奶产量0.73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2.86万吨,增长5.7%。生猪年末存栏79.25万头,下降0.5%;生猪出栏131.43万头,增长13.7%。
全年水产品产量111.65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06.81万吨,增长4.3%;淡水产品产量4.84万吨,增长1.1%。海水养殖产量93.17万吨,增长5.5%。
表3 202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48.11
|
持平
|
春收
|
3.78
|
1.9
|
夏收
|
1.46
|
18.3
|
秋收
|
42.87
|
持平
|
油料
|
0.69
|
5.0
|
甘蔗
|
4.33
|
-1.9
|
药材
|
6.64
|
4.2
|
茶叶
|
13.43
|
5.9
|
水果
|
61.29
|
3.9
|
蔬菜
|
112.23
|
3.5
|
食用菌(干鲜混合)
|
22.27
|
2.0
|
现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8个,新增1个;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8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4个;拥有绿色食品467个,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农产品25个。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新增“两品一标”85个,发布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蓝皮书5部,上榜福建省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产品1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94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1%。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8.6%。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16.7%,重工业增长17.8%。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6.9%,制造业增长1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工业产品销售率99.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1.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4.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9%。
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21.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4.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18.2%,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53.6%,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增长23.1%,铜材料产业增长41.0%。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成为继锂电新能源产业后,宁德市第二个产值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21.40亿元,比上年增长35.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2元,比上年下降2.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3.4%,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5.45亿元,比上年下降12.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下降3.1%。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6.40亿元,增长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0.27亿元,增长4.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8.40亿元,增长5.7%;金融业增加值207.71亿元,增长14.7%;房地产业增加值144.17亿元,下降3.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8.7%。
全年公路通车里程13005.81公里,比上年增长5.6%;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96.84公里,铁路营业里程310.3公里。年末全市共有生产性泊位5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8800万吨,比上年增长9.7%。货物运输周转量190.6亿吨公里,增长10.2%。港口货物吞吐量7839.31万吨,增长14.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880.56万吨,增长15.8%;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78万TEU,增长12.3%。
全年公路和水运旅客运输量1922万人,比上年增长14.4%;旅客运输周转量10.6亿人公里,下降13.8%。
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814.37万人,比上年增长83%。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39.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6%。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5.1万辆,增长6%。民用轿车保有量21.8万辆,增长4.4%,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20.4万辆,增长4.8%。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快递业务量13798万件,比上年增长25.4%。电信业务总量33.30亿元,增长8.9%。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80.84万户,比上年增长0.3%。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35.22万户,增长0.3%。5G移动电话用户149.18万户,增长39.5%。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1.3万户,增长5.3%。移动互联网用户291.52万户,增长2.1%。电话用户普及率120.74部/百人。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127.12部/百人。5G基站8674个,增长54.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5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47.41亿元,下降5.0%;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87.16亿元,增长4.1%。
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8%,汽车类下降7.6%,粮油、食品类下降18.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5%,烟酒类下降7.2%,饮料类下降17.6%,服装、鞋帽、针织品类下降33.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6.7%,五金、电料类下降54.9%,家具类下降19.8%,日用品类增长31.3%,中西医品类增长8.6%,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4.4%,金银珠宝类增长4.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2.5%。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6.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1.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5%。制造业投资下降37.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民间投资下降29.5%。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41.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1.7%。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5.1%。
全市233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4.6%,其中新开工重点项目44个、竣工53个。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出口1100.2亿元,增长10.6%;进口400亿元,增长34.9%。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4个,比上年增加15个;合同外资总金额2.85亿美元,增长516.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0.19亿美元,下降64.7%。
“宁德—福州江阴—台湾”集装箱航线、中欧班列开通。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361.51亿元,增长32.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88亿元,增长25.3%。全市税收总收入299.21亿元,增长44.4%,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的比重为82.8%;地方级税收收入147.58亿元,增长44.8%,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5.04亿元,增长8.8%。其中,民生支出329.22亿元,增长11.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1.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11.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35.07亿元,增长17.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097.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3.42亿元,增长20.0%。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771.47亿元,增长46.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56.47亿元,增长31.1%。涉农贷款余额1758.73亿元,增长17.4%。
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04.38亿元,增长15.2%。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1家,其中财产险16家,人身险15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0.5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48.92亿元,增长4.3%;财产险保费收入21.88亿元,增长11.0%。支付各类赔付及给付27.8亿元,其中人身险业务赔付16.68亿元;财产险赔付11.27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47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39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9元,增长7.4%。
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067元,比上年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715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667元,增长7.1%。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7%,其中城镇为35.1%,农村为39.8%。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0.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2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98.07万人,增加5.8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2.68万人,增加0.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5.34万人,参保率达99.42%,其中当年新增参保登记人数0.4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1.86万人,减少233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92万人,增加1.42万人。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9.9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8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9.7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0.17万人。
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324人,比上年增加182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51万人,比上年增加0.32万人。城乡特困人员16102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年平均标准分别为9236元、25812元。
年末各类养老床位数2.61万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实验室11家,其中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创新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新型研发机构34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26家。众创空间38家,其中国家备案1家、省级20家、市级17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8家,新增5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39家,新增27家。
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420项,技术交易额达36.18亿元。全市商标有效注册总量95967件,比上年增加8612件。驰名商标总数46件,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94件,其中,新核准4件。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275项。全年检定校准计量器具13万台件。
全年新增专利授权614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3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905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102件。有效发明专利4076件,比上年末增加1088件。
全年高等学校招生5902人,在校生2.12万人,毕业生5737人。普通高中招生2.36万人,在校生6.43万人,毕业生 1.77万人。初中招生4.24万人,在校生12.86万人,毕业生4.17万人,初中净入学率99.17%。普通小学招生4.42万人,在校生28.19万人,毕业生4.23万人,小学净入学率99.99%。学前教育在园幼儿9.83万人,学前教育普惠率93.51%。特殊教育招生651人,在校生3494 人,毕业生602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1.35%。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市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名村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个、名村28个,中国传统村落155个,省级传统村落134个。
全市纳入文物保护名单的不可移动文物665处(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29个点、省级86处、市级55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个、省级 81个、市级22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省级102人、市级339人。
年末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队5个,电影院2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3个,非国有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34个,公共图书馆10个。
全市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1座,广播节目9套,电视节目9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2%。
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6207.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6 %;旅游总收入579.49亿元,比上年增长59.3%。现有A级景区71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4家。
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76个,其中,医院52个,卫生院107个,门诊部63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039人,注册护士10027人。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数1.87万张。
全年在全国及以上的竞技体育赛事活动中,宁德市运动员共获得32枚金牌、11枚银牌、14枚铜牌。年末全市共有注册在训运动员4036人,在省以上优秀运动队集训153人;社会体育指导员8821人,其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35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8.72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14.5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8%。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4.5万亩。根据森林资源管理年度更新数据,全市森林蓄积量5968.6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7%。累计建成省级森林城镇15个、省级森林村庄197个,比上年分别增加4个、13个。
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交溪、霍童溪、闽江段水质状况良好,主要流域功能达标率为100%。主要水库(古田、洪口、芹山)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3,优良天数(达标天数)比例为97.5%,细颗粒浓度(PM 2.5)为20μg/m³。城区环境噪声均值为56.6分贝,质量级别为三级。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68.4分贝,质量级别为二级。
全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1.51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9471.9公顷。全年发生森林火灾1起,受害面积6.52公顷。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7起,死亡29人,分别比上年下降3.5%和17.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76人,比上年下降22.64%。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社会保障等数据来自市人社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重点项目投资、铁路里程等数据来自市发改委;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水运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港口货物吞吐量、标箱数据来自市港务局;户籍人口、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对外经济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文化名镇、文化场馆、广播电视、非遗文物、旅游、传统村落等数据来自市文旅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宁德市分行;保险业数据来自金监总局宁德分局;科技型企业、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地理标志、商标数、质量检验等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医保数据来自市医保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安全生产、农作物受灾等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其他数据来自宁德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宁德调查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