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福建

宁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3-20 22:04:53 来源:宁德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011次

宁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宁德调查队

(2012年3月20日)

2011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环三发展战略,以“五大战役”和“五个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推动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7.8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39.54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增加值326.33亿元,增长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064元,比上年增长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7.1%,上升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9%,下降3.7个百分点。

图12007-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4.2%,上半年上涨5.1%,前三季度上涨5.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3%,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1.8%。

图2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73.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7.2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43万人,完成年预期目标任务10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8万人,完成年任务105%。全年有1.03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年预期目标任务103%。城镇登记失业率2.39%,低于省控制目标1.61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83.42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4.3亿元,增长34.1%;财政支出112.45亿元,增长29.8%。全市国税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36.02亿元,增长28%;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59.5亿元,增长37.4%,其中税收收入39亿元,增长29.2%。

图32007-2011年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90.3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5.63万亩,比上年增加3.29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34.84万亩,增加1.49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82万亩,增加0.0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9.67万亩,增加2.21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8.13万吨,比上年增加2.44万吨,增产3.7%,其中稻谷52.93万吨,增加1.08万吨,增产2.1%。

图42007-2011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9.86万吨,比上年增长4.1%。肉类总产量8.0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6.91万吨,增长3.6%;牛肉产量0.07万吨,增长4.8%;羊肉产量0.13万吨,增长8.5%。生猪年末存栏67.55万头,增长6.5%;生猪出栏90.52万头,增长3.6%。奶产量0.29万吨,增长23.4%;禽蛋产量1.57万吨,增长3.5%。

全年水产品产量69.48万吨,增长3.5%。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50万吨,增长0.6%;海洋捕捞19.02万吨,增长0.4%;海水养殖46.96万吨,增长5.0%。

全市木材产量83.05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5%。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6.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9.87万亩。

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市级122家。21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49.32亿元,增长15.9%;销售收入47.28亿元,增长16.9%;出口创汇2.42亿美元,增长26%;带动农户20.15万户。大力推进农业“五新”示范推广。共引进新品种279个,新技术10个,新肥料8种,新农药10种,新农机具22163台(套);建立市级农业“五新”推广示范点10个。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共有14家企业的34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新增产地认定面积1.35万亩;无公害水产品认证企业35家,产品58个,无公害养殖产地面积6.97万亩。全年完成户用沼气建设800户,完成率10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6.97%。全年完成造福工程和地灾隐患点搬迁4584户20200人。新建农村公路510公里,完成安保工程2700公里,全市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555条,建制村通客车率达8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66.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1.73亿元,增长26.9%,增幅连续七年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0.5%,集体企业增长35.3%,股份制企业增长30.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5%;轻工业增长29.0%,重工业增长26.2%。全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8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324家,比上年增加80家。

图52007-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的33个行业大类中有11个产值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3.8%,塑料制品业增长41.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7.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5.3%。七大重点特色产业实现产值71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电机电器实现产值187.13亿元,增长15.2%;电力实现产值124.82亿元,增长17.0%;食品实现产值193.74亿元,增长24.4%;船舶修造实现产值59.54亿元,增长25.0%;汽摩配件实现产值47.41亿元,增长26.0%;建材实现产值51.53亿元,增长29.0%;医药化工实现产值46.65亿元,增长15.7%。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43.92亿元,增长57.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60亿元,下降29.9%;私营企业49.47亿元,增长54.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6.50亿元,增长36.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1.25万平方米,增长38.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7.48万平方米,增长190.5%。

图62007-2011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20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城镇投资428.4亿元,增长35.3%;农村投资36.8亿元,增长54.9%。

图72007-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1.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8.43亿元,比上年增长67.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68.61亿元,增长83.9%。商品房竣工面积105.86万平方米,增长27.3%。商品房销售面积142.49万平方米,增长3.1%,其中商品住宅121.24万平方米,下降3.4%。商品房销售额111.09亿元,增长59.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市1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6.80亿元,其中116个在建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59.3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9.1%,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比去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投资64.9亿元,比增33.5%;33个预备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7.5%;进入市级储备库的项目共621项,项目总投资4277.37亿元。宁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宁德段、宁德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一期、福安海和高镍合金生产项目、屏南双氧水生产项目、古田鑫海大厦富宁购物广场等49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或阶段性投产目标,台湾义联集团联德镍合金项目、福安低碳合金薄板项目、宁德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8#、9#泊位等60个项目实现开工。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8.18亿元,增长1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76亿元,增长7.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42.20亿元,增长17.5%;餐饮收入额31.74亿元,增长16.2%。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7.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4.3%,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4.2%,汽车类增长9.3%。

图82007-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6.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出口14.37亿美元,增长47.5%;进口2.1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2.2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89亿美元。对台湾地区、韩国、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保持较快增长。

图92007-2011年进出口总额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0个,比上年增长5.3%;合同外资金额2.70亿美元,增长215%。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9亿美元,增长16.1%;按验资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95亿美元,增长34.0%。

全年签约外资合同项目34项,总投资28.49亿美元,合同外资12.29亿美元。新批5家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办理境外企业增资1项,总投资2402.5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8.3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公路通车里程944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8584公里,高速公路193.11公里。

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02.8万吨,比上年增长41.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136.72万吨,增长103.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6.68万户,比上年下降2.9%;移动电话用户255.81万户,比上年增长17.8%;互联网用户81.86万户。全年局用交换机容量491.27万户,新增69.5万户。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5%;旅游总收入70亿元,增长38%。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832.85万人,比上年增长22.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31.86万人次,增长22.2%;接待入境旅游人数0.99万人次,增长37.3%。同时,成功举办了首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文化节。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1.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56.36亿元,增长18.6%。

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02.25亿元,比年初增加17.85亿元。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86.27亿元,增加19.17亿元,增长11.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18.34亿元,增加13.27亿元。

图102007-2011年城乡居民

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股民资金开户数为4.5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74万户。全年股票、权证、基金交易量达322.12亿元,比上年下降19.6%。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0.6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6.93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21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0.5亿元;财产险赔款3.7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814人,在校生8408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8万人,在校生4.38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7.8%。普通高中招生2.27万人,在校生6.77万人,毕业生1.8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4.25%。初中招生2.47万人,在校生8.77万人,毕业生4.91万人,初中入学率96.61%。普通小学招生3.13万人,在校生17.45万人,毕业生2.68万人,小学入学率99.91%。特殊教育在校生306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94万人,入园率91.11%,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全市已审批设立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达200所。

图112007-2011年各类学校招生人数

全年新增17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及13家高新技术企业,并筛选推荐22家企业作为省第五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拥有省级创新型企业6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1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全市科研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特等奖1项。亚南电机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广生堂医药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取得历史性突破。确定福建福安闽东亚南电机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为宁德市首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市专利申请960件、授权63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1.8%和22.3%。

全年有45家47项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有3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和《巨峰葡萄系列标准》分获2011年福建省标准贡献一等奖和三等奖。今年共免费、减半检定计量器具3.19万台件,有32家电机企业获得3C认证。全年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3件,驰名商标总数达11件,居全省设区市第六位;新增福建省着名商标29件,总数达139件;新认定宁德市知名商标46件,总数达267件。新核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到23件,继续居全国设区市前列。全市注册商标总数达到8669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个,剧场、影剧院6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1个。年末广播电台1座(市级),中波广播转播台4座,调频广播发射台11座,广播节目9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84%;电视台1座(市级),电视节目2套,电视发射转播台10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35%;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8.97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9301公里。全市拥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均列全省各设区市第三位。宁德市艺术馆和福安、霞浦、福鼎、柘荣、古田等5个县(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试点县(福安、福鼎)完成验收。在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上签约2个文化项目,总投资8.2亿元;宁德主题馆被大会组委会授予“最佳展会展示银奖”。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54个,其中医院34个,卫生院105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88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933人,注册护士4339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9677张,比上年增加802张。

在国际大赛中,闽东籍运动员获得1项冠军;在全国级别的比赛中,获得9枚金牌;省级比赛中获得36枚金牌、52枚银牌、52枚铜牌。全年销售体育彩票2.82亿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2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9.2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水平)49.2%,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出生率13.0‰,死亡率6.6‰,自然增长率6.4‰。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756元,比上年增长1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4元,比上年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8.2%,城镇居民家庭为44.4%。

图122007-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图132007-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1万人,比上年增加2.12万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20.77万人,比上年新增1.9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5.33万人,比上年增加0.1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市全覆盖,年末参加新农保94.48万人,当年新参保56.71万人。福鼎市、福安市和柘荣县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共组织1.25万人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参保。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5.39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4.96万人(含城乡一体),完成年任务40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12万人,增加0.4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8.63万人,其中企业参保14.76万人,增加2.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12万人,增加2.67万人。

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934人,全市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00万人,增加0.05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2.05万人,增加0.09万人,其中“五保”供养对象2.77万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4290张,收养各类人员2248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46个,社区服务站116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36亿元,筹积公益金0.48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24.59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05.6%。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83.4万亩,比上年增长363.3%。其中人工荒山造林78.54万亩;人工迹地更新面积4.89万亩。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造林面积69.48万亩。

全市新增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83.6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6平方米。全市污水处理率80.1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3.61%。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值为60,优良天数比例为98.9%。降水PH值为6.18,酸雨频率13.5%,较上年下降48.6个百分点。降尘量均值优于省推荐标准。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交溪、霍童溪、古田溪、闽江段、敖江双口渡水质状况良好,功能达标率达99%;古田水库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县级以上)33个,其中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0%。屏南入选首批“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县”。

全年影响我市热带风暴(台风)有5个。全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2.17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0.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3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4起,比上年增长26.3%,受害面积0.45万亩,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35起,比上年增长23.66%;死亡158人,下降12.22%;受伤1070人,增长23.56%;直接经济损失1230万元,增长12.38%。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8人,比上年下降30.8%;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46人,下降13.1%。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